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指导书是用以指导某个具体过程,事物形成的技术性细节描 述的可操作性文件。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 通常应包含的内容。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某个部门内部或某个岗位的作 业活动的文件,侧重描述如何进行操作,是对程序文件的补充或具体 化。对这类文件有不同的具体名称,如工艺规程、工作指令、操作规 程等。
一、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1、 作业指导书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 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2、 作业指导书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二、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
1、 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2、 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的标准操作规范。
三、 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IS0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1、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 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 (GB/T19001 -IS09001 — — 9. 1 )。
2、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应对工序能力 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 文件,各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完 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GB/T19004 - IS09004 ——10. 1. 1) o
3、 “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 制” (GB/T19004 - IS09004 ——11. 5 ) o
四、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与步骤
1、 内容应满足
(1)5W1H 原则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a.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b.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c.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d.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e.When:什么时候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f.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2)“最好,最实际”原则
a.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b.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2、 数量应满足
1)不一定每一个工位,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成文的作业指导书。
2)“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才用。
3)描述质量体系的质量手册之中穷竟要引用多少个程序文件和 作业指导书,就根据各组织的要求来确定。
4 )培训充分有效时,作业指导书可适量减少。
5)某获证企业质量手册中引用的作业指导书清单。
3、格式应满足
1) 以满足培训要求为目的,不拘一格。
2) 简单、明了、可获唯一理解。
4、编写步骤
1)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任务一般由具体部门承担。
2) 、明确编写目的是编写作业指导书的首要环节。
3) 、当作业指导书涉及其它过程(或工作)时,要认真处 理好接口。
4) 、编写作业指导书时应吸收操作人员参与,并使他们清 楚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五、作业指导书的管理
1、 作业指导书的批准
1) 作业指导书应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才执行,一般由部门负责 人批准。
2) 未经批准的作业指导书不能生效。
2、 作业指导书是受控文件
1) 经批准后只能在规定的场合使用。
2) 严禁执行作废的作业指导书。
3) 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更改和更新。
3、编制和应用步骤
岗位作业指导书内容较多,班组长一般很难完成。根据实践 经验,一般由专业人员为主组织编制,班组长和部分技术骨干为编制 工作人员,在完成危害(隐患)辨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工作人员 先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按作业指导书的项目内容进行筛选整理,最 后形成一个系统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编制完成后,打印成册,组织岗位人员学习培训,掌握其中的 内容,为今后在工作中顺利执行打下基础。新上岗的员工培训完成后 要经过考核,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岗。
学习培训完成后,岗位作业指导书发到员工手中,并放置在现 场或岗位,每天工作中予以实施。岗位工作人员对岗位作业指导书内 容都应了解,并在工作切实贯彻落实,才能在工作中做到遵章守纪, 又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对自己的伤害。
在实施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或需要补充的地方,要及时补充 完善。待每年全面修订时,该修订的修订,该补充的补充,做到持续 改进,使岗位作业指导书一直有实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