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来源:《汉字文化(教学卷)》2016年第14期
引子·问题
近几年来,笔者发现学生的作业上存在许多问题:作业不整洁,书写潦草,出错较多,修正涂改多等。解决这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因為,作业上凸显的问题正是学生作业完成习惯不良的表现,是做事态度不端正的表现,也是学生做事能力差的表现。这些问题值得教师反思研究。
对策·实践
第一,这种现象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但近几年表现异常突出,那么出现根源应该早于现象。而使用教辅资料是近十几年来最红火的现象。那么使用教科书辅助资料这种训练会是学生形成不良习惯的根源吗?不难发现,辅助资料上学生的书写离乱、潦草、涂改等。对于随意性大的小学生,在没有格子规范的空白处答题。字的大小、工整、书写整洁是难以做好的。
第二,在使用教科书辅助资料方面,教师对习题没有进行分析删选;对题量没有进行有效保管,以为不抄题目,可以多布置些题目。于是就出现了学生的应付行为——乱写乱画。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惯。
第三,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习惯上的要求也是影响原因之一。一是在作业规范的强化方面不够。二是在一定年龄段(一至三年级)使用规范的练习本做习题的训练不够。在较规范的专用作业上进行长期训练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三是在用笔的方法和要求上注重不够。握笔姿势对于书写能力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四是由于经常使用涂改液、修正贴等成为习惯,作业整洁度差,不能一次良好完成。
第四,教师的人格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的言传身教,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特别在板书、批改作业时,教师的书写要规范、大方,字迹要清楚。
第五,学生做作业时外部环境影响。如做家庭作业时精彩电视节目的诱惑,同伴催促玩耍等。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就没有完成好作业了。
当然,以上所述原因多以客观角度去进行分析。但是,对于小学中低段学生,主观意识还不很全面,主动性较差,许多好习惯有待家长和老师去督促。
针对以上的问题以及成因,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规范与改进。
对于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应少征订辅助资料。倡导使用格子纸做作业。教师对学生使用辅助资料练习时,在格式、书写等方面应严格要求。出版社应从学生发展高度出发,尽量设计人性化的合适小学中低段学生的辅助材料。
对于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对各种专业素质要加强学习提升,应做到为人师表。书写能力是教师教学应具备的技能之一。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教师只有自己写好了字,学生才有可能写好字,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评价学生的书写情况。
从学生书写能力培养方面看,书写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坚持不懈地抓,并且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注重方法,分段实施。
对于家庭作业管理,可以联系家长督促管理,并实行家长和教师共同评价制度,加强检查、评价力度。
当然,纠正一种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依赖某一方面的努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学生作业会有明显的改善。
(通信地址:674100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七河中心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