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职工六条禁令
(试行)
1、严禁讥讽、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严禁私自雇用他人代课;
3、严禁工作时间网上聊天、炒股、玩电脑游戏;
4、严禁工作日中午饮酒、在课堂上吸烟及接打手机;
5、严禁接受学生、家长财物及一切以教谋私行为;
6、严禁在校园穿拖鞋、施浓妆、染彩发。
附件3: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的细节
“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对老师来说,细节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下面列举的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注意的细节,处理好这些细节,有助于降低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率。 (1)不要用敲打讲桌的方式来平息教室内的喧闹声或提醒学生集中精神。因为硬梆梆的敲打声刺耳,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2)不要因一点小事就生气地离开教室。你的离开会令个别学生幸灾乐祸,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冤屈。你的责任是教育学生,是规范学生行为,而不是丢下学生不管。
(3)不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吼叫不仅不能增强批评的力度和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你的无奈、。让学生服气的不是大嗓门,而是大胸怀、大气度,是透彻感人的说理和亲切平和的人文关怀。
(4)不要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这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让学生在同学中被孤立,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5)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一旦将学生所犯的错误告知家长,学生的心理底线往往就被冲破了。一般来说,通知家长的频率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差。
(6)不要在批评学生时翻旧账。成长过程中的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如果你的“账本”上,老是记着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并且时不时地翻出来,会使学生讨厌,更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7)不要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过分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会让学生把握不准自己行为的尺度和标准,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意识。
(8)不要在饮酒后批评学生。酒精的作用会让你情绪冲动,说过头话,做过头事。
(9)不要在一个学生面前谈论另一个学生的不是。
(10)不要用轻蔑的言辞或表情对待学生。老师是学生的精神依靠,老师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把标尺。轻蔑不仅会伤害学生的感情,而且会使学生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和抵触情绪。
(11)不要在学生面前架二郎腿,不要在教室抽烟、接电话。
(12)不要把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
(13)不要阻止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14)不要在批评学生时涉及学生的生理缺陷或家庭背景。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也是老母之心的体现。
(15)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更不要因工作或生活上不顺心,把怨气迁怒到学生身上。学生不是您的出气筒,而是需要您关心、爱护的对象。
(16)不要在学生面前指责甚至诋毁其他教师。您的不当言论不仅会损毁其他教师的形象,也会损毁您自身的形象,还会对学生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17)不要在与学生谈话时目光游移、心不在焉。这样做会让学生产生“老师并不在意我”“老师不尊重我”的失落感、自卑感。
(18)不要忽视学生的任何闪光点,哪怕是小小的。学生有进步或有优秀表现时,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在学生心目中,来自老师的表扬是自我价值的最佳体现。
(19)不要迁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过错。因为品质的培养比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成绩好的学生本来就有一种优越感,老师的迁就不仅不利于培养其良好习惯,还容易助长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气。
以上这些细节仅仅是教育教学管理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细节还需在具体工作中细心观察,耐心捕捉,认真对待。只要老师从自己做起,心中有学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一定能够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
附件4:
老师最容易犯的十项过失
一、不笑二、经常训人
三、过严
四、情绪不好,不稳定
五、缺少耐心
六、偏爱,不公平,讨厌个别学生
七、一名学生犯错,责备所有学生
八、衣着不整齐
九、体罚学生
十、一味表现清高
附件5:
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老师
(1)言而无信,经常骗人,少责任心。
(2)不会换位思考,不与学生交朋友;少心理知识,少慈心善意。(3)性情暴躁、爱发火,打骂学生,记仇;少耐心,少宽容心。(4)课堂纪律差,难以组织教学;少驾驭、组织能力。
(5)歧视所谓差生,说粗话、脏话,用语言侮辱学生人格;少面向全体观念,少人文情怀,少修养。
(6)处事明显偏袒,不辨是非、乱下结论;少公心,少全局观念。(7)讲课枯燥无味,课堂气氛差,作业过难、过多;少研究教材,少了解学生,少教学方法,少经验。
(8)听不进学生意见,不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少谦虚,少知识。(9)爱罚学生,爱告状;少方法。
(10)总摆老师架子,高傲;少修养,少师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