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发展概况
南昌昌南工业园于2001年10月经、市批准成立,起步区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其四至范围为:东至万溪下街村、南至朱桥东路、西至洪都铁路运输专线、北至广州路。园区已形成以汽车零部件加工、食品加工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和以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重要基地。
2002年3月园区正式破土动工,2003年2月园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2005年7月园区党工委挂牌成立,2006年3月经省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南昌昌南工业园区。目前工业园管委会下设“三部一室一中心”(即规划工程部、经济发展部、财务部、办公室、管理服务中心),共有干部职工15名。目前。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4亿余元,园内七纵五横总长约17公里的道路网络已全部建成通车;排水系统(包括明、暗渠)已建成,水、电、通讯等地下网线随道路已基本预埋完毕;园内所有已完工道路的亮化、绿化、美化也已完成。
作为青云谱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工业园一直围绕打造“繁荣园区、和谐园区、文明园区、特色园区”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周边江铃汽车集团、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等大企业集团的产业辐射效应,逐步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加工为主的机械零部件加工特色产业。同时,工业园依托特有的区域位置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食品加工业。迄今为止共有73家企业入园,其中建成投产的有62家,在建3家,待建1家,非公企业共有68家,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18家,园内注册园外经营企业7家,解决就业人口7908人。
2003-2006年园区累计实现招商签约资金18.03亿元,招商实际到位资金12.17亿元,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8.76亿元,销售收入18.63亿元,出口创汇10749万美元,实现税收7888.32万元。
2007年一季度,工业园实际利用外资81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1.5%;实际利用内资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8%;实现工业总产值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9%;销售收入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1%;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7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5%;完成税收1321.4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6.5%。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步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一个中心,即突出招商引资这个中心;强化两个重点,即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和为企业服务两个重点;做强三大产业,即以江铃华翔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以新大泽螺旋藻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以深圳农产品昌南物流中心、华东装潢建材博览城、九州通医药物流及新地冷冻物流四大项目共同构建的市场物流业。实现四个突破,即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突破、产业发展的突破、经济总量的突破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突破;依托环境造园、项目兴园、科技强园、机制活园,以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得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充沛的精力,推进我园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速增效,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我们将力争明年年初华东装潢建材博览城一期正式开业;新大泽集团投资的研发中心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明年上半年江西新地冷冻大世界公司的二期冷冻物流仓库竣工投入使用;明年7月湖北九州通医药物流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明年10月份深圳农产品昌南物流中心开业;并将协助前万针织城项目的正式启动。为确保上述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将进一步做好项目用地的拆迁安置工作,继续做好拆迁户的工作,督促已签订协议的拆迁户在限定的时间内将房屋拆除。进一步加快拆迁进度,加大拆迁力度,主要工作是对深农(二期)地块(航空路以东)的房屋进行拆迁摸底并实施拆除。
(二)转变策略,深挖招商引资潜力。
围绕做优做强工业园区的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和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倡导无地招商,实现五大转变:一是由人人招商向人人安商转变。重点加强亲商、安商、富商理念的宣传,要完善安商机制的建设,创造人人安商,人人亲商,人人富商的浓厚氛围。二是由全面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要有针对性的招商,重点引入外资企业、知名企业、品牌企业,全面提升园区的实力和产业水平。明年重点围绕汽车配件、轻纺服装、医药食品三大产业招商,形成产业集群。三是由以情招商向以商招商转变。让进入园区的成功企业用自己的感受来推介园区的环境,吸引同行企业或产业延伸配套企业落户。四是由招商向市场招商转变。通过市场方式,拓宽招商渠道,优化招商质量,提高招商效果。五是由优惠招商向服务招商转变。转变过去单一靠优惠招商的局面,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投资环境,以园区良好的内外环境搭建招商平台。
(三)攻难克艰,不断增大财税总量。
继续做好工业园的日常资金结算和帐务处理工作,保证工业园资金运转通畅;在全面完成2008年税收考核目标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与税务部门的联系,稳定税源,确保园区注册企业2008年税收正常收缴;积极协调做好新入园企业的工商、税务注册(变更)工作,进一步规范新入园企业流程,确保新入园企业税收和其生产建设期中所产生的建筑税不“跑、冒、滴、漏”;对工业园尚未进行工商、税务变更的企业攻难克艰,“拔钉子”;进一步加强与省、市区财政部门的联系,积极配合做好2008年度入园企业返还工作和2009年度工业园市区财政审核工作。用足用好“两争一超”主题实践活动提出的给予工业园区的扶持资金用于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把税收返还园区落实到位;加强协税护度,继续完善税源台帐,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努力培植税源,力争2009年度协税护税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优化环境,倾力打造魅力园区。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网络,积极推进航空路景观改造工程和园区道路硬化工程,改善园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逐步完善园内公交、金融、邮政、通信的配套服务网络,明年将正式启动金鹰路与航空路延伸段的建设。在过去“”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开展企业人才引进服务、员工培训服务、银企合作服务,坚持做到“一巡三会”规则,即规划工程部人员每天对园内所有施工现场巡视一次,管委会每周召开一次入园项目推进协调会,每季召开一次入园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园区服务及管理工作评议评价会和“四项制度”即首问责任制、公开承诺制、工作限时办结制及现场办公、回访制。促进管委会机关作风的改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密切跟踪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四大物流市场。我们将努力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务环境,把昌南工业园打造成和谐魅力园区。
(五)创新思路,继续扩大党群组织覆盖面。
本着“出现一个,联系一个,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明年力争在园区所有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中全部成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不断扩大其覆盖面。明年力争在不断扩大党群组织覆盖面的同时,坚持抓好党员、团员青年的教育管理工作,并着重在非公经济组织中选拔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进行组织培养。在党组织的正确指引下,坚持围绕以党建带团建促工建这一原则,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探索、锐意进取,主动寻找党群组织的建设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切入点,加强对园区党群组织的建设工作,加强对党员以及团员青年的教育引导,团结带领园区全体党员、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于昌南工业园的建设的发展工作中,促进园区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三、急需协调解决的问题
1、昌南工业园供电专线为10KV,目前已达饱和状态,待华东装潢建材城开张后,电力将严重不足,急需架接一条专线进入园区,以解决电力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
2、“两争一超”主题实践活动提出的给予工业园区的扶持资金用于发展壮大园区经济,请领导予以协调解决。
3、昌南工业园B-13地块安置房源严重短缺,特别是一室一厅、二室一厅、三室二厅的户型,尽管已提供了4386.25平方米的安置房,但其中复式结构的户型多达16套,而且很多都是大复式结构。该地块的大多数拆迁户经济上都比较困难,根本无力购买复式楼。因房源紧张,虽然陆续签订了安置协议,也只是在协议中注明了安置的总面积,无法将安置房具体落实到户。为减少今后分房的压力,避免因分房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冲突,望尽快再增加以下几种结构的房源:一室一厅8套(57.28平方米)、二室一厅12套(82.2平方米)、三室二厅8套(134.49平方米)。
4、关于江铃建业投资清算问题。根据2006年3月3日《关于昌南工业园投资清算的会议纪要》园区尚欠江铃建业人民币捌仟贰佰壹拾肆万零伍佰伍拾贰元叁角(小写:82140552.30),未含昌南公司已缴税金。区原定将两宗土地款冲抵,但所有欠款必须在2006年12月底前一次性全部解决。日前一宗土地工业园A-05地块即将挂牌,可冲抵应付款约2930万元,但另一宗土地即位于广州路以南,青山湖南大道以西100亩土地仍在报批过程中,现江铃建业多次来函,要求以现金方式在2009年12月底之前清偿所有欠款。
南昌昌南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二○○九年三月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