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SDH设备故障处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6:14:09
文档

SDH设备故障处理

5.1故障处理5.1.1SDH传送网常见故障分类及故障定位原则SDH系统的维护主要是对光线路和设备的维护,运行维护人员必须熟知系统的各方面情况才能做好维护工作,具体如下:(1)光缆线路情况:包括光缆的长度、芯数、接头、跳纤及光纤的衰耗值、备纤等各方面情况。(2)设备情况:主要包括设备的型号、配置情况、机盘功能、接口情况、面板上各种告警灯和指示灯的显示情况及组网情况;光端机的各种测试指标,如:收发送光功率、灵敏度等;设备供电电源情况;ODF架、DDF架、VDF架及网管系统的应用情况。(3)仪表、
推荐度:
导读5.1故障处理5.1.1SDH传送网常见故障分类及故障定位原则SDH系统的维护主要是对光线路和设备的维护,运行维护人员必须熟知系统的各方面情况才能做好维护工作,具体如下:(1)光缆线路情况:包括光缆的长度、芯数、接头、跳纤及光纤的衰耗值、备纤等各方面情况。(2)设备情况:主要包括设备的型号、配置情况、机盘功能、接口情况、面板上各种告警灯和指示灯的显示情况及组网情况;光端机的各种测试指标,如:收发送光功率、灵敏度等;设备供电电源情况;ODF架、DDF架、VDF架及网管系统的应用情况。(3)仪表、
5.1 故障处理

5.1.1 SDH 传送网常见故障分类及故障定位原则

SDH系统的维护主要是对光线路和设备的维护,运行维护人员必须熟知系统的各方面情况才能做好维护工作,具体如下:

(1) 光缆线路情况:包括光缆的长度、芯数、接头、跳纤及光纤的衰耗值、备纤等各方面情况。

(2) 设备情况:主要包括设备的型号、配置情况、机盘功能、接口情况、面板上各种告警灯和指示灯的显示情况及组网情况;光端机的各种测试指标,如:收发送光功率、灵敏度等;设备供电电源情况;ODF架、DDF架、VDF架及网管系统的应用情况。

(3) 仪表、工具情况:SDH光传输系统常用仪表有:光功率计,光时域反射仪(OTDR),误码仪,2M话路分析仪等。要熟练掌握这些仪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1) 传输故障定位的原则

故障定位一般应遵循“先外部,后传输;先单站,后单板;先线路,后支路;先高级,后低级”的原则。

(1) 先外部,后传输

在定位故障时,应首先排除外部的可能因素,如是否断纤、是否交换侧故障等;

(2) 先单站,后单板

在定位故障时,首先要尽可能准确地定位出是哪一个站,然后再定位出是该站的哪一块板;

(3) 先线路,后支路

线路板的故障常常会引起支路板的异常告警,因此在进行故障定位时,应遵循“先线路,后支路”的原则;

(4) 先高级,后低级

即进行告警级别分析,首先处理高级别的告警,如危急告警、主要告警,这些告警已经严重影响通信,所以必须马上处理;然后再处理低级别的告警,如次要告警和一般告警。

2) 常见传输故障分类

(1) 光缆线路故障。包括光缆线路中断,光缆线路总衰耗过大等。

(2) 尾纤故障。包括尾纤断,尾纤弯曲半径过小,法兰盘接头有灰尘及尾纤头脏等。

(3) 单盘故障。包括线路板、2M板、时钟板、交叉板、主控板等器件损坏及由于环境、温湿度等影响板子正常工作等情况。

(4) 电缆故障。包括2M电缆中断,DDF架侧2M接口输入/输出端口脱落或松动而造成的接触不良及VDF架卡线松动等。

(5) 电源系统故障。包括交流停电,设备直流掉电及熔断器故障等。

(6) 网管系统故障。包括网管与设备之间的网线故障或系统异常而造成的ECC通道中断,死机等情况。

5.1.2 排除故障的一般思路

机房维护人员维护工作中,不免会遇见设备出现故障,在处理故障时,应该遵循一“查看”、二“询问”、三“思考”、四“动手”的思路。

1. 查看

首先到达现场后查看出现故障的现象,即查看设备的哪一部分出现故障,有何种告警产生,严重程度如何,造成多大危害等,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2. 询问

观察完现象后,应询问各阶段现场人员,是何种原因造成了此故障,比如是否有人修改了数据、删除了文件、更换了电路板、停电或雷击、误操作等等。

3. 思考

根据现场查看的现象和询问的结果等,结合自己的知识作思考、分析,判断何种原因可能引起该种故障等,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

4. 动手

根据前面三个步骤找出故障点,通过修改数据、更换电路板及芯片等手段解决、排除故障。

5.1.3 故障的原因

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是指由于工程施工不规范、工程质量差等原因造成的设备故障。此类问题有的在工程施工期间就能暴露出来,有的可能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或某些外因作用下,才暴露出来,为设备的稳定运行埋下隐患。产品的工程施工规范是根据产品的自身特点并在一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规范性说明文件,因此,严格按工程规范施工安装,认真细致的按规范要求进行单点和全网的调试和测试,是阻止此类问题出现的有效手段。

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包括:供电电源故障,如设备掉电、供电电压过低等;交换机故障;

光纤故障

如光纤性能劣化、损耗过高,或光纤损断,光纤接头接触不良;中继电缆脱落、损断或接触不良;设备接地不良;设备周围环境劣化等。

操作不当

此类问题一般都是因为维护人员对产品了解不够深入所导致,也是在维护工作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对设备的一些细节性的性能特点及注意事项,对新老设备的一些特点和差别以及新旧版本的一些特点和差别不是非常清楚的情况下,就冒然开通,往往就会产生一些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在现场改网,扩容,新老设备混用,新老版本混用,升级,使用新版本的备板,使用一些未经系统联调的板件的情况下易出现。

设备对接问题

传输设备传送业务种类的繁多造成对接设备的复杂,同时,各种业务对传输通道的性能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有时会存在对接问题。主要表现在线缆连接错误;设备接地问题;传输、交换网络之间时钟同步问题;SDH 帧结构中开销字节的定义不同等。

设备原因

主要包括设备自然损坏或板件的配合问题。一般在设备运行较长时间后,板件因老化出现的自然损坏。其特点是:设备已使用较长时间,在故障之前设备基本正常,故障只是在个别点、个别板件出现,或在一些外因作用下出现。

5.1.4 故障处理的方法

1. 观察分析法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在设备和网管上将出现相应的告警信息。通过观察设备上的告警灯运行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故障;故障发生时,网管上会记录非常丰富的告警事件和性能数据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并结合SDH 帧结构中的开销字节和SDH 告警原理机制,可以初步判断故障类型和故障点的位置。通过网管采集告警和性能信息时,必须保证网络中各网元的当前运行时间设置和网管的时间一致。如果时间设置上有偏差会导致对网元告警、性能信息采集的错误和不及时。

2. 测试法

通过观察分析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如组网、业务以及故障信息相当复杂的情况和无明显告警和性能信息上报的特殊故障情况。可以利用网管提供的维护功能进行测试,判断故障点和故障类型。

下面以环回为例进行说明。

环回操作是定位故障点最有效和常用的方法,要求维护人员熟练掌握。环回不需要对告警和性能做太深入的分析,缺点是会影响业务。

进行环回操作前,首先必须确定需要环回的通道、时隙,环回的单板,环回的方向。对于同时出问题的业务,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对环回通道进行选择时应该坚持从多个有故障的网元中选择一个网元,从所选择网元的多个有故障的业务通道中选择一个业务通道,对所选择的业务通道逐个方向分析的原则。

进行环回操作时,先将故障业务通道的业务流程进行分解,画出业务路由图,将业务的源和宿,经过的网元,所占用的通道和时隙号罗列出来。然后逐段环回,定位故障网元。故障定位到网元后通过线路侧和支路侧环回基本定位出可能存在故障的单板。最后结合其他处理办法,确认故障单板予以更换排除故障。

3. 拔插法

对最初发现某种电路板故障时,可以通过插拔一下电路板和外部接口插头的方法,排除因接触不良或处理机异常的故障。在插拔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单板插拔的操作规范。插拔单板时,若不按规范执行,还可能导致板件损坏等其它问题的发生。

插入单板的正确方法

首先确认单板插入的板位是否正确,将单板沿左右导槽轻轻推入至导槽底部,并且使单板拉手条左右扳手的凹槽对准左右卡槽。此时单板处于浮插状态。然后检查母板上的插座,确保单板插头对准母板插座,然后两手拇指按住单板拉手条,把单板向设备机盒内推进,至单板拉手条基本与设备背面平面基本在一个平面上时停止。在推入单板过程中感觉到单板插入有阻碍时严禁强行插入,应向后拔出单板,检查母板插针是否正常。如果插针出现歪针、倒针,请联系华为公司技术支援部用户服务中心工程人员进行处理。如果模板插针正常,调整单板位置后再尝试插入单板。如果一切都正常但还是无法插入单板,请与华为公司技术支援部用户服务中心工程人员联系。

当单板插入到单板拉手条与设备背面平面基本在一个平面上时,停止推进单板,将拉手条的左右扳手向里(左扳手向右,右扳手先左)扳,至扳手扳到贴近拉手条的位置。此时单板就完全插入,旋紧松不脱螺钉即后完成插入单板操作 (在插入位置不正确的情况下强行插入单板,会造成设备的永久损坏) 。

拔出单板的正确方法

操作与插入单板顺序相反:拧松单板两侧的松不脱螺钉,再用两手大拇指将单板的扳手向外同时扳开(左扳手向左,右扳手向右),使单板脱离母板,轻轻将单板取出。插拔单板时禁止用手触摸单板的器件,拔出的单板后应放在防静电袋内。

单板的更换

更换单板前,确认换上的板子和换下的板子型号相同。部分不同型号的同名单板间可以互换,但更换前最好先咨询一下华为公司技术支持人员,以免更换中出现意外问题。如光接口板的型号与该光接口板的传输距离有关,短距光接口板与长距光接口板光传输能力不同,若用短距光接口板更换长距光接口板会导致对端收光功率过低引起光路不通等等。

4. 替换法

当用拔插法不能解决故障时,可以考虑替换法。替换法就是使用一个工作正常的物件去替换一个被怀疑工作不正常的物件,从而达到定位故障、排除故障的目的。这里的物件,可以是一段线缆、一块单板或一个设备。

替换法适用于排除传输外部设备的问题,如光纤、中继电缆、交换机、供电设备等;或故障定位到单站后,用于排除单站内单板的问题。如某站光板有告警,我们怀疑收发光纤接反,则可将收、发两根光纤互换。若互换后,光板告警消失,就说明确实光纤接反。

如支路板某个2M 有“CV 性能超值”或者“2M 信号丢失”的告警,我们怀疑是交换机或中继线的问题,则可与其它正常通道互换一下。若互换后告警发生了转移,则说明是外部中继电缆或交换机的问题,若互换后故障现象不变,则可能是传输的问题。利用替换法还可以解决其它如电源、接地等问题。替换法的优点在于方法简单,对维护人员要求不高,是比较实用的方法,但对备件有要求。

5. 配置数据分析法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外界环境的突然改变,或由于误操作,可能会导致设备的配置数据遭到破坏或改变,导致业务中断等故障的发生。此时,故障定位到网元单站后,可通过查询、分析设备当前的配置数据;对于网管误操作,还可以通过查看网管的用户操作日志来进行确认。

显然,“配置数据分析法”也适用于故障定位到网元后,故障的进一步分析,该方法可以查清真正的故障原因。但该方法定位故障的时间相对较长,且对维护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一般只有对设

备非常熟悉、且经验非常丰富的的维护人员才能使用。

6. 更改配置法

更改配置法更改的配置内容可以包括时隙配置、板位配置、单板参数配置等。因此更改配置法适用于故障定位到单个站点后,排除由于配置错误导致的故障。更改配置法最典型的应用是排除指针问题。

例如:怀疑支路板的某些通道或某一块支路板有问题,可以更改时隙配置将业务下到另外的通道或另一块支路板,若怀疑某个槽位有问题,可通过更改板位配置进行排除;若怀疑某一个VC4有问题可以将时隙调整到另一个VC4。在升级扩容改造中,若怀疑新的配置有错,可以重新下发原配置以定位是否是配置问题。当通过更改时隙配置不能将故障确切地定位到是哪块单板的问题(线路板、交叉板、支路板、还是后背板问题)时,需进一步通过替换法进行故障定位。因此该方法适用于没有备板的情况下,初步定位故障类型,并使用其他业务通道或板位暂时恢复业务。

应用更改配置法在定位指针调整问题时,可以通过更改时钟的抽取方向以及时钟源进行定位。

由于更改配置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对维护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除非在没有备板的情况下用于临时恢复业务,或用于定位指针调整问题,一般情况不推荐使用。此外在使用该方法前,应备份原有配置,同时对所进行的步骤予以详细记录,以便于故障定位。

7. 仪表测试法

仪表测试法一般用于排除传输设备外部问题以及与其它设备的对接问题。如怀疑电源供电电压过高或过低,可以用万用表进行测试;若怀疑传输设备与其它设备无法对接是由于接地不良造成,则可用万用表测量对接通道发端和收端的同轴端口屏蔽层之间的电压值,若电压值超过500mv,则可认为接地有问题,若怀疑无法对接是由于信号不对,则可通过相应的分析仪表观察帧信号是否正常,开销字节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告警。通过仪表测试法分析定位故障,比较准确。缺点是对仪表有需求,同时对维护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

8. 经验处理法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由于瞬间供电异常,低压或外部强烈的电磁干扰,致使传输设备某些单板进入异常工作状态。此时的故障现象,如业务中断、ECC 通信中断等,可能伴随相应的告警,也可能没有任何告警,检查各单板的配置数据可能也是完全正常的。经验证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复位单板,网元掉电重启。重新下发配置或将业务倒换到备用通道等手段,可有效地及时排除故障、恢复业务。

建议尽量少使用该方法来处理,因为该方法不利于故降原因的彻底查清。遇到这种情况,除非情况紧急,一般还是应尽量使用前面介绍的几种方法,或通过正确渠道请求技术支援,尽可能地将故障定位出来,以消除设备内外的隐患。

5.1.5 典型故障处理

1. 通信故障

故障原因

传输设备侧或交换机侧的故障导致通信业务的中断或者大量误码产生。

处理流程

故障处理流程如图3.4-2 所示。

发生故障

故障定界和定性

交换侧

传输侧

协调交换班组处理

执行传输故障处理流程

图 5.1-1 通信故障处理流程

1.发生故障后,启动备用通道保证现有通信业务的正常进行。

2.定位故障点,对故障进行定界和定性,确定究竟是传输侧故障还是交换侧故障。

如果经过多级维护单位的传输,必须与其他维护单位协调配合逐级定位故障点。

定位故障点应当采取测试法,建议使用环回操作。环回可以通过在DDF 架上做硬件环回实现,也可以通过传输设备做软件环回实现,同时接入误码仪测试通道环中信号的优劣。如果用软件在传

输设备上实现环回必须分清支路环回和AU 环回、终端侧环回和线路侧环回。

3.如果故障定界到交换侧,与交换班组协调处理。如果定位在传输侧,按照如图3.4-3 所示的

流程图进行传输故障的分类。

发生传输故障业务中断类故障处理流程时钟同步类故障处理流程

误码类故障处理流程

业务中断类故障误码类故障时钟同步类故障

通过网管分析进行故障分类

图 5.1-2 故障分类流程图

4.判断故障种类后,按照相应的故障处理流程排除故障。

2. 业务中断故障

故障原因

1.外部原因:供电电源故障;光纤、电缆故障。

2.操作不当:由于误操作,设置了光路或支路通道的环回;误操作更改、删除了配置数据。

3.设备原因:单板失效或性能劣化。

处理流程

1.在本端网元选择故障通道中的支路收发端口接入误码仪,采用测试法逐级环回,定位故障网元。

(1)高阶通道、管理单元环回原则

依次从本端网元的故障光方向做故障AU 的终端侧环回、临近网元的近端光路故障AU 的线路侧环回、临近网元的远端光路故障AU 的终端侧环回、次临近网元的近端光路故障AU 的线路侧环回、次临近网元的远端光路故障AU 的终端侧环回、……末端网元的近端光路故障AU 的线路侧环

回、末端网元的对应支路的线路侧环回。

(2)低阶通道环回原则

依次将本端该支路时隙在临近网元、次临近网元、……末端网元的光路时隙直通配置更改为时隙下支路。从临近网元新配的支路做线路侧环回、次临近网元新配的支路做线路侧环回、……末端网元的对应支路做线路侧环回。

逐级环回示意图如图3.4-4 所示。

本端网元临近网元次临近网元末端网元

近端

远端

近端

远端

近端

图 5.1-3 逐级环回示意图

2.观察设备指示灯的运行情况,分析设备故障。如某块单板红、绿指示灯均熄灭,而其它板正常,则可能该单板失效或故障,更换该单板。

3.分析网管的告警和性能。根据故障反映出来的告警和性能定位故障单板并加以更换。

步骤2、3 可同时进行,并结合拔插法和替换法。

典型故障及分析

1.现象:业务不通,同时网管上报光信号丢失告警。

分析和处理:

(1)检查光纤情况,检查光纤的槽位是否接错。

(2)检查光线路板的收光功率,测试是否收发光不正常,调整光接口的尾纤连接,观察告警是否消失。

(3)检查对端网元的光线路板收发光情况,测试是否收发光不正常,调整光接口的尾纤连接,观察告警是否消失。

(4)如果经过以上检查后,告警仍未消失,按照业务中断故障处理流程将光线路板自环检测定位故障点并解决故障。

注意:当两站点距离过近时,相应的光路中必需加装光衰减器。

2.现象:业务不通,却无任何告警。

分析和处理:

(1)检查业务不通的站点之间相应的业务通道是否被做环回,如果存在环回,取消环回并正确连接。

(2)如果没有环回存在,按照业务中断故障处理流程将光线路板自环检测定位故障点。

(3)_____Ä____确定故障光线路板,判断是否为该板收发故障。因为当某块光线路板收不到光信号,同时自己也检测不到故障时,该光线路板可能不会告警,对端光线路板也无远端接收故障告警。

3.现象:光板发光功率正常,但业务中断,在收端网元上报复用段告警指示信号告警,发端上报复用段远端缺陷指示告警,用尾纤自环仍有复用段丢失。

分析和处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为光板正常发光但不扰码,可以通过软件复位或插拔单板解决,具备条件的最好更换相应光接口板。

4.现象:2M 业务不通。

分析和处理:

(1)查看业务不通的2M 业务的数量,如果数量很多,应首先考虑为光路问题。

(2)如果单个或几个2M 业务不通时,检查时隙配置是否正确,并在网管中执行下载命令将正确的时隙配置数据重新下到支路板上。如果支路仍然没有信号,复位支路板,若没有其他硬件问

题的话,告警会消失。

(3)如果业务仍然不通,按照故障处理流程对2M 支路进行终端侧环回并挂误码仪检测,如果环回后误码仪仍有2M 电信号丢失告警,则判定原因可能是2M 接口板的接口不好、2M 线断或

2M 线插头未焊好,可通过更换接口及2M 线解决;如果误码仪告警消失,则问题出在2M 接口板、交叉板或背板上,应更换单板槽位或更换单板,如不能解决问题则考虑更换背板。

(4)如果故障点为与其他厂家对接的2M 接口板,可能是由于对接设备间存在接地压差造成的。解决办法是消除压差,2M 信号出线的发送端都在背板统一接地,而接收端没有接地,如果对接设备的信号发送端也没有接地,必须将ET1 板的2M 接收端进行接地处理。

5.现象:2M 业务不通,网管上查不出告警和性能,用误码仪离线测试无误码。

分析和处理: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ODF 架没有接地,或传输设备和交换机之间没有共地,从而存在较大的压差,解决办法是把地线接好或共地。

注意:支路业务不通时,应留意地线的连接是否正确。

3. 误码类故障

故障原因

1.外部原因:光纤接头不清洁或连接不正确;光纤性能劣化、损耗过高;设备接地不好;设备附近有强烈干扰源;设备散热不好,工作温度过高。

2.设备原因:交叉板与线路板、支路板配合不好;时钟同步性能差;单板失效或性能不好。

定位故障点

传递误码性能的开销字节包括B1、B2、B3 和V5 字节,其性能级别B1>B2>B3>V5。对于网管上报的性能应首先处理高级别性能,如果高级别性能处理后还有低级别性能上报,再处理低级别的性能。正常情况下,必须保证业务运行的任意时刻网管采集任意单板的性能值为零性能值。

1.查询故障网元的性能,如果网管上有B1/B2 的性能,说明光路不好,定位故障点方式如下:

(1)检查光板的收发光功率是否在指标内,如果两端光板的发光功率均在指标内,但收光功率低于指标要求或没有光输入,此时应检查光板上光接口到ODF 的尾纤连接和耦合情况。

(2)如果在两端的ODF 上的接收光功率都偏低或收无光,说明光缆线路有问题,必须联系光缆线路维护人员及时处理。然后使用尾纤自环光板收发光接口,定位是本端网元光口故障还是对端网元光口故障。

注意:

光缆线路维护人员要使用OTDR 测试光缆时,必须拔掉相应光接口上的连接尾纤,避免OTDR发出的强光损坏光接口;用尾纤进行光口自环时,应在收发光口间加装光衰减器,保证光口收光功率在该光板的允许接收光功率范围以内(大于接收灵敏度,小于过载光功率)。

(3)如果自环后本光板没有再上报B1/B2 性能,说明本光板无故障。同样自环对端光板后对端光板也没有再上报B1/B2 性能,说明对端光板无故障。

2.检查故障网元的性能,如果网管上没有B1/B2,只有B3 的性能,说明高阶通道不好,问题可能在交叉板或支路板上,可以通过网管的交叉板控制操作来倒换交叉板定位故障单板。

3.检查故障网元的性能,如果网管上只有V5 的性能,表示低阶通道不好,说明支路板故障。可以通过改配时隙到临近网元下支路的办法或AU 环回的办法来定位是本端还是对端支路板故障。

处理流程

1.采用测试法,按照前面所述对误码的发源地进行定位。

2.如果是光线路板误码,分析光线路板误码性能事件,排除线路误码。

首先排除外部的故障原因,如接地不好、工作温度过高、线路板接收光功率过低或过高等问题;然后观察线路板误码情况,若某站所有线路板都有误码,推断为该站时钟板问题,更换时钟板;若

只有某块线路板报误码,则可能是线路板问题、对端站点问题或光纤的问题。

3.如果是支路板误码,分析支路板误码性能事件,排除支路误码。若只有支路误码,则可能是支路板或交叉板的问题,应更换支路板或交叉板。

注意:

传输维护人员必须仔细分析性能,通过分析B1/B2/B3/V5 等SDH 基本开销的含义和发生机制查找故障单板,严禁未加分析便对故障网元进行重启动或换板操作。

典型故障及分析

1.有A、B 两个站点进行点对点连接,根据网管上报B1/B2/B3 误码的数量,处理分别如下所述。

(1)A 点光接口板有零星小误码,规律性较强,每24 小时有几次或几天一次或连续,平均每个误码秒1 个BBE,且不产生B2,B3,V5,(3~5 次B1 BBE 可能会出现1 次B2 BBE,3~5 次B2BBE 可能会出现1 次B3 BBE),偶尔出现V5 也只是1 个误码,即最多使受影响的某个2M 一次出现一个V5 BBE,对业务影响很小。

分析和处理:

遇到该特性的误码时,首先确定A 点光接口板收光是否正常,有无太弱(出现连续较大B1 BBE,但无大误码),若收光正常,则判断为B 点光接口板有问题,可能是光板本身性能问题或发光模块

的色散容限太小(光纤长度>100km)造成。若误码出现频率不大,建议不要换板。

(2)A 点光接口板有误码,规律性较强,每24 小时有几次或几天一次,平均每个误码秒最少5 个BBE,偶尔伴有瞬间帧失步(告警持续5~6 秒)和OFS。该误码为大误码,肯定会产生B2,B3,V5,(B2,B3,V5 > 3 个BBE/ES),所有业务都有影响。对电视业务会有短暂玛赛克或停帧,但对电话或数据业务,用户一般察觉不到,基站也一般无异常。

分析和处理:

遇到该特性的误码对业务影响,虽然不易察觉,但应及时处理,处理方法为更换收端光接口板。

(3)A 点光接口板有突发连续大误码,频繁上报帧失步告警,不可用时间开始。

分析和处理:

遇到该特性的误码时,业务一般不能保证。此前无误码,一旦出现,通常不会自动消失,应马上处理,处理方法为更换光接口板。

(4)A 点光接口板有连续B2 BBE 大误码,有时有复用段信号劣化告警。

分析和处理:

误码严重程度可能与温度关系密切。高温天气,机房无空调或设备风扇损坏时可能会导致误码频繁发生,此时,A 点光接口板无B1 误码,应马上处理,处理方法为更换光接口板。

2.现象:2M 个别通道有误码。

分析和处理:

(1)证实网管是否可用和有效,是否出现误报误码的情况。

(2)如果没有,清空各站点的性能计数,查询该站点的性能值。

(3)若相应支路的误码性能始终为零,检查两个站点的2M 支路板接口和2M 线,或利用软环回进行测试。

(4)若只有本站误码,而没指示远端误码,则误码产生于本站点,查询对端站点的支路性能,应有远端误码指示,此时检查各单板的接触、改变时隙配置(检查交叉板)、更换支路口或支路板。

(5)若本站有误码且有远端误码指示,对端站点只有本站误码,故障点在对端,处理同(4)。

(6)若两站点都有本站误码和远端误码则分别处理,并且注意业务经过站点的单板性能。

3.现象:几乎全部2M 支路都出现误码。

分析和处理:

(1)证实网管可用和有效,未出现误码误报的情况。

(2)采集当前告警,看有否其它更高、更严重的告警。

(3)比较所配置时隙和出误码的支路和时隙,以定位故障站点。

(4)查看光线路板有否误码,并注意是近端误码还是远端误码,以定位故障点。

(5)造成2M 支路出现大量误码的原因,首先可能是时钟,其次是光线路板,最后才考虑交叉板和2M 接口板。检查顺序为:倒换时钟,如果仍然存在误码,检查光线路板收发光功率,如果收发光正常,检查其他单板或经过站点。

文档

SDH设备故障处理

5.1故障处理5.1.1SDH传送网常见故障分类及故障定位原则SDH系统的维护主要是对光线路和设备的维护,运行维护人员必须熟知系统的各方面情况才能做好维护工作,具体如下:(1)光缆线路情况:包括光缆的长度、芯数、接头、跳纤及光纤的衰耗值、备纤等各方面情况。(2)设备情况:主要包括设备的型号、配置情况、机盘功能、接口情况、面板上各种告警灯和指示灯的显示情况及组网情况;光端机的各种测试指标,如:收发送光功率、灵敏度等;设备供电电源情况;ODF架、DDF架、VDF架及网管系统的应用情况。(3)仪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