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博士毕业生,今天很高兴也很荣幸站在这里,代表全体
2010届毕业的研究生向多年来培养和教育我们的老师道谢,并向母校道别!
在座的有两年前考入理工开始读研的同学,有三、四年前来理工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
更有我们2000年进入理工且04年开始本科直博或硕博连读的几位理工“土著”。十年前
我们选择了理工,并在金秋9月一起为母校庆祝了60岁的生日。而十年后的今天当母校
即将迎来70华诞的时候,我们却将离开,并就此结束学生生涯。
古道长亭,终有一别。泰戈尔说:在阳光的照耀下,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而
母校和所有老师就是我们的树根。
面对恩师,我们想说:一日为师,终生不忘。
面对同窗,我们想说:一朝同窗,一世朋友。
而母校,这个曾经左看右看不顺眼,但依然时时梦回萦绕的地方,更是承载了我们十年
青春、十年记忆、十年梦想!“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还记得北理工进
入“985”时的那份欣喜,也记得足球队冲入职业联赛时的那种自豪!而从食堂的变迁、
体育馆的新建到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们更是有幸作为理工学子见证了母校的发展。北
理工,“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至少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
在东方文化中,我们所称的「毕业」一词,通常含有结束的意思,意味着结束了一段学
习的过程。但英文中的毕业典礼,叫做commencement,则是「开始」的意思,表示即
将要展开的新的人生。理工十年,有人说是“学位带走、青春留下”。但我要说,留下的
还有眷念、感恩和成长的足迹,而带走的更多是责任和信心。
“人生即选择”,曾经我们选择了理工,而现在我们又选择了继续出发,但不同的是多了
一份母校和老师给予我们面向未来的信心,让我们有勇气和能力去担起国家、社会和家
庭给予的责任。
而“责任高于热爱”。钱学森临终的疑问:“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言犹在
耳;而上周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在科学网上一篇名为“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
么”的文章更是激起了热烈讨论。作为理工学子,我们必须也应该承担起这份历史责
任。
为此我们还需要正直和宽容。法国哲学家蒙田曾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正正派派作好
一个人;最艰难的学识莫过于懂得自自然然过好这一生”。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
挑战,我们要守住自己的真心,并对拥有宽容之心。
这就是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和修养。带着这样的精神,我们将去拼搏,
去奋斗,去延续
我们已然短暂但终究无悔的青春!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将在母校继续研究生学习的大四同学(也有我原来当
班主任带过的学生)提出一个希望,希望你们继续秉承“求实”“创新”的理工精神,充分
利用学校和学院创造的良好条件,为理工大学和自动化学院的发展付出自己的汗水和艰
辛。因为这注定将是你最后一段“也许不是最幸福,可能不是最灿烂,但必定是你最怀
念的理工时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大家前程似锦!并预祝母校生日快乐!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