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8·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观察与评价
白永丽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第四幼儿园
摘要:区域游戏是指教师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出发,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开展的自主游戏。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使幼儿通过动眼、动手、动嘴、动脑,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因此,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必须掌握观察、评价和引导的策略,以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区域游戏;观察;评价;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在区域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必须认真观察、适当指导、科学评价。区域活动在改善幼儿知识结构、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接受情感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观察与评价”为题,与一线教师共成长,共进步。
1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观察策略
1.1 目标观察与随机观察相结合
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坚持目标观察与随机观察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观察遵循以下步骤(1)这个游戏怎么样?(2)游戏设计合理吗?(3)游戏材料是否足够?结合目标观察和随机性观察可以让教师掌握游戏过程。例如,在今天的一个“我做家务”的区域游戏中,当老师通过一个目标进行观察时,一组幼儿除了情境之外,完全在玩自己的游戏。由于游戏没有进展,老师及时介入,让孩子参与游戏,实现目标。教师可以记录和评估这个“闪光点”,然后对小朋友进行表扬。
1.2 整体观察与个体观察相结合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以整体观察整体,通过对个体的仔细观察来理解,实现全面、客观、深入的观察,为游戏的指导和评价打下基础。例如,在“我是一个小老师”的观察中,老师观察整个游戏,掌握每个小组的游戏情况,并在游戏进行时及时帮助孩子们。
1.3 过程观察与结果观察相结合
在以往的区域游戏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过程,过于注重结果。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必须改变这种观念,要注重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行为表现,结合过程观察和结果观察,分析幼儿的心理变化和认知水平。
2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
2.1 把握介入时机
为了保证区域游戏的教育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当这种情况发生,游戏不能顺利进行时,老师会干预游戏并介入游戏。(1)如果游戏变得困难,超出了幼儿的经验范围和能力范围,无法解决。(2)当幼儿之间出现严重的问题,不能自愿解决(3)幼儿出现严重的情绪感和思维状态。当它不熟悉游戏。例如,在一个区域游戏“我是一个小领航员”中,一位老师用一种游戏材料为幼儿制作纸船和竞争纸船。孩子的“船”不能在水面上漂流,对游戏的抵抗力变得很强,拒绝参与游戏,而且哭闹不断。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与他合作组建了一个合作团队,一起制作纸船,帮助他获得纸船的“自豪感”,树立加入游戏的信心。
2.2 选择介入方式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尽量选择自然的、隐蔽的方法,使孩子忽视了老师的地位,干预了游戏参与者的地位,保证了游戏过程的一致性和孩子思想的性。例如,在今天“我做家务”的游戏中,一个组在选择游戏材料时没有选择权。所以两个幼儿除非需要钥匙,否则不能进入房间。当时,老师向幼儿提出“下一个人”。帮助年幼的孩子们脱离了视线,解决了矛盾,顺利地帮助孩子解决了问题。
3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评价策略
3.1 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有三个目标(1)总结幼儿的经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2)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3)寄托希望,促进发展。因此,教师在鼓励和批评的原则下,尽可能地挖掘幼儿游戏中的美和优点,给予表扬和肯定。并以适当的方式纠正幼儿的错误或帮助幼改正不良态度,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获得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航海发射”游戏结束后,老师肯定了幼儿“发明创造”的结果和优越表现。
3.2 启发为主点评为辅
区域游戏强调“以儿童为主”的特点。因此,在传统教育中区域游戏的评价部分,有必要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一切的状况。例如,当“太空船”的游戏结束后,老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你认为宇宙飞船能形成什么?你需要什么功能?我的宇宙飞船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我该如何改进?通过启蒙的方法,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教训。
4 通过观察来检验教育目标的制定是否正确,及时调整目标
从前面的例子来看,孩子们的兴趣点和需要与我想象的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做一下自我检查,便会发现我的目标制定的是有问题的。
第一个搭积木的例子。我的目标制定的是:搭完积木后能正确地运用辅助材料。辅助材料在积木组只应起一个点缀的作用。但我心里想的却是怎样能让孩子玩起来。如搭完一个城堡,就应“组织”小动物们去“参观”·搭出一辆双层汔车就“组织”娃娃们去乘坐,到各地去旅游。这看似没有错误的心中的目标,实际上却偏离了轨道。积木组真正的目标是什么呢?是搭建,通过搭建的过程,使孩子们学会搭高、围拢、延长、对称等搭建技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等。孩子们不愿玩辅助材料是没有错误的,他们的兴趣点在搭建上,他们的快乐也是在搭建过程中产生的。那么,是不是只要孩子们有兴趣,玩得高兴就行呢?不是的。孩子是一个发展着的人,教师必须制定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针对性强的、有渐进发展性的目标。要制定一个最近发展区,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样才会使游戏开展得有意义,才能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游戏质量,最终亻吏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前面所说的小商店的例子。孩子们不愿当售货员就可以不当。他们可以只选购商品,但尽管这样,也是有目标的一一培养责任心,做事有始有终。孩子们选购完商品,在收玩具时还应把玩具放回原处,并且学会分类收放。这样的目标不难被孩子们所接受,而且游戏开展得有意义。
5 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们特别提倡利用废旧物品和自然材料自制玩具,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只要认真观察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便知材料投放的是否合理。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一些买来的材料并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孩子们不喜欢。
幼儿提供操作性强,玩法多变的玩具材料教师每投放一种新的材料时,都应观察这种材料投放的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些游戏材料的玩法单一,日久孩子们难免会产生厌倦。但有一些材料的可变性很强,因此适合为幼儿提供。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游戏在帮助幼儿完善知识结构、锻炼思维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接受情感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应该积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通过细致观察、恰当指导和科学评价来确保游戏顺利进行,使幼儿在动眼、动手、动嘴、动脑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春莲.浅谈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游戏的发展[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