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背景和演变历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6:13:55
文档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背景和演变历程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背景和演变历程一魏晋南北朝诗歌产生的社会背景魏晋南北朝文学起始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结束于隋的统一(5),历时约四百年。(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特征纵观魏晋南北朝四百年,可以分成几大历史板块:一是汉、魏的嬗代。二是魏、晋的嬗代。三是西晋的内忧外患。四是南北对峙。从上面的对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历史描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一些基本特点:一是全国长期。二是政权更迭频繁。三是社会。四是尖锐。五是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二
推荐度:
导读魏晋南北朝诗歌的背景和演变历程一魏晋南北朝诗歌产生的社会背景魏晋南北朝文学起始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结束于隋的统一(5),历时约四百年。(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特征纵观魏晋南北朝四百年,可以分成几大历史板块:一是汉、魏的嬗代。二是魏、晋的嬗代。三是西晋的内忧外患。四是南北对峙。从上面的对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历史描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一些基本特点:一是全国长期。二是政权更迭频繁。三是社会。四是尖锐。五是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二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背景和演变历程

一  魏晋南北朝诗歌产生的社会背景

魏晋南北朝文学起始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结束于隋的统一(5),历时约四百年。

(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特征

纵观魏晋南北朝四百年,可以分成几大历史板块:

一是汉、魏的嬗代。

二是魏、晋的嬗代。

三是西晋的内忧外患。

四是南北对峙。

从上面的对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历史描述, 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一些基本特点:

一是全国长期。

二是政权更迭频繁。

三是社会。

四是尖锐。

五是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 

(二)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特征对诗歌的影响:

1、消极影响

其一,整个社会或者说统治集团没有给人们提供一个更高的为人们所认可的社会理念或者说是社会秩序:

其二,朝代更迭频繁、战乱不已的现实给文人及文学带来的厄运:就是使一种文学样式不能走向成熟,产生的一流作家不多(陶渊明除外,如果他不隐逸,就没有田园诗)。

2、积极影响:这样一个社会现实给社会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又带来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魏晋南北朝自由、的社会思潮:

其一,儒学衰微,产生重视个体价值的社会思潮:

其二,儒、释、道三教并存,相对自由的文化与学术背景:

社会思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鲁迅在其著名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又说:“这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

 第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第二,文学集团的活跃。

 第三,文学创作呈现一种追求“新变”的风气,脱离政治传统,致力于抒发性情、追求外在形式的华美:

第四,文学与哲理的结合。

二、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演变历程

大致而言,这一时期的诗歌思潮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汉魏之交——西晋时期

建安诗歌具有明显的文志兼备\由质趋文的倾向。

正始诗歌使得这一过程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曲折。

西晋诗歌缘情绮靡。总的来说,这种重抒情、重词采的趋势一直及于西晋末年,前后凡历一百五十多年。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可以看作是这一阶段诗歌发展的基本走向,也是这一阶段诗歌的核心观念。

诗歌理论: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论和“诗赋欲丽”论。既是对建安诗歌创作实践的总结,表明了他们对诗歌的基本看法,同时又为“缘情绮靡”论的出现作铺垫。

“诗缘情而绮靡”是继“诗言志”说以后,第二个对诗歌的基本性质、内容和风格作出全面回答的诗歌命题。说明在这一阶段,诗歌观念已从以政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审美为中心了。

第二阶段:西晋末——东晋时期

玄言诗出现。诗歌发展的基本倾向是由“缘情”走向“体道”,由绮靡走向平淡

第三阶段:南北朝时期

这一阶段是中古诗歌的总结时期,其基本的发展趋势是,诗歌由玄言诗的“体道”转向“体物”,并向着“缘情”回归,从而为最终复归于“言志”作着准备。诗歌风格上则由平淡经由浓艳而趋向清丽。南朝诗歌家对此问题的探索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段时间:

前一段时间在刘宋

刘宋是一个承旧开新的过渡时期,“体物”的意绪,则是由刘宋山水诗发端的。

后一段时间在齐、梁、陈

咏物、宫体的相继而起,标志着体物诗潮的盛行。

向缘情回归的趋势。

寻求一种新的语言风格。南朝诗歌提倡的是“丽”与“易”的结合。

   齐梁时期诗歌理论有新变、复古与折中三大派。新变派代表了南朝诗歌的主流,代表人物有沈约、萧子显、萧纲、萧绎等人。这一派诗歌的基本特征在趋新求变。

复古派的诗歌观仍然从狭隘的道德功利的立场出发,把诗歌视为政教的工具,代表人物是裴子野。

折中派代表人物是萧统、刘勰、钟嵘。大体而言,折中派诗歌对于诗歌内容持言志与缘情的综合的观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又预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北朝,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均无突出的成就。北朝诗坛上最值得一提的是于信、王褒与颜之推。

文档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背景和演变历程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背景和演变历程一魏晋南北朝诗歌产生的社会背景魏晋南北朝文学起始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结束于隋的统一(5),历时约四百年。(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特征纵观魏晋南北朝四百年,可以分成几大历史板块:一是汉、魏的嬗代。二是魏、晋的嬗代。三是西晋的内忧外患。四是南北对峙。从上面的对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历史描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一些基本特点:一是全国长期。二是政权更迭频繁。三是社会。四是尖锐。五是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