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前言
1、电气照明发展超百年,技术推动行业向环保节能方向发展。
电气光源的发展从19世纪末期开始至今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经历了四个不同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新的突破,各阶段主要代表性产品分别是白炽灯、荧光灯、卤素灯及节能灯、LED灯。各个阶段代表性照明产品各有优劣势,但照明行业整体朝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2、LED照明产业链趋于完善,逐渐替代传统照明。
LED具有成熟的生产工艺,产业链已臻完备,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应用领域日趋广泛。LED照明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芯片研发生产,中游照明产品生产及封装,下游照明应用领域。产业链上游、中游多为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高度标准化,市场相对集中。而产业链下游产品需求相对个性化,多品类、多SKU,市场集中度低。随LED技术的变革,照明行业向集成化发展,逐步替代传统照明。
3、全球市场:LED照明发展正当时。
LED照明技术已经成熟,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已经由2009年的17.50亿美元扩展至2017年的55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54%;渗透率方面,LED照明正快速实现对传统照明产品的替代,全球LED照明渗透率已经由2009年的1.5%快速提升至2017年的36.7%。从全球通用照明市场结构来看,中国区域占比逐年提升。麦肯锡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区域占比将由2010年的14%提升到20%左右,中国地区通用照明市场规模增速也有望持续领先其他区域。
4、中国市场:LED照明规模持续攀升,渗透率逐年提高,格局分散。
规模上,《2018年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半导体照明行业整体产值达到7374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外延芯片环节产值达到240亿元,同比增长3.4%;封装环节产值1054亿元,同比增长9.4%;应用环节产值6080亿元,同比增长13.8%。LED应用环节又分为通用照明和特殊照明两大应用方向,其中2018年我国通用照明产值2679亿元,同比增长5%;特殊照明产值3401亿元,同比增长21.8%。渗透率方面,2018年我国国内销售LED照明产品市场渗透率较2017年提升5pct至70%(注:LED照明产品国内市场渗透率=LED产品国内销量/照明产品国内总销量)。格局方面,目前我国通用照明市场分散,龙头企业欧普照明市场占有率3-5%,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5、未来中国LED产业整合有望持续,蓝海市场渠道为王。
在传统照明时代,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在保证光源稳定性和耐用性上具有关键作用,照明巨头凭借技术积累拥有产品质量上的优势,沉淀了品牌实力和渠道优势,占据大部分市场。目前传统照明式微,向LED照明转型,产业链下游即光源制造技术含量和制造成本降低,使得中国本土企业竞争优势凸显,欧美大企业纷纷退出中国地区通用照明业务。另一方面,由于得到扶持和并购的大量出现,中国在技术上也逐渐跟进,从芯片、封装到光源,整个LED产业链在中国已经成型,并得到迅速发展。我们认为未来中国LED照明行业产业端将持续向产业整合与优化方向发展,而营销端渠道管理能力或将成为取胜关键。
报告目录
一、百年电气照明行业发展,技术革新为主要推动力
(一)传统照明:率先在欧美扩大市场
(二)LED 照明:产业链趋于完善,逐渐替代传统照明
1、照明产业链上游集中度高,下游集中度低
2、LED 照明正快速实现对传统照明产品替代
二、LED 照明发展正当时,中国为全球重要出口国
(一)LED 照明发展正当时
1、全球主要照明应用市场结构不断调整
2、中国目前是全球照明产品主要生产国之一
(二)中国LED 照明产业发展现状:规模持续攀升,渗透率逐年提高
1、规模:2018 年中国LED 照明产业增速提升,产值突破7300 亿人民币
2、结构:国内照明产品总销量中LED 照明产品占比提升至70%
3、竞争格局:中国照明企业实力快速提升,产业区域集聚性强
三、中国LED 产业整合料将持续,蓝海市场渠道为王
(一)产业端:中国LED 照明产业整合料将持续
(二)营销端:蓝海市场中渠道为王
报告正文
一、百年电气照明行业发展,技术革新为主要推动力
人类从进入电气照明时代至今已经经历了上百年,在技术发展推动下照明行业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
代表性照明产品各有优劣势,但照明行业整体朝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一)传统照明:率先在欧美扩大市场
电气光源的发展从19世纪末期开始至今,经历了四个不同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新的突破,各阶段主要代表性产品分别是白炽灯、荧光灯、卤素灯及节能灯、LED灯。
图表1:照明行业技术变迁历史
资料来源:欧普照明招股书
从全球发展进程来看,英美等国家基于较为领先的研发优势,率先使得传统照明产品应用到居民日常生活中,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则进入照明时代较晚。
各个阶段代表性照明产品各有优劣势,但照明行业整体朝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目前,LED 照明技术已经成熟,正快速实现对传统照明产品的替代。
图表 2:照明行业发展历程中主要事件
资料来源:Hua Chuang整理
(二)LED照明:产业链趋于完善,逐渐替代传统照明
1、照明产业链上游集中度高,下游集中度低
LED即发光二极管,是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核心部件是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的半导体晶片,两端连接电源的正负极。晶片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P型半导体的空穴浓度高,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浓度高,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P-N结。当电流通过晶片的时候,电子流向P区,与空穴复合,并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光的波长取决于形成P-N结的材料,决定光的颜色,光的强弱取决于电流强度。
目前,LED具有成熟的生产工艺,产业链已臻完备,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应用领域日趋广泛。LED照明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芯片研发生产,中游照明产品生产及封装,下游照明应用领域。产业链上游、中游多为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高度标准化,市场相对集中。而产业链下游产品需求相对个性化,多品类、多SKU,市场集中度低。随着LED技术的变革,照明行业向集成化发展。
图表 3:发光二极管构造图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图表 4 :LED照明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欧普照明招股书
2、LED照明正快速实现对传统照明产品替代
世界各国陆续淘汰白炽灯。在各类照明产品中,白炽灯历史悠久,使用范围广阔,但由于其通过物质辐射发光,能量转换效率(即光效)较低,世界各国已陆续明确了淘汰白炽灯的时间表。其中,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国淘汰计划启动相对较早,中国国家于2011年11月4日正式发布白炽灯淘汰路线图,计划到2016年全面禁止白炽灯的进口与销售。
图表 5:全球白炽灯淘汰计划
资料来源:欧普照明招股书
除发布白炽灯淘汰路线图外,我国从2008年起即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对节能照明产业进行扶持,其中2012年LED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方案,推动了公共、商用照明市场的增长。2013年2月出台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对LED企业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通过资金扶持使企业在技术上进行突破,使企业更有信心面对市场竞争,加速中国LED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图表 6:中国 淘汰白炽灯及鼓励LED 发展的相关
资料来源:Hua Chuang整理
目前,LED照明技术已经成熟,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已经由2009年的17.50亿美元扩展至2017年的55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54%;渗透率方面,LED照明正快速实现对传统照明产品的替代,全球LED照明渗透率已经由2009年的1.5%快速提升至2017年的36.7%。
图表 7: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Digitimes
图表 8:全球LED照明渗透率快速提升
资料来源:Digitimes
二、LED照明发展正当时,中国为全球重要出口国
(一)LED照明发展正当时
1、全球主要照明应用市场结构不断调整
LED照明产业广泛分布在北美、亚洲、欧洲地区。分层次看,西欧、日本、美国领先全球,深耕技术研发,占据行业制高点,欧洲有欧司朗、飞利浦这样的照明行业百年巨头,日本以日亚化学为首的科技企业在LED行业领先全球;亚洲其他国家也积极跟进,中国与韩国构成全球LED产业的第二梯队,这个阵营的厂家拥有消费类电子完整产业链,关注消费类电子产品背光用LED,其技术与顶尖企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通用照明领域。中国等亚洲地区依托经济增长和人口优势,充分利用广大的市场,提高研发能力,加速产业扩张,已成为全球LED产业的新兴势力。
图表 9:2018年全球LED照明行业区域格局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图表 10:全球主要LED巨头
资料来源:Hua Chuang整理
从全球通用照明市场结构来看,中国区域占比逐年提升。麦肯锡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区域占比将由2010年的14%提升到20%左右,中国地区通用照明市场规模增速也有望持续领先其他区域。
图表 11:全球通用照明市场结构(预测)
资料来源:麦肯锡照明行业报告
图表 12:中国通用照明市场规模增速领先其他区域
资料来源:麦肯锡照明行业报告
2、中国目前是全球照明产品主要生产国之一
目前中国出口的LED产品规模占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的20%以上。数据显示,中国LED照明产品经历了2015年增速显著下滑后开始恢复性增长,2017年我国LED照明产品出口金额达到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5%。从出口结构来看,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及中东国家是我国照明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图表 13:我国LED照明出口增速回升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图表 14:2017年我国LED照明出口市场结构
资料来源:CSA Research
(二)中国LED照明产业发展现状:规模持续攀升,渗透率逐年提高
1、规模:2018年中国LED照明产业增速提升,产值突破7300亿人民币
随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国际厂商逐步退出中国市场、代工订单增加,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局面缓解,产业规模扩大。CSA Research发布的《2018年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半导体照明行业整体产值达到7374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外延芯片环节产值达到240亿元,同比增长3.4%;封装环节产值1054亿元,同比增长9.4%;应用环节产值6080亿元,同比增长13.8%。LED应用环节又分为通用照明和特殊照明两大应用方向,其中2018年我国通用照明产值2679亿元,同比增长5%,占应用市场的44.1%;特殊照明产值3401亿元,同比增长21.8%,占应用市场的55.9%。
图表 15:我国LED照明产业各环节产业规模(亿元)
资料来源:CSA Research
图表 16:我国LED照明应用细分市场表现
资料来源:CSA Research
特殊照明里景观照明发展迅速,2018年景观照明产值1007亿元,同比增长26.5%,约占特殊照明市场规模的30%,占整体应用市场的16.6%。
图表 17:我国LED特殊照明应用市场规模(亿元)
资料来源:CSA Research
图表 18:2018年我国半导体照明应用领域分布
资料来源:CSA Research
2、结构:国内照明产品总销量中LED照明产品占比提升至70%
渗透率方面,2018年我国国内销售LED照明产品约亿只(台/套),同比增长36%,市场渗透率较2017年提升5pct至70%(注:LED照明产品国内市场渗透率=LED产品国内销量/照明产品国内总销量)。同时,国内LED照明产品的在用量达到60亿只(套),国内LED产品在用量渗透率(LED照明产品在用量/照明产品在用量)也已达到49%。
空间分布方面,受地方扶持、产业规划等影响,目前我国照明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闽赣区域和环渤海区域。CSA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这四大区域LED照明产业产值占据我国LED照明产业总产值的80%左右,较2016年提升约10pct。
图表 19:中国LED照明渗透率提升显著
资料来源:CSA Research
图表 20:中国LED照明上市企业分布
资料来源:Wind
图表 21 :国内 LED区域化特点
资料来源:木林森招股书
技术方面,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稳步提升。CSA数据显示,功率型白光LED产业化光效达到180lm/W,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持平;其中,LED室外灯具光效超过120lm/W,室内灯具光效超过100lm/W。
图表 22:我国LED产业化光效情况
资料来源:CSA Research
3、竞争格局:中国照明企业实力快速提升,产业区域集聚性强
近年来,飞利浦、欧司朗等海外品牌逐渐退出中国市场竞争。中国照明企业一方面通过自身经营管理提效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陆续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弯道超车,如飞乐音响收购喜万年及相关子公司、木林森收购欧司朗照明业务公司LEDVANCE。此外,还有一些其他企业开始布局照明业务,如鲁亿通收购昇辉电子、长方集团收购康铭盛等。
图表 23 :近 五年照明市场重大并购事件梳理
资料来源:Hua Chuang整理
目前我国LED照明市场格局高度分散。以国内照明产品销售年规模最大的欧普照明为例,2018年公司照明产品销售收入占我国2018年LED照明应用-通用照明市场规模的比例也仅有3%-5%左右。
图表 24:2018年我国主要照明企业营业总收入(亿元)比较
资料来源:Wind
三、中国LED产业整合料将持续,蓝海市场渠道为王
在传统照明时代,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在保证光源稳定性和耐用性上具有关键作用,照明巨头凭借技术积累拥有产品质量上的优势,沉淀了品牌实力和渠道优势,占据大部分市场。目前传统照明式微,向LED照明转型,产业链下游即光源制造技术含量和制造成本降低,使得中国本土企业竞争优势凸显,欧美大企业纷纷退出中国地区通用照明业务。另一方面,由于得到扶持和并购的大量出现,中国在技术上也逐渐跟进,从芯片、封装到光源,整个LED产业链在中国已经成型,并得到迅速发展。我们认为未来中国LED照明行业产业端将持续向产业整合与优化方向发展,而营销端渠道管理能力或将成为取胜关键。
(一)产业端:中国LED照明产业整合料将持续
我国 LED 照明起步相对较晚,但照明市场空间大,低端产品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LED 照明兴起后,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形成了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的格局。一线品牌占据着中高端市场,而众多中小照明生产企业产品技术成熟度和质量稳定性低,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只能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参与低端市场的竞争,导致 LED 照明行业出现了低端无序竞争现象,不仅影响着 LED 照明企业的盈利状况,更加不利于 LED 照明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LED 照明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专利技术、资本投入的依赖程度高,意味着产业集约化趋势不可避免。我国自2013起开始出现产业链整合潮,近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整体来看,LED行业的并购已成为行业整合的主要手段,前期以纵向一体化整合产业链优化生产为主,后期案例开始涉及海外并购、跨界并购,企业谋求在全球市场中的战略地位,在快速变动的竞争格局中寻求一席之地。国内与并购一方面扩张了企业规模,整合与释放国内产能,另一方面能够更大范围利用优势技术,抗衡国外专利垄断。
图表25 :2018年中国LED照明产业中大并购案
资料来源:CSA Research
(二)营销端:蓝海市场中渠道为王
照明产品属于生产、生活必需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户外、家居等多领域。面对LED照明替代传统照明及特殊照明应用领域拓展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照明业巨头纷纷转型,扩大LED业务体量。稳定、高效的盈利模式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企业对销售模式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企业选择直销模式,有的企业选择经销模式,有的企业采取一种有所侧重的混合模式。
直销:厂家直接销售商品和服务,直销者绕过传统批发商或零售通路,直接从顾客接收订单。直销模式可以拉近与下游客户的距离,能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的动态、客户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客户,稳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增加客户黏性,但成本较高,企业客户主要是大客户时,倾向于这种模式。主要采取直销模式的厂家有光莆股份、得邦照明等。
经销:厂家将商品卖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间接出售给顾客的模式。在面临客户零散、市场需求情况复杂的时候,采用经销模式能够充分挖掘各区域的市场需求,更高效广泛地实现公司产品的推广与销售,降低渠道建设的成本,转移销售风险。主要采用经销模式的企业有三雄极光、阳光照明、欧普照明、佛山照明等。
图表 26 :不同照明企业营销模式比较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
LED蓝海市场中,营销端渠道管理能力或将成为取胜关键。目前我国LED照明应用市场中龙头企业欧普照明稳步发展,我们认为公司得以从众多生产商中脱颖而出一方面在于研发技术积累,另一方面在于公司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渠道端的精细化管理。
欧普照明在国内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以渠道下沉拓展销售触角,以整体方案体现增值服务,以多元渠道打通线上线下。2015年时公司拥有经销商终端网点数量40162家,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经过渠道下沉与拓展,目前公司拥有超过4000家专卖店以及超过10万家流通网点,覆盖我国90%以上的省市及地级市。前五十大主要境内经销商中,90%以上合作时间在3年以上,忠诚度相对高。出口为经销模式,采用自主品牌本地化运营策略,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在渠道管理方面,欧普照明针对不同业务进行差异化管理。家居业务,零售渠道重点培养经销商“坐商”转“行商”能力,提升终端运营效率,而流通渠道侧重网点质量提升和覆盖率提升;电商业务,侧重品类拓展和仓储配送服务升级;商用业务,公司不断加强分销渠道和项目渠道建设,并在设计师渠道建立欧普商照的品牌形象。
图表 27:欧普主要境内经销商网点分布,华南占比40%
资料来源:欧普照明招股说明书
图表 28:欧普经销商中,90%以上合作时间在3年以上
资料来源:欧普照明招股说明书
注:东北、内蒙地区的终端个数统计在上表中的“华北”区域,西北地区在上表中的“华西”区域
(全报告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