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刘雄(’(#)$),男,副教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标准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金银花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刘*雄,高建德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
摘*要:
对金银花的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深入研究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各类成分的药理活性、构效关系,对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金银花药理作用多样,化学成分复杂,质量控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类;三萜皂类;药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寒热身肿。陶弘景曰:“处处有之,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李时珍谓:“忍冬在处有之,附树延蔓,黄微紫色,对节生叶。叶似薛荔而青,有毛。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项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又谓:“茎叶及花,功用皆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金银花的药用部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宋代以前独用茎
叶,明代则茎、叶、花同等入药,此后强调以花为主,其茎叶成为同一植物的另外一种药物,即忍冬藤。忍冬藤具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的作用。金银花植物来源复杂,在中国分布广泛。药典规定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0.12345672:;<.、红腺忍冬0.9=>34?@2:72A6B.、山银花0.745C:D2EF.或毛花柱忍冬0.G2D=DH=@2-I9G.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经近代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金银花对于多种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较好的治疗效果。对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有利于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认识和新的药效功能的开发。!"质量控制研究
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以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药典规定绿原酸的含量不得少于’.%J 。但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含量极不稳定,易受多种内外
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据郑欣荣[’]
报道主要有
以下,个方面。
(’)生物、生态因素的影响:/植物体内各器官在其不同发育阶段,体内化学成分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忍冬花中部从幼蕾到盛开%个不同发育阶
段绿原酸含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不同时期采收到的花蕾中总绿原酸含量可相差%"J 。第一茬花干蕾绿原酸含量最高,第四茬花次之,第二、三茬花较低。可以看出,药材合理采收,对提高药材产量和保证质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K 生存环境对忍冬体内绿原酸动态积累同样有着重要影响。生
长在阳坡的忍冬叶、花蕾、茎和叶花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均高于阴坡的同类样品。而不同产地的金
银花由于生长环境的生态条件不同,其绿原酸的含量也不同。不同物种来源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差异则更加显著,含量最高和最低的物种间差异达十几倍。
(!)提取方法的影响:用传统工艺法如水煮法、乙醇回流法、渗漉法等对金银花中绿原酸进行提取,绿原酸得率都较低。而经纤维素酶提取工艺处理后,能显著提高金银花提取物得率和绿原酸得率。
(,)加工炮制方法的影响: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可直接影响金银花中绿原酸等成分的含量。如蒸晒品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含量比生晒品高,而黄酮和挥发油含量低于生晒品,阴干法含绿原酸最高,硫磺熏晒法次之,晒干法含量最低。烘制品与生品相比,钙、铁、镁离子煎出量增高,锌、钠离子煎出量降低;绿原酸、总糖、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的增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炭品中绿原酸含量仅为生品的
—
#)—第!,卷第)期!""#年&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LM N/OPQ FR00SNS RT 8FA
*******U4@M !,*O4M )/:?M !""#
!"化学成分
金银花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其富含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三萜皂苷类等。
$%!&挥发油
挥发油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通过气质联用分离出芳樟醇、双花醇、辛醇、棕榈酸、二氢香苇醇、十八碳二烯酸乙酯[$]、二十四碳酸甲酯[’]、棕榈酸乙酯、香芦醇、肉豆蔻酸[(]、棕榈酸乙酯、!,!’—联二环己烷[)]等成分。金银花的干花与鲜花成分差异较大。鲜花挥发油成分以芳香醇为主,含量高达!(*以上,其他成分多为低沸点不饱和萜烯类成分,而干花挥发油成分以棕榈酸为主,一般占挥发油的$+*以上,芳香醇含量仅在#%’#*以下。可能由于芳樟醇是低沸点化合物,在干燥加工过程中损失造成。
$%$&黄酮类化合物
!,(,年中冲太七郎首先从金银花中分离出木犀草素[+],!,+!年他又分离出忍冬苷[-]。!,,)年高玉敏[.]首次从金银花中分离出(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木犀草素/-/0/!/1/葡萄糖苷、木犀草素/-/0/"/1/半乳糖苷、檞皮素/’/ 0/"/1/葡萄糖苷、金丝桃苷。!,,+年黄丽瑛等[,]首次分离出2345637和)/基/’,(,-/三甲基黄酮。
$%’&有机酸类
绿原酸类化合物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其中异绿原酸为一种混合物,它的异构造有-种,分别为(,)/二咖啡酸酰奎尼酸、’,(二咖啡酸酰奎尼酸、’,)/二咖啡酸酰奎尼酸、!,’/二咖啡酸酰奎尼酸、’/阿魏酰奎尼酸、(/阿魏酰奎尼酸。其他有机酸还有咖啡酸及棕榈酸[!$]。
$%(&三萜皂苷类
!,,#年陈敏等[!’]从金银花中分离出一个新的含有+个糖基的三萜皂苷。!,,’年茅青等[!(]也分离得到’个三萜皂苷,!,,(年陈敏等[!’]又分离出$个新的双咖啡酸酰奎尼酸酯化合物。娄红祥等[!)]分离出’个三萜皂苷类,分别为’/0/!/: /4;<=93>54<9375?(!-$)/!/:/<4<63>54<@ 939375?;ABA4 $%)&无机元素 金银花含微量元素共!)种,分别为HA、I9、2E、J9、K8、L4、I3、M<、N8、O4、P6、Q、23、:8、2<[!+]。$%+&其他 忍冬花蕾中还含有肌醇(378G3?)[+]、"/谷甾醇("@78G37GA43?)等[-]。另外邢俊波等[!-]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羟基/-,(二甲氧基黄酮,并首次从该植物花蕾中发现檞皮素、忍冬苷、齐墩果酸和胡萝卜苷。 #"药理研究 ’%!&抑菌、抗病毒作用 口腔病原微生物体外抑菌实验表明,金银花水提液对引起龋病的变形链球菌、放射黏杆菌及引起牙周病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牙龈炎杆菌及伴放线嗜血菌均显示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在+%$)=C"=:情况下其抑菌为.-%)*[!.]。水浸液比干剂作用强,高压消毒实效。金银花具有细胞外抑制23D7 病毒及S2T0 !, 型病毒的作用,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病及其他病毒性疾病提供了用药依据[!,]。金银花与连翘或青霉素合用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可能抑制了细菌体内蛋白质合成,绿原酸、异绿原酸及木犀草素可能是其抗菌的有效成分。金银花空腹口服或静脉注射可明显降低绿脓杆菌内毒素所致小鼠及兔的中毒和死亡,表明有清热解毒功效。 ’%$&解热、抗炎作用 金银花水煎液、口服液及注射液对鹿角菜胶、三连菌苗致热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对蛋青、鹿角菜胶、二甲苯所致水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能明显提高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巨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为临床将金银花作为清热解毒治疗感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功能的推测提供了有力依据。金银花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尚不明确,但黄褐毛忍冬总皂苷HE?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 — - ( — 第$’卷第(期$##+年.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UV OWNLX20::SOS0H K2I &&&&&&& Q3?V$’&N3V( WECV$##+ !"!#利胆、保肝作用 金银花所含多种绿原酸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 利胆作用,可增进大鼠胆汁分泌[$$] 。黄褐毛忍冬 总皂苷中!常春藤皂苷和无患子皂苷%有显著保 肝作用[&$]。 !"’#止血作用 金银花蕊水煎液、混悬液具有显著的止血作用,且悬液的作用强于水煎液,绿原酸、咖啡酸为其主要止血成分。金银花能显著降低多种模型小鼠血清胆固醇(())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1)含量,保护胰腺" 细胞及弱降糖作用[&&] 。!"2#抗生育作用 袁毅君等 [&!] 报道了金银花抗生育作用,结果表明:金银花经乙醇提取后之水煎浸膏对小鼠、狗、猴等多种动物有明显的终止妊娠作用,尤其对小鼠、狗有显著的抗早孕作用,并观察了金银花提取物对妊娠小、大鼠不同孕期的影响,探讨了其抗早孕作用的机理。!"3#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金银花具有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性 细胞吞噬功能,降低豚鼠(细胞!,醋酸萘酯酶(*4*5)百分率,降低中性粒细胞(674)体外分泌 功能,恢复巨噬细胞功能,调理淋巴细胞功能,显著增加8/0&的产生等作用[&’] 。 !"9#毒副作用 绿原酸具有致敏原作用,可引起变态反应,但口服无此反应,因绿原酸可被小肠分泌物转化成无致敏活性的物质。另有实验证明金银花有溶血作用。!"讨论 金银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包括有忍冬、华南忍冬、菰腺忍冬、水忍冬(毛花柱忍冬)的花蕾。金银花含绿原酸、异绿原酸、白果醇,还含挥发油其成分有芳樟醇、苯甲醇。金银花煎剂及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等多种阳性和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为了提高金银花的质量及其药理作用,应从金 银花药材原种物的生物、生态学入手,特别要注重花芽分化规律、绿原酸在花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积累规律、绿原酸在花各部分的分布规律等方面作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含量受物种、生态环境、栽培措施、物候期、采收、加工、贮藏及炮制等多种因素影响。只有在金银花药材生产全过程开展质量监控,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才能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金银花药理作用多样,化学成分复杂,深入研究金银花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构造关系,对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金银花主要以绿原酸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技术等对其质量进行控制,但绿原酸并不代表金银花,且不是金银花所专属,还需许多技术进行质量控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 郑欣荣"浅谈金银花的鉴别与质量控制[:]"山西中医,&;;’,&;(’):2;" [&]张玲,彭广芳,钟方晓,等"山东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 分分析[:]"时珍国药研究,$<<3,9(&):=<,<$"[!]张玲,彭广芳,林慧彬,等"山东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 的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2,!;($$):32$"[’]张玲,彭广芳,于宗渊"山东金银花主流品种挥发油成 分比较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 [2]吉力,潘炳兴,徐植灵"忍冬挥发油的>)07?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2($$):3=;"[3] 中冲太七郎"金银花の成分に就いて[:]"药学杂志,$<’<,3<:!&;" [9]中冲太七郎"霍金银花の成分に就いて[:]"药学杂志, $<3$,=$:22=" [=]高玉敏"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草药,$<<2,&3 ($$):23=" [<]黄丽瑛,吕植桢,李继彪,等"中药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 究[:]"中草药,$<<3,&9($$):3’2" [$;]刘祥兰,刘芳,张英,等"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 比较和优化研究[:]"中成药,&;;;,&&(3):’;&"[$$]王天志,李永梅"金银花的研究进展[:]"华西药学杂志,&;;;,$2(’):&<&,&<="[$&]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卷)[7]"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9!3" [$!]陈敏,吴威巍,沈国强,等"灰毡毛忍冬化学成分研究 灰毡毛忍冬素@和>的结构测定[:]"药学学报,$<<’,&<(=):3$9,3&;" [$’]茅青,曹东"灰毡毛忍冬化学成分的研究[:]"药学学 报,$<[$2]娄红祥,郎伟君,吕木坚"金银花中水溶性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确定[:]"中草药,$<<3,&9(’):$<2,$<<" — =’—第&!卷第’期&;;3年=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A >*4?B )C//5>5C@()7#######DEFA &!#4EA ’*GHA &;;3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作者简介:刘丽琼(&(’"$),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型糖尿病!细胞损伤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刘丽琼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指导)宋菊敏 摘)要:查阅了近&"年来!型糖尿病!细胞损伤的病因学相关文献,从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和!细胞凋亡!个方面,综述了!型糖尿病!细胞损伤具体的病理生理因素研究进展。 关键词:!型糖尿病;!细胞损伤; 病因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型糖尿病(/!01)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异质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参与了该病的发生。在病程的早期,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血糖往往升高不明显甚至正常。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胰岛细胞功能的代偿机制逐渐衰退,最终发生典型的!型 糖尿病及其并发证[&] 。胰岛素抵抗人群中’"2 可维持正常糖耐量,近年研究证实!细胞胰岛素 分泌异常也是!型糖尿病的原发缺陷[!] 。!细胞功能上的改变在发病初期更显重要,而凋亡所致的!细胞数量减少及胰岛功能受损在整个病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和!细胞凋亡两个方面对!型糖尿病!细胞损伤的病理生理因素作一综述。 "#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的原因&3&)遗传因素 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很大程度上由遗 传因素决定。!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45/)时已有胰岛素第一相或第二相分泌减退[%] 。正常胰岛!细胞分泌有!个时相。45/者 在接受!+6葡萄糖静脉注射后,胰岛素快速分泌,%7+:内达到第一个高峰,继而快速下降,持续 时间不超过&"7&+:,此为“第&时相胰岛素分泌”或“急性期胰岛素分泌反应”(;<=>?9:@=&9:A?B @CD:@?,-E*);接着出现第!时相,其曲线上升平缓 且持续数小时[.] 。 研究表明,有/!01相似遗传背景的人群中,如同卵双生子或/!01的一级亲属, 第&时相胰岛素分泌减低。!细胞第&时相胰岛素分泌受损与糖尿病个体从45/向糖耐量受损(E5/),并向糖尿病的转归有关,并且可预测糖尿病进程是糖尿病发病的 危险因素[+]。对西方白种人!型糖尿病家系的 !细胞功能遗传度的研究显示,频繁采血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代偿分泌 指数(F9G -E*$6&=)遗传度达,"2左右[#]******************************************** 。 []吴二喜,章乃荣,葛维宝,等3忍冬与灰毡毛忍冬微量 元素的分析[H ]3中草药,&(’’,&((#):.+3 [&,]邢俊波,李会军,李萍,等3忍冬花蕾化学成分研究 [H ]3中国新药杂志,!""!,&&(&&):’+#$’+(3 [&’]孙廷波,王云,关显智,等3金银花对口腔病原性微生物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H ]3中国中药杂志,&((#,!&(.):!.!$!.%3 [&(]董杰德3四种中草药抗柯萨奇及埃坷病毒的实验研究 [H ]3山东中医学院学报,&((%,&,(.):.#3 [!"]刘杰,夏利,陈秀芬3黄褐毛忍冬总皂苷的抗炎作用 [H ] 3中国药理学报,&(’’,((+):%(+3[!&]时京珍,刘耕陶3黄褐毛忍冬皂甙对乙酰氨基酚致小 鼠肝脏毒性的保护作用[H ]3药学学报,&((+,%"(.):%&&3 [!!]潘竞锵3金银花能降低小鼠血糖血脂水平[H ]3广州医 药,&((’,!((%):+(3 [!%]袁毅君,宋瑛3清热类中药的抗生育作用[H ]3天水师 范学院学报,!""&,!&(+):!’3 [!.]罗中华3几种中药对烫伤小鼠中性粒细胞的作用[H ]3 医学杂志,&((.,&((.):!,&3 — (.—第!%卷第.期!""#年’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HI 5-4FJ KLMMN5N LO /K1 )))))))PDQI !%)4DI .-=6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