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此前线下也有大数据商业应用的成功案例,如沃尔玛依托自己长年积累的大量的用户消费行为数据,为自己的定价、布点等商业决策提供支持。然而在线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同时基于这些海量数据的存储技术、挖掘技术、计算技术、分析技术等各种技术手段的飞速进步,让大数据的应用模式不断创新,大数据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概念之一。
一、价值化成大数据核心
“这是一场,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对大数据如此评价。
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曾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有数据显示,Google每月有1000亿次的查询量,每天有超过3.5亿张的新照片在上传,每分钟有100小时的视频内容在上传……,这一切都显示出现在的数据量正在呈现海量的、爆发性的增长趋势。
而“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在最新发布的《2013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指出,当前数字化内容暴涨,正日趋呈现共享化、标签化、可搜索的趋势,如互联网主要应用之一的图片,其上传和共享数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00%。以目前在美国非常受欢迎的限时图片分享应用服务Snapchat为例,其2012年10月的信息量只有2000万,而到2013年4月,其信息量已高达1.5亿,增长率远超200%。
在这些暴增的数据量中,有90%是非结构化数据,如声音、图片、影像等,而人们在网上行为所产生的大部分都是此类数据,而这也正是大数据的挑战之一。
业界不少专家都强调过“大数据”并非“数据大”,但若没有“数据大”这个基础,后续的一系列挖掘、计算、分析、应用就将不再存在,可以说,“数据大”是“大数据”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但同样的,“数据大”也并非就是“大数据”,只有让数据产生价值才是大数据的核心。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但同时,‘大数据’也对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不管怎样,海量数据已然摆在面前,是机遇必然伴随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应对。”指点传媒CEO曹彤表示。
二、整合营销才是大势所趋
网络营销是对广告主、媒体
和用户的不同角度的服务,而只有整合才能让广告主更准确地把握营销目标,让媒体更准确的把握流量价值,因此,整合可以说是网络营销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之一。
“数据是整合的基础,在数据碎片化趋势下,整合的意义愈发彰显,大数据技术也是整合可以被持续推进的保障。”张伟表示。
整合又包括渠道整合和模式整合,其中渠道整合涉及跨媒介、跨平台、跨终端三个方面,而这“三跨”又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其中所牵涉的数据的采集、识别、管理等整合行为都是基于大数据基础的。
此外,实时、精准、效果都是网络营销必然的发展趋势,而这三者又是依托于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技术和商业智能技术,同时,在通过大数据把数据变得有价值、有意义之后,这三者又都是大数据功效的必然结果。
日前,“棱镜门”事件可谓触动了人们脑中关于隐私本就绷紧的神经,而网络营销要实现精准,不可避免就要搜集分析用户的相关信息,那么,是否对用户的隐私造成了侵犯呢?
“其实并非如此,棱镜门中涉及的都是互联网媒体型的公司,这些公司都是需要用户注册的,因此拥有的用户的PII数据,即个人用户信息,但网络营销不同,它所依赖的数据是基于cookie的,正好和个人用户信息相反,是一种匿名信息。”柯细兴解释道,“cookie是用户在上网时随机产生的一个数字标识,是一种有时效性的非个人信息,因此,我们认为它是非隐私性的。”
“精准营销是以用户在线行为数据为基础的,它不与真实身份相关联,只是在一个计算可识别的用户ID上设定各种具有营销价值的标签,通过这些标签是无法反推出它所代表的真实用户身份的,所以通常广告所涉及的精准营销相对安全。用户真正担心的隐私是掌握真实身份信息的服务提供商是否能对他们的信息保密。”张伟表示。
现在的大数据还处于初级阶段,距离真正的爆发期还有一长段的距离,但在未来几年,随着更多分析领域底层基础技术的发展,更多良好的易于使用的工具的开发,大数据营销必然会加速发展,涌现出更多更好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