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6:12:56
文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威尼斯①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拉古纳湖中,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城市,有30多万居民。②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水、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③威尼斯全市约有170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色的建筑。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开窗握手。④威尼斯全城有桥梁400余座。它们各具风姿,格调不同。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建在大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修建的叹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威尼斯①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拉古纳湖中,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城市,有30多万居民。②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水、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③威尼斯全市约有170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色的建筑。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开窗握手。④威尼斯全城有桥梁400余座。它们各具风姿,格调不同。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建在大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修建的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一、 课外阅读。

威尼斯

①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拉古纳湖中,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城市,有30多万居民。

②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水、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③威尼斯全市约有170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色的建筑。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开窗握手。

④威尼斯全城有桥梁400余座。它们各具风姿,格调不同。 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建在大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修建的叹息桥,全桥由桥屋覆盖。 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可广场,这里又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

⑤威尼斯的船,实际上是当地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这里的船是各种各样的:集体乘坐的,个人使用的,出租的,游览的,比赛的,应有尽有。

⑥威尼斯的绮丽风光,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1.用“\\”给加点字划去错误的读音。

威尼(ní lǐ)斯  

涨(zhàng zhǎng)潮

绮(qǐ yǐ)丽  

应(yìng yīng)有尽有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    

(1)素有:①本色。 ②颜色单纯,不艳丽。 ③蔬菜瓜果等,与“荤”相对。 ④素来,向来,一直以来。 ⑤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

(2)各具风姿:①容貌。 ②姿势、姿态。

(3)绮丽:①美丽。 ②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威尼斯的三大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尼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写威尼斯的桥“各具风姿”,是用____方法写的。文中“‘30多万’‘170多条’‘约100 米’”等是____方法。

A.打比方    B.举例子

C.作比较    D.列数字

二、 课外阅读。

小牛和老骡子

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小牛和骡子一起耕作,耕作相当辛苦。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老骡子却答道:“不行啊,我们需要工作做完,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啊。”

但小牛还是装病了,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等老骡子耕种回来,小牛询问地里的情况如何,“没有以前耕种得多,”老骡子回答道:“但我们也耕种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没有?”“没有。”老骡子回答。

第二天,小牛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当老骡子从田间回来时,小牛问道:“今天怎么样?”“还不错,我认为。”老骡子答道。“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小牛又间道:“老家伙说我什么了?”“啥也没有对我说,”老骡子说,“但是,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慵懒是一种自我扼杀。

1.小牛两次装病,第一次是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

2.小年装病不耕田,却一再询问“老家伙说我什么了?” “老家伙”指_________一再询问,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骡子和小牛的差距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老农夫和屠夫说话,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句破折号的用处是(    ) 

A.解释说明    B.话题突然转换    C.声音延长

三、 课外阅读。

十根手指

我的十根手指,由指甲、指肉、指神经等组成,这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全身上下,它们是最忙碌的: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天天如此,不厌其烦,使得我的脸蛋干净整洁;肚子饿了,它们就去淘米、洗菜、生火;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对嘴巴是个极大的诱惑,口水流得都有三千尺长了,手指却还在忙活着,它们既要招呼其他人,又要舀菜盛饭,好塞住着急的嘴巴;酒足饭饱,嘴巴、肚子都满足了,手指还要做家务,刷锅洗碗,分类叠放杂乱的东西,再拿湿毛巾擦桌子、椅子,而后操起扫把,像孙悟空抡金箍棒那样抡两圈,五根手指在上,五根手指在下,抓牢了,“刷刷”扫起来;头疼了,它们就揉揉;腿酸了,它们来捶捶。

我的手指如此好,从不索求东西,也不抱怨南北,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可我却不明白它们的好。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弄脏了它们,瞧它们可怜得——打扮了别人的体面,自己却落得灰头土脸的下场;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任它们“鼻青脸肿”。

终于有一天,它们生病了,无力做任何事情,连拿杯子都是抖的。全身的器官,除了它们,其他都是被服侍惯了的主,自己都管不了,谁还会管它们。一天,两天……大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大声哭叫着。无奈,我只好暂时请了别的“手”来应急。

手指终究还是自己的好。请来的,也勤快,也懂事,就是不合心,不懂我。要么菜里放的盐多了,要么饭煮得过烂了,再就是喝的水里糖放得少了。

我明白这十根手指的好了。希望它们快点好起来。

1.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画出。请你举出两个体现这一特点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怎样对待手指的?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手指的惨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来的“手”有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

A.要爱护我们的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它们的重要。

B.所有的事都应该自己动手,不要请他人帮忙。

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四、 课外阅读我能行。

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

董贺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建人之一。他(    )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    )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苍穹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读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读名人传记。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读。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为了思考?”

“对,为了思考。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既吃惊又高兴。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书,买回各种书籍。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布置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人物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读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为什么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就像绿洲上的小草一样。”

“(    )做绿洲上的一株小草,还(    )做荒丘上的一棵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苍穹。”比尔·盖茨坚定地说。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大名鼎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众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说说“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苍穹的橡树”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认真读文章,想一想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尔·盖茨小时候的志向是做一棵昂首苍穹的橡树,你的志向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课内阅读。

松鼠(节选)

语段一: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语段二: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1.阅读上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1)上面两个语段内容是相同的,都在说明__________。但两个语段的语言风格却不同:语段一________________,语段二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一的描述主要突出了松鼠外形____________的特点;语段二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松鼠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语言风格,介绍一种动物、植物或事物的外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课内片断,完成练习。

《少年中国说》(节选)

①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则国、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②红目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③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

2.选出下列画线字的正确解释。

(1)干将发硎,有作其芒(_______)  A.光芒 B.锋芒 C.茫茫

(2)天戴其苍,地履其黄(_______)  A.领土 B.鞋子 C.踩、踏

3.将下列表象征关系的句子用直线连接起来。

(1)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A.象征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2)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B.象征中国的巨大声威

(3)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C.象征中国的巨大前程

(4)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D.象征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4.选文第②自然段写了很多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物来形容自己心目中的“少年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课内语段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         )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        )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按原文填空。

2.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_________、尝花生、_________这些内容,选文是在讲__________。我知道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3.“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好看”是指_______,“很有用”是指_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写出了父亲对“我们”的希望,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选文第二自然段的结构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2.本篇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强不但摧毁我们的建筑、毁灭我们的文物,更是霸占我们的土地,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提到的被列强霸占的土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九、 阅读短文。

精益求精话德国

欧美发达国家中,德国人素以勤奋能干而著称。有人甚至把上班一族喻为“公蜂”。在我供职的医院里,医生护士超时工作,科研人员加班加点,早已司空见惯。身为我的“老板”的室主任,周末也时来实验室“公干”。

但有些时候你又不难发现,他们做工似乎“慢慢腾腾”的,与想象中的争时间、抢速度的行为大相径庭,不由得令人怀疑所谓“高效率的德意志人”之说。比如大学里修缮房子,脚手架一支几个月不见卸,其实也就是给墙壁涂涂漆;医院里更换一段路边栏杆,叮叮当当,不紧不慢,捣鼓了将近半年。有时我都替他们着急。然而竣工以后观工程之成色,又不得不叹服其质量之优。原来,不急功近利,一板一眼,精益求精,是他们普遍遵循的信条。办一样事,计在百年。始作时多投入财、力、工时,乍看似有些“浪费”或“没必要”,却保证了完美无瑕、一劳永逸,虽慢犹快,真是高效率。

 应邀访问汉堡时,住在德国朋友家里。那栋私宅是上个世纪的“遗产”,但看上去簇新簇新的。墙皮粉刷了快20年了,仍色嫩如鲜乳。厅内拼色大理石地面,光洁映人;镂花墙板、楼梯扶栏及门窗均油光锃亮,没有一点饱受风霜的痕迹。主人骄傲地向我们介绍着这先人的杰作。恩格思故乡的空中悬吊电车系统,建于百年之前。它逶迤于水面之上、沿河凌空飞架,长约30里,横穿全城。既解决了市内公共交通,又省却了路轨占地,乘客还可以凭窗俯眺,饱餐山城秀色,现已成为该市及全德的著名观瞻景点,可谓一举多得。据介绍,一个世纪以来悬吊电车系统从未出过事故。前人的远见卓识、奇妙构思、精巧设计,以及“铁龙”之耐用,运行之有效,令人赞叹。正是由于不片面追求“多、快”,而注重“一步一个脚印”,尽善尽美,才能够真正做到“好、省”。其与中国古语“欲速则不达”之寓意异曲同工,很值得借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精益求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引号的作用。

(1)有些时候你又不难发现,他们做工似乎“慢慢腾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中国古语“欲速则不达”之寓意异曲同工,很值得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中,作者介绍德国人令人佩服的地方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篇短文中你看出德国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十、 课内阅读。

牛郎织女(一)(节选)

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想独占爹娘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稀罕,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了一间草房,又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

1.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哥哥和嫂子的______和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们__________。

2.文中画“﹏﹏﹏”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短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本文选自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______》。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形象,如宋江、____、____等。这篇小说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_____、_____等。

3.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

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    D.不是……就是……

4.“措手不及”的意思是(  )。

A.手不知放哪里好    B.临时来不及应付    C.手够不着的地方    D.比不上

5.下列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使”,一个“还”,写出了洪教头的步步紧逼和林冲的礼节性防守。

B.“把火烧天”写出了洪教头欲置人于死地,“拨草寻蛇”写出了林冲点到即止。

C.文中洪教头和林冲两人的动作形成对比,烘托出了洪教头的勇猛无敌。

D.洪教头的动机是恼恨林冲和赢得银子,而林冲是出于无奈、礼节性应对。

6.请用简洁的词语分别概括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1)林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洪教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的主人公是林冲,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洪教头,这样安排是否喧宾夺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阅读练习。

走近农村留守儿童

材料一: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的占86.5%。

材料二: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乏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为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6年未曾回过家。

材料三: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农村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却占了近30%,而且在农村的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80%。

1.以上材料主要调查的是(  )

A.城市留守儿童    B.农村进城务工人数

C.城市问题儿童    D.农村留守儿童

2.下列不是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的“症状”的是(  )

A.性格内向    B.活泼大方    C.脾气暴躁    D.孤僻、自卑

3.以上材料表明(  )(多选)

A.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

B.在农村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很大。

C.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沟通。

D.农村留守儿童都得到父母很好的照顾。

4.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阅读理解。

母亲•我 •狗

小时候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读。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的心猛得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1.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 阅读平台。

父爱之舟(节选)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1.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本段所写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坚持凑钱给孩子缴学费的原因是(    )

A.父亲爱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

B.父亲溺爱儿子,家里条件那么差,还想方设法满足儿子。

C.父亲非常懦弱,不懂得反抗儿子。

3.文中画线句中的“心酸”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家庭状况的担忧和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

B.感觉家里给的钱太少了,没有脸面

C.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

4.最后一句话中加点词语“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阅读理解。

你了解狼吗

①狼属于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耳朵尖且直立,尾巴常垂于后肢之间。它的毛色因生活地域不同也存在着差异,通常毛为棕黄或灰黄色。

②狼的嗥叫声尖厉、悠长,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它用嗥叫声来发泄情绪、确定领地、与同伴联络……真可谓“内涵丰富”。

③狼能通过留下气味、发出叫声、肢体动作等方式与同伴进行沟通。狼生性多疑,行事机警。猎人设下的陷阱,不管伪装得多么巧妙,也很难让它们上当受骗。可见,狼是一种智商较高的动物。

④狼的适应性很强。从高山到草原,从大漠到森林,都有狼的足迹。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狼,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我国北方的狼毛长而厚,体形较大,而南方的狼毛短而稀,体形较小。

⑤狼本性残忍。在极其饥饿的情况下,当狼群中有一只狼受重伤时,其余的狼便会一拥而上,咬死它并瓜分掉它的肉。但它们对自己的幼崽却充满了爱。公狼母狼共同养育后代。母狼产崽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外出觅食,公狼就挑起一家生活的重担,既要负责喂养母狼和幼崽,又要在遇险时保护“家人”。成为父母的狼对幼狼更是关怀备至,它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幼狼免遭伤害。

⑥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狼经常捕食家禽、家畜,给人们带来损失。长期以来,狼被人们视为有害动物,大肆捕杀。由于捕杀过度,野生狼的数量锐减。据说,某国牧民发起灭狼运动后,虽然看不到狼的踪影了,但是兔子却迅速繁殖,大肆啃食牧草,导致牧场遭到洗劫,变成荒漠。只好从别的国家进口了一批野生狼,将它们放入牧场。两年后兔子的数量才得到有效遏制,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1.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分类别    B.作比较    C.举例子    D.列数字

2.下列对狼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狼与同伴的沟通方式很单一。

B.狼的嗥叫声“内涵丰富”,共有三种。

C.狼的本性在任何时候都只有残忍的一面。

D.狼是一种生性多疑、行事机警、智商较高的动物。

3.下列哪一项不能表现出“狼的适应性很强”?(  )

A.从高山到草原,从大漠到森林,都有狼的足迹。

B.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狼,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会出现差异。

C.我国北方的狼毛长而厚,体形较大,而南方的狼毛短而稀,体形较小。

D.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4.文中“它的毛色因生活地域不同也存在着差异,通常毛为棕黄或灰黄色”一句中的“通常”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为狼经常捕食家禽、家畜,给人们带来损失,所以应该被大肆捕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联系本文内容简单地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以“你了解狼吗”为题,你认为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lí zhàng yǐ yìng 

2. ④   ②   ①

3.水     桥     船     船    

4. B     D

2、

1.耕作辛苦,想休息    偷懒    

2.农夫    小牛有点担心后果,心里不踏实。    

3.老骡子:勤劳、能吃苦,很有责任心;

小牛:懒惰、装病,太过于精明。

4.小牛有危险,不要再偷懒,否则会被杀掉。

5.A

3、

1.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 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肚子饿了,它们就去做饭。

2.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 灰头灰脸、鼻青脸肿。

3.不合心,不懂“我”。

4.A

4、

1.之所以……是因为…… 与其……不如……

2.形容名气很大    跟众人不一样    

3.因为读书多而懂得多,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

4.解释说明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只满足于同别人一样的生活。

6.做一名保家卫国的海军战士。

5、

1.    松鼠的外形特点    活泼生动    简洁明了    漂亮/可爱    列数字    体形细长    轻巧    

2.我喜欢的小动物是一只小狗,它全身长满白色的毛,像一团棉花糖;眼睛是圆溜溜的,像两颗大宝石镶嵌在一对弯弯的眉毛下;耳朵是半圆形,鼻子是黑色,尾巴短短的,很可爱。

6、

1.梁启超

2.    A    C    

3.(1)——C

(2)——D

(3)——A

(4)——B

4.因为这些喻体都有着新生的活力,进取的志向和不可抵挡的强盛之力。突出了少年中国的特征和发展前途。

7、

1.鲜红嫩绿  爱慕之心  分辨  体面

2.收花生    议花生    议花生    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3.花生外表不好看    花生的味道美,可以榨油等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不要做华而不实的人,要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要做像花生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生活中的清洁工、教师等,他们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

8、

1.B

2.将昔日的辉煌与被毁后的情景进行对比,反衬英法联军的残暴与野蛮,表达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澳门        

9、

1.好了还求更好。    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2.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直接引用。    

3.德国朋友家里私宅是上个世纪的“遗产”,但看上去簇新簇新的。恩格思故乡的空中悬吊电车系统,建于百年之前。一举多得,且一个世纪以来悬吊电车系统从未出过事故。

4.精益求精

10、

1.    神态    语言    无情、自私和贪财    

2.哥哥嫂子这样对他,他不再留恋,只要老牛在,离不离开家也没有什么关系。可以看出哥哥嫂子对他很不好,伤透了他的心,让他对家没有一点儿留恋。

3.牛郎长大后被哥哥嫂子赶出家门,与老牛相依为命。

11、

1.林冲棒打洪教头

2.    水浒传    武松    鲁智深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吴用智取生辰纲    

3.C

4.B

5.C

6.    谦逊有礼、宽宏大量、武艺高强。    狂妄自大、傲慢无礼。    

7.这样描写不会喧宾夺主。因为这是侧面描写,用洪教头的狂妄自大和傲慢无礼,反衬出林冲的谦逊有礼和宽宏大量。

12、

1.D

2.B

3.ABC

4.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父母缺乏沟通交流。

13、

1.“我”因怕狗而在更怕狗的母亲的护送下能够顺利上学。

2.(1)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2)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侯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

3.不仅写出了母亲怕狗,更衬托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4.母亲怕狗,是胆小的;但为了孩子,在爱心的驱使下,能够战胜自我,又是胆大的。

14、

1.父亲凑钱给“我”交学费,送我上学并替“我”铺好床。

2.A

3.B

4.“我”感受到了父亲为供“我”上学凑钱的艰难,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感受到了“我”肩上责任的沉重。

15、

1.C

2.D

3.D

4.不能去掉。“通常”是指一般情况,在文中指的是狼在一般情况下毛为棕黄或灰黄色,去掉之后就变成狼的毛一定为棕黄或灰黄色,与实际不符。“通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不同意。因为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如果狼被大肆捕杀了,那些食草动物如兔子等就会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绿色植被遭到洗劫,一些地方会变成荒漠。

6.好。①引出文章要介绍的对象——狼。②以问句的形式,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引发读者的思考:关于狼有什么需要了解。

文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威尼斯①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拉古纳湖中,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城市,有30多万居民。②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水、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③威尼斯全市约有170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色的建筑。河道宽窄不一:大运河最宽,约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开窗握手。④威尼斯全城有桥梁400余座。它们各具风姿,格调不同。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建在大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修建的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