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轻工业学院 苏万贵
《中国财经报》财会世界周刊
企业理财专栏
2001.8.16星期四
本期导读的第一篇文章
特别关注(编者按)
当我们的好多企业都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时,我们是否注意过曾经辉煌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他们很早就采用了我们现在认为是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并且运用得游刃有余。
轰动一时的电视剧大宅门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它全面地描述了宅门文化,不仅重点塑造了二奶奶白文氏和七爷白景琦的鲜明形象,反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而且从头到尾,描述了许多财务活动,从中表现了二奶奶白文氏和七爷白景琦高超的理财艺术。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家庭理财、企业理财来说,都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古人提出: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大宅门以医为业,所以能成为豪门贵族,基本贯彻了这一古训。
我们认为,在大宅门的财务管理中,有下列特点:
一、珍视牌子如生命
牌子属于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宅门利用牌子生财。在光绪年间,即一百多年前就非常珍视牌子,实属难能可贵。白颖轩给王府大格格号出喜脉,被杀马砸车。白府老太爷白荫堂认为,他砸的不光是车和马,砸的是白家上百年的老牌子。因此,白荫堂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接着他亲自去王府,亲自给大格格把脉,确认是喜脉后,气愤地说:“明明是喜脉,自家的闺女做了丑事,反倒砸咱们白家的牌子!……医不可欺!白家的牌子是祖宗传下来的,济事的根本。个人栽了跟头无所谓,可“白家老号”栽不起这跟头。”他开的药所以用的都是安胎药,就是为了挣回面子,维护牌子。当时白文氏曾提出居家过日子要息事宁人,而白荫堂认为这不是居家过日子!这是我祖上的名声,药铺的信誉。所以要誓死维护白家这块牌子。
后来,白文氏要以牌子入干股,接着又有摘匾、挂匾等情节,这都与牌子紧密相关。最后终于以牌子取得了十六股中一半的股份,即八股。这种利用无形资产——牌子进行运营的,恐怕还是史无前例。
为了牌子,为了信誉,对于看不起病的穷人,一律不许收钱,并且赠钱赠药。白颖园在路上见到一个不认不识的昏迷不醒的老太太,跳下车就号脉,然后搭上车,带回百草厅进行治疗。当其醒转后,一方面赠送三包草药,另方面还送了一锭(五两)银子,用大查柜赵显庭的话说,这是东家的规矩。
为了牌子,为了信誉,大家对白景琦之子白敬业偷工减料的行径义愤填膺,白景琦一方面将他撤出配药房,另方面召集药行行会的所有东家,当众焚毁,表现了崇高的商德。他义正词严地宣布,白家老号绝不卖假药。药力不够都不能卖。甭说七万两,就是七十万两,把本烧光了,我关门歇业,回家吃窝窝头,也不能做亏心的事儿。并发誓:今后如有偷工减料,坑蒙行骗,一经查出,均按此例处置!望药界同仁,以此为戒。在白景琦事后专门为几位重要人物举行的丰盛酒席上,原来曾写了辞呈的涂二爷感慨的说:白家老号这块牌子就是靠货真价实创出来的。实是公允之言。
二、祖传秘方不外传
秘方也是无形资产,这正是牌子的支柱,产品的灵魂。大宅门利用秘方生财。百草厅被查封后,两个多月无人承办,其原因,正如白荫堂对白文氏所说那样:除了咱们白家,谁也撑不起这百草厅,就是有人承办,他也成功不了几天。因为“咱们制的药是祖传上百年的秘制药。”不管谁承办也只能是有名无实,宫里也不会答应。
正是由于有秘方,白文氏才能最后盘回百草厅。也正是由于有秘方,在济南除了白景琦所在的吕家铺子,济南沿小洗河二十几家作坊都不灵了,提都府又打回头买吕家的胶了,最后终于兼并了全部作坊,称霸一方。
白家老号的掌门人对于秘方是绝不外传,同时也绝不允许任何人采取任何手段窃取秘方,透漏秘方。这种强烈的无形资产意识,就是在今天也是值得称道的。
三、重视人力资本
古人云,何以聚人曰财,我们认为,还应补充一句:何以发财曰人。这就是说,没有财,无以聚人;同时,没有人,也难以发财。人力是资本,这在大宅门有清醒的认识。大宅门利用能人发财。 从白荫堂开始就对大查柜赵显庭宠爱有加,白荫堂吩咐为他每顿饭专门加个菜,而且还要勤换花样。在百草厅被查封以后,白府陷入绝境。但为了留住能人,二奶奶宁可压缩其他开支,宁可卖首饰,宁可过年从简,有多少银子过多少年,也要养能人。用二奶奶的话说,不能把七八个能人辞了。这些能人,根据全剧判断,应该包括大查柜赵显庭赵五爷、采办涂二爷和许先生、大头儿、二头儿等。至于胡总管不属于柜上,自然不在话下。有人曾指责二奶奶,没钱你养那么多闲人,柜上七八个人不干活,月月还给他们发薪俸,白文氏却认为:“银子没了还能挣,人没了可没地儿再找去”。因而“不能因小失大。”正是由于留住了这些能人,故二奶奶承办南记后,将这些老人都用到了南记,南记就很快兴盛起来;派白景琦随同涂二爷和许先生去采药,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威望,为白家省了一半银子,使白景琦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八国联军即将攻进北京的情况下,大宅门中老少均去西安,赵五爷自告奋勇留守京城,以报答百草厅被查封后白养两年多的知遇之恩,忠心耿耿地完成留守任务,保住了细料,使大宅门保住了元气,因而受到了二奶奶的重赏。
大宅门重视人才,非常重视实际能力,而不是仅仅看学历。赵五爷、涂二爷和许先生并没有什么学历,但为大宅门所做的贡献,所创造的效益,是巨大的。七爷之子白敬业是大学毕业,这在当时,简直是凤毛麟角,因而也就目空一切。但实际上,并无多少真才实学。让他随涂二爷采购,却进了赌场,输了十二万,捅了大漏子,被责令“永远不许再管钱”;让他配药,他只会偷工减料,结果被烧,又造成了七万元的损失,被撤出配药房;让他开分店,他却与日本人打得火热,以至险些将秘方透露出去,最后被赶出家门。
四、严格的存货管理
存货管理一直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增加财富的财务目标,就必须加强存货管理。大宅门将百草厅存货包括成药和药材分为三类,一是柜上的药,二是场上的草药,三是细料库里的药。其中,细料库的药都是宝贝。因而,也格外关注,重点管理。
在百草厅被查封以后,二奶奶要求:熬金汤的金子和细料库的药,各房都不能动,百草厅终有盘回的那一天,还会有大用场。去西安前,将细料藏到花园子地窖里。二奶奶认为留着这些药,总不致伤筋动骨,还有来日。二奶奶从西安归来,尽管白家老号遭了不少难。但看到细料库得以保存,认为是元气未伤。
每次取细料,都是五个人开四把锁,包括大头儿,景怡、景双、景琦,赵五爷。开细料库的程序是:开锁、称药、开缸、记帐、核对、提药、锁门,可以说是井井有条。坚持存货盘点,每年春天,都要盘点细料库的药材宝贝,白氏三兄弟三头对案,现场监督,明唱明记核查帐簿,十分庄重。如果我们的企业也能这样管理存货,恐怕就不会出现严重的积压局面。
五、明确的经营战略
这就是盘回百草厅,发展白家老号。为了盘回百草厅,作了能人、细料、秘方的多方面准备。坚持品牌竞争,不让对手的伪劣产品有市场。“牌子一倒,药铺立马儿玩儿完”。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二奶奶对竞争对手采取了如下步骤:
退药,指出药是假的,因为吃出渣子,而白家老号就没有渣儿,提出退货。
摘匾,由于董大兴等不同意入股,故果断摘匾,不许他们再用白家的名儿。
断血,切断资金来源。让把银行的掌柜都请来,告诉他们,百草厅不姓白,白家不担这名号,亏了银子倒了帐一概与白家无关。结果牌匾被摘下后,银行掌柜一起对董大兴逼债说:“欠的银子该说道说道了”,“赊药的帐今儿可一定得结了”。显然银行不会再有新资金的投入。这就会造成其资金的枯竭。断血的另一方面是免奉,即免除宫廷供奉。经过二奶奶的多方努力,常公公已完全站在白家一边,他对贵武等说:打今儿起你们的宫廷供奉免了,预支的官银月底全部交回,少了一两我叫你们吃不了兜着走。还说要查封南记。
挂匾,董大兴被迫提出,只要把老匾挂回来,我们情愿让二奶奶入股。但二奶奶的要求是要一半儿,即加进八股,董大兴最后只好答应。
控制秘方,虽然入股,但秘方仍由白家所有。白文氏对颖轩说,以后秘方配药,这最后一味药都得你亲自动手。
独家承办南记老号,和百草厅打擂台。为了达到全部收回百草厅的目的,尽管百草厅也是白家的牌号,但毕竟当时不是全部股份,故挤兑它。使其每况愈下,祖传药不见了,就连常用的药也越来越不济了,已经维持不下去了。
全部盘回,在光绪十七年,终于全部盘回百草厅,实现了战略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在百草厅被查封后,大宅门的目标是盘回百草厅。盘回百草厅后,其目标是扩大规模,建立分号。这些目标都围绕增加产业、增加财富进行的。这本身就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千方百计创牌子,保牌子,创秘方,保秘方。
六、正确的投资理念
开拓进取,是大宅门理财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在百草厅被查封后,白文氏没有将三万二千多两银子银子放在家里,放在柜里、放在地窖里藏起来,而是全部交到亨钱铺入了股,吃息分红。并将这笔银子与家产分开,不管多难都不能动。另外将公中的银子存到了汇丰,估计省着花还能维持两三年。因而度过了难关。
二奶奶提出,做生意就得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种永不知足的投资理念,无疑是正确的。他认为独家承办南记老号,是把老号全盘回来的唯一指望。但没有三几万两银子甭想承办南记。怎么办?二奶奶没有被困难吓倒,提出砸锅卖铁,磕头借贷也把这三万两凑上。破釜沉舟,不留后路。而所以敢如此,就因为手里还有个杀手锏,即秘方。承办后,先把七八个老人都用到南记,和百草厅打擂台,最后终于收回了百草厅。
白景琦刚一接手吕记沈胶铺,就提出扩大门面的主张。他望着河边的一溜作坊说:想把这沿河二十八家作坊都收过来。这实际上是横向兼并。而兼并的实质是一种投资。它可以达到迅速扩大规模的目的,最后终于达到了目的。于是在济南称霸一方。
为了发展白家老号,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号。其中,典型的如济南、西安、天津、南京等。
居安思危,二奶奶在美国花旗银行存了十个保险箱,里边全是贵重的细料药材……尽可以维持十年八年的!还在四大钱庄里存了九十多万银子,就是为了防备万一的,她说,我全交给你们。几次遭难,我长了心眼儿,没点底子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
节俭开支,在百草厅被查封后,二奶奶把佣人都辞了,各房的份例也都减了一半儿,吃的是一个菜,基本是萝卜,用三爷白颖宇的话说“又是萝卜,天天吃萝卜”,过年了,有时连新衣都不给孩子们做。当然这是在困境时。但就是在兴旺时,也是勤俭度日。二奶奶在临终前,一方面嘱咐公中的铺面永远不许分,另方面要求居家要勤俭,少招摇,并提出将汽车卖掉,因为太扎眼。
注意风险,不怕风险。为了投资南记,动了大房的钱,实际是冒了很大风险。事后,二奶奶无限感慨地说:“动大房的这笔钱担多大的风险?!”并规定今后谁都不准再动。
七、合理的筹资渠道
卢卡·帕乔利指出:凡是希望获得经营成功的商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现款,或某些与此等值的经济实力。否则,经商将是非常困难的。在百草厅被查封后,白家面临十分困难的境地。为了实现战略目标,白文氏争取朝廷供奉、银行借贷、变卖财产,千方百计开辟筹资渠道。
争取宫廷供奉。为了盘回百草厅,改善财务环境,努力结交常公公,拿了一万多两银子给宫中的常太监买了一所外宅和两个姨太太。南记四股,给了常公公一股,通过这些办法,目的是要把宫廷供奉拿到手,最后,如愿以偿,收到宫廷预支的十四万两宫银,使财务环境有了根本的改变,开辟了筹资渠道。
银行借款。为了承办南记,砸锅卖铁,磕头借贷也要把银子凑上。
当铺抵押。白景琦想把这沿河二十八家作坊都收过来,但没有一两千银子办不到。白景琦就以一个不让人看的盒子——自称是白家的信誉当当两千两这笔数额巨大的抵押借款。后来又有抵押济南的优胶庄换钱应急的情况。
尽管用今天的观点看,筹资方式还比较单纯,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已经够丰富了。这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八、严密的管理体系
首先,在组织机构上,钱帐物分管。柜上有掌柜、有大查柜赵显庭、二查柜,采办涂二爷和许先生、大头儿、二头儿。有内帐房、外帐房、有帐房先生、有管库的。其中以大查柜赵显庭的地位最显赫,严格区分公中和家中。宅上有胡总管。帐目由大头儿和胡总管整理。而动钱,只有当家的说了算。白文氏收回百草厅后,吩咐大房的钱今后不许再动,大头儿说,动不动还不是听您一句话。后来,三门弟兄共同经营,称百草厅三大掌门人,为首的是白景琦。
九、明确的理财原则
大宅门有明确的理财原则,表现在:
公私分明
公,是指百草厅柜上的事务,私是指家庭的与药品经营无关的事务。百草厅设有公事房,公中与私房对应,在大宅门,公就是公,私就是私,不得混淆。
白荫堂查帐,发现有问题后说:查不清楚,哥儿仨三一三十一把银子赔出来交到公中柜上,查清楚是谁的错,谁往外赔。白景琦被绑票,白荫堂提出,这笔银子不能从公中出,我拿一半儿,剩下的大伙凑。白文氏为了给大爷凑银子,要当首饰。大头儿要直接给她开银票,不让她当,她为了不想让别人知道给大爷凑钱只好掩饰说:“这是我私房用,不能从公中提”。白文氏临终说,她积累的这笔银子,“除了军饷一项补给老七,全部归到公中。山东胶庄抵押,是敬业胡闹的结果,公中不能出这笔钱!老七自己去想办法。”在百草厅公事房,三爷颖宇提出一些无理要求后,白文氏说,家里的事儿,回家再说。可见,公私界限是十分清楚的,开支渠道是十分严格的。
两权分离
在大宅门里,不仅公私有别,而且产权与经营权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分离的。例如在白家从西安回来后,南记由三房景双主管,但产业仍属大房、二房所有。西安百草厅分号,沈树仁主理,东家是沈树仁跟大爷。
钱帐分管
在大宅门,钱由当家的管理,当白颖宇质问白文氏关于家中银子的去向时,白文氏说,你去大头儿那里查帐,帐上都有。这说明钱和帐是分开管理。
注意记帐
卢卡·帕乔利指出:商人必备的第三个即最后一个条件是所有商业事务必须采取有条不紊的方式加以记录,使商人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自己的经营活动。在大宅门,即使在被八国联军占领的时候,也不间断记帐。赵五爷说,喝了上万瓶酒了,东家回来我怎么交代。一边说一边拿着毛笔记帐。后来由说喝了两万多瓶,都记着帐呢。这说明记帐的原因在于解除受托责任。
公平分配
百草厅分为十股,大房头拿四股,二、三房头各拿三股。大房头多一股的原因,是因为大爷不在,大奶奶自尽,只剩几个孩子,故给予照顾。
奖惩严明
在大宅门里,做到了有奖有惩,奖惩严明。白景琦百寿字写得好,白景怡的画画的好,二奶奶为了鼓励孩子扪努力学习,给发了双份红包。收回百草厅后,二奶奶吩咐大头儿,每人发一个红包,按份例全加一倍。从西安归来,由于赵五爷使细料库得以全部保存下来,故给五爷的月例银和年终的红利都加一倍。对在京留守的伙计,每人发二十两的红包。
至于处罚,如敬业配药偷工减料,被撤出配料房。敬业胡闹,二奶奶吩咐:出来以后,永远不许他再管钱。敬业出外采购,因输去十二万两,回来后被白景琦打断了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