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1编制依据
1.1.1 改建铁路锦承线朝阳至叶柏寿段扩能改造工程隧道设计图-隧施0701、隧施0702、隧施0703。
1.1.2国家和交通部适用于本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规则、规定、质量检验和验收标准。
1.1.3 对隧道周边情况的现场调查收集的相关资料。
1.1.4 我工区现有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设备情况。
1.2编制原则
1.2.1突出“文明、环保、有序、安全”的特点,本着合理、节约、满足作业空间,便于管理的原则,按照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地形情况,使用现场有利条件,尽最大程度利用红线范围内可利用的土地,因地制宜设置临时设施,降低工程成本。
1.2.2根据施工部署、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区域划分,分阶段进行布置。
1.2.3尽可能缩短运距、减少二次搬运、减少占地。
1.2.4为确保隧道正常进行施工,根据施工所需的人员劳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尽量减少生产、生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3编制范围
施工便道、场地硬化、生活区(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生产区(喷射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加工场、弃碴场、空压机棚、油库、库房)。
2.工程概述
大营子1号隧道位于朝阳市西大营子镇,起点里程DK154+990.00,终点里程DK155+447.00,双线隧道,全长457m。 大营子2号隧道位于朝阳市西大营子镇,起点里程DK155+468.00,终点里程DK155+770.00,双线隧道,全长302m。大营子1号、2号隧道计划单口掘进,进洞洞口为大营子2号隧道出口。
嘎岔山隧道位于朝阳市大平房镇,起点里程DK156+695.00,终点里程158+950.00,双线隧道,全长2255m。嘎岔山隧道计划双口掘进,进洞洞口分别为隧道进、出口。
3.工程选址及总体规划
经对隧道周边情况的现场调查,结合隧道施工图纸,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征地因素、施工便道、施工生产及人员生活所需等因素,将隧道生产区及生活区设置如下。
3.1大营子1号、2号隧道
隧道生产区和生活区位于朝阳市西大营子镇嘎岔村,设置在大营子2号隧道出口线路右侧(既有锦承线右侧K156+430处),临近既有锦承线,距离大营子2号隧道出口约400m,此处为旱田地,上有废弃大棚,地势较缓。营区占地面积6515㎡,弃渣场占地面积10110㎡,施工便道1900m。总平面布置图详见LJSD1-01。
3.2嘎岔山隧道进口
隧道生产区和生活区位于朝阳市桃花吐镇南台村,设置在嘎岔山隧道进口线路右侧山坡上,距洞口约420m,此处为旱田地及小部分枣树林,地势较陡,生产区布置在靠近洞口方向(既有土路左侧),生活区布置在远离洞口方向(既有土路右侧)。营区占地面积7700㎡,弃渣场占地面积7000㎡;施工便道1020m,总平面布置图详见LJSD2-01。
3.3嘎岔山隧道出口
隧道生产区和生活区位于朝阳市大平房镇大板村,设置在嘎岔山隧道进口左侧山坡上,距洞口约100m,此处为荒地及小部分枣树林,地势较陡,采用分级布置,一级为生产区,二级为生活区。营区占地面积8300㎡,弃渣场占地面积7000㎡;施工便道1150m,总平面布置图详见LJSD3-01。
4.施工方案
4.1施工便道
(1)大营子1号、2号隧道
大营子2号隧道出口位于朝阳市西大营子镇嘎岔村,从既有公路进入嘎岔村村路行驶400m,经过既有锦承线嘎岔大桥,沿既有锦承线线路右侧铁路征地界内新建1100m单线施工便道,通向生活区,再新修480m单线施工便道通向拌合站,至隧道洞口处需新建双线便道100m。沿山坡新建200m单线便道由洞口通向弃渣场。单线便道顶宽5.5m,每隔200m设一处20m会车道。双线便道顶宽5.5m。便道靠近既有锦承线一侧设纵向排水沟,流入既有水沟内。详见LJSD1-01
(2)嘎岔山隧道进口
隧道生产区和生活区位于朝阳市桃花吐镇南台村,从既有公路进入既有乡村土路行驶,扩建400m原乡村土路作为施工便道,通向生活区、生产区。新建420m便道至隧道洞口。新建200m便道由洞口通向弃渣场。单线便道顶宽5.5m,每隔200m设一处20m会车道。双线便道顶宽5.5m。便道靠近既有公路一侧设纵向排水沟,通过既有水沟流入嘎岔河内。详见LJSD2-01
(3)嘎岔山隧道出口
隧道生产区和生活区位于朝阳市大平房镇大板村,此处利用设计改路作为施工便道,由既有公路大阪村村委会处左转至设计改移道路,行驶700m至乡村公路尽头后,扩建450m便道通向生活区、生产区。新建100m双线便道通向洞口。另扩建600m既有土路至弃渣场。在设计道路改移完成前,由既有公路大阪村村委会处左转至原村路行驶,需维修原村路630m。单线便道顶宽5.5m,每隔200m设一处20m会车道。双线便道顶宽5.5m。便道靠近山体一侧设纵向排水沟,通过既有水沟流入阎王鼻子水库内。详见LJSD3-01。
隧道便道统计表如表1。
| 表1 场地平整主要工程数量表 | ||||||
| 序号 | 隧道 | 单位 | 利用既有道路(维修) | 扩建既有道路 | 新建施工便道 | 备注 | 
| 1 | 大营子1号隧道、2号隧道 | m | / | / | 1880 | |
| 2 | 嘎岔山隧道进口 | m | / | 400 | 620 | |
| 3 | 嘎岔山隧道出口 | m | 700 | 1050 | 100 | |
| 汇总 | m | 700 | 1450 | 2600 | ||
场地硬化按照“四周底,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为1.5%。场地内雨水通过排水沟排出。
施工前按照规划好的图纸,先对规划区域内采用人工配合装载机、挖掘机进行场地清理。先用挖机将表面的浮土、垃圾、草皮,农作物根系进行彻底清理,装载机将弃土运到弃土场内堆放。场地平整需要一定的挖填方。施工时先用挖机配合人工进行初平,其次用压路机进行反复碾压整平压实,对挖方边坡采用喷砼防护,开挖处坡度设计为1:1。同时需在场地周边设置临时截、排水沟,防止下雨水流造成损失。场地平整后,铺设20cm山皮土并压实,重车道采用20cm厚C20砼硬化,其它生产区采用8cm厚C20砼硬化,非生产区及生活区采用5cm厚M10砂浆抹面。主要工程量如表2:
| 表2 场地平整主要工程量表 | ||||
| 大营子1、2号 | 1 | 重车道C20砼硬化20cm | m3 | 240.40 | 
| 2 | 其它生产区硬化C320砼硬化8cm | m3 | 56.72 | |
| 3 | 生活区硬化M10砂浆抹面5cm | m3 | 11.60 | |
| 4 | 洞口C20砼硬化20cm | m3 | 45.00 | |
| 嘎岔山进口 | 1 | 重车道C20砼硬化20cm | m3 | 119.60 | 
| 2 | 其它生产区硬化C320砼硬化8cm | m3 | 60.26 | |
| 3 | 生活区硬化M10砂浆抹面5cm | m3 | 30.49 | |
| 4 | 洞口C20砼硬化20cm | m3 | 45.00 | |
| 5 | 边坡喷射混凝土防护 | m3 | 140 | |
| 嘎岔山出口 | 1 | 重车道C20砼硬化20cm | m3 | 119.60 | 
| 2 | 其它生产区硬化C320砼硬化8cm | m3 | 60.26 | |
| 3 | 生活区硬化M10砂浆抹面5cm | m3 | 30.49 | |
| 4 | 洞口C20砼硬化20cm | m3 | 45.00 | |
| 5 | 边坡喷射混凝土防护 | m3 | 337.76 | |
4.3.1生活区
隧道队伍拟上场人员如表3。
| 表3 拟上场人员数量统计表 | ||||
| 序号 | 班组 | 大营子1号、2号隧道 | 嘎岔山隧道进口 | 嘎岔山隧道出口 | 
| 1 | 开挖班 | 22 | 25 | 25 | 
| 2 | 支护班 | 22 | 22 | 22 | 
| 3 | 二衬班 | 14 | 14 | 14 | 
| 5 | 车队 | 8 | 10 | 10 | 
| 6 | 电焊工 | 5 | 6 | 6 | 
| 7 | 机械司机 | 5 | 6 | 6 | 
| 8 | 电工 | 1 | 1 | 1 | 
| 9 | 测量 | 2 | 2 | 2 | 
| 10 | 锅炉工 | 2 | 2 | 2 | 
| 11 | 杂工 | 7 | 7 | 7 | 
| 12 | 后勤 | 10 | 12 | 12 | 
| 13 | 合计 | 98 | 107 | 107 | 
| 表4 生活区统计表 | ||||
| 序号 | 班组 | 大营子1号、2号隧道 | 嘎岔山隧道进口 | 嘎岔山隧道出口 | 
| 1 | 生活区面积 | 2014 | 1692 | 1692 | 
| 2 | 房间数 | 42 | 38 | 38 | 
先对场地填方段进行反复碾压,压实后方可进行硬化。区域内设置卫生间、浴室方便工作人员生活所需,场地进口处设置门卫,对进入施工场地的人员、车辆进行登记管理。
根据现场勘查,隧道洞口生产用水均需进行打井取水。汇集于高处积水池或水箱中,在有管线输送至生活及生产区。
生活区临建场地内设置排水沟,排水系统为纵横交错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采用砖砌,沟底采用M10砂浆抹面,保证雨季水流排放畅通。生活污水可以利用场地周边的排水系统汇集于一处进行过滤处理后再经过外部水沟排向附近沟渠。
4.3.2生产区
生产区用房采用彩钢板房,彩钢板房主要是拌合站工作人员的工作室、值班室等。具体建设标准如下:
4.3.2.1钢筋棚
根据工程需要,隧道施工中所有工字钢架、栅格钢架、钢筋网等都需进行现场加工。根据场地规划布置图,钢筋加工棚设在洞口处生产场地内。钢筋棚面积根据材料的存储量结合钢筋加工场地、焊接场地、调直场地决定,初步计算设置1050m2的钢筋棚,可以满足施工所需。场地内设有:原材料存放区、加工区、成品存放区、不合格成品存放区。
钢筋加工场施工时需进行场地平整并压实, 采用15cm厚C20砼硬化,由于场地硬化面积过大,需间隔性设置施工缝,浇筑完毕后需进行洒水养护;钢筋棚上方采用轻钢结构搭设,上面铺设彩钢,距离地面高度为3m为宜,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规划图进行现场测量放出顶棚中轴线,并根据基柱情况定出各支撑立柱的桩位。立柱的基础采用C20砼作为扩大基础。根据预先立柱的基础,将钢筋立柱与基础连接安装。
4.3.2.2变压器房
各隧道洞口用电设备明细表见表5
| 表5 大营子1号、2号隧道用电设备明细 | ||||||
| 设备名称 | 台数 | 容量KW | 合计容量KW | |||
| 空压机 | 2 | 132 | 2 | |||
| 通风机 | 1 | 110 | 110 | |||
| 冷弯机 | 1 | 20 | 20 | |||
| 输送泵 | 1 | 75 | 75 | |||
| 50搅拌站 | 1 | 55 | 55 | |||
| 喷浆机 | 4 | 7.5 | 30 | |||
| 电焊机 | 5 | 13 | 65 | |||
| 水泵 | 6 | 7.5 | 45 | |||
| 龙门吊 | 1 | 20 | 20 | |||
| 用630KW的变压器 | ||||||
| 合计 | 22 | 440 | 684 | |||
| 嘎岔山隧道进口用电设备明细 | ||||||
| 设备名称 | 台数 | 容量KW | 合计容量KW | |||
| 空压机 | 3 | 132 | 396 | |||
| 通风机 | 1 | 110 | 110 | |||
| 冷弯机 | 1 | 20 | 20 | |||
| 输送泵 | 1 | 75 | 75 | |||
| 50搅拌站 | 1 | 55 | 55 | |||
| 喷浆机 | 4 | 7.5 | 30 | |||
| 电焊机 | 7 | 13 | 91 | |||
| 水泵 | 3 | 7.5 | 22.5 | |||
| 龙门吊 | 1 | 20 | 20 | |||
| 用800KW的变压器 | ||||||
| 合计 | 22 | 440 | 819.5 | |||
| 嘎岔山隧道出口用电设备明细 | ||||||
| 设备名称 | 台数 | 容量KW | 合计容量KW | |||
| 空压机 | 3 | 132 | 396 | |||
| 通风机 | 1 | 110 | 110 | |||
| 冷弯机 | 1 | 20 | 20 | |||
| 输送泵 | 1 | 75 | 75 | |||
| 50搅拌站 | 1 | 55 | 55 | |||
| 喷浆机 | 4 | 7.5 | 30 | |||
| 电焊机 | 7 | 13 | 91 | |||
| 水泵 | 8 | 7.5 | 60 | |||
| 龙门吊 | 1 | 20 | 20 | |||
| 用800KW的变压器 | ||||||
| 合计 | 27 | 440 | 857 | |||
| 表6 施工用电统计表 | ||||
| 序号 | 班组 | 大营子1号、2号隧道 | 嘎岔山隧道进口 | 嘎岔山隧道出口 | 
| 1 | 大电引入方式 | |||
| 2 | 引入长度 | |||
| 3 | 变压器大小 | 630KVa | 800KVa | 800KVa | 
4.3.2.3空压机棚
空压机棚采用彩钢板房,地面采用C15混凝土硬化,厚度8cm。大营子2号隧道出口棚内安装2台20m3空压机,嘎岔山隧道进、出口各安装3台20m3空压机。
4.3.2.4拌合站
根据要求需在隧道洞口建设一座混凝土拌合站,拌合站采用50拌合机器,主要用于隧道喷射混凝土拌合;料仓提供隧道施工用的石子及砂,料仓共四个,料仓采用彩钢制作的料仓棚,四周设置砖砌挡墙,墙宽370mm,墙高两米,仓与仓之间设置隔墙(尺寸与四周挡墙相当)料场地坪设置1%单向坡,便于排水。储料仓采用彩钢板将料仓进行封闭,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蚀,减少天气对砂石料的影响,便于砂石料的储存和使用。根据现场地形状况,合理安排拌合站的位置,使水泥罐基础避开填方区。场地排水系统由地面漫流、暗沟汇集、沉淀净化、水泵抽取排放一步组成。场地布置时根据各部相对标高严格进行控制,确保湿喷站硬化区域无积水。
4.3.2.5油库
油库必须单独设置并与其他建筑和工作场地保持一定的距离,周围采用通透式围栏进行隔离,并做好警示牌及安全防护工作。露天存放的桶装油料设置遮挡棚,避免阳光直射,油库设置消防区域,制定明确的报警系统和消防预案,设置消防工具及器材,并定期检查维修。
5.组织机构
临建由工区直接管理,具体人员配置见表7:
| 表7临建人员配置表 | |||
| 序号 | 工种名称 | 数量(人) | 备注 | 
| 1 | 管理人员 | 3 | |
| 2 | 测量人员 | 3 | |
| 3 | 机械司机 | 8 | |
| 4 | 工人 | 30 | |
| 5 | 物资员 | 1 | |
| 6 | 安全员 | 2 | |
临建设备进场配置详见表8:
| 表8 临建机械设备配置表 |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备注 | 
| 1 | 挖掘机 | 卡特320D | 1 | 平整场地、修建便道 | 
| 2 | 推土机 | 山推160 | 1 | 平整场地、修建便道 | 
| 3 | 压路机 | 宝马格BW226 | 1 | 平整场地、修建便道 | 
| 4 | 装载机 | 徐工ZL50 | 2 | 平整场地、修建便道 | 
| 5 | 吊车 | 50t | 1 | 安装设备 | 
| 6 | 自卸车 | 25t | 3 | 平整场地、修建便道 | 
根据我公司临建施工质量内控标准,全面推行标准化施工作业。实施施工全过程控制,保证达到工艺标准,进而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每项工程开工前,由现场技术人员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坚持工艺过程"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现场施工安全措施
8.1安全管理
(1)所有配电箱,开关箱,电器线路,用电设备,保护设施要有电气专业人员检查合格方准使用。
(2)夜间施工时各施工场地照明工作必须做好,要求光线明亮,用电安全。
(3)施工安全交底采用三级交底,即项目部和技术员交底,技术员和班组长交底,班组长和工人交底,施工现场要建立吊装管理体系负责吊装的质量和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
(4)在隧道生活、施工区入口处设置消防器材架,配备消防斧、消防锹、消防钩、消防桶、水带箱、可配置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设置消防安全牌落实责任与职责。
8.2 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中应对行车设备进行有效防护,并设臵明显标志,必要时派人看守,施工时,包括卸料不得损坏行车设备。
(2)施工人员不得在铁路中心、枕木头、线间距小于5m的两线间行走,并不得多人并排行走,所持料具不得侵入简直限界。
(3)横越铁路时,必须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严禁抢越、钻车或穿越两车之间隙,严禁在道心或枕木上行走,严禁扒机车车辆以车代步。
(4)施工人员中间休息时间不得坐在营业线钢轨上休息
(5)在既有线施工开工前,项目部应对地下管线进行调查,确认产权单位,并请设备产权单位进行交底,提供资料。
(6)在了解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电缆、管线资料后,应使用电缆探测仪进行探测和挖纵横沟等方法进行确认。对地下光电缆要按走向地面插旗作标志。外露电缆要用钢管,塑料管或木板槽加以防护,并做好防护标志。技术人员要绘制平面图,并注明埋入深度。
(7)当施工中需要移设光电缆线路时,应先由设备单位对使用的线路和设备采取措施,然后再进行施工。项目分部在施工中发现与设计文件不符时,应通知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设备产权单位共同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并按规定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9.文明施工
施工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群众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一切措施,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
实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制度,各类临时施工设施、生活设施均按经审定的总平面布置图实施。
施工现场人员佩带“工地出入证”,持证上岗;炊事员有健康合格证;施工人员穿戴统一的工作服。施工现场坚持日做日清,工完场清,严禁乱堆乱放建筑垃圾。
施工中积极采取先进的施工工艺等措施,为职工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同时为职工提供符合劳动卫生规定的工作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