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1、 “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答: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2、“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答:“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答: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蒙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4、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答:这样写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生气与魅力。
5、试着赏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答:这句话谢了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大雪过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瑟缩,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住了。这处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一个“绝”字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森冷寒意,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表现作者孤傲的情怀。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的高洁情怀和不随俗流的生活方式。
7、请说明引用舟子话的用意。
答: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衬托出作者之雅,这“痴”字指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雅情雅趣,文末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作者对“痴”字的赞赏,同时也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8、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答:作者是一个不忘故国的明朝旧臣,是一位贞洁人士。他不愿与清朝统治者同流合污,所以隐居。写作时,为了体现他对明朝的怀念,所以写“崇祯五年”。
9、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答: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
10、本文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