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8年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5:59:08
文档

2018年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2018年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无效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一.填空1.在京城的郊外祭祀天2.荀子3禅4讲会制度5.编年6.立秋7.对称8.司马相如9.《广陵散》10.桃符二、名词解释1.颜肥柳瘦颜真卿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又把楷书的横画写得细瘦,把点、竖、撇捺写得肥壮,世称“颜体”,作品极多,著名的如《多宝塔感应碑》《东方画赞碑》《元结墓志》及《颜氏家庙碑》等。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他有意避开颜体竖画的肥壮,把
推荐度:
导读2018年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无效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一.填空1.在京城的郊外祭祀天2.荀子3禅4讲会制度5.编年6.立秋7.对称8.司马相如9.《广陵散》10.桃符二、名词解释1.颜肥柳瘦颜真卿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又把楷书的横画写得细瘦,把点、竖、撇捺写得肥壮,世称“颜体”,作品极多,著名的如《多宝塔感应碑》《东方画赞碑》《元结墓志》及《颜氏家庙碑》等。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他有意避开颜体竖画的肥壮,把
2018年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无效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

一.填空

1.在京城的郊外祭祀天

2.荀子

3禅

4讲会制度

5.编年

6.立秋

7.对称

8.司马相如

9.《广陵散》

10.桃符

二、名词解释

1.颜肥柳瘦

颜真卿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又把楷书的横画写得细瘦,把点、竖、撇

捺写得肥壮,世称“颜体”,作品极多,著名的如《多宝塔感应碑》《东方画赞碑》《元结墓志》及《颜氏家庙碑》等。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他有意

避开颜体竖画的肥壮,把横竖画都写得均匀硬瘦,把点画写得如刀切一般,独创“柳体”,世称“颜肥柳瘦”,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义阳郡王待磷碑》《神

策军碑》

2.天干

“天千”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戌、亥。天干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其组合方法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称为“六十甲子”,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断。这一方法从殷商中叶一直用到1911年,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

3.客卿制

春秋时期的一种选土制度,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士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到管仲为相的齐桓公时代,已形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士”位居第一。各国为了政治和军事上

的竞争,纷纷招贤纳士,将相重臣往往从下层军士或平民中选拔,只要他们有

技之长,能够解决君主或其他统治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可以登上政治舞台展才千。就像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招贤才那样;贵族和士大夫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也纷纷开门养士,就像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那样,他们的门

客多达千人,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人才。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中医学的特点

我国的中医学在世界医学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遗产之。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它把人体的生理机能看作一个整体,进而把人体的生理机能与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把治病过程看作一个统一

性运动,认为人体各部位器官的功能休戚与共,认为自然环境影响亼体的生理功能,人的病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外在环境作用于内部机体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虚到实的过程。因此,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八纲”。“四诊”即“望”(望色)、“闻”(闻味)“问”(问情)、《“切”(切脉),“八纲”即“阴”

阳”“表”“里“寒”“热”“虚”“实”。医生正是在“四诊”的基础上,依照“八纲”之间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病人进行综合的辨证施治。

2举例说明中国节日的特点

我国的民族节日,特别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宗教无关。它的产生与演变,跟远古农业生产、祖先崇拜和原始禁忌有密切关系。中国的风俗打上了鲜明的农业文化色彩,节日本身就反映出农业社会的生活规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天文、历法对节日的产生有直接的影响;节日活动中的祭祖仪式和合家团圆之乐,表明节俗中保留着祖先崇拜的痕迹,体现了中国节日中的伦理特色同时,中国的节俗追求平安吉祥、驱病灭灾,不少节日活动是为了避凶就吉,这可以看出节日与古人禁忌的某些关系。至于在节日活动内容中融入的文人事迹及其彰显出的雅兴,也显示了中国节俗不同于西方之处。总之,西方节日重“神”,它所体现的是“人与神”的关系;中国节日重“人”,它所体现的是“人

与人”“人与事”(如农事)的关系。

四、论述题

中国文化的特点。

文化和人一样,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有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精神两种。

(一)外在特点

1.统一性。以华夏文化为核心,吸收各民族文化,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发挥着强

有力的同化作用,未曾和瓦解过。

2.连续性。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没有发生中断现象。

3包容性。兼容并蓄,吸纳不同的文化成分。

4.多样性。统一性里有多样性,整体性里面有差异性。

(二)内在特点

1.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不依附于神学。宗法道德观念才是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

2注重和谐与中庸,不那么讲求分别和对抗。提倡和而不同

3.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有浓厚的乡土情结。

贰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

一.填空题

1.对外汉语教学

【解析】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9.

2.转换生成

【解析】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74

3.干扰说

【解析】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11l

4.简化

【解析】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197.5.学能

【解析】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2l0

6.语言功能论

【解析】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159

7语法翻译

【解析】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237

8.词汇

【解析】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263

9.《汉语教科书》

【解析】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323.

10.预示效度

【解析】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384

二、名词解释

1.量力性原则一

也叫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中对知识的数量、质量和难度的要求必须遵循学

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既不要超过也不要低于学生经一定的努力所能达到的程度。即在“知识爆炸”,

信息激增的今天,为了使学生能扎扎实实地吸收掌握必需的知识并有利于智能的发展,在教学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应体现精选教学内容、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的“少而精”原则。

2.认知心理学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Neose)发表《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广义的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活动,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并把认养知作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过程。认知心理学不是把人看做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人脑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就是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强调对人的内部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是认知法教学流派的理论基础。

3.语用迁移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人们来自不同的文化,常常理所当然地用本民族的文化准则解释和评价别人的语言行为,这就是语用迁移现象。

4.习得

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

得一种语言,如儿童获得第一语言。与学习相比习得是一种潜意识行为,一般是

在使用该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习得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

而学习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形式方面,习得的方法主要靠在自然语言环境中的

语言交际活动,学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大量练习和模仿,习得需要大量的时

间,效果也比较好。

5性别文化

性别文化是指社会为不同性别所规定的信仰、价值和行为的体系,是社会为

不同性别的人们所分别限定的所思、所为、所言、所觉的范围。从传统的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关社会分工方面,都是男主女从、男主外女主内;在社会地位

方面是男强女弱、男尊女卑;在审美情趣方面则为郎才女貌、男刚女柔的两性气质。在意识形态中,人们倾向于把外在的容貌以及“温柔、贤惠、持家”等所谓“女性特质”看成是女性的价值体现,而把事业有成、社会地位、物质财富、高

学历视为男人的价值体现。在语言表述上,男性尽显强悍的男子气,女性则表露温柔的女子气。人们通过交际,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性别身份,进入社会或性别角色,成为不同性别文化的成员。性别文化又称性别交际文化。

三.简答题

1.听说法的教学过程是什么?

听说法的教学过程,按特瓦德尔(W.F.Twaddle)的归纳分为五个阶段

(1)认知。教师向学生展示新语言材料(句型),借助于实物、情景、手势等使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意义。

(2)模仿。在教师的反复示范下,学生准确地模仿。

(3)重复。通过反复练习(多项选择、判断正误等),不断重现已模仿的语言材料,达到让学生牢记(背诵)的目的。

(4)变換。用变换句子结构的练习(如词语替换、句型转换、句子扩展等)给

学生以活用的机会。

(5)选择。用问答、对话、叙述等方式,让学生选择学过的词语或句型,描述

特定的场景或事件,进一步活用

2.“教师的语言”有何要求?

教师的语言指第二语言教师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对该语言的非母语学习者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交往中有意识使用的目的语系统的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特

总体来看,教师的语言有三大特点:

(1)慢,放慢语速,增加停顿

(2)简化,使用简单的词汇、句子;

(3)详细化,输入更多信息包括多余信息,采用重复、释义、迁回的办法,目

的是为了便于学习者理解,成为可理解的输入。

教师的语言应该注意:

(1)不论语音、词汇、语法或汉字,都应准确、规范,不允许有错误存在

(2)教师的语言有朗读、讲解、对话、指令和提问,应简练,增加师生对话

(3)除语音操练或新词语教学外,语速应正常或接近正常,避免夸张。

(4)选词用句浅显易懂,随着学生程度提高应逐渐增加语法的难度和词汇的多

样化。

(5)课堂中使用的语言要有意识地重现已学过的句型和词汇。

(6)尽量运用目的语与学习者沟通,避免语言转换或夹杂学生母语或中介语。

(7)克服口头禅或过多重复、啰嗦等不良习惯

3.文化教学的内容有哪些?

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应是三个层次:语言文化因素、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专门性文化知识。

(1)语言的文化因素

语言的文化因素是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首先接触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是指语言系统各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制约。语言文化因素主要隐

含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中,在跨文化交际中制约着语言的理解和使

用,甚至可能造成一定的交际误解和障碍。

陈光磊把这种文化因素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这是从语言本

位出发,把隐含于语言系统中的文化因素显露出来,使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融为

一体,成为语言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2)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指的是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知识这是掌握目的语和进行目的语交际所必

需的,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上述两项文化教学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与交际有直接关系

的文化部分。

(3)专门性文化知识

这是在掌握最基本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比较系统的专

门性文化知识。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为高年级开设的文化课。

它强调“对外”的特点,要考虑外国学生的需要,要适当照顾到学生的目的

语要求,甚至要有一些语言要求。在课程内容方面,它强调文化知识的基础性和

常识性,它考虑的是如何为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

4中西礼貌原则的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礼貌主要通过言语行为表现出来的;而东方文化属于“强语境文化”,礼貌准则往往取决语境因素的制约。这说明东方文化

与西方文化的礼貌有着不同的指向Orientation。中国文化的礼貌是指向理想的社会同一性(ideal social identity),所以面子是指个体在所处社会群体中取良好公众形象,这要依赖于社会中他人的判断,具有明显的社会取向;而西方文化的礼貌则是指向理想的全人自主性(ideal indivi dualautonomy),面子集中体,主要是一种自我形象;个体主义倾向比较突出。东方“礼”的本质是“别”,

有“别”才有“敬”,以下敬上,以卑敬尊,这样人们才不会相争,天下才能和谐。对西方社会来说,礼貌所强调的不是人际之间的“别”,而是人际之间的“上尊下卑”的礼貌原则肯定是不受欢迎的。人们追求自我实现、个人奋斗,人

们高度重视个利、个人隐私,人们强调各行其是、各展其才、各履其志,“孺

子牛”或“螺丝钉”精神自然成为自我发展的绊脚石,而中国式的“谦虚”或“卑已尊人”自然也会受到人们的冷眼。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的礼貌观与中国文化中的“礼”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由此可见,在不同文化中,礼貌的内涵有本质的差异。

四、论述题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指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在习得过程中表现出的、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一定影响的生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特点。主要包括生理因素、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三大方面。语言习得的有关生理因素主要是年龄。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以及认知方式。作为个体因素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指动机、态度和性格

结合二语习得具体分析

文档

2018年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2018年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无效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一.填空1.在京城的郊外祭祀天2.荀子3禅4讲会制度5.编年6.立秋7.对称8.司马相如9.《广陵散》10.桃符二、名词解释1.颜肥柳瘦颜真卿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又把楷书的横画写得细瘦,把点、竖、撇捺写得肥壮,世称“颜体”,作品极多,著名的如《多宝塔感应碑》《东方画赞碑》《元结墓志》及《颜氏家庙碑》等。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他有意避开颜体竖画的肥壮,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