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立产生和谐”是谁对美学和文论的主要贡献(赫拉克利特)。
2、“理念论”是哪位文论家提出来的(柏拉图)。
3、《诗的艺术》,被称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法典,其作者是(布瓦洛 )。
4、“美在关系”的命题是谁提出来的(狄德罗)。
5、“摹仿”是西方文论史上的重要概念,认为艺术摹仿的对象是“上帝式的自由创造”的文论家是(奥古斯丁)。
6、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的标志是( 鲍姆加登 《美学》)。
7、被认为是德国古典哲学与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的是(黑格尔)
8、将诗人定义为“人类的精神器官”的文论家是( 施莱格尔兄弟)。
9、泰纳在他的哪篇文论作品中阐述了著名的“文学发展三要素”的学说(《英国文学史•序言》)。
10、“文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的命题是谁提出来的(雅克布森)。
二、【多项选择题】
11、以下选项中构成苏格拉底三个乐观主义公式的是(知识即道德 、 无知即罪恶、道德即幸福 )。
12、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包括(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 目的因 )。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新古典主义的文论家及作品的是(布瓦洛《诗的艺术》、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德莱顿《论戏剧诗》)。
14、(莱辛的主要文论著作有(《拉奥孔》、《汉堡剧评》)。
15、以下观点中,哪几项是托马斯·阿奎那关于“艺术家的观念”(艺术家的观念来自他的理性。艺术是由艺术家凭他心中的观念从无创造出来的。艺术家的观念不须依存于现实事物。艺术家的观念就是艺术作品的最后原因。)。
16、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质、量、(形式、关系)四组范畴来进行的。
17、黑格尔与康德的美学理论,其立场的不同表现在(康德的出发点是“审美认知不能被缩减为概念认知”。黑格尔认为人们应完全专注于作品中艺术家所表达的特定的历史意识。)。
18、依据“社会制度”,斯塔尔夫人将喜剧分为(社会喜剧、性格喜剧)类型。
19、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最主要文论著作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
20、英美新批评的代表性文论作品是(《新批评》、《含混的七种类型》、《意图谬误》、《效果谬误》 )。
三、【填空题】
21、( 诱导)是苏格拉底的论辩方法的环节之一,又名“助产”,是通过启发和比喻,使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
22、“寓教于乐”的命题是古罗马文论家( 贺拉斯 )提出来的。
23、(笛卡尔 )继承了来自奥古斯丁的神学观念,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哲学命题。
24、在莱辛看来,雕塑和绘画可以摹仿动作,但只能通过(暗示),并以形体为手段。
25、在中世纪讽喻批评的线索上,主要有但丁和(奥利金),后者明确提出了《圣经》的四重意义说。
26、康德认为,“崇高”在形式上的特性是(无形式性 )。
27、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著作(《精神现象学》)称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称为“黑格尔圣经”。
28、在泰纳看来,除去种族和环境的要素以外,作为后天动量的(时代)构成了文学发展的“第三级原因”。
29、雨果的作品(《<克伦威尔>序》),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30、一般认为,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最大成就在于(叙事学)研究,这个称谓据说是由托多洛夫提出来的。
四、【名词解释】
31、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这就是“过失说”希腊悲剧人物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明知故犯,一种是不知误犯。
32、塞姆勒的“历时性阅读”:所谓“历时性阅读”亦即塞姆勒的“历史-批判性诠释”,其最基本的原则在于:诠释者必须意识到自己“与文本之间的历史间隔”。而一旦在这种“历史间隔”的基础上运用“普遍的诠释学原则”,便可以清晰地意识到“文本”与“读者”的张力。
33、人物性格的“坚定性”:黑格尔在《美学》中对人物性格刻画的原则作了精辟论述。他首先强调性格的丰富性 ,其次强调性格的定性(即主要方面) ,再次则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性格自身的统一和坚定性。这一理论对后世影响颇大
34、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的文艺观点,“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出于内在的本质,提出废止古僻生涩的诗歌用语,改用通俗生动的民间歌谣和口语语汇的主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35、文本细读: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
五、【简答题】
36、简述黑格尔的喜剧论。
答:1、黑格尔的喜剧理论的中心概念是“主观性”,正好与悲剧理论的中心概念“实体性”对应。2、黑格尔通过对喜剧性与可笑性、滑稽等喜剧美学范畴的比较分析,更深入地揭示了喜剧和喜剧性的实质。3、辩证性是黑格尔喜剧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4、黑格尔喜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提示自身无价值的东西自趋破灭、失败的同时,还强调“主观性的本身也不可消灭”。5、具有巨大的历史感和现实感是黑格尔喜剧理论的又一特点。
37、简述柯尔律治的浪漫主义文论观。
答: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关系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现代都市文明。华兹华斯为他和柯勒律治共同创作的《抒情歌谣集》所作的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8、简论康德对“崇高”与一般审美活动不同的分析。
他把美和崇高都列入审美判断的范畴。美和崇高在形式上都以快与不快的感情作为判断的宾语,都具有普遍有效性。他认为崇高与优美不同,崇高是通过感性形式在心灵中激发出来的,涉及到理性的观念,而不包含在任何感性形式里,这就更突出了主观对对象的情感反应,对象的形式让人见到了伟大和力量。这就是"美的判断"和"崇高的判断",它们分别指向"自然"和"自由"概念。当对象与主体中的反思判断力相关而在自然概念上体现合目的性时,这就是对"美"的判断;当主体着眼于对象的形式或无形式而根据自由概念体现合目的性时,这就是对"崇高"的判断。所以,康德指出,审美判断力批判也必然地分为"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两个相应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