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六二班的张凡XX。本周二就是中秋节了,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话中秋》。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传统的第二大节日,中秋的月亮最圆,中秋的月亮最明,中秋的月亮最美,因而中秋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最美是亲情。千百年来,月亮朔望交替,圆缺相继。中秋,就是平分秋色的日子。“天上一轮满月,人间万里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擦去辛勤的汗水,合家聚在皎洁的月光下,共享劳动成果。世上最可贵的是亲情。人生最大的享受莫过于对亲情的享受。“梦里常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今天,我们许多父母为了生活,不得不出去打工,而他们对孩子总是无尽的牵挂。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让长辈放心的孩子。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在学校里取得优异的成绩,今后过一个舒服的生活,我们应该牢记我们为人子和作为一个学生的使命,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与待人处事的习惯,做一个在当前学业优秀,今后有利于社会的栋梁之才。平时,我们有些同学羞于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心与爱。其实,爱是需要表达的。有时候一句温馨的话,一个关爱的眼神,就能让父母感动半天,可以让平时坚强的父母悄然泪下。
中秋最美的是文化。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齐国,人们便开始进行拜月祭祀活动,祈求上苍保佑球手。此后的千余年,中秋节便是经历了魏晋的发展与隋唐的鼎盛,及至宋朝中秋节成为了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在此过程中,中秋节被赋予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人们思念亲人,享受天伦之乐。然而现在的节日似乎被简化得仅仅只剩下了一样食品——月饼。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文化是需要传承的,而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更是中华文明传承过程中一条不可忽视的链条,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传统节日浅层次的解读,仅仅停留于月饼,那么文化传承的链条便会在我们这儿戛然而止。所以我们应该去深刻地探究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摆脱这种浅层次的理解,不仅如此,想要真正把中华文化延续下去,仅仅停留于思想中是远远不够的,再多的理解,再多的精神,只有完成了迁移,落实到我们特定时代,落实到我们自身的言行中间,才真正做到了传承文化的使命。在校园中,我们只有做到了不怕困难,刻苦钻研,雷锋精神才算迁移到了我们的身上;只有真正做到了言而有信,诚信的传统才算迁移到了我们的身上;只有我们真正做到了与同学、老师真心相待,孔子“爱人”之思想才算迁移到了我们的身上;只有我们真正做到了不浪费一粒米,一滴水,古人节俭的思想才算迁移到了我们的身上。
中秋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份文化的传承,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传承好我们灿烂的文化,使我们变成一个有内涵,有教养的炎黄子孙。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