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00首
B.120首
C.140首
D.200首
B
得分2分
2、《宋元戏曲考》一书的作者是( )。(2 分)
A.黄遵宪
B.王国维
C.林纾
D.吴趼人
B
得分2分
3、“愿奋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若安作同铸,恢复江山劳素手。”这几句诗的作者是( )。(2 分)
A.梁启超
B.柳亚子
C.秋瑾
D.蒋智由
C
得分2分
4、林纾在20余年的译书生涯中,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 )种。(2 分)
A.138
B.148
C.183
D.184
D
得分2分
5、黄遵宪的《___________》和《日本国志》启发了近代维新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酝酿与发动有直接的影响。(2 分)
A.《谈瀛录》
B.《扶桑日记》
C.《日本杂事诗》
D.《日本变政考》
C
得分2分
6、“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的两句诗歌创作主张,出自( )。(2 分)
A.黄遵宪的《感怀》
B.梁启超的《饮水室诗话》
C.林昌彝的《射射鹰楼诗话》
D.刘熙载的《艺概?诗概》
D
得分2分
7、宋诗派诗人标榜宋诗,以( )为宗,反对崇唐,反对复古,开始时有一股要革新诗风的锐气。(2 分)
A.苏(轼)黄(庭坚)
B.欧(阳修)苏(轼)
C.苏(轼)王(安石)
D.陆(游)杨(万里)
A
得分2分
8、近代词人辈出,词又出现了一时之盛。《云起轩钞》就是一部著名的词集。它的作者是近代杰出词家( )。(2 分)
A.龚自珍
B.蒋春霖
C.况周颐
D.文廷式
D
得分2分
9、“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两句诗,出自黄遵宪的( )。(2 分)
A.《感怀》
B.《己亥杂诗》
C.《日本杂事诗》
D.《杂感》
A10、维新变法思想达到顶峰,文学革新运动也得到蓬勃发展的时期是( )。(2 分)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A11、写下“译才并世数严林”这一赞美之句的作者是( )。(2 分)
A.康有为
B.梁启超
C.柳亚子
D.苏曼殊
A12、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是他向国人介绍日本文化的精心杰作,也是研究日本历史和风土人情的主要著作,这两部著作先后完成于( )。(2 分)
A.1886年和18年
B.1879年和1887年
C.1887年和1888年
D.17年和18年
B
得分2分
13、中国近代文艺翻译的兴起,是在( )前后。(2 分)
A.太平天国前后
B.鸦片战争前后
C.维新思潮兴起前后
D.五四运动前后
C
得分2分
14、“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的文学批评观点,是( )提出的。(2 分)
A.刘熙载《艺概?诗概》中
B.王国维《人间词话》中
C.林昌彝《射鹰楼诗话》中
D.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
B
得分2分
15、继黄遵宪在19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主张后,( )也提出诗歌创作“不必与古合”,应表现“我之性情”,以反对拟古、复古。(2 分)
A.林则徐
B.郑观应
C.丘逢甲
D.王韬
D
得分2分
16、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近代文学向着( )道路迈进了一大步,发生了更大的变化。(2 分)
A.改良维新
B.自觉革新
C.明治维新
D.形式革新
B
得分2分
17、《文学小言》的作者是( )。(2 分)
A.黄遵宪
B.王国维
C.林纾
D.吴趼人
B
得分2分
18、自1904年至1912年间,王国维撰写的三部文学理论批评代表作是( )。(2 分)
A.《红楼梦评论》、《屈子文学之精神》、《文学小言》
B.《文学小言》、《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
C.《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
D.《人间词话》、《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
C
得分2分
19、“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一位杰出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2 分)
A.夏曾佑
B.蒋智由
C.梁启超
D.黄节
C
得分2分
20、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的我国第一小说刊物是( )。(2 分)
A.《月月小说》
B.《小说林》
C.《新小说》
D.《新新小说》
C
得分2分
21、“四万万人齐下之日,天涯何处是神州”两句诗的作者为( )。(2 分)
A.张维屏
B.丘逢甲
C.谭嗣同
D.康有为
C
得分2分
22、黄遵宪的《己亥杂诗》也是中国近代大型组诗兴盛的表现之一,这一组诗共有( )。(2 分)
A.首
B.315首
C.200首
D.120首
A
得分2分
23、
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学者和文艺批评家( )
(2 分)
A.龚自珍
B.魏源
C.王国维
D.严复
C
得分2分
24、在叙述南社的巨大影响时,南社的一位杰出人物曾说过“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南社的天下。”这人是( )。(2 分)
A.苏曼殊
B.柳亚子
C.高旭
D.马君武
B
得分2分
25、17年在《苏报》上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论文,正式提出“崇白话废文言”的口号的作者是( )。(2 分)
A.梁启超
B.裘廷梁
C.谭嗣同
D.黄遵宪
B
得分2分
多项选择题
26、近代文学领域中,出现了古代文学当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如( )。(5 分)
A.反帝题材
B.婚姻题材
C.资产阶级维新与运动的题材
D.华侨题材
E.外国现代生活题材
ACDE
得分5分
27、近代散文创作,从70年代开始,一大批早期维新派作家进一步改革了散文创作,有不少作品出现了突破桐城派樊篱的某些倾向。他们是( )。(5 分)
A.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
B.薛福成的《筹洋刍议》
C.陈炽的《庸书》
D.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E.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
ABCDE
得分5分
28、被称为“清末介绍西洋思潮的常熟三巨子”是( )。(5 分)
A.曾朴
B.王钟麟
C.丁祖荫
D.黄摩西
E.徐念慈
ACE
得分5分
29、在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上,康有为的主张和创作首先必须是古代__________的精神的继承。(5 分)
A.为人生
B.为节操
C.为社会
D.为仁义
E.为政治
ACE
得分5分
30、曾朴曾译过雨果的剧本,其中有( )。(5 分)
A.《钟楼怪人》
B.《枭欤》
C.《吕克兰斯鲍夏》
D.《恋书的发端》
E.《欧也妮》
CE31、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政变后逃往日本,继续发扬在戊戌政变前创学会、办刊物的进取精神,先后在日本创办了( )。(5 分)
A.清议报
B.新民丛报
C.新小说
D.政论
E.国风
ABCDE
得分5分
32、维新变法前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日本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和介绍,先后出现了不少研究日本的著作,这些著作有____________。( )(5 分)
A.《谈瀛录》
B.《扶桑日记》
C.《游历日本图经》
D.《日本新政考》
E.《东槎见闻录》
ABCDE
得分5分
33、甲午战争后,文坛上繁花似锦,各有特色,出现的散文有()。(5 分)
A.新文体
B.饱含思想,取法魏晋的古奥散文
C.通俗化的文言文
D.白话报及白话文
E.八股文与骈体散文
ABCD
得分5分
34、从甲午战争到辛亥时期,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进一步发生了变化,有不少诗人的诗作“大都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这些诗人是( )。(5 分)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夏曾佑
E.蒋智由
BC35、马君武的译作激发了人们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热情,在民主起到宣传鼓动的作用。他的译作有( )。(5 分)
A.《强盗》
B.《心狱》
C.《威尔退尔》
D.《笑面人》
E.《少年维特之烦恼》
ABE
得分5分
1、《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的作者是( )。(2 分)
A.梁启超
B.裘廷梁
C.谭嗣同
D.王国维
D
得分2分
2、“四万万人齐下之日,天涯何处是神州”两句诗的作者为( )。(2 分)
A.张维屏
B.丘逢甲
C.谭嗣同
D.康有为
C
得分2分
3、“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的文学批评观点,是( )提出的。(2 分)
A.刘熙载《艺概?诗概》中
B.王国维《人间词话》中
C.林昌彝《射鹰楼诗话》中
D.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
B
得分2分
4、维新变法思想达到顶峰,文学革新运动也得到蓬勃发展的时期是( )。(2 分)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C
得分2分
5、林纾参与翻译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翻译小说是( )。(2 分)
A.《九三年》
B.《笑面人》
C.《巴黎茶花女遗事》
D.《孝女耐儿传》
C
得分2分
6、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的我国第一小说刊物是( )。(2 分)
A.《月月小说》
B.《小说林》
C.《新小说》
D.《新新小说》
C
得分2分
7、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近代文学向着( )道路迈进了一大步,发生了更大的变化。(2 分)
A.改良维新
B.自觉革新
C.明治维新
D.形式革新
B
得分2分
8、提倡“义理、考究、辞章”,外加“经济之学”的古文理论文学思想的是( )。(2 分)
A.包世臣、蒋湘南
B.龚自珍、魏源
C.桐城湘乡派
D.冯桂芬、王韬
C
得分2分
9、
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学者和文艺批评家( )
(2 分)
A.龚自珍
B.魏源
C.王国维
D.严复
C
得分2分
10、( )于1871年最早翻译了法国著名的《马赛歌》。(2 分)
A.林纾
B.周桂笙
C.马君武
D.王韬
C
得分2分
11、近代诗人贝青乔的揭露和讽刺鸦片战争中清军情形的大型组诗《咄咄吟》共有( )。(2 分)
A.100首
B.120首
C.140首
D.200首
B
得分2分
12、继黄遵宪在19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主张后,( )也提出诗歌创作“不必与古合”,应表现“我之性情”,以反对拟古、复古。(2 分)
A.林则徐
B.郑观应
C.丘逢甲
D.王韬
D
得分2分
13、宋诗派诗人标榜宋诗,以( )为宗,反对崇唐,反对复古,开始时有一股要革新诗风的锐气。(2 分)
A.苏(轼)黄(庭坚)
B.欧(阳修)苏(轼)
C.苏(轼)王(安石)
D.陆(游)杨(万里)
A
得分2分
14、17年在《苏报》上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论文,正式提出“崇白话废文言”的口号的作者是( )。(2 分)
A.梁启超
B.裘廷梁
C.谭嗣同
D.黄遵宪
B
得分2分
15、“愿奋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若安作同铸,恢复江山劳素手。”这几句诗的作者是( )。(2 分)
A.梁启超
B.柳亚子
C.秋瑾
D.蒋智由
C
得分2分
16、“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一位杰出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2 分)
A.夏曾佑
B.蒋智由
C.梁启超
D.黄节
C
得分2分
17、近代词人辈出,词又出现了一时之盛。《云起轩钞》就是一部著名的词集。它的作者是近代杰出词家( )。(2 分)
A.龚自珍
B.蒋春霖
C.况周颐
D.文廷式
D
得分2分
18、单选“小说界”的口号是( )一文中的。(2 分)
A.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B.狄葆贤在《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
C.夏曾佑在《小说原理》
D.梁启超在《告小说家》
D19、“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的两句诗歌创作主张,出自( )。(2 分)
A.黄遵宪的《感怀》
B.梁启超的《饮水室诗话》
C.林昌彝的《射射鹰楼诗话》
D.刘熙载的《艺概?诗概》
D
得分2分
20、《文学小言》的作者是( )。(2 分)
A.黄遵宪
B.王国维
C.林纾
D.吴趼人
B
得分2分
21、《宋元戏曲考》一书的作者是( )。(2 分)
A.黄遵宪
B.王国维
C.林纾
D.吴趼人
B
得分2分
22、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其理论核心是他的( )。(2 分)
A.道德说
B.经世说
C.新民说
D.维新说
C
得分2分
23、自1904年至1912年间,王国维撰写的三部文学理论批评代表作是( )。(2 分)
A.《红楼梦评论》、《屈子文学之精神》、《文学小言》
B.《文学小言》、《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
C.《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
D.《人间词话》、《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
C
得分2分
24、我国自宋元以来小说章回体这一平铺直叙而又呆板的固定形式,是林纾将( )译介到中国之后才打破的。(2 分)
A.《笑面人》
B.《心狱》
C.《威尔退尔》
D.《巴黎茶花女遗事
D
得分2分
25、中国近代文艺翻译的兴起,是在( )前后。(2 分)
A.太平天国前后
B.鸦片战争前后
C.维新思潮兴起前后
D.五四运动前后
C
得分2分
多项选择题
26、近代诗歌创作,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增加了新体裁。如( )。(5 分)
A.婚姻题材
B.资产阶级维新与运动的题材
C.反帝题材
D.华侨题材
E.外国现代生活题材
BCDE
得分5分
27、近代散文创作,从70年代开始,一大批早期维新派作家进一步改革了散文创作,有不少作品出现了突破桐城派樊篱的某些倾向。他们是( )。(5 分)
A.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
B.薛福成的《筹洋刍议》
C.陈炽的《庸书》
D.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E.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
ABCD28、辛亥后,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倒退,尊孔复古思想大肆泛滥,在文学上也随之出现了低潮,表现在( )(5 分)
A.黑幕小说出现
B.谴责小说盛行
C.新武侠小说出现
D.诗文出现逆流
E.话剧失去正确的方向
ACDE
得分5分
29、我国近代文学审美意识发展了深刻的变化。就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来说,朝着更高层次,即向着___________的审美观念的飞跃和转化。( )(5 分)
A.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派
B.为民族
C.为大众
D.为工人阶级
E.为人生
BCE
得分5分
30、曾朴曾译过雨果的剧本,其中有( )。(5 分)
A.《钟楼怪人》
B.《枭欤》
C.《吕克兰斯鲍夏》
D.《恋书的发端》
E.《欧也妮》
CE31、从甲午战争到辛亥时期,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进一步发生了变化,有不少诗人的诗作“大都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这些诗人是( )。(5 分)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夏曾佑
E.蒋智由
BCD
得分5分
32、西方文化对我国近代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是( )。(5 分)
A.天演论
B.唯理论
C.民约论
D.救亡论
E.人论
ACE33、近代维新变法思想的真正产生和出现是在19世纪70、8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 )。(5 分)
A.王韬
B.马建忠
C.冯桂芬
D.郑观应
E.陈炽
ABDE
得分5分
34、在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上,康有为的主张和创作首先必须是古代__________的精神的继承。(5 分)
A.为人生
B.为节操
C.为社会
D.为仁义
E.为政治
ACE
得分5分
35、在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上,最先强调文学与时代关系的文学家是( )。(5 分)
A.龚自珍
B.梁启超
C.康有为
D.黄遵宪
E.魏源
AE
得分5分
1、在叙述南社的巨大影响时,南社的一位杰出人物曾说过“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南社的天下。”这人是( )。(2 分)
A.苏曼殊
B.柳亚子
C.高旭
D.马君武
A参B
2、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其理论核心是他的( )。(2 分)
A.道德说
B.经世说
C.新民说
D.维新说
参C
3、《文学小言》的作者是( )。(2 分)
A.黄遵宪
B.王国维
C.林纾
D.吴趼人
参B
4、“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一位杰出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2 分)
A.夏曾佑
B.蒋智由
C.梁启超
D.黄节
参C
5、继黄遵宪在19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主张后,( )也提出诗歌创作“不必与古合”,应表现“我之性情”,以反对拟古、复古。(2 分)
A.林则徐
B.郑观应
C.丘逢甲
D.王韬
参D
6、近代诗人贝青乔的揭露和讽刺鸦片战争中清军情形的大型组诗《咄咄吟》共有( )。(2 分)
A.100首
B.120首
C.140首
D.200首
参B
7、“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的两句诗歌创作主张,出自( )。(2 分)
A.黄遵宪的《感怀》
B.梁启超的《饮水室诗话》
C.林昌彝的《射射鹰楼诗话》
D.刘熙载的《艺概?诗概》
参D
8、写下“译才并世数严林”这一赞美之句的作者是( )。(2 分)
A.康有为
B.梁启超
C.柳亚子
D.苏曼殊
参C
9、“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的文学批评观点,是( )提出的。(2 分)
A.刘熙载《艺概?诗概》中
B.王国维《人间词话》中
C.林昌彝《射鹰楼诗话》中
D.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
参B
10、提倡“义理、考究、辞章”,外加“经济之学”的古文理论文学思想的是( )。(2 分)
A.包世臣、蒋湘南
B.龚自珍、魏源
C.桐城湘乡派
D.冯桂芬、王韬
参C
多项选择题
11、近代文学领域中,出现了古代文学当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如( )。(3 分)
A.反帝题材
B.婚姻题材
C.资产阶级维新与运动的题材
D.华侨题材
E.外国现代生活题材
参ACDE
12、曾朴曾译过雨果的剧本,其中有( )。(3 分)
A.《钟楼怪人》
B.《枭欤》
C.《吕克兰斯鲍夏》
D.《恋书的发端》
E.《欧也妮》
参ACE
13、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政变后逃往日本,继续发扬在戊戌政变前创学会、办刊物的进取精神,先后在日本创办了( )。(3 分)
A.清议报
B.新民丛报
C.新小说
D.政论
E.国风
参ABCDE
14、被称为“清末介绍西洋思潮的常熟三巨子”是( )。(3 分)
A.曾朴
B.王钟麟
C.丁祖荫
D.黄摩西
E.徐念慈
参ACE
15、近代维新变法思想的真正产生和出现是在19世纪70、8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 )。(3 分)
A.王韬
B.马建忠
C.冯桂芬
D.郑观应
E.陈炽
参ABDE
16、马君武的译作激发了人们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热情,在民主起到宣传鼓动的作用。他的译作有( )。(3 分)
A.《强盗》
B.《心狱》
C.《威尔退尔》
D.《笑面人》
E.《少年维特之烦恼》
参ABE
17、对王国维一生所走的学术道路发生了极为深刻影响的西方哲学家有( )。(3 分)
A.斯宾诺莎
B.叔本华
C.康德
D.卢梭
E.尼采
参BCE
18、近代散文创作,从70年代开始,一大批早期维新派作家进一步改革了散文创作,有不少作品出现了突破桐城派樊篱的某些倾向。他们是( )。(3 分)
A.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
B.薛福成的《筹洋刍议》
C.陈炽的《庸书》
D.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E.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
参ABCDE
19、西方文化对我国近代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是( )。(3 分)
A.天演论
B.唯理论
C.民约论
D.救亡论
E.人论
参AC
20、在近代词坛上,“清末四大词人”对词的创作与理论、词学史料的整理,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是( )。(3 分)
A.蒋春霖
B.王鹏运
C.况周颐
D.朱孝臧
E.郑文焯
参BCDE
填空题
21、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了全面冲突与交汇,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__的中外哲学思潮杂糅的哲学氛围。(2 分)参
以进化论为主线
22、填空 1、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_________为中心,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以境界为标准,评论词人词作。(2 分)参
“境界”说 “境界”的内涵及其美学范畴
23、鸦片战争前后的近代诗坛,主要有六部分人在活动一部分是宋诗派诗人,一部分是以龚自珍、魏源、张际亮等人为代表的提倡“_________”的爱国诗人。(2 分)参
尊情
2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新派诗,是在夏曾佑、谭嗣同等人的“___________”遭到失败之后,在资产阶级“诗界”理论指导下,才逐渐走上正统的。(2 分)参
新学之诗
25、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是作者运用____________比较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专著。(2 分)参
叔本华的美学观
26、中国文学由古代进入近现代的文流,不同于与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中国文学主要是借助于外力的轰击,进入近现代文流的。(2 分)参
西欧中世纪
27、宋诗派的发端人是__________,代表人物有何绍基、郑珍 、莫友芝、江湜、金和也曾被认为是宋诗派运动的健将。(2 分)参
程恩泽
28、“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园逼灯前”两句诗的作者是_________。(2 分)参
陈三立
29、刘熙载《艺概》一书,共分六个部分,这六部分是《诗概》、《文概》、《赋概》、《经义概》、________、《书概》,除《经义概》外,其余都是有关文艺问题的专著。(2 分)参
《词曲概》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两句诗的作者是_________。(2 分)参
林则徐
31、梁启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中,正式提出了“诗界”的口号,并明确提出“欲为诗界之哥伦布、马赛郎,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需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2 分)参
《夏威夷游记》
32、梁启超提出" 文界“的口号,进行散新,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桐城派的对立面,提出句式骈散杂糅,奇偶并举,语言半文半白,时杂俚语,外国语法,平易畅达,________________等创作要求。(2 分)参
笔锋常带情感
33、“同光体”诗派,是指同治、光绪年间出现的诗派,最早提出“同光体”的是陈衍,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夏敬观、郑孝胥、沈曾植、袁昶等。(2 分)参
陈三立
34、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通过对同时代诗人_____________、康有为、谭嗣同、夏曾佑、蒋智由、丘逢甲等人的诗歌评论,指出诗歌必须反对“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的错误倾向。(2 分)参
黄遵宪
35、从曾朴整个文学的翻译来看,是以介绍___________戏剧文学为中心。(2 分)参
法国
问答题
36、刘熙载《艺概》包括哪几个部分?本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0 分)参
《艺概》为刘熙载晚年所作,全书共分六个部分《文概》、《诗概》、《词曲概》、《赋概》、《书概》、《经义概》等。除《经义概》之外,均属于有关文艺的专著,内容涉及散文、诗歌、辞赋、词曲,书法等领域。
《艺概》一书的特点(1)通过举此概彼、举少概多的概括描述,全书阐道析艺,言简意赅;(2)强调创作的真实性,提出作家深入“闾阎”了解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3)倡言“诗品出于人品”,强调作家的人品修养对创作的作用;(4)反对专事模拟,强调艺术的独创;(5)全书充满了艺术辩证法思想。
37、新派诗的代表人物有哪些?(10 分)参
新派诗的主要代表大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活动家,如梁启超、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夏曾佑、蒋观云等人,经他们的提倡和创作实践,逐步发展成为晚清诗歌创作的一种思潮,一支进步的诗歌流派。诗界体现了新派诗人的变革社会现实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诗歌为宣传改良主义服务要求,适应了诗歌自身发展的历史趋势,对南社诗歌的产生和繁荣,对“五四”新诗的出现都起了先导的作用。
1、“四万万人齐下之日,天涯何处是神州”两句诗的作者为( )。(2 分)
A.张维屏
B.丘逢甲
C.谭嗣同
D.康有为
A参C
2、写下“译才并世数严林”这一赞美之句的作者是( )。(2 分)
A.康有为
B.梁启超
C.柳亚子
D.苏曼殊
参C
3、林纾在20余年的译书生涯中,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 )种。(2 分)
A.138
B.148
C.183
D.184
参D
4、近代诗人贝青乔的揭露和讽刺鸦片战争中清军情形的大型组诗《咄咄吟》共有( )。(2 分)
A.100首
B.120首
C.140首
D.200首
参B
5、“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一位杰出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2 分)
A.夏曾佑
B.蒋智由
C.梁启超
D.黄节
参C
6、17年在《苏报》上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论文,正式提出“崇白话废文言”的口号的作者是( )。(2 分)
A.梁启超
B.裘廷梁
C.谭嗣同
D.黄遵宪
参B
7、( )于1871年最早翻译了法国著名的《马赛歌》。(2 分)
A.林纾
B.周桂笙
C.马君武
D.王韬
参C
8、林纾参与翻译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翻译小说是( )。(2 分)
A.《九三年》
B.《笑面人》
C.《巴黎茶花女遗事》
D.《孝女耐儿传》
参C
9、“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的文学批评观点,是( )提出的。(2 分)
A.刘熙载《艺概?诗概》中
B.王国维《人间词话》中
C.林昌彝《射鹰楼诗话》中
D.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
参B
10、中国近代文艺翻译的兴起,是在( )前后。(2 分)
A.太平天国前后
B.鸦片战争前后
C.维新思潮兴起前后
D.五四运动前后
参C
多项选择题
11、在近代文学创作处于低潮时期,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新青年》宣传文学,向封建文化发起猛攻,其中发表的文章有( )(3 分)
A.《青春》
B.《今》
C.《我之节烈观》
D.《文学改良诌议》
E.《文学论》
参ABCDE
12、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曾经先后开辟过介绍“新派诗”的专栏,刊登了相当数量的新派诗。这些专栏叫做( )。(3 分)
A.新诗界
B.诗文辞随录
C.诗界军
D.诗文随想录
E.诗界潮音集
参BE
13、曾朴曾译过雨果的剧本,其中有( )。(3 分)
A.《钟楼怪人》
B.《枭欤》
C.《吕克兰斯鲍夏》
D.《恋书的发端》
E.《欧也妮》
参ACE
14、文学团体南社的比较著名的成员有( )。(3 分)
A.苏曼殊
B.柳亚子
C.黄节
D.高旭
E.陈去病
参ABCDE
15、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政变后逃往日本,继续发扬在戊戌政变前创学会、办刊物的进取精神,先后在日本创办了( )。(3 分)
A.清议报
B.新民丛报
C.新小说
D.政论
E.国风
参ABCDE
16、活动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诗歌流派“同光体”,人物众多,成员复杂,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3 分)
A.陈三立
B.郑孝胥
C.沈曾植
D.陈衍
E.林旭
参ACDE
17、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与梁启超在他们自己创办的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宣传维新主张的散文。这些杂志是( )。(3 分)
A.《中外纪闻》
B.《苏报》
C.《中外日报》
D.《强学报》
E.《时务报》
参ADE
18、对王国维一生所走的学术道路发生了极为深刻影响的西方哲学家有( )。(3 分)
A.斯宾诺莎
B.叔本华
C.康德
D.卢梭
E.尼采
参BCE
19、被称为“清末介绍西洋思潮的常熟三巨子”是( )。(3 分)
A.曾朴
B.王钟麟
C.丁祖荫
D.黄摩西
E.徐念慈
参ACE
20、在近代词坛上,“清末四大词人”对词的创作与理论、词学史料的整理,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是( )。(3 分)
A.蒋春霖
B.王鹏运
C.况周颐
D.朱孝臧
E.郑文焯
参BCDE
填空题
21、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主题。(2 分)参
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文学
22、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通过对同时代诗人_____________、康有为、谭嗣同、夏曾佑、蒋智由、丘逢甲等人的诗歌评论,指出诗歌必须反对“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的错误倾向。(2 分)参
黄遵宪
23、被梁启超誉为“诗界一巨子”的维新派代表诗人丘逢甲,诗集名为《________________》。(2 分)参
岭云海日楼诗钞
24、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2 分)参
反帝[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主义文学
25、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文学创作虽有不少变化,但远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封建主义文学仍很强大,并占据主导地位。(2 分)参
形成革新的潮流
26、派继承和发展了维新派的文学思想,但由于受种族主义思想的束缚,文学思想上的___________多于____________。(2 分)参
保守性;先进性
2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两句诗的作者是_________。(2 分)参
林则徐
28、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是作者运用____________比较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专著。(2 分)参
叔本华的美学观
29、文学作品的最早译述,是清董恂于19年左右在改译的美国诗人朗弗罗的_________________。(2 分)参
人生颂
30、_________在《___________》中第一次揭示出“真戏曲”的概念,及“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构成要素。(2 分)参
王国维 《宋元戏曲考》
31、《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等诗别具风味地表现了黄遵宪幼稚的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参
社会和自然科学见解
32、中国近代文学有二重含义,它是指_______、_______。(2 分)参
中国近代的文学;中国的近代文学
33、鸦片战争时期以诗话的形式辑录鸦片战争期间反对侵略,揭露时代衰败的诗作加以评点的一部诗话是________的《射鹰楼诗话》。(2 分)参
林昌彝
34、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文学的主流。(2 分)参
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文学
35、梁启超创造了中国第一部标明为“政治小说”的《_________________》。(2 分)参
新中国未来记
问答题
36、黄遵宪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是什么?(10 分)参
黄遵宪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诸方面一、笔法灵活多变,状物写事生动真切,善于刻画鲜明的形象。写景物、写场面、写人物均极出色。二、风格灵活多变,意境多种多样。早年甜俗浓丽、雄直率真,中年洋溢奔放、豪情勃发,晚年沉郁顿挫、气势磅礴。三、积极探索,不断努力,大胆创新,以近代新名词、新事物、新知识入诗,创作“新派诗”,为近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壁垒,成为“诗界”的一面旗帜,也为中国古典诗歌开创了新境界。四、集中多长篇巨制,铺陈尽致,叙事周详,汪洋广博,也经常使用较长的诗句,较少束缚,气势恢宏。五、语言浅显,以方言俗谚入诗,真率质朴,明快自然,为近代诗歌的发展作了富有启示意义的探索。
37、柳亚子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10 分)参
柳亚子诗歌的艺术特点第一,激昂慷慨之气与沉郁苍凉之风相结合,形成一种悲壮美。他的诗受宋代陆游、明代陈子龙、夏完淳影响较大,也颇受龚自珍的启发。第二,语言、风格多样,富于变化,大多清新典丽,也有时含蓄蕴藉。第三,所作多旧体诗,尤其长于七律和绝句。南社另一位发起者高旭曾有诗赞柳亚子说“翩翩亚子第一流,七律直与三唐俦”。
1、林纾在20余年的译书生涯中,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 )种。(2 分)
A.138
B.148
C.183
D.184
参D
2、在叙述南社的巨大影响时,南社的一位杰出人物曾说过“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南社的天下。”这人是( )。(2 分)
A.苏曼殊
B.柳亚子
C.高旭
D.马君武
参B
3、近代诗人贝青乔的揭露和讽刺鸦片战争中清军情形的大型组诗《咄咄吟》共有( )。(2 分)
A.100首
B.120首
C.140首
D.200首
参B
4、《文学小言》的作者是( )。(2 分)
A.黄遵宪
B.王国维
C.林纾
D.吴趼人
参B
5、《屈原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2 分)
A.梁启超
B.王国维
C.谭嗣同
D.裘廷梁
参A
6、近代词人辈出,词又出现了一时之盛。《云起轩钞》就是一部著名的词集。它的作者是近代杰出词家( )。(2 分)
A.龚自珍
B.蒋春霖
C.况周颐
D.文廷式
参D
7、“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一位杰出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2 分)
A.夏曾佑
B.蒋智由
C.梁启超
D.黄节
参C
8、写下“译才并世数严林”这一赞美之句的作者是( )。(2 分)
A.康有为
B.梁启超
C.柳亚子
D.苏曼殊
参C
9、《宋元戏曲考》一书的作者是( )。(2 分)
A.黄遵宪
B.王国维
C.林纾
D.吴趼人
A参B
10、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的我国第一小说刊物是( )。(2 分)
A.《月月小说》
B.《小说林》
C.《新小说》
D.《新新小说》
参C
多项选择题
11、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曾经先后开辟过介绍“新派诗”的专栏,刊登了相当数量的新派诗。这些专栏叫做( )。(3 分)
A.新诗界
B.诗文辞随录
C.诗界军
D.诗文随想录
E.诗界潮音集
参BE
12、南社诗人的诗作,从形式上看,主要是旧体诗,但也有一些是、成员作过创作新诗的尝试,写过一些通俗、自由的诗或者可供配曲的歌词,如《新杂谣》、《女子唱歌》、《爱祖国歌》、《华族祖国歌》、《中国公学校歌》《惜别离》等,这些诗歌的作者有( )。(3 分)
A.苏曼殊
B.马君武
C.宁调元
D.周实
E.高旭
参BE
13、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不止一位诗人以《己亥杂诗》为标题,创作了思想成就与艺术都相当出色的诗篇。下列诗人中,曾写作过《己亥杂诗》的有( )。(3 分)
A.张维屏
B.魏源
C.龚自珍
D.康有为
E.黄遵宪
参CE
14、活动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诗歌流派“同光体”,人物众多,成员复杂,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3 分)
A.陈三立
B.郑孝胥
C.沈曾植
D.陈衍
E.林旭
参ACDE
15、曾朴曾译过雨果的剧本,其中有( )。(3 分)
A.《钟楼怪人》
B.《枭欤》
C.《吕克兰斯鲍夏》
D.《恋书的发端》
E.《欧也妮》
参ACE
16、对王国维一生所走的学术道路发生了极为深刻影响的西方哲学家有( )。(3 分)
A.斯宾诺莎
B.叔本华
C.康德
D.卢梭
E.尼采
参BCE
17、文学团体南社的比较著名的成员有( )。(3 分)
A.苏曼殊
B.柳亚子
C.黄节
D.高旭
E.陈去病
参ABCDE
18、大约在16—17年热衷于创作“新学之诗”,“颇喜将扯新名词以自表异”、 探索诗歌改革之路的诗人有( )。(3 分)
A.黄遵宪
B.夏曾佑
C.谭嗣同
D.丘逢甲
E.梁启超
参BCE
19、维新变法前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日本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和介绍,先后出现了不少研究日本的著作,这些著作有____________。( )(3 分)
A.《谈瀛录》
B.《扶桑日记》
C.《游历日本图经》
D.《日本新政考》
E.《东槎见闻录》
参ABCDE
20、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与梁启超在他们自己创办的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宣传维新主张的散文。这些杂志是( )。(3 分)
A.《中外纪闻》
B.《苏报》
C.《中外日报》
D.《强学报》
E.《时务报》
参ADE
填空题
21、《石遗室诗话》的作者是__________。(2 分)参
陈衍
22、在新派诗创作探索过程中,_____________ 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纲伦惨以喀私德,法会盛于巴力门。(2 分)参
谭嗣同
23、宋诗派的发端人之是程恩泽,代表人物有何绍基、郑珍、_______。江湜、金和也曾被认为是宋诗派运动的健将。(2 分)参
莫友芝
24、被誉为“诗界”的一面旗帜的新派诗人黄遵宪,用诗歌的形式记载了日本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完成一部百科全书性的诗体的“明治维新史”,这就是《________》。(2 分)参
日本杂事诗
25、刘熙载《艺概》一书,共分六个部分,这六部分是诗概、文概、词曲概、经义概、________、书概,除经义概之外,都是有关文艺问题的专著。(2 分)参
赋概
26、填空 1、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_________为中心,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以境界为标准,评论词人词作。(2 分)参
“境界”说 “境界”的内涵及其美学范畴
2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两句诗的作者是_________。(2 分)参
林则徐
28、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是作者运用____________比较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专著。(2 分)参
叔本华的美学观
29、新派诗的代表作家之一蒋智由的《卢骚》,是一篇重要的作品,其中有诗句说“力填平等路,____________ 。文字收功日,全球潮。”(2 分)参
血灌自由苗
30、中国文学由古代进入近现代的文流,不同于与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中国文学主要是借助于外力的轰击,进入近现代文流的。(2 分)参
西欧中世纪
31、以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小说的社会功能强调到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大于一切的程度,陷入了唯心主义,但对于_____________ ,确立小说在文学上的正宗地位,推动小说创作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 分)参
更新小说的价值观念
3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新派诗,是在夏曾佑、谭嗣同等人的“___________”遭到失败之后,在资产阶级“诗界”理论指导下,才逐渐走上正统的。(2 分)参
新学之诗
33、梁启超提出" 文界“的口号,进行散新,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桐城派的对立面,提出句式骈散杂糅,奇偶并举,语言半文半白,时杂俚语,外国语法,平易畅达,________________等创作要求。(2 分)参
笔锋常带情感
34、宋诗派的发端人是__________,代表人物有何绍基、郑珍 、莫友芝、江湜、金和也曾被认为是宋诗派运动的健将。(2 分)参
程恩泽
35、梁启超虽然不以诗名世,但他的诗歌也是以在近代诗坛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他在名篇《读〈陆放翁集〉》中写道“辜负胸中十万兵,_________________ 。谁怜爱国四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2 分)参
百无聊赖以诗鸣
问答题
36、近代白话文运动有哪些主张?(10 分)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为适应政治宣传需要,在文化领域里掀起的一场改革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视白话为维新之本,并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代表人物及主要报刊有裘廷梁的《无锡白话报》、林白水的《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陈独秀的《安徽白话报》,还有《宁波白话报》、《苏州白话报》、《伊犁白话报》等不下数十种。白话文运动在戊戌变法和辛亥时期对制造、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方面,起了进步作用。)
37、新派诗的特色是什么?(10 分)参
新派诗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这是新诗派的一个鲜明特征。二、炽热的爱国情怀与深沉的忧时忧民之思。维新派诗人把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对没落的封建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常常交织在一起。三、积极浪漫主义的诗风。强烈的主观色彩、美好奇特的想象、昂扬的献身精神、飞动的气势和大笔淋漓的风格。四、清新的时代气息。维新派得时代风气之先,大量的新思想、新学说、新事物出现在他们的诗歌中,确实开辟了一个新的诗界,那种强烈的时代气息、时代色彩也的确使开眼界,耳目一新。
1、“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的两句诗歌创作主张,出自( )。(2 分)
A.黄遵宪的《感怀》
B.梁启超的《饮水室诗话》
C.林昌彝的《射射鹰楼诗话》
D.刘熙载的《艺概?诗概》
A参D
2、近代词人辈出,词又出现了一时之盛。《云起轩钞》就是一部著名的词集。它的作者是近代杰出词家( )。(2 分)
A.龚自珍
B.蒋春霖
C.况周颐
D.文廷式
参D
3、《宋元戏曲考》一书的作者是( )。(2 分)
A.黄遵宪
B.王国维
C.林纾
D.吴趼人
参B
4、
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学者和文艺批评家( )
(2 分)
A.龚自珍
B.魏源
C.王国维
D.严复
参C
5、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是他向国人介绍日本文化的精心杰作,也是研究日本历史和风土人情的主要著作,这两部著作先后完成于( )。(2 分)
A.1886年和18年
B.1879年和1887年
C.1887年和1888年
D.17年和18年
参B
6、林纾在20余年的译书生涯中,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 )种。(2 分)
A.138
B.148
C.183
D.184
参D
7、单选“小说界”的口号是( )一文中的。(2 分)
A.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B.狄葆贤在《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
C.夏曾佑在《小说原理》
D.梁启超在《告小说家》
参A
8、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的我国第一小说刊物是( )。(2 分)
A.《月月小说》
B.《小说林》
C.《新小说》
D.《新新小说》
参C
9、黄遵宪的《___________》和《日本国志》启发了近代维新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酝酿与发动有直接的影响。(2 分)
A.《谈瀛录》
B.《扶桑日记》
C.《日本杂事诗》
D.《日本变政考》
参C
10、在叙述南社的巨大影响时,南社的一位杰出人物曾说过“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南社的天下。”这人是( )。(2 分)
A.苏曼殊
B.柳亚子
C.高旭
D.马君武
参B
多项选择题
11、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曾经先后开辟过介绍“新派诗”的专栏,刊登了相当数量的新派诗。这些专栏叫做( )。(3 分)
A.新诗界
B.诗文辞随录
C.诗界军
D.诗文随想录
E.诗界潮音集
参BE
12、活动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诗歌流派“同光体”,人物众多,成员复杂,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3 分)
A.陈三立
B.郑孝胥
C.沈曾植
D.陈衍
E.林旭
参ACDE
13、大约在16—17年热衷于创作“新学之诗”,“颇喜将扯新名词以自表异”、 探索诗歌改革之路的诗人有( )。(3 分)
A.黄遵宪
B.夏曾佑
C.谭嗣同
D.丘逢甲
E.梁启超
参BCE
14、黄遵宪创作了许多反映日本历史歌咏名胜古迹,写风俗习惯的诗篇。这些诗篇有()(3 分)
A.《西乡星歌》
B.《不忍池晚游诗》
C.《樱花歌》
D.《都踊歌》
参ABCD
15、维新变法前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日本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和介绍,先后出现了不少研究日本的著作,这些著作有____________。( )(3 分)
A.《谈瀛录》
B.《扶桑日记》
C.《游历日本图经》
D.《日本新政考》
E.《东槎见闻录》
参ABCDE
16、近代诗歌创作,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增加了新体裁。如( )。(3 分)
A.婚姻题材
B.资产阶级维新与运动的题材
C.反帝题材
D.华侨题材
E.外国现代生活题材
参BCDE
17、文学团体南社的比较著名的成员有( )。(3 分)
A.苏曼殊
B.柳亚子
C.黄节
D.高旭
E.陈去病
参ABCDE
18、鸦片战争时期,与宋诗运动基本同时的主张“尊性”的爱国诗人创作,体现出文学在性质上的新变化。这些诗人主要有( )。(3 分)
A.张维屏
B.张际亮
C.龚自珍
D.魏源
E.贝青乔
参ABCDE
19、曾朴曾译过雨果的剧本,其中有( )。(3 分)
A.《钟楼怪人》
B.《枭欤》
C.《吕克兰斯鲍夏》
D.《恋书的发端》
E.《欧也妮》
参ACE
20、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与梁启超在他们自己创办的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宣传维新主张的散文。这些杂志是( )。(3 分)
A.《中外纪闻》
B.《苏报》
C.《中外日报》
D.《强学报》
E.《时务报》
参ADE
填空题
21、被梁启超誉为“诗界一巨子”的维新派代表诗人丘逢甲,诗集名为《________________》。(2 分)参
岭云海日楼诗钞
22、梁启超提出" 文界“的口号,进行散新,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桐城派的对立面,提出句式骈散杂糅,奇偶并举,语言半文半白,时杂俚语,外国语法,平易畅达,________________等创作要求。(2 分)参
笔锋常带情感
23、文学作品的最早译述,是清董恂于19年左右在改译的美国诗人朗弗罗的_________________。(2 分)参
人生颂
24、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文学创作虽有不少变化,但远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封建主义文学仍很强大,并占据主导地位。(2 分)参
形成革新的潮流
25、中国近代文学不仅描绘了外国生活的某些方面,而且相当全面地描绘了中国近代前期____________的面貌。(2 分)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两句诗的作者是_________。(2 分)参
林则徐
27、鸦片战争前后的爱国主义文学,无论就其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广度而言,都可以说形成了一股潮流。(2 分)参
规模;深度
28、《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等诗别具风味地表现了黄遵宪幼稚的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参
社会和自然科学见解
29、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了全面冲突与交汇,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__的中外哲学思潮杂糅的哲学氛围。(2 分)参
以进化论为主线
30、梁启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中,正式提出了“诗界”的口号,并明确提出“欲为诗界之哥伦布、马赛郎,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需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2 分)参
《夏威夷游记》
31、宋诗派的发端人是__________,代表人物有何绍基、郑珍 、莫友芝、江湜、金和也曾被认为是宋诗派运动的健将。(2 分)参
程恩泽
32、马君武是一位精通_____________几种语言,在诗、文、小说、翻译等方面均卓有成就的文学家。(2 分)参
中日英梵
3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新派诗,是在夏曾佑、谭嗣同等人的“___________”遭到失败之后,在资产阶级“诗界”理论指导下,才逐渐走上正统的。(2 分)参
新学之诗
34、“同光体”诗派,是指同治、光绪年间出现的诗派,最早提出“同光体”的是陈衍,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夏敬观、郑孝胥、沈曾植、袁昶等。(2 分)参
陈三立
35、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__________ 等大力宣扬封建文化,提倡桐城派古文与宋诗运动,形成了一股拟古的潮流。(2 分)参
曾国藩
问答题
36、西方文化的撞击在哪些方面影响了近代文学特点的形成?(10 分)参
西方文化的撞击。外来文化的输入,古已有之,但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和中西文化融合,却始于近代。在当时中国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亡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西方文化思想涌进中国的舞台,极大地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变革。(1)中国近代文学题材的扩大,(2)新人物、新意境、新思想、新名词的出现,(3)新的艺术手法的吸取,都无不与西方文化的撞击有关。)
37、“多样性”是近代文学的特点之一,试说明其表现。(10 分)参
中国近代文学的多样性特点,包括文学题材的多样性和文学体裁的多样性两个方面。
在题材上,从空间范围来说,有海外题材,涉及到外国的历史、现实、自然科学以及异国风光、民俗人情等,如外国游记、外国人物传记、抒发外海观感的诗作、反映外国历史和现实变革的史诗(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等;也有国内题材,国内的各次重大历史事件、各种社会生活、各种人物形象,都成为近代文学的描写对象。从内容范围来说,还出现了古代文学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如反帝题材、华侨题材、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题材、资产阶级运动题材、外国现代生活题材等。
在文学体裁上,也是多种多样。在传统文学体裁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新体裁,如新派诗,白话诗、译诗;新文体散文、白话散文;长、短篇白话小说、翻译小说;京剧、地方剧、话剧等。)
1、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是他向国人介绍日本文化的精心杰作,也是研究日本历史和风土人情的主要著作,这两部著作先后完成于( )。(2 分)
A.1886年和18年
B.1879年和1887年
C.1887年和1888年
D.17年和18年
参B
2、单选“小说界”的口号是( )一文中的。(2 分)
A.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B.狄葆贤在《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
C.夏曾佑在《小说原理》
D.梁启超在《告小说家》
C参A
3、《屈原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2 分)
A.梁启超
B.王国维
C.谭嗣同
D.裘廷梁
参A
4、近代词人辈出,词又出现了一时之盛。《云起轩钞》就是一部著名的词集。它的作者是近代杰出词家( )。(2 分)
A.龚自珍
B.蒋春霖
C.况周颐
D.文廷式
参D
5、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近代文学向着( )道路迈进了一大步,发生了更大的变化。(2 分)
A.改良维新
B.自觉革新
C.明治维新
D.形式革新
参B
6、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其理论核心是他的( )。(2 分)
A.道德说
B.经世说
C.新民说
D.维新说
参C
7、
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学者和文艺批评家( )
(2 分)
A.龚自珍
B.魏源
C.王国维
D.严复
参C
8、《文学小言》的作者是( )。(2 分)
A.黄遵宪
B.王国维
C.林纾
D.吴趼人
参B
9、黄遵宪的《___________》和《日本国志》启发了近代维新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酝酿与发动有直接的影响。(2 分)
A.《谈瀛录》
B.《扶桑日记》
C.《日本杂事诗》
D.《日本变政考》
参C
10、在近代文坛,首先运用叔本华的哲学观研究《红楼梦》、写成《红楼梦评论》的作者是( )。(2 分)
A.蔡元培
B.黄摩西
C.王国维
D.王钟麟
参C
多项选择题
11、在近代词坛上,“清末四大词人”对词的创作与理论、词学史料的整理,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是( )。(3 分)
A.蒋春霖
B.王鹏运
C.况周颐
D.朱孝臧
E.郑文焯
参BCDE
12、在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上,康有为的主张和创作首先必须是古代__________的精神的继承。(3 分)
A.为人生
B.为节操
C.为社会
D.为仁义
E.为政治
参ACE
13、近代散文创作,从70年代开始,一大批早期维新派作家进一步改革了散文创作,有不少作品出现了突破桐城派樊篱的某些倾向。他们是( )。(3 分)
A.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
B.薛福成的《筹洋刍议》
C.陈炽的《庸书》
D.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E.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
参ABCDE
14、马君武的译作激发了人们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热情,在民主起到宣传鼓动的作用。他的译作有( )。(3 分)
A.《强盗》
B.《心狱》
C.《威尔退尔》
D.《笑面人》
E.《少年维特之烦恼》
参ABE
15、黄遵宪创作了许多反映日本历史歌咏名胜古迹,写风俗习惯的诗篇。这些诗篇有()(3 分)
A.《西乡星歌》
B.《不忍池晚游诗》
C.《樱花歌》
D.《都踊歌》
参ABCD
16、对王国维一生所走的学术道路发生了极为深刻影响的西方哲学家有( )。(3 分)
A.斯宾诺莎
B.叔本华
C.康德
D.卢梭
E.尼采
参BCE
17、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不止一位诗人以《己亥杂诗》为标题,创作了思想成就与艺术都相当出色的诗篇。下列诗人中,曾写作过《己亥杂诗》的有( )。(3 分)
A.张维屏
B.魏源
C.龚自珍
D.康有为
E.黄遵宪
参CE
18、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政变后逃往日本,继续发扬在戊戌政变前创学会、办刊物的进取精神,先后在日本创办了( )。(3 分)
A.清议报
B.新民丛报
C.新小说
D.政论
E.国风
参ABCDE
19、活动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诗歌流派“同光体”,人物众多,成员复杂,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3 分)
A.陈三立
B.郑孝胥
C.沈曾植
D.陈衍
E.林旭
参ACDE
20、曾朴曾译过雨果的剧本,其中有( )。(3 分)
A.《钟楼怪人》
B.《枭欤》
C.《吕克兰斯鲍夏》
D.《恋书的发端》
E.《欧也妮》
参ACE
填空题
21、_________在《___________》中第一次揭示出“真戏曲”的概念,及“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构成要素。(2 分)参
王国维 《宋元戏曲考》
22、新派诗的代表作家之一蒋智由的《卢骚》,是一篇重要的作品,其中有诗句说“力填平等路,____________ 。文字收功日,全球潮。”(2 分)参
血灌自由苗
23、以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小说的社会功能强调到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大于一切的程度,陷入了唯心主义,但对于_____________ ,确立小说在文学上的正宗地位,推动小说创作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 分)参
更新小说的价值观念
24、文学作品的最早译述,是清董恂于19年左右在改译的美国诗人朗弗罗的_________________。(2 分)参
人生颂
25、梁启超虽然不以诗名世,但他的诗歌也是以在近代诗坛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他在名篇《读〈陆放翁集〉》中写道“辜负胸中十万兵,_________________ 。谁怜爱国四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2 分)参
百无聊赖以诗鸣
26、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新派诗,是在夏曾佑、谭嗣同等人的“___________”遭到失败之后,在资产阶级“诗界”理论指导下,才逐渐走上正统的。(2 分)参
新学之诗
27、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读者群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扩大,逐渐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为主体的读者群。(2 分)参
工农商学兵
28、鸦片战争前后,在词坛上以比兴寄托相号召,强调“意内而言外”的词派崛起,影响一直至清末,这一词派称为_________________。(2 分)参
常州词派
29、刘熙载《艺概》一书,共分六个部分,这六部分是《诗概》、《文概》、《赋概》、《经义概》、________、《书概》,除《经义概》外,其余都是有关文艺问题的专著。(2 分)参
《词曲概》
30、马君武是一位精通_____________几种语言,在诗、文、小说、翻译等方面均卓有成就的文学家。(2 分)参
中日英梵
31、从曾朴整个文学的翻译来看,是以介绍___________戏剧文学为中心。(2 分)参
法国
32、王韬的散文集《_____________》,问世于19世纪80年代,思想见解新颖,形式自由活泼,预示着近代散文的改革。(2 分)参
弢园文录外编
33、中国文学由古代进入近现代的文流,不同于与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中国文学主要是借助于外力的轰击,进入近现代文流的。(2 分)参
西欧中世纪
34、被梁启超誉为“诗界一巨子”的维新派代表诗人丘逢甲,诗集名为《________________》。(2 分)参
岭云海日楼诗钞
35、宋诗派的发端人是__________,代表人物有何绍基、郑珍 、莫友芝、江湜、金和也曾被认为是宋诗派运动的健将。(2 分)参
程恩泽
问答题
36、南社诗歌创作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10 分)参
南社作为一个以反清为职志的松散的文学团体,在近代文学史上,尤其是在近代诗歌发展方面谱写了重要的一页。南社人员众多,文化观念、文学主张有异,诗歌创作也表现出极为复杂、颇多矛盾的情况。南社社员的诗歌,从总的倾向上说,反映了民族民主的思潮,鼓吹民主共和,鼓吹武装,是他们诗歌的主旋律,格调慷慨激昂,唱出了时代的强音。但由于的复杂性、曲折性和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他们的诗作又常常表现出一种脱离人民大众、看不到出路的悲凉颓丧的感情,这在辛亥后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形式上看,南社诗作,主要是旧体诗,但也有一些成员如高旭、马君武等作过创作新体诗的尝试,写过一些通俗、自由的诗篇或者是可供配曲的歌词。这在继承“诗界”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推动诗体改革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7、近代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0 分)参
近代散文创作的特征是(1)在思想倾向上,散文作家深重的危机和忧患意识,使散文愈来愈贴近时代,变革思想愈来愈强烈。(2)在文体样式上,显示出空前的多样性、丰富性,新的散文体式出现后,很快便达到极高的成就。(3)在语言形式上,出现了部分通俗化的白话报纸和白话文章。散文朝着白话化、通俗化、口语化方向发展。(4)在审美观念上,表现出的慷慨激昂、大气磅礴为主导的美学风格,展现出时代情感的特有的力度和亮色。1、“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的两句诗歌创作主张,出自( )。(2 分)
A.黄遵宪的《感怀》
B.梁启超的《饮水室诗话》
C.林昌彝的《射射鹰楼诗话》
D.刘熙载的《艺概?诗概》
参D
2、在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的潮流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的文学家是( )。(2 分)
A.龚自珍
B.康有为
C.黄遵宪
D.梁启超
参D
3、写下“译才并世数严林”这一赞美之句的作者是( )。(2 分)
A.康有为
B.梁启超
C.柳亚子
D.苏曼殊
参C
4、“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一位杰出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2 分)
A.夏曾佑
B.蒋智由
C.梁启超
D.黄节
C
得分2分
参C
5、( )于1871年最早翻译了法国著名的《马赛歌》。(2 分)
A.林纾
B.周桂笙
C.马君武
D.王韬
参C
6、“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的文学批评观点,是( )提出的。(2 分)
A.刘熙载《艺概?诗概》中
B.王国维《人间词话》中
C.林昌彝《射鹰楼诗话》中
D.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
B
得分2分
参B
7、近代诗人贝青乔的揭露和讽刺鸦片战争中清军情形的大型组诗《咄咄吟》共有( )。(2 分)
A.100首
B.120首
C.140首
D.200首
参B
8、
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学者和文艺批评家( )
(2 分)
A.龚自珍
B.魏源
C.王国维
D.严复
参C
9、我国自宋元以来小说章回体这一平铺直叙而又呆板的固定形式,是林纾将( )译介到中国之后才打破的。(2 分)
A.《笑面人》
B.《心狱》
C.《威尔退尔》
D.《巴黎茶花女遗事
D
得分2分
参D
10、中国近代文艺翻译的兴起,是在( )前后。(2 分)
A.太平天国前后
B.鸦片战争前后
C.维新思潮兴起前后
D.五四运动前后
参C
多项选择题
11、在近代文学创作处于低潮时期,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新青年》宣传文学,向封建文化发起猛攻,其中发表的文章有( )(3 分)
A.《青春》
B.《今》
C.《我之节烈观》
D.《文学改良诌议》
E.《文学论》
参ABCDE
12、维新变法前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日本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和介绍,先后出现了不少研究日本的著作,这些著作有____________。( )(3 分)
A.《谈瀛录》
B.《扶桑日记》
C.《游历日本图经》
D.《日本新政考》
E.《东槎见闻录》
参ABCDE
13、在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上,康有为的主张和创作首先必须是古代__________的精神的继承。(3 分)
A.为人生
B.为节操
C.为社会
D.为仁义
E.为政治
参ACE
14、近代散文创作,从70年代开始,一大批早期维新派作家进一步改革了散文创作,有不少作品出现了突破桐城派樊篱的某些倾向。他们是( )。(3 分)
A.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
B.薛福成的《筹洋刍议》
C.陈炽的《庸书》
D.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E.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
参ABCDE
15、对王国维一生所走的学术道路发生了极为深刻影响的西方哲学家有( )。(3 分)
A.斯宾诺莎
B.叔本华
C.康德
D.卢梭
E.尼采
参BCE
16、马君武的译作激发了人们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热情,在民主起到宣传鼓动的作用。他的译作有( )。(3 分)
A.《强盗》
B.《心狱》
C.《威尔退尔》
D.《笑面人》
E.《少年维特之烦恼》
参ABE
17、黄遵宪创作了许多反映日本历史歌咏名胜古迹,写风俗习惯的诗篇。这些诗篇有()(3 分)
A.《西乡星歌》
B.《不忍池晚游诗》
C.《樱花歌》
D.《都踊歌》
参ABCD
18、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政变后逃往日本,继续发扬在戊戌政变前创学会、办刊物的进取精神,先后在日本创办了( )。(3 分)
A.清议报
B.新民丛报
C.新小说
D.政论
E.国风
参ABCDE
19、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曾经先后开辟过介绍“新派诗”的专栏,刊登了相当数量的新派诗。这些专栏叫做( )。(3 分)
A.新诗界
B.诗文辞随录
C.诗界军
D.诗文随想录
E.诗界潮音集
参BE
20、文学团体南社的比较著名的成员有( )。(3 分)
A.苏曼殊
B.柳亚子
C.黄节
D.高旭
E.陈去病
参ABCDE
填空题
21、梁启超提出" 文界“的口号,进行散新,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桐城派的对立面,提出句式骈散杂糅,奇偶并举,语言半文半白,时杂俚语,外国语法,平易畅达,________________等创作要求。(2 分)参
笔锋常带情感
22、《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等诗别具风味地表现了黄遵宪幼稚的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参
社会和自然科学见解
23、被誉为“诗界”的一面旗帜的新派诗人黄遵宪,用诗歌的形式记载了日本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完成一部百科全书性的诗体的“明治维新史”,这就是《________》。(2 分)参
日本杂事诗
24、“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园逼灯前”两句诗的作者是_________。(2 分)参
陈三立
25、梁启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中,正式提出了“诗界”的口号,并明确提出“欲为诗界之哥伦布、马赛郎,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需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2 分)参
《夏威夷游记》
26、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通过对同时代诗人_____________、康有为、谭嗣同、夏曾佑、蒋智由、丘逢甲等人的诗歌评论,指出诗歌必须反对“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的错误倾向。(2 分)参
黄遵宪
27、在新派诗创作探索过程中,_____________ 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纲伦惨以喀私德,法会盛于巴力门。(2 分)参
谭嗣同
28、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读者群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扩大,逐渐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为主体的读者群。(2 分)参
工农商学兵
29、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新派诗,是在夏曾佑、谭嗣同等人的“___________”遭到失败之后,在资产阶级“诗界”理论指导下,才逐渐走上正统的。(2 分)参
新学之诗
30、派继承和发展了维新派的文学思想,但由于受种族主义思想的束缚,文学思想上的___________多于____________。(2 分)参
保守性;先进性
31、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了全面冲突与交汇,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__的中外哲学思潮杂糅的哲学氛围。(2 分)参
以进化论为主线
3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两句诗的作者是_________。(2 分)参
林则徐
33、_________在《___________》中第一次揭示出“真戏曲”的概念,及“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构成要素。(2 分)参
王国维 《宋元戏曲考》
34、被梁启超誉为“诗界一巨子”的维新派代表诗人丘逢甲,诗集名为《________________》。(2 分)参
岭云海日楼诗钞
35、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是作者运用____________比较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专著。(2 分)参
叔本华的美学观
问答题
36、刘熙载《艺概》包括哪几个部分?本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0 分)参
《艺概》为刘熙载晚年所作,全书共分六个部分《文概》、《诗概》、《词曲概》、《赋概》、《书概》、《经义概》等。除《经义概》之外,均属于有关文艺的专著,内容涉及散文、诗歌、辞赋、词曲,书法等领域。
《艺概》一书的特点(1)通过举此概彼、举少概多的概括描述,全书阐道析艺,言简意赅;(2)强调创作的真实性,提出作家深入“闾阎”了解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3)倡言“诗品出于人品”,强调作家的人品修养对创作的作用;(4)反对专事模拟,强调艺术的独创;(5)全书充满了艺术辩证法思想。
37、什么叫湘乡派?(10 分)参
湘乡派是与“宋诗运动”同时发展起来的一个文学流派。19世纪后期,曾国藩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招揽幕府才学,逐渐形成了以曾国藩为首的桐城派的别支,因曾是湘 乡人而得名为“湘乡派”。该派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使已衰退的桐城派得以“中兴”,用以抗衡太平天国的文学主张,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文界”对桐城古文的冲击。)
1、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
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和中国党》)——的文宪。
2、“师夷”,即向西方学习,是在近代提出的口号。
3、人心思变,要求“以变应变”成为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4、鸦片战争前后,作为“汉宋之学”的对立物而崛起的“经世致用”之学,标志着传统文化中重视致用的传统在近代文化中得以恢复和发扬。
5、15年,严复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强》。引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着重阐述了“自然选择”的思想。18年以《天演论》为题正式出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风靡于当时中国进步知识界的口头禅。15年,严复还在《直报》发表了《辟韩》一文。宣扬卢梭的天赋理论。
6、西方近代文化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部分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性格特征。
7、近代文化精神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文学进化思想的确立。
8、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王国维。
9、爱国主义在近代文学中,是一个超越了文学流派界限的普遍主题,中国近代文学的主旋律。
10、黄遵宪是近代最先明确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人。18年在《杂感》一诗中,提出“我手写我口”。1887年,他把自己的这种思想在《日本国志》中作了明确的表述:“语言与文字合,则通文者多”。
11、在近代的文学通俗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当推裘廷梁。他在17年发表于《苏报》的著名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
12、鸦片战争之前,在诗文中呼吁改革、防范外敌,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思想,代表诗人有:龚自珍、魏源、张维屏、张际亮、朱琦、林昌彝等。
13、从文学本身的发展看,19世纪70年初到甲午战争为近代文学的第二个时期。文学向自觉革新的道路迈进,王韬提出诗歌“不必与古合”,应表现“我之性情”。
14、早期的康有为也写了不少感慨时事关心国家安危的诗歌,如《过虎门》、《感事》、《出都留别诸公》等。
15、在散文创作方面,70年代开始,一大批早期维新派作家进一步改革了散文创作。 如: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薛福成的《筹洋刍议》、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陈炽的《庸书》、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黎庶昌的《西洋杂志》。
16、15年—17年间,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提倡“新学之诗”。19年梁启超正式提出“诗界”和“文件”的口号。
17、在散文创作方面,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变法失败后,他又提出“新民说”。这是梁启超理论体系的核心。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自己文章的评价:“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
18、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小说刊物——《新小说》,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可作《新小说》的发刊词,他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他自己创作了《新中国未来记》,这是中国第一部明确标识为政治小说的作品。
19、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新青年》宣传文学,发表了李大钊的《青春》、《今》,鲁迅的《我之节烈观》,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论》。
20、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特性:反帝反殖反封建。
21、吴趼人《九命奇冤》虽仍属章回小说,但在结构布局、人物描写等方面,都吸取了外国侦探小说的技法。
22、西方文化对我国近代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是赫胥黎的《天演论》和卢梭的《民约论》。
23、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从文学的“经世致用”,到教育民众,“开通民智”,再到“启民生之閟机”、“首人生之诚理”的演变,预示着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朝着更高层次,即向着文学为大众、为民族、为人生的审美观念的飞跃和转化。
24、周桂笙的《毒蛇圈》,是中国第一部用白话直译的较好的小说之一。
25、文学的读者群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扩大,逐渐形成以工、农、商、学、兵为主体的新的读者群。
26、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继续发扬在“戊戌政变”前创学会办刊物的进取精神,先后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等报刊。
27、曾国藩打出中兴“桐城”的旗号,选辑《经史百家杂钞》以扩充姚鼐的《古文辞类纂》。
28、《艺概》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文概》、《诗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赋概》。
29、太平天国的文学思想,属于劳动人民的文化思想层次。
30、龚自珍较好地继承了袁枚“性灵”说的精髓,将诗所重的“性情”放在时代的天平上,以新的视角,赋予新的内涵,有了新的突破。
31、晚清文学革新运动(近代文学资产阶级革新运动)主要倡导者和领袖有:黄遵宪、康有为、谭嗣同、夏曾佑、丘逢甲、严复、裘廷梁、李伯元、吴趼人等。
32、18年,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开辟了“诗文辞随录”,在《新民丛报》上开辟了“诗界潮音集”专栏,在《新小说》杂志上,特辟“杂歌谣”。
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里,又认真总结了“新诗”创作的得失,正式提出了“诗界”,它的三要素是:要新意境,要新语句,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
33、夏曾佑写的《小说原理》,有五易五难五忌之说。写小人易,写君子难;写小事易,写大事难;写贫贱易,写富贵难;写实事易,写假事难;叙事实易,叙议论难。(多项)
34、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张东阳祠正式宣告南社成立。参加成立大会的有17人,其中14人是同盟会会员。南社从1909年至1923年共举行雅集24次,出版《南社丛刻》22集,它是南社的机关刊物。
35、梁启超创作了《劫灰梦》、《新罗马》、《侠情记》等传奇。以柳亚子、陈去病等为代表的南社诗人,大力提倡“戏曲改良”(又叫戏剧界),并于1905年创办了《二十世纪大舞台》。
36、魏源不但从正面提出了变法的要求,而且最早从正面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理论。他在林则徐编纂的《四洲志》的基础上扩充增补而成的《海国图志》这一有关世界知识的书籍,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地认识世界并认识自己。
37、黄遵宪的《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别具风味地表述了自己幼稚的社会和自然的科学见解。
38、康有为从自己的审美体验中,提出了一个改革文学的方向性问题,那就是“采欧美人之长,荟萃镕铸”,“更搜欧亚造新声”。
39、黄遵宪还创作了许多反映日本历史、歌咏名胜古迹、描写风俗习惯的诗篇,它有助于我国人民对日本的认识和了解。如《西乡星歌》、《不忍池晚游诗》、《樱花歌》、《都踊歌》。
40、最早译述,清的董恂于18年以前就曾改译过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人生颂》。王韬曾翻译过法、德诗歌。他翻译了《法国国歌》和《祖国歌》。
41、马君武是我国最早翻译英国拜伦《哀希腊歌》全篇诗作的作家。
42、曾朴也是一位致力于外国文学翻译的作家。曾与丁祖荫、徐念慈
43、曾朴译雨果剧本还有《吕克兰斯鲍夏》、《项日乐》、《钟楼怪人》、《欧也尼》。
44、就严格意义上和影响的广泛深远上的文学翻译来说,由王寿昌口述,林纾笔述的《巴黎茶花女遗事》。
45、鲁迅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共收短篇小说16篇和一些童话、寓言等短篇文学作品。它的问世,不仅标明东欧、北欧、现实主主文学占据了鲁迅文学兴趣的中心,而且也标志着中国“直译”小说的开始。
46、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是作者运用叔本华的美学观,通过哲学的思辩比较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专论。
47、在《宋元戏曲考》中,王国维通过对我国古典戏曲源流的考察、比较和分析,第一次揭示了“真戏曲”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真戏曲” 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标志:(1)“由叙事体变为代言体”:(2)“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
48、鲁迅弃医从文,不久撰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斯巴达之魂》、《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等。
49、黄遵宪的《今别离》以电报、摄影、轮船、东西半球昼夜相背等近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来表现离愁别绪的传统主题。
50、黄遵宪现存的一千多首诗中,大部分是政治诗、时事诗,是纪史议政的史诗。读他的诗,犹如读一部诗体中国近代史。特别是反映中日甲午战争的作品,写得尤有特色。《悲平壤》、《东沟行》、《哀旅顺》、《哭威海》、《降将军歌》、《度辽将军歌》、《马关纪事》、《行》等。
51、秋瑾写了一些在形式上有重大突破的政治鼓动诗,如《同胞苦》、《勉女权歌》等。
52、“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南社的天下。”——柳亚子说的
53、高旭、马君武等作过创作新体诗的尝试,写过一些通俗、自由的诗或者可供配曲的歌词。如高旭的《新杂谣》、《女子唱歌》、《爱祖国歌》、《军国民歌》、《光复歌》、《近事新乐府》;马君武的《华族祖国歌》、《中国公学校歌》、《劳登谷独居》、《惜离别》等。(两个多项)
54、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名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林则徐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55、龚自珍的著名组诗《已亥杂诗》共315首;黄遵宪的《已亥杂诗》共首。比龚自珍的《已亥杂诗》晚60年。
56、丘逢甲的诗集《岭云海日楼诗钞》。
57、胡晓岑(胡曦)的《火轮船歌》比黄遵宪的《今别离》早16年。
58、用于中小学的通俗校园歌曲,黄遵宪的《军歌》、《幼稚园上学歌》、《小学校学生相和歌》。梁启超的《爱国歌四章》、《黄帝歌》、《终业式》。
59、鸦片战争前后,以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乘浙西词派衰颓之机,以比兴寄托相号召,响应者风从,遂有常州词的崛起。
60、蒋春霖是鸦片战争后成就最高的一位词人。
61、清季四大词人:王鹏运、况周颐、郑文焯、朱孝臧。(《清季四词人》)
62、在近代词坛上,朱孝臧也享有很高的地位,陈三立曾誉之为“近世词宗”。
63、龚自珍,号定庵。魏源对龚自珍散文的评价:以朝章、国故、世情、民隐为质干。
、冯桂芬的散文从“筹国用”、“改科举”、“采西学”、“制洋器”、“善驭夷”。
65、梁启超创造的“新文体”又叫:“时务文体”、“报章文体”、“康梁体”、“新民体”。
66、谭嗣同在思想上要冲决罗网,在文体上也走自己的道路。
67、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派中间,也有一批专门用传统古文的形式宣传变法、宣传的作家,以严复、章炳麟、刘师培为最著名的代表。严复的古文被吴汝纶誉为“骎骎与晚周诸子相上下”。
68、1839年6月《已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先点扬州在人们心目中已是今不如昔,接着用似扬而抑的手法叙写扬州景物的变迁。
69、龚自珍的散文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是独具特色的。他努力追求文学表现形式上的,散文形式不拘一格。从篇幅上说,有《尊隐》之类的大篇,也有《说居庸关》之类的短篇;从上说,有如《病梅馆记》等单篇短制,有如《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壬癸之际胎观》、《古史钩沉论》等组的文章。
70、冯桂芬的《复庄卫生书》是他倡导散文改革的宣言;《校邠庐》是冯桂芬的散文集。
71、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第一个报刊政论散文作家,他的政论散文集《弢园文录外编》。还创作了《漫游随录》、《扶桑日记》等游记散文。王韬的《普法战纪》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日本人将它与魏源所编的《海国图志》相提并论。郑观应的散文大多发表在《循环日报》上,它是王韬创办的。
72、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创办了《新小说》。继《新小说》之后,以刊登小说和刊登小说为主的文学期刊相继出现,这种刊物达16种之多,如:《绣像小说》(1903)、《新新小说》(1904)、《月月小说》(1906)、《小说林》(1907)、《小说时报》(1909)、《小说月报》(1910)、于1907年也出版了《新小说丛》、《小说世界》。
73、侠义公案小说,鲁迅先生提到的《施公案》、《彭公案》和《三侠五义》。
74、对于《三侠五义》的艺术性,鲁迅称之为“绘声状物,甚有评话习气”(《中国小说史略》)。
75、《荡寇志》又名《结水浒传》,这是一部反对《水浒传》的小说。
76、《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正法眼藏五十三参》、《侠女奇缘》,这是一本针对《红楼梦》的小说。它与《红楼梦》被誉为“绝好的京语教科书”。
7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写城市娼妓生活为主的小说为狭邪小说,最早出现的狎邪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出版的《风月梦》,比较流行的还有陈森的《品花宝鉴》、魏子安的《花月痕》、俞吟香的《青楼梦》、张春帆的《九尾龟》。
78、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79、吴趼人的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新石头记》、《九命奇案》、《瞎骗奇闻》、《劫余灰》、《发财秘诀》、《最近社会龌龊史》、《恨海》。
80、《老残游记》的作者是刘鹗。作者刻意地写了庄宫保、玉贤、刚弼三位清官。
81、《孽海花》的第一个作者是金一。
82、黄小配较著名的作品:《洪秀全演义》、《大马扁》、《宦海升沉录》、《廿载繁华梦》等。
83、钱江是《洪秀全演义》虚构的太平天国的军师,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是一个诸葛亮式的人物。
84、《洪秀全演义》在艺术上取法于《三国演义》的结构形式。
85、陈天华的《狮子吼》以舟山岛的民权村为背景。
86、吴梅创作了《风洞山》、《血花飞》、《暖香楼》、《无价宝》、《惆怅 》、《东海记》、《双泪碑》、《轩亭秋》等传奇杂剧十余种。
87、《打渔杀家》原名《庆顶珠》,又名《讨渔税》。该剧取材于《水浒后传》。
88、汪笑侬的剧本有《党人碑》、《博浪椎》、《献地图》、《哭祖庙》、《瓜种兰因》及“三骂”(《骂阎罗》、《骂安禄山》、《骂王朗》)等。
、戏曲改良运动几乎遍及全国各主要剧种,不少地方相继成立了戏曲班社,推行戏曲改良,用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其中影响较大、活动时间较长久的有四川的戏曲改良公会、三庆会、陕西易俗社、北京的奎德社等。
90、南开新剧团正式成立于1914年11月,1909年已经演出了由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编导的新剧《用非所学》。
91、年青的鲁迅在辛亥这一年就创作了文言短篇《怀旧》(1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