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云南方言中的量词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6:11:00
文档

云南方言中的量词研究

云南方言中的量词研究——与普通话中的量词比较一.云南方言概况云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其语法规律与普通话十分接近,但是特点却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这与云南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交流有很大关系。一方面,云南方言的形成与云南历史上发生的移民活动密切相关,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中原兵士进云南,《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硚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硚者,故楚庄王苗裔也,硚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到了明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屯田制,极大的改变了云南的民族
推荐度:
导读云南方言中的量词研究——与普通话中的量词比较一.云南方言概况云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其语法规律与普通话十分接近,但是特点却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这与云南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交流有很大关系。一方面,云南方言的形成与云南历史上发生的移民活动密切相关,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中原兵士进云南,《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硚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硚者,故楚庄王苗裔也,硚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到了明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屯田制,极大的改变了云南的民族
云南方言中的量词研究

       ——与普通话中的量词比较

一.云南方言概况

云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其语法规律与普通话十分接近,但是特点却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这与云南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交流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云南方言的形成与云南历史上发生的移民活动密切相关,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中原兵士进云南,《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硚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硚者,故楚庄王苗裔也,硚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到了明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屯田制,极大的改变了云南的民族结构,使汉文化更多的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云南方言,又因为云南地处边疆,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现在的云南方言中还保留有大量的明朝中原方言词汇。另一方面,云南大部分地区的方言都很相似,但不同地区的方言间还是有细微差别,这是因为云南少数民族众多,现在在云南生活的共有52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在5000以上的民族有26个,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相互交融,因此不同地区的方言都会受到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

在云南方言的词汇中,量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普通话中的量词使用相比较,云南方言中的量词不仅在使用的结构方面有差异,还有着很多独具特色的,仅在云南方言中使用的量词。

二.云南方言中量词的重叠使用

在云南方言中,有许多量词并不是单独使用的,这也是与普通话中量词用法的不同之处,如普通话中的“个”“件”“回”等量词,在云南方言中经常重叠使用,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用法,也包含着不同的感情色彩。

1.量词“个”

“个”是单独的人或事物的意思,在云南方言中常叠用作 “个个”,表示“每一”“每一个”的意思,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

A.表示褒义或贬义

例如:昨儿日的晚会办得很成功,今儿日我请你们个个克吃饭(句子中的“个个”表达一种喜悦,赞扬的感情,带有褒扬的感情色彩)  

上星期的接待活动搞得乱七八糟,搞之前么七嘴八舌的,今儿日开会个个都哑了。(句子中的“个个”表达了不满,责怪的感情,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

  B.表示人与人的关系

  例如:老同学些好久没有见面了,今天个个都来了。(句子中的“个个”表示了我与老同学之间亲密友好的关系)

2.量词“件”

“件”在汉语普通话中用作量词,指个体事物。云南方言中叠用作“件件”。

例如: 他家儿新进这些衣裳件件都好瞧!(这里的 “件件”便有“每一件”、“所有的”之意,表明了说话人对这批衣服的喜爱之情。)

1.量词“回”

”回“在普通话中使用有”次“的意思,”这回“”每回“意为”这次”“每次”,而在云南方言中习惯用“回回”,既有”每一次”的意思,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表示数量的多,或者表示延时性,即在一段时间内动作重复不断发生。

例如:唉,你咋个这种不争气,回回都考倒数。(这句话中的“回回”不仅是表示“每次”,同时还有经常发生的含义在里面,结合语境,表达了说话者责备,伤心,恨铁不成钢的情感)

相反的,也可以表示为:你家娃娃太能干了,回回考第一。(同样是表示“每回”“经常”但在不同语境下,这个词表达的却是羡慕,称赞之意)  

2.量词“顿顿”

在普通话中,“顿作量词时,含有“次”的意思,如: 吃了顿饭。这句话就是“吃了一次饭”的意思。云南方言中的“顿”也 是次的意思,重叠后的用法和普通话却不同。

例如: 他家顿顿吃肉。(在这里,“顿顿”可以理解为 “每一顿”、“每一餐”,这里就不能说成:他家吃顿顿肉)

在云南方言中,量词普遍存在这种AA型的重叠用法,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示褒义或贬义的情感,有的也有其他的作用,如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特殊的意义。

三.云南方言中特殊结构的量词使用

在普通话中“形容词+的”的结构在云南方言中可以用“形容词+量词+的”结构来表示。

例如:挨那些厚本厚本呢书拿过来。(把那些厚的书拿过来)

     大块大块呢肉咋个会兴挨它丢掉是。(大块大块的肉怎么能把它丢掉呢)

      挨纸裁成小张小张呢。(把纸裁成一小张一小张的。)

四.云南方言中特殊量词的使用

1.“个”的特殊用法

A.在云南方言中“个”可以表示疑问,一般情况下与”咋“连用。“咋个”就是普通话中“怎么”的意思,如果后面再加上“些”,组成“咋个些”又是另外一个意思,表示“怎么样”“那又怎样”,带有挑衅的意味。

例如:你今天咋个又迟到了,说了多少次叫你好好读书,你咋个就是不会听!(此处的“咋个”表示“怎么”的意思,带有疑问的语气)

      问:你搞什么要这种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我就是喜欢,咋个些?(我就是喜欢,你能把我怎么样?)(此处的“咋个些”表示的是说话者的狂妄和挑衅)

B.“各”也可以用作”一个二个“这样的固定结构中,表示”每一个“”大家都是“这样的意思,指数量的多,至少大于等于二个。在云南方言里,”一个二个“这样的词语一般都带有贬义的色彩,用于批评或责备的语言中。

例如:你们这群人,一个二个都死咪洋眼呢。(你们这群人,各个都是无精打采的)

      你们这些人,一个二个都不听招呼,以后就等起吃亏得了!(你们这些人,一个二个都不听劝告,以后就等着吃亏吧!)

2.一些特殊量词的总结

“钵头”指“碗”。如:我今天中午吃了一大钵头米线。(我今天中午吃了一大碗米线)

“党”指“群”“伙”,主要形容人。如:这一党人又要克干坏事了。( 这一群人又要去干坏事了)

“丫”指“瓣”。如:吃一丫橘子。(吃一瓣橘子)

“撑”指“张”。如:今天晚上我就睡这撑床。(今天晚上我就睡这张床)

“张”指“辆”。如:他家买了一张新车。(他家买了一辆新车)

“匹”指“片”。如:这杯茶里面只有几匹茶叶,太淡了。(这杯茶里面只有几片茶叶,太淡了)  

“截”指“段”。如:要写呢东西太多了,这小截铅笔怕是不够用(要写的东西太多了,这小段铅笔怕是不够用)

“转”指“次”。如:好几天没有回家了,今天回家一转。(好几天没有回家了,今天回家一次)

“包”指“个”,专用于玉米。如:这包包谷是扎实呢好吃。(这个玉米实在是好吃)

“台”指“件”。如:我这两天太忙了,有好几台事要办。(我这两天太忙了,有好几件事要办)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其目的是传承地方文化,,而方言保留了最本色的地方文化,它作为一个地区长期约定俗成的表达思想的工具,即使在广泛推行普通话的今天,任然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云南方言那种生动的语言智慧和独特的语言韵味 ,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反映了云南边地独特的文化风貌。云南方言量词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普通话中量词的使用有很大差别,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研究。

文档

云南方言中的量词研究

云南方言中的量词研究——与普通话中的量词比较一.云南方言概况云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其语法规律与普通话十分接近,但是特点却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这与云南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交流有很大关系。一方面,云南方言的形成与云南历史上发生的移民活动密切相关,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中原兵士进云南,《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硚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硚者,故楚庄王苗裔也,硚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到了明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屯田制,极大的改变了云南的民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