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一 他摧枯拉朽,吞并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废分封,立郡县,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北击匈奴,南平岭南,创建了大一统的帝国,被称为“千古一帝”。——河北人民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据材料指出他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原因。(3分)
材料二 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君主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度有利于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手册》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先后实行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并概要指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影响。(5分)
材料三 明清前期,……郑成功收复,清朝设置府,击败沙俄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这些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清粉碎噶尔丹的活动,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对的管辖,使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门户网站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前期历史发展的显著特征。(2分)
2.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二: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4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近代以来,哪些因素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3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1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请举出一个典型事例。(1分)
(4)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4分)
3.某校历史小组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国强民之路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一起探究。
[屈辱篇]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屈辱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坚船利炮拍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是什么?(2分)
[探索篇]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2分)
【抉择篇】
1921年,中国党诞生,中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后,中国党人深刻的认识到,苏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和人民的正确道路,并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 ,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3)在中国党的历史上有两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做出了伟大而正确的决策,是中国的与建设走向胜利。请写出是哪两次会议? (2分)
(4)材料所叙述的“正确道路”指什么道路?“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2分)
【奋斗篇】
材料一: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党领导中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浴血奋战化险为夷,追中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材料二:建国后,中国党带领全国人民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通过60年的奋斗,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5)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时期,在正确道路指引下,中国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2分)
(6)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极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1分)
【感悟篇】
百年的中国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中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党的带领下,正迈步走向辉煌。
(7)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同时还懂得了很多道理,参与其中的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悟?(2分)
(1)秦始皇。(2分) 原因: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国家。(4分,答出其意即可)
(2)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3分) 新特点:进一步加强;范围更广、程度更高;形成了新的民族;使中华民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2分,答出一点即可) 原因: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实行。(2分,答出一点即可)
(3)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分)
23.(1)图A:君主立宪制;图B:蒸汽时代;图C:牛顿(每个要点1分,共3分)
(2)资产阶级维新派(3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道路行不通。(2分)
(3)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发展,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分)
(4)1929-1933年经济危机(或经济大危机)(1分)开创了资产阶级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2分)
(5)制度创新促进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反对,维护国家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改革应结合本国实际,应以史为鉴,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等。(4分)
18.(1)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戊戌变法;辛亥
(1)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5)农村根据地的创建;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战争胜利(不能答南昌,秋收)
(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感想:后就要挨打;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老一代无产阶级家为探索救民的真理不懈奋斗,流血牺牲,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要勤奋学习,热爱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改革是强国之路;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救国道理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振兴之路;等等(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