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第一周 第一节
课型
理论课
内容
(室内课) 1:引导课,体育常识:制定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的方法
目的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制定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
教学内容
一、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讲解课堂要求任务。
一、讲解本学期体育课的要求和任务内容。
二、 课堂常规
①、认真遵守纪律。
②、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正确姿态。
③、能够自觉做到无故旷课,迟到,有事要请假。
三、制定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的步骤与方法
步骤:
1、制定前要对自已的体能、健康状况等素质有一定的了解
2、根据检查与测试结果确定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
3、按确定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锻炼
4、对锻炼过程进行评价
5、适当修定锻炼计划与运动处方
6、按修定后的内容进处锻炼。
7、经过一定时间或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以后再进行评价检查锻炼效果
方法:
1、 锻炼阶段
2、 确定每个锻炼阶段的重点与指标
3、 划分确定每周练习的次数和时间
4、确定每周练习的负荷的节奏
5、确定每周练习的内容
二、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的格式与内容
1、条目式
2、表格式
四、制定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注意的问题
[1] [2] 下一页
《单手肩上投篮》理论课教案
班级: 人数:45人 时间:
教学内容单手肩上投篮
教学任务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2.提高学生动作分析能力.
教 学 内 容
一、单手肩上投篮的用途:
单手肩上投篮是现代篮球比赛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投篮方法是行进间和跳起投篮的基础。它具有出手点高、便于结合其他动作、不易被防守等优点,并能在不同位置和距离上应用。
二、持球姿势:
以可手投篮为例。右手持球于肩上,手腕后翻,前臂与地面接近垂直,左手扶球的左侧。两腿微屈,右脚略前于左脚,身体的重量落在两脚掌上。眼睛注视篮圈前沿或碰板点。
三、持球手型:
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托球的后下部,手腕后屈,小臂向上,用手指和指根把球控制住,球的重心落在食指和中指之间。
四、投篮动作:
投篮时,右臂随着下肢蹬伸的力量向上充分伸展,同时左手离开球,最后用手腕屈和手指用力拔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脚跟稍提起,球出手后身体充分伸展,重心移至前脚掌,食指正对瞄篮点,手心向下,腕、臂放松
五、出手动作:
投篮时球最后出手的动作,是投篮能否准确命中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投篮的方向、力量、弧度和旋转。出手动作包括正确的投篮手法和全身的协调用力。投篮时全身协调用力要有一定的顺序,整个动作要协调连贯,轻松柔和,掌握好节奏。投篮时,随着下肢蹬伸和腰腹伸展,投篮臂向前上方抬肘伸臂,最后力量集中到手腕和手指上,由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的动作,使球通过食指、中指的指端柔和地飞出。出手后,全身随球跟送,手臂自然伸直。通常距离越近,身体其他部分用力越小,多以手腕和手指用力为主;投篮距离越远,身体协调用力越大,对手腕、手指调节力量的能力也要求越高。
六、瞄篮点:
瞄篮点是指投篮时目视的点。它是掌握投篮动作,提高投篮命中率的重要方面。投篮有直接投中和碰板投中两种方法。
1、直接投中:应瞄准离投篮者位置与篮圈上最近的一点。
2、碰板投中:应瞄篮板上能使球碰板后弹入球篮的一点。一般投球点与篮板成15-45度角的位置时较好。投篮时,应根据投篮的位置、距离、球飞行的弧度和球的旋转等因素来选择适宜的瞄篮点,若碰板角度小,距离远,则瞄篮点离篮圈的距离高而远;若碰板角度大,距离近,则瞄篮点距离篮圈的距离低而近。
七、抛物线:
抛物线是指球出手后在空中飞行的弧度。一般有高、中、低三种抛物线。
1、高弧线:是指球飞行的路线接近于垂直,篮圈的暴露面在下面的面积最大,故容易投中。但是这种球飞行的弧线太长,若要在较远的距离投篮达到这种高度的弧形路线,比较困难。如果要达到这种高弧线,用力就必须很大,这就不易掌握飞行方向,而实际上降低了命中率。
2、低弧线:是指球飞行的路线接近篮圈的水平面,篮圈暴露在球下面的面积很小,球易碰篮圈前沿或砸篮圈后沿而弹出,故也不易投中。
3、中弧线:这种弧线球飞行的最高点接近篮板上沿,球篮的大部分暴露在球的下面,故容易投篮命中,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抛物线。
八、球的旋转:
球的正确旋转是决定投篮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说投出的球在空中飞行保持匀速后旋,在正确情况下能使球沿正确的方向飞行,这是投篮准确性的重要前提。匀速地向后旋转,一方面可使球稳定飞行,另一方面球下落触及物体后能减缓反弹力,增加球入篮的可能性。球正确的旋转取决于出手时手腕、手指的柔和用力。
九、单手肩上投篮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单手持球不稳
原因:手指没有充分分开,手接触球的面积小或掌心接触,或是手腕后翻不够。
纠正方法:多做各种接球或拿球后的持球动作,固定持球位置,注意上举翻腕托球。
2、持球或出球时肘关节外展
原因:动作要领不明确或持球于头的侧后方。
纠正方法:肘关节内靠。
3、投篮时用力不协调
原因:蹬地和伸臂用力脱节,经常臂伸至一半又停顿,然后再做向前的压臂投篮动作。
纠正方法:徒手做快速蹬地、伸臂动作,并要求碰一定高度的标志物。
4、手腕前屈不充分,用手指前屈代替手腕前屈
原因:对手腕前屈动作不理解。
纠正方法:讲清手腕前屈的作用,多做徒手和持球时的手腕前屈练习。 5、球在空中飞行不后旋
原因:手腕前屈、手指拔球的时机掌握不好,或手腕前屈不充分。
纠正方法:反复练习压腕、拔球动作,掌握屈腕和拔球的时机。
6、抛物线太低
原因:前后脚距离太远,重心过度前倾,以及肘关节没有抬起,或球没有通过指端拔出。
纠正方法:投篮时以肩关节为轴抬肘伸臂,多做徒手或持球模仿练习。
课后小结
教材内容 1、简介背越式跳高技术概况
2、、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
课的任务 1、建立正确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概念
2、学习原地摆臂及支撑摆腿练习
3、学习上一、两步起跳练习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内 容
练习量
组 织 教 法
练习量
开始与准备部分
20
↓
25
分
一、班长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及要求
四、安排见习生
一、慢跑: 600—800米
二、柔韧练习:
1.横杠压腿
左右腿正压
左右腿侧压
&
[1] [2] [3] [4] [5] 下一页
第二课时:达芬奇与《蒙娜丽莎》
----用高中生心理学指导美术课教学
课 型:高一美术欣赏课
授课班级:高一、一班
授课时间:1课时 设计思路:
二十一世纪,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才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成才问题越来越突出 ,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社会要求人才不仅应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人才应一专多能,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高中生心理学来指导美术欣赏课教学,试图寻求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科大综合,找到一种师生互动、平等轻松且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总结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其名作《蒙娜丽莎》,并能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去评价和联想。
2、情意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理、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心态,自信及成功的体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名作《蒙娜丽莎》的欣赏、总结。
2、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课件、皮尺、学生用资料等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活动、总结、讲解、演示、启发与鼓励等
补充说明: 教案中【】内文字表示课堂设计由《高中生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作参考
教学过程:
说明:1、本课教学设计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关于学习过程的8个环节: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和反馈,并结合学习目的、计划、自学和创造和高中生的年龄特征而设计的。
2、在上课前一月中,已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图书馆、网上等查阅有关本课内容的资料,并整理和总结【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依赖性减少】
一、 组织教学
二、 实验引入新课 【高中生应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亲自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验内容:手展长 = 身高?
2、方法:请6名同学分成两组,每组由一名同学当模特,其他两名同学用皮尺测量手展长及身高长度。教师用电脑统计数据并总结结论。
3、展示达芬奇此比例图手稿图片,引出课题。
三、 授新课
一)、达芬奇艺术生平的总结(学生讨论并积极发言,教师引导并用电脑总结)【培养高中生的系统概括力】
1、 达 芬奇简介
2、 达芬奇的创作成就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二)、学生对照资料,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蒙娜丽莎》并思考以下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质疑、思考】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并用电脑总结并进一步讲解,肯定学生大胆而新颖的想法,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1、 此画创作的时间、规格、画种?
2、 此画的题材和主题是什么?
3、 此画在构图、色彩、技法上有什么特点?
4、 此画为什么会如此著名?
三)、对《蒙娜丽莎》一画的猜测【迁移创造。获得创造的快乐,树立创造的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敢想、敢说、敢做、敢冒风险、敢标新立异】
(学生通过欣赏及联想,总结现代人对《蒙娜丽莎》的猜测,或通过思考、研究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猜测、看法,教师用电脑特技展示并给以肯定和表扬)
1、《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自己
2、《蒙娜丽莎》画的是一位怀孕的母亲
3、《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妓女
4、《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肝炎患者
5、《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的情人
等等
四)、对《蒙娜丽莎》一画的再创作【迁移创造。注意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协同发展,培养创造思维品质,掌握创造的方法】【个性培养】
(教师讲解并用电脑特技演示对《蒙娜丽莎》的再创作,学生思考并发表自我想法)
如:长胡子的《蒙娜丽莎》、华阳中学的礼仪小姐《蒙娜丽莎》、时装模特《蒙娜丽莎》、新娘《蒙娜丽莎》、学者《蒙娜丽莎》、老师本人和《蒙娜丽莎》的纪念合影等
四、 欣赏、创作的实践体验 【作业解难、反馈】
二题任选一题
1、 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感受,为《蒙娜丽莎》写一篇小论文
2、 以《我心中的蒙娜丽莎》为题画一幅画,形式、内容不限。
五、 结束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