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猫刮胡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猫刮胡子》是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小猫学着主人的样子,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结果晚上在追捕老鼠时撞得鼻青脸肿,猫妈妈的一席话使小猫再也不刮胡子了。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使孩子们从读中体会到: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一定的用处,处理事情时一定要开动脑筋,千万不能盲目地模拟和跟从别人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本节课是课文教学的第二课时,在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下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积累词语,在文中、图中理解“老长老长、一眨不眨、聚精会神、头破血流、鼻青脸肿”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理解重点句:“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让学生知道猫胡子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自制乖乖猫卡片奖励学生。
2、利用课件片段与插图学文明理。
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用设疑、自读、讨论、释疑的办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明白“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一定的用处,处理事情时一定要开动脑筋,千万不能盲目地模拟和跟从别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重要词语的词义,能够运用。知道“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这一句话并明白课文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以物喻人,以事喻理。
三、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在教学时我用小游戏导入课堂,学习时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入手,让学生交流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抓住重点词语,分析词义,知道这个词语在文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好词语、再朗读好课文,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学会运用紧扣文中的插图找出相应的段落,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边看读课文边看插图,注重读的训练。创设多种时机指导学生读书,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例如:(1)“小猫在一旁仰着脑袋,碧绿碧绿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刮胡子。”这一句中“仰着脑袋”“碧绿碧绿的”“一眨不眨地”要重读,从语气上感觉出这是一只调皮的、好奇的猫。(2)“小花猫觉得自己的胡子老长老长的,太难看了,就学着主人的样子,也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其中“老长老长的”“也”“干干净净”这三个词在朗读时语调要拉长一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小猫的调皮可爱。在猫妈妈耐心教育小花猫时说:“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你能不能从
洞里钻进去,先要用尺子量一量。你把尺子刮掉了,当然会碰得头破血流!”这段话字的行间饱含了猫妈妈对小花猫的关心。这句话不仅借猫妈妈之口告诉了我们“猫的胡子有何作用”,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然后再作决定。在朗读时语速应放慢一些,读出猫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疼爱之情。一节课下来同学们都能声情并茂的读出自己的感受。本节课,我反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和指导,使孩子们从读中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三思而后行的道理。同时两个动画短片为我的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想像扩展的空间,此时的小猫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突出了重点,还训练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对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我觉得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积累词语,提高语文基本素养。
教学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自读、自解、自行表达。让学生带着悬念去听录音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学生兴趣浓,听得专心,很快就了解了课文内容。其次,通过小组合作朗读与讨论,自主学习课文内容。问题是自己提出来的,答案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感悟到的。同时,小组合作竞赛,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利用乖乖猫的小卡片提起学生的兴趣,大家争做乖乖猫,自始至终积极地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课前小游戏:表演大明星。带领学生表演小鸭,小猴子和老鼠,引出会吃老鼠的猫。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花猫的课文。
(板书课题:11 小猫刮胡子)要求学生认真看教师书写。
3、齐读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师适时板书:为什么?怎么刮?会怎样?)
(二)细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听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和同桌合作读课文。
要求:(1)请你和同桌一起仔细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和同桌讨论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几个?
(三)精读理解,感悟内涵。
1、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老师在同学们读书的时候转了一圈,我发现特别多的小朋友提出了小猫为什么刮胡子这个问题,有哪些同学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了,一起来说一说吧!
(1)指名学生反馈,引导找出第四自然段。
(2)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感受小花猫刮胡子前后的心情。
(3)理解词语“老长老长”,知道用两个老长比一个老长还要长。并且能够在课文中找出此类abab式的词语。(碧绿碧绿)
(4)指导完成课后练习二。课外有哪些“abab”式的词语?
(5)指导朗读:通过“老长老长”等词语读出小花猫刮胡子前后的心情。
2、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过渡:老师这个时候心里有个大大的问号了,小花猫的胡子不是一直都这么长吗?怎么会想起刮自己的胡子呢?(板书:刮)
(1)学生反馈。(板书:看 学)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小花猫是怎样看的?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3)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小猫看主人刮胡子词语。(板书:一眨不眨)
(4)理解词语“一眨不眨”。教师给学生表演小魔术,引导理解词语意思。
(5)找出课文中另外一个也表示做事很认真的词语。(聚精会神)
(6)请用聚精会神说一句话。你们还知道哪些表示做事认真的词语吗?(认认真真、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7)观看小猫刮胡子的动画。
3、学习第五至第八自然段。
过渡:小花猫看着主人刮胡子,学的这么认真,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它觉得自己非常漂亮!心里头觉得多高兴呀!大家是不是也为它一起高兴呢?
(1)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朗读课文第五至第八自然段。 要求:读完后,讨论讨论,说说你们能读懂什么?
(2)学生反馈。说说小花猫遇到的倒霉事!(板书:撞 鼻青脸肿)
(3)观看动画,情景再现。指导朗读第五、六自然段。(难受,委屈)
(4)猫妈妈是怎样对小花猫说的?朗读第七自然段。(耐心地、语速稍慢)
(5)学习“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知道猫胡子的作用。
(6)听了猫妈妈的话,小花猫心里有什么感受?它想对猫妈妈说些什么? (板书:听 再也不刮胡子了 )
(四)总结全文,明白道理。
1、提问:小花猫在刮自己的胡子的时候知不知道胡子的作用呢?你想对小花猫说什么?
2、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能看到别人做什么就自己学着做什么,而是要动脑经想一想,这件事情能不能做?该不该做?做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3、课件出示道理:不能看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五)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1、你们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我们不能看到别人做,就去学的?(演杂技等)
2、课件出示猫身体器官的作用。
(六)结语:下课的时候老师还想告诉大家,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故事也是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的,比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同学们课外可以读一读!
五、说作业设计:
1、请小朋友们课外读一读与课文类似的故事吧!
2、动脑筋试着改编课文中的小故事。
六、说板书设计:
主板书: 11 小猫刮胡子
看 → 学 → 刮 → 撞 → 听
一眨不眨 干干净净 鼻青脸肿 再也不刮胡子了
副板书:
为什么?
怎么刮?
结果怎样?
篇二:小猫刮胡子说课稿
小猫刮胡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猫刮胡子》是语文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小猫学着主人的样子,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结果晚上在追捕老鼠时撞得鼻青脸肿,猫妈妈的一席话使小猫再也不刮胡子了。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使孩子们从读中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三思而后行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刮”、“肥”等13个生字。会写“血”、“净”等8个生字及以下词语:刮胡子、晚上、干干净净、头破血流。学习新部首月字旁和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小猫的胡子的作用,明白“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三、说教学思路:
本节课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我重点以读为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读来感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同时有意扩展学生的想像思维,在学习积累运用词语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2.学习生字。理解词义。积累“狡猾、耐心、白花花”等词语。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小猫图,问:小朋友们喜欢猫吗?喜欢它什么呢?你能说一说吗?
2、大家说的真不错,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只爱美的小花猫,竟然学着自己的主人刮起了胡子,结果在一次抓老鼠的行动中撞得头破血流,大家想不想去看看这只可爱的小花猫呢?
3、好!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小猫刮胡子(板书课题,学生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后的生字,同桌互相读两遍。
2、给每个自然段编上序号。
3、选择自己最爱读的自然段,读给同桌听。
4、全班齐读课文。
5、教师范读,学生听,听后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识字。
1、课件出示会认字,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后,开火车认读。完成摘果子的游戏。
3、出示词语让学生读:刮胡子、肥皂、干干净净、镜子、狡猾、脑袋、追捕、鼻青脸肿、耐心、头破血流
四、学写字。
1、课件出示要书写的8个生字,学生拼读。
2、给这8个生字口头组词。
3、和小组同学一起用自己的好办法识记生字。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讨论。
5、教师范写,重点注意:血、净、晚、旁、脸
6、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7、教师讲评。
小猫刮胡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猫刮胡子》是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的课时目标为两课时,本节课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二、说学情
我们班的小同学基础大多比较好,思维活跃,学习能力较强。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普通话还说的不标准,所以导致他们朗读课文的能力比较差,需要老师指导。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一课时要求会写会认的生字和词语,也大体上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小花猫胡子的作用,能理解“一眨不眨、聚精会神和老长老长”这三个词语的意思,会用“聚精会神”这个词语写句子,会写像“老长老长”这样的abab型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在比较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学会运用“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式学习”等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明白“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作用,不能见到什么就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同时能像小花猫一样,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一眨不眨、聚精会神和老长老长”这三个词语的意思,会用“聚精会神”这个词语写句子,会写像“老长老长”这样的abab型词语。
2、教学难点: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并将这些道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五、说教学方法
这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所用到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通过清晰、准确的语言来叙述、解释、传递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动画、表演小魔术来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真实体验。 练习法-在课堂上通过及时做相应的习题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读书指导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段落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小组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和辩论来获得知识。
六、说学习方法
这节课学生所用到的学习方法有:
发现式学习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观看动画、欣赏小魔术来亲身体验、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什么可以学什么不可以跟着学,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
小组合作式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指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
七、说教学过程
1、通过一张可爱的小猫图片导入课题,然后用摘苹果、开小火车这两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游戏来复习生字词,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尽量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2、课文内容的学习。
(1)通过小猫正在学主人刮胡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小花猫正在做什么。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想一想下面的两个问题:1、小花猫是怎样看主人刮胡子的?
2、看了主人刮胡子后,小花猫想了什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把自己找到的答案划上直线。
(2)通过对上面两个问题的解答引出“一眨不眨、聚精会神、老长老长、碧绿碧绿”等词语,通过老师表演小魔术来让学生理解并亲身体会什么是“一眨不眨”,并进一步学会用“聚精会神”这个词语写句子,然后可以写出像“老长老长”这样的词语。
(3)齐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找出描写小花猫动作的词语并思考小花猫有没有抓到老鼠。
(4)当猫妈妈看见被撞的鼻青脸肿的小花猫时,猫妈妈是怎样教育小花猫的,由此进入第七段的学习,指导学生读猫妈妈的话,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明白小花猫胡子的作用,知道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最后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联系生活,举出一些只能看别人做但不能跟着学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布置课后作业。
8、说板书设计
这一课时的板书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具体的板书设计如下: 11 小猫刮胡子
看 → 刮 → 撞 → 听
一眨不眨 干干净净 鼻青脸肿 再也不刮胡子了
篇三:小猫刮胡子说课稿(黄恩梅)
《小猫刮胡子》说课稿
淮滨县防胡中心小学:黄杰
一、说教材:
《小猫刮胡子》是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小猫学着主人的样子,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结果晚上在追捕老鼠时撞得鼻青脸肿,猫妈妈的一席话使小猫再也不刮胡子了。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使孩子们从读中体会到: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一定的用处,处理事情时一定要开动脑筋,千万不能盲目地模拟和跟从别人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本节课是课文教学的第二课时,在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下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积累词语,在文中、图中理解“老长老长、一眨不眨、聚精会神、头破血流、鼻青脸肿”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理解重点句:“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让学生知道猫胡子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猫咪卡片奖励学生。
2、利用课件片段与插图学文明理。
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用设疑、自读、讨论、释疑的办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明白“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一定的用处,处理事情时一定要开动脑筋,千万不能盲目地模拟和跟从别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重要词语的词义,能够运用。知道“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这一句话并明白课文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以物喻人,以事喻理。
三、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在教学时我用猫咪卡片导入课堂,学习时从启发学生质疑入手,让学生交流讨论。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抓住重点词语,分析词义,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好词语、再朗读好课文,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边看读课文边看插图,注重读的训练。
例如:(1)“小猫在一旁仰着脑袋,碧绿碧绿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刮胡子。”这一句中“仰着脑袋”“碧绿碧绿的”“一眨不眨地”要重读,从语气上感觉出这是一只调皮的、好奇的猫。(2)“小花猫觉得自己的胡子老长老长的,太难看了,就学着主人的样子,也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其中“老长老长的”“也”“干干净净”这三个词在朗读时语调要拉长一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小猫的调皮可爱。在猫妈妈耐心教育小花猫时说:“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你能不能从洞里钻进去,先要用尺子量一量。你把尺子刮掉了,当然会碰得
头破血流!”这段话字的行间饱含了猫妈妈对小花猫的关心。这句话不仅借猫妈妈之口告诉了我们“猫的胡子有何作用”,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然后再作决定。在朗读时语速应放慢一些,读出猫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疼爱之情。
本节课,我反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和指导,使孩子们从读中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三思而后行的道理。同时课件为我的教学起到增色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视觉空间。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感悟答案。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利用猫咪图片及讲故事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个关于小花猫的故事。引入课题。
2、齐读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细读课文,整体把握。
1、领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和同桌合作读课文。
要求:(1)请你和同桌一起仔细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和同桌讨论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几个?
(三)精读理解,感悟内涵。
1、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老师发现有些同学读书很认真,已经把小手举起来了,找位同学来说一说吧!
(1)指名学生反馈,引导找出第四自然段。
(2)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感受小花猫刮胡子前后的心情。
(3)理解词语“老长老长”,知道用两个老长比一个老长还要长。并且能够在课文中找出此类abab式的词语。(碧绿碧绿)
(4)课外有哪些“abab”式的词语?
(5)指导朗读:通过“老长老长”等词语读出小花猫刮胡子前后的心情。
2、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过渡:老师这个时候心里有个大大的问号了,小花猫的胡子不是一直都这么长吗?怎么会想起刮自己的胡子呢?
(1)学生反馈。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小花猫是怎样看的?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3)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小猫看主人刮胡子词语。
(4)理解词语“一眨不眨”。引导理解词语意思。
(5)找出课文中另外一个也表示做事很认真的词语。(聚精会神)
(6)请用聚精会神说一句话。你们还知道哪些表示做事认真的词语吗?(认认真真、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7)观看小猫刮胡子的课件。
3、学习第五至第八自然段。
过渡:小花猫看着主人刮胡子,学的这么认真,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它觉得自己非常漂亮!心里头觉得多高兴呀!大家是不是也为它一起高兴呢?
(1)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朗读课文第五至第八自然段。 要求:读完后,讨论讨论,说说你们能读懂什么?
(2)学生反馈。说说小花猫遇到的倒霉事!
(3)观看动画,情景再现。指导朗读第五、六自然段。(难受,委屈)
(4)猫妈妈是怎样对小花猫说的?朗读第七自然段。(耐心地、语速稍慢)
(5)学习“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知道猫胡子的作用。
(6)听了猫妈妈的话,小花猫心里有什么感受?它想对猫妈妈说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明白道理。
1、提问:小花猫在刮自己的胡子的时候知不知道胡子的作用呢?你想对小花猫说什么?
2、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能看到别人做什么就自己学着做什么,而是要动脑经想一想,这件事情能不能做?该不该做?做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3、课件出示道理:不能看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五)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下课的时候老师还想告诉大家,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故事也是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的,比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同学们课外可以读一读!
五、说作业设计:
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六、说板书设计:
主板书: 11 小猫刮胡子
看 → 学 → 刮 → 撞 → 听
一眨不眨 干干净净 鼻青脸肿 再也不刮胡子了
副板书:
为什么?
怎么刮?
结果怎样?
篇四:小猫刮胡子教学设计和反思
《小猫刮胡子》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小猫的胡子的作用,明白“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作用,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同时能像小花猫学习,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4、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学会运用“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式学习”等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在读中抓“一眨不眨、聚精会神和老长老长”等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2.朗读课文,感悟小猫刮胡子错在哪里。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1.了解猫胡子的作用,懂得为什么把“胡子”比做“尺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小猫刮胡子ppt、小猫刮胡子和小猫捉老鼠的动画。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你们见过谁刮胡子?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只爱美的小花猫,它也把自己的胡子刮掉了,大家想不想去看看这只可爱的小花猫呢?请大家和我一同走进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出示课件:主人怎样刮胡子?(用——画出)(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聚精会神”是什么意思?用“聚精会神”造句。
过渡语:主人刮子这样认真,小猫是怎样学的?
2、小花猫是怎样看主人刮胡子的?(用波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就句子:小花猫在一旁仰着脑袋,碧绿碧绿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刮胡子。
(1)“仰着、一眨不眨”等词能看出小花猫刮胡子怎样?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练习:碧绿:碧绿的碧绿的鲜红————金黄————
3、主人走后,小花猫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用画第三、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小花猫觉得自己的胡子老长老长的,太难看,就学着主人的样子,也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
(1)指导读“老长老长的、太难看、也、干干净净”读这几个词时,语调要拉长一些。
(2)用干干净净说一句话。
看动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花猫捉老鼠时撞得鼻青脸肿。(课件出示句子:晚上,小花猫追捕老鼠。老鼠很狡猾,从墙上一个小洞里钻了过去。小花猫追了过去,却一头撞在墙上,撞得鼻青脸肿。“狡猾”是什么意思?用“狡猾说”一句话
4、猫妈妈是怎么教育小花猫的?(第七自然段)
(1)指导读第七自然段。
(2)读了猫妈妈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5、通读全文: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6、拓展延伸:查资料了解关于猫的知识。
(二)、板书设计:
小猫刮胡子
小猫学(主人)刮胡子
鼻青脸肿、头破血流
不能见到什么就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教学反思:
《小猫刮胡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小猫学着主人的样子,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结果晚上在追捕老鼠时撞得鼻青脸肿,猫妈妈的一席话使小猫再也不刮胡子了。课文内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第二课时我重点放在读的训练上,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在教学时我直接点题复习词语,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入手,让学生交流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然后围绕问题展
开教学。紧扣文中的插图找出相应的段落,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边看读课文边看插图,注重读的训练。例如:(1)“小猫在一旁仰着脑袋,碧绿碧绿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刮胡子。”这一句中“仰着脑袋”“碧绿碧绿的”“一眨不眨地”要重读,从语气上感觉出这是一只调皮的、好奇的猫。(2)“小花猫觉得自己的胡子老长老长的,太难看了,就学着主人的样子,也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其中“老长老长的”“也”“干干净净”这三个词在朗读时语调要拉长一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小猫的调皮可爱。在猫妈妈耐心教育小花猫时说:“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你能不能从小墙洞里钻进去,先要要用尺子量一量。你把尺子刮掉了,当然会碰得头破血流!”这段话字的行间饱含了猫妈妈对小花猫的关心。这句话不仅借猫妈妈之口告诉了我们“猫的胡子有何作用”,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然后再作决定。在朗读时语速应放慢一些,读出猫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疼爱之情。一节课下来同学们都能声情并茂的读出自己的感受,效果十分理想。
本节课,我反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和指导,使孩子们从读中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三思而后行的道理。
篇五:小猫刮胡子教学案例
《小猫刮胡子》教学案例
一、 教材依据
语文s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11课《小猫刮胡子》
二、 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有趣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一只小花猫学着主人的样子,把自己的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结果,晚上在追捕老鼠时撞得鼻青脸肿的,猫妈妈的一席话使小花猫再也不刮胡子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一定的用处,不同的角度起着不同的作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开动脑筋,千万不能盲目地模拟和跟从别人的道理。为了较好地实践课标精神,在教学中我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处理好自己的角色,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空间,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探求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巩固生字的理解和精读课文上,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的同时,倡导合作、对话、共享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互动中明白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一定的用处,处理事情时一定要开动脑筋,千万不能盲目地模拟和跟从别人的道理,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积累词语,在文中、图中理解“狡猾、耐心、头破血流、鼻青脸肿”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理解重点句:“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让学生知道猫胡子的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自制卡片搞小竞赛学习生字词。
2、利用课件片段与插图学文明理。
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用设疑、自读、讨论、释疑的办法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明白“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一定的用处,处理事情时一定要开动脑筋,千万不能盲目地模拟和跟从别人”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
1、理解:“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并明白课文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以物喻人,以事喻理。
六、教具预备:
课件、自制小动物图片、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指导复述。
师:(出示小花猫图片)“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了关于一只小花猫的什么故事吗?”(讲了小花猫学着主人的样子刮了胡子,晚上去捉老鼠撞得鼻青脸肿,以后就再也不刮胡子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导复述。(要求学生说出完整的一句话)
师:“说得真好,表示你们都很认真听课了。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第11课《小猫刮胡子》。”(板贴小花猫图片,并板书课题)
(二)在寓教于乐中积累和运用词语。(复习生字词)
师:(出示小花猫图片)“听,小花猫说,要大家跟他一起去捉老鼠。”(出示老鼠词卡)“比一比,谁是捉老鼠的高手,好不好?”
教师逐一出示老鼠词卡:狡猾、耐心、头破血流、刮胡子、鼻青脸肿、干干净净、追捕、肥皂、脑袋、镜子。指名比赛读,读对的全班跟着齐读,并把老鼠词卡奖给读对的同学。
(在复习生字词的同时,让学生学习积累词语。)
(三)复习课文内容,指导看图说话。(复习课文1-3自然段)
1、复习前3自然段的内容:(出示课文第一张图片)“同学们,还记得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吗?”(画的是小花猫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刮胡子。)
板书:一眨不眨地看着
2、你觉得图片中的这只小猫是只怎样的小猫呢?(好奇、可爱、调皮、爱美)
3、用你喜欢的语气朗读课文1---3自然段。
(四)营造和谐气氛,引导学生读、说、感悟。(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
1、设疑:“这只可爱的小花猫等主人刮完胡子走了后,他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一起去瞧一瞧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4—8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谁能在这个自然段中用“———”划出小花猫怎么想的句子,用“~~~”划出小花猫怎么做的句子。”(边读边划)
3、检查汇报,指名划答案。
4、分组讨论并交流。(教师提示:讨论两字都是言字旁,一定要开口说话才叫讨论交流。)
(1)小花猫看了主人刮胡子后,想什么?做什么呢?
(2)理解“老长老长”,练习口头说话。(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话)
(3)细读细节描写,想象说话。
小花猫怎样刮胡子的,课文没有写出来,你能说一说吗?(动动手,模拟小猫刮胡子。)
胡子刮干净了,小猫满足吗?照照镜子,它会说些什么呢?(作照镜子状想象说话)
板书:刮得干干净净
5、(课件出示第5、6自然段文字)“到了晚上,这只漂亮的小花猫要去捉老鼠了,去看看他捉到老鼠了吗?”
(1)找出小猫捉老鼠的句子。理解“狡猾”,指导读句子。
(2)老鼠没捉到,小猫又碰到什么事?找出句子自读一遍。理解“鼻青脸肿”,指导用“疼”的语气(板书:撞得鼻青脸肿)
(3)指名练读句子。
师:好可怜的小花猫哟,你们说要是他妈妈看见了,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心疼、担心、生气)
6、(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文字):那猫妈妈会说些什么呢?能找出猫妈妈说的话吗?(学生边读边划)
(1)找猫妈妈的话,用双横线划出来。
(2)指名学生选择多角度朗读:“能专心疼、或是担心、或是生气的语气读读猫妈妈说的话吗?”(教师随机指导,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指名汇报)
(4)讨论“小猫刮胡子对吗?他错在哪里?”
①借助“尺子”说明猫胡子的作用。
②假设:假如没了胡子怎么办?
③补充小知识:猫身体的器官与捉老鼠本领的联系。
(5)明理:猫的胡子作用可大呢!不应该学主人刮胡子,不能别人做什么就学什么。那么,生活、学习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呢?(学生举例汇报)
教师结合汇报并板书:做事要动脑,不要盲目学人 (学生齐读,默记板书道理)
(6)指导用“耐心”的语气齐读第7自然段。
7、猫妈妈的话我们是听明白了,小花猫听明白了吗?(齐读第8自然段)
小组内讨论、交流:那么小花猫该对妈妈说些什么,才能让妈妈放心呢?才会成为一只真正的捉老鼠高手呢?请用“我想对妈妈说”开头,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指名汇报)
(五)、总结表扬,布置作业。
师:真是一群懂事的好孩子。这个有趣的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在这节课中都表现得很好,给自己热烈的掌声表扬一下吧!(师生鼓掌)
师:课后回去把这有趣的故事多读几遍,再把他讲给家里人听,好吗?
(如有时间,要指名检查学生诵读喜欢的句子、段落,指导有感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