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狼》知识点复习整理与练习 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6:14:52
文档

《狼》知识点复习整理与练习 印

《狼》知识点复习整理与练习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注释:1、屠:宰杀牲屠。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2、“止”通“只”,意思是只.3、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原文: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译文: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
推荐度:
导读《狼》知识点复习整理与练习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注释:1、屠:宰杀牲屠。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2、“止”通“只”,意思是只.3、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原文: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译文: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
《狼》知识点复习整理与练习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注释:1、屠:宰杀牲屠。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2、“止”通“只”,意思是 只.       3、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原文: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注释:4、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   5、从:跟随。 6.并驱:一起追赶。

 原文: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译文: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注释:7、.窘:困窘急迫。 8、恐:恐怕    9、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10.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11.积薪:堆柴草。薪,柴草,这里指麦秸。

12.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苫:盖上。蔽,遮蔽。         13.乃:于是,就。

14、倚:倚靠     15.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16、持:拿起    17、前:向前(动词)

18.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

原文: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注释:19.少时:一会儿。   20.径去:径直走开。   21、其一:其中的一匹狼

22.犬坐于前:像狗似地蹲坐在前面。23.久之:很久。之,助词,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24.暝:闭眼。 25.意暇甚:神情悠闲得很。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空闲。

26.暴:突然。 27、以:用      28.毙:杀死。  29、方:刚刚,正   

30.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名词作动词。  31、意:打算  32.隧:从柴草堆中打洞。

33、以:来     34.尻尾:屁股和尾巴。   35、自:从        36.股:大腿。

37、乃悟:才明白    38、假寐:原意是不脱衣服小睡,这里是假装睡觉的意思。寐,睡觉。    39.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原来”的意思。   40、以:用来

原文: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注释:41、黠:狡猾    42、顷刻:一会儿    43、 禽兽之变诈几何: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44.止增笑耳:只是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一、读准字音

  缀(zhuì)  窘(jiǒng) 苫蔽((shànbì) 弛(chí) 眈(dān)

  黠(xiá)   瞑(míng)   暇(xiá)   隧(suì)  尻(kāo)

  寐(mèi)   少时(shǎo)    积薪(xīn)  奔倚(yǐ))

    少时(shǎo)  顷刻(qǐng)     变诈(zhà)

2、二、文学常识:

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 一字剑臣 ,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出处: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第一则说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吊死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以爪伸入,结果为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教材所选的《狼》为第二则故事。《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3、《狼》体裁:短篇小说。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自题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三、试读出下列几个句子的停顿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四、字词分类整理

1、通假字:“止”通“只”,意思是 只.(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

2、一词多义:

①之:复投之(代词,代骨头)又数刀毙之/亦毙之(代词,代狼)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主谓之间,不译) 久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②以:投以骨(把)以刀劈狼首(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来,用来)

③止:止有剩骨(“止”通“只”)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

④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⑤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形容词,先前的)     狼不敢前 (动词,上前)

⑥意:意暇甚(神情)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想,打算)

⑦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方,名词) 

3、古今异义:

①弛担持刀:弛,放下(古);松弛(今)。②屠自后断其股:股,大腿(古);屁股(今)。 

③一狼仍从:从,跟随(古);介词,常引出时间、地点(今)。

4、词类活用:

①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为动词,攻击,胁迫。

②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

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从柴草堆中打洞。

⑤“狼不敢前”——上前(名作动)

5、特殊句式  投以骨   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五、重点语句翻译

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就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2、其一犬坐于前:译: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六、内容理解:

1、这篇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或给人怎样的启示?

点拨:说明面对像狼那样的、凶残势力,一味地妥协、退让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敢于面对,敢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作品启示:害人害已,自取灭亡;邪不胜正,正义必胜;除恶务尽,不留后患;对势力,勿抱幻想;要善于识破假象,善于斗争,勇于斗争。

2、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怎样理解的?

点拨:人在大量地破坏生态环境,一些重要物种面临灭绝。加强环保意识,建立和谐的人与动物相处的环境。

3、写出几个关于狼的成语、谚语、俗语。

点拨:成语: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鬼哭狼嚎,狼吞虎咽

      歇后语:狼吃狼——冷不防

      俗语:披着羊皮的狼;前怕狼,后怕虎。

      故事:《东郭先生与狼》、《狼和小羊》

4、《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

四个情节:故事的发生——屠夫遇狼。发展——惧狼、御狼。高潮和结局——杀狼 。    

5、整体结构: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叙述:叙述了屠夫与狼相斗的经过。

第二部分为议论,点明故事主旨: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无论多么狡诈,终究会失败的。  

6、主旨:像狼一样的恶人或恶势力,无论怎样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7、结尾一段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议论。(内容)点明主旨: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无论多么狡诈,终究会失败的。(结构)总结全文。

8、告诫人们(从屠户角度的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或恶势力,不能有任何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9、形象分析:

(1)狼:“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贪婪、凶狠。(动作描写)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狡诈、凶狠。(神态)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狡诈。(动作、神态)

(2)屠户:

“屠惧,投以骨。”“复投之”——害怕、妥协、怀有侥幸的心理。(动作)

“顾野有麦场,……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机智、果敢。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转视积薪后”“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勇敢、机智、警觉(动作)。

 屠户的机智体现在:善于利用有利地势、地形。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考虑周全,心思缜密。

10、恰当表现狼贪得无厌(贪婪)的语句是:(1)缀行甚远(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1、表现狼狡诈阴险的句子是:(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目似瞑,意睱甚。(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表现屠户的警觉性高的句子是: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描写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2、前狼假寐的目的是:盖以诱敌;一狼洞其中的目的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3、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

四要素——时间:晚;地点:途中;人物:一屠,二狼;事件:一屠晚归,两狼缀行。

练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缀行(      ) 大窘(      ) 积薪(      )  苫蔽成丘(      ) chí担持刀(      ) 

dān眈相向(      )   目似míng(      ) 意暇甚(      ) 少时(      )

尻尾(      ) 假mèi(      ) 狼亦xiá矣(      ) 顷刻(      ) 变诈(      )

(二)、重点字词解释

1、缀行甚远(           )      2、一狼仍从(           )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

4、屠大窘(           )        5、顾野有麦场(           )

6、场主积薪其中(           )   7、苫蔽成丘(           )

8、弛担持刀(           )      9、眈眈相向(           )

10、一狼径去(           )   11、目似瞑,意暇甚(           )(           )(           )

12、屠暴起(           )    13、又数刀毙之(           )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15、乃悟前狼假寐(     )(      )

16、盖以诱敌(           )    17、狼亦黠矣(           )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四)、 通假字止有剩骨:     通   ,译为:            

(五)、词类活用

1、一狼洞其中                          

2、其一犬坐于前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六)、一词多义

1、敌:恐前后受其敌 (     ) 盖以诱敌(           )

2、止:一狼得骨止(     )      止有剩骨(      )

3、之:久之,目似瞑(           )   又数刀毙之(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西蜀之去南海(     )《为学》

4、意:目似瞑,意暇甚(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

5、前:狼不敢前(     )       恐前后受其敌(           )

(七)、古今异义词

1、屠自后断其股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八)、文言句式

倒装句兼省略句:1、“投以骨”                                                     

2、“一狼洞其中                                                   

(九)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4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分)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分)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2分)

                                                                                  

                                                                                  

(十)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9——13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目似瞑 (            )

(2)将舐其喉(            )

(3)信不诬哉 (            )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12.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

文档

《狼》知识点复习整理与练习 印

《狼》知识点复习整理与练习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注释:1、屠:宰杀牲屠。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2、“止”通“只”,意思是只.3、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原文: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译文: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