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低温容器受压元件用钢必须是 镇静 钢,钢的许用应力应取 20 ℃时的许用应力。
2. GB150.1-2011规定,下列容器的焊接接头表面不得有咬边;
σb>540MPa 钢材及 Cr-Mo 钢材和 不锈钢 制造的容器、焊接接头系数 φ=1 的容器。
3.压力容器用凸形封头包括 半球形 封头、 椭圆形 封头、 蝶形 封头和 球冠形 封头。
4. GB150.1-2011规定,压力容器的凸形封头或球壳开孔时,开孔的最大直径d≤ 0.5D 。
5.碳素钢、低合金钢的安全系数nb≥ 2.7 ,ns≥ 1.5 ;高合金钢nb≥ 2.7 ,ns≥ 1.5 。
6.B类焊接接头以及圆筒与球形封头连接的A类焊接接头,当两板厚度不等时,若薄板厚度不大于 10 mm,两板厚度差超过 3 mm;或薄板厚度大于 10 mm,两板厚度差大于薄板厚度的 30 % 或超过 5 mm 时,均应按GB150-2011要求单面或双面削薄厚板边缘成斜面。
7.卧式容器的支座主要有 鞍座 和 圈座 。
8. GB150.1-2011对焊接接头系数(φ)的规定:
双面焊或相当双面焊全焊透对接焊接接头:
全部无损探伤时φ= 1 ;
局部无损探伤时φ= 0.85 ;
9.在压力容器制造中,焊接接头表面不得 裂纹 、气孔 、
弧坑 和 飞溅物 等缺陷。
10.《压力容器》GB150.1-2011不适用于设计压力低于 0.1MPa ;真空度低于 0.02MPa 的容器;要求作疲劳 分析的容器。
11.由两室或两室以上压力室组成的容器如夹套容器,确定设计压力时应考虑 各室 之间的 最大压力差 。
12.对于K≤1的标准椭圆形封头的有效厚度应不小于封头内径的
0.15% ,K>1的椭圆形封头的有效厚度应不小于 0.30% 。
13.钢材的使用温度低于或等于-200C时应按规定作 低温夏比冲击 试验,奥氏体不锈钢使用温度≥-1960C时可 免做低温夏比冲击 试验。
14.低温压力容器的A、B、C类焊接接头均应采用 全焊透 结构。低温压力容器施焊前应进行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
15.低温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允许局部检测时,其检测长度应不小于各条焊接接头长度的 50% ,且不小于 250mm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K≤1椭圆形封头有效厚度应不小于封头内径的 A 。
A) 0.15% B) 0.2% C) 0.3%
(式中K为椭圆形封头形状系数)
2. 对于锥壳的大端,可以采用无折边结构,锥壳半顶角 A 。
A) α≤30° B) α≤45° C) α≤60°
3. 对于锥壳的大端,当锥壳半顶角α≤ A 时,可以采用无折边结构。
A) 30o B) 45o C) 60o D) 90o
4. 对于锥壳的小端,当锥壳半顶角α≤ B 时,可以采用无折边结构。
A) 30o B) 45o C) 60o D) 90o
5. 当壳体上开椭圆形或长圆形孔时,孔的长径与短径之比应不大于 B 。
A) 1.5 B) 2.0 C) 2.5
6. 内径Di≤1500mm的圆筒最大开孔直径应为 C 。
A) 开孔最大直径d≤1/4Di,且d≤320mm;
B) 开孔最大直径d≤1/3Di,且d≤420mm;
C) 开孔最大直径d≤1/2Di,且d≤520mm;
D) 开孔最大直径d≤1/5Di,且d≤220mm。
7. GB150.3-2011规定,凸形封头或球壳的开孔最大直径d小于或等于 C Di。
A) 1/3 B) 1/4 C) 1/2
8. B,C 条是错误的,不属于壳体开孔可不另行补强须满足的四个条件之一:
A) 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
B) 两相邻开孔中心的间距应小于两孔直径之和的两倍
C) 接管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57mm
D) 接管最小壁厚满足GB150表8-1要求
9. 采用补强圈补强时,应遵循的正确规定有 A 。
A) 钢材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σb≤540MPa
B) 补强圈厚度小于或等于2δn
C) 壳体名义厚度δn≤28mm
10. 不能采用补强圈进行开孔补强的压力容器为 A,B,C 。
A) 介质为高度、极度危害 B) Pd≥10 MPa
C) 壳体壁厚大于38mm D) t>350℃
11. 采用补强圈补强时,补强圈厚度应 A 。
A) ≤1.5δn B) >1.5δn C) >δn
12. GB150.3-2011中开孔补强采用的方法是 A 。
A) 等面积法 B) 极限分析法
C) 等面积法和分析法
13. 带颈法兰应采用 B 或 C 加工制成。
A) 板材 B) 热轧 C) 锻件
14. 榫槽,凹凸面及平面密封法兰的台肩高度 B 在法兰 D 厚度内。
A) 包括 B) 不包括
C) 名义 D) 有效
15. 在操作过程中,若法兰分别承受内压和外压的作用,则法兰应按 C
工况进行设计。
A) 内压 B) 外压 C) 两种压力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低温容器受压元件用钢必须是镇静钢。 ( T )
2. 低温容器用钢的冲击试验温度应低于或等于壳体或其受压元件的最低设计温度。 ( T )
3.低温容器的铭牌不能直接铆固在壳体上。 ( T )
4.插入式接管与承受疲劳载荷的压力容器、 低温压力容器、 钢材的标准常温抗拉强度 σb>540MPa的容器壳体的连接,接管内径边角处应倒圆。 ( T )
5.碳素沸腾钢板和Q235-A钢板不得用于制造按GB150或容规管辖的压力容器。 ( T )
6.碳素钢Q235-A钢板可用于制造容器设计压力P≥1.6Mpa,钢板使用温度为0~350℃,用于壳体时,钢板厚度不大于20mm,盛装毒性程度为高度或极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 ( F )
7.GB151-199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适用的换热器参数为公称直径DN≤2000mm;公称压力PN≤35MPa,公称直径(mm)和公称压力(MPa)的乘积不大于104。
( F )
8.GB151-1999规定,计算换热面积的方法是:以换热管中径为基准,扣除伸入管板内的换热管的长度,再经圆整后即得换热面积。 ( F )
9.GB151-1999规定,当换热管为U型管时,U型管的直管长度即为公称长度。 ( T )
10.管板两面均应考虑腐蚀裕量。 ( T )
11.换热管不考虑腐蚀裕量。 ( T )
12.管板和平盖上开槽时,可把高出隔板槽底面的金属作为腐蚀裕量,但当腐蚀裕量大于槽深时,还应加上两者的差值。 ( T )
13.管程设计压力大于壳程设计压力的换热器,图样上应对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接头的试验方法和试验压力提出详细要求。 ( T )
14.换热器圆筒可以采用碳素钢、低合金钢的焊接管制造。 ( F )
15.GB151-1999规定管板本身具有与筒体相对接的凸肩时,应采用锻件。
(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