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界首市情简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6:00:47
文档

界首市情简介

走进界首--------界首市情简介区域位置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边陲,地处东经东经115°15′—115°32′,北纬30°00′—33°00′。南北长48至58公里,东西宽10至25公里,总面积6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城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77.2万,辖18个乡、镇、街道,是皖西北重要商埠和门户。历史沿革界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夏商开始,就是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东汉时王莽、刘秀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刘秀的千古史话,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此划沟为界,始称“界沟驿”;元
推荐度:
导读走进界首--------界首市情简介区域位置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边陲,地处东经东经115°15′—115°32′,北纬30°00′—33°00′。南北长48至58公里,东西宽10至25公里,总面积6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城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77.2万,辖18个乡、镇、街道,是皖西北重要商埠和门户。历史沿革界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夏商开始,就是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东汉时王莽、刘秀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刘秀的千古史话,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此划沟为界,始称“界沟驿”;元
走进界首

--------界首市情简介

区域位置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边陲,地处东经东经115°15′— 115°32′,北纬30°00′— 33°00′。南北长48至58公里,东西宽10至25公里,总面积6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城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77.2万,辖18个乡、镇、街道,是皖西北重要商埠和门户。

历史沿革 

界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夏商开始,就是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东汉时王莽、刘秀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刘秀的千古史话,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此划沟为界,始称“界沟驿”;元末红巾军领袖界首人刘福通在家乡首举反元义旗;抗战时期,界首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人口剧增,商贾云集,素有“小上海”之美誉,并与当时的刘兴、皂庙形成“界首三镇”。界首1947年设市,1953年撤市建县,19年撤县复市。

气候交通

界首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空气标准可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界首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境内主要有颍河、泉河两大水系,其中颍河横贯城市东西,可常年通航1500吨级拖船;横穿我市境内的漯阜铁路正抓紧实施复线电气化改造,漯阜铁路穿境而过,与京广、京九线相连,南洛高速公路、临界郸一级公路、省道204线和308线经过界首;市区距阜阳机场60公里。

城市地位

200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5亿元、财政收入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8%、38.5%。界首先后荣获“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全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全国教育‘两基’达标市、全国科技、体育工作先进市、安徽省卫生城市、安徽省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市”等荣誉称号。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现已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经济发展

一产

界首物产丰富,是安徽省粮、油、棉、肉主产区,为全国优质小麦、棉花、黄牛、山羊生产基地,陶庙山羊日交易、屠宰达万只,颍南10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生产基地闻名全国,红薯、大豆、蔬菜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省级认定;吕长明牛肉、宏亮熏鸡、清真牛肉干等地方特产享誉省内外。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抓好重大农业开发项目实施,扩大畜禽养殖和优势农作物种植规模,发展特色经济。目前,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有150多家,每年输出劳动力15万人,劳务收入在15亿元以上。东城兴何果蔬、新马集富羊养殖、砖集腾飞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陶庙山羊肉类深加工、泉阳三粉加工初具规模。

二产

界首工业基础较好,品牌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八五”、“九五”期间,界首曾连续5年步入全省宏观经济效益“十强”县市行列,被誉为“南有宁国、北有界首”。目前,全市已形成20多个行业,2000多个品种的工业生产体系,再生金属、再生塑料、医药、纺织制鞋、食品酿造、机械制造、渔具生产等支柱产业优势明显,涌现出华信生物药业公司、华鑫集团、云龙集团、三宝线业等一批规模骨干企业,培育出沙河特曲、金裕皖系列白酒、富硒康口服液、云龙粮食机械等全国知名产品。

近年来,、市始终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以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具有界首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

界首市工业园和田营、西城、光武、鸭王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区等“一园四区”和六个乡镇工业集中区蓬勃发展,初具规模,各具特色。“一园四区”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9.5平方公里;总投入23.5亿元,建设标准厂房44.9万平方米。田营再生铅、西城再生铜铝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光武再生塑料深加工项目均被列入省“861”行动计划和阜阳市“6611”工程。市工业园是经国家审核通过、省批准的省级工业园,园区规划有食品、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生物制药等六大产业加工区。园区已入驻华信药业、聚力机械、三宝线业、汇丰服饰等重点企业58家。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先后投入1亿多元用于环保治理,走出了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有效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园区以铅回收冶炼和极板生产为主导产业,现已入驻华鑫集团、中能电源等骨干企业40家,其中,华鑫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再生铅生产企业、全国《再生铅锭标准》制定单位和安徽省唯一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田营工业区形成了年收购废旧电瓶46万吨和年产再生铅33万吨的能力。光武循环经济工业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再生塑料集散地,是安徽省首批创业基地和174个产业集群之一,园区再生塑料经营户达2000多家,每年可回收、加工再生塑料70万吨,现已入驻永盛化纤、华腾塑编、锦盛纺织等企业42家,主要生产各类包装袋、雨鞋、汽车坐垫等产品。西城循环经济工业区是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再生分会产业规划单位,园区一期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1.5平方公里,入驻枫慧金属、丰源铜业、鑫林铝业等重点企业56家,主要生产铝锭、铜棒、铝箔带板及漆包线等产品。鸭王循环经济工业区是全国著名的绳网加工基地,现已入驻贤发塑化、双马塑化、耀杰塑化等企业18家,主要生产绳、网、线、丝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产品,带动了周边2000多农户就业。

界首外贸进出口迅猛提升。今年以来,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69%,培育出宏飞钓具、强旺调味品、福斯特钓具等一批进出口经营权企业。其中渔具行业有14家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和30多家加工厂家,主要产品有渔饵、渔坠、渔钩等,90%以上出口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目前,我市正在规划建设的渔具产业园已有欧斯润渔具、蒙特普休闲用品等7家渔具生产企业先期入驻。

三产

界首商业繁荣,市场活跃。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契机,通过城内建大商场、城郊建大市场,努力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业新格局。目前,陶庙山羊市场、东城、西城农贸市场、金都商城、新世纪商城、法姬娜商城、中南商城、莱茵商城均已建成使用。其中,陶庙山羊市场是一个集山羊养殖、交易、屠宰、加工、冷藏、销售运输为一体的综合市场。界首市内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现有星级宾馆多家,高、中、低档餐饮服务不断提升。 

城市建设

界首基础设施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新城区和“一园四区”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市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一园四区”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了新一轮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城市“东延北扩”发展战略,重点抓好城区北大门、北环路和温馨家园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了外环路、东旭路、五大街、中原东路、界光路、中原西路、北环路等重要道路的工程建设,并通过竣工验收。实施了沙颍河治理工程,配合铁路部门开展了漯阜铁路电气化复线改造工程。近两年来,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1亿元,完善了公众文化休闲广场设施,完成了“三馆一中心”建设,新铺设供排水管网15公里,加强了城区河流治理,实施了绿化、亮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完成小街巷硬化69条,天燃气管道铺设工作基本完成。

环境

界首环境宽松,优惠。、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的措施,深入开展了行政服务提速增效活动,33家审批单位和206项审批项目实现了“应进必进、进必授权”,创新了“两集中、两到位”、并联审批、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服务方式,对外来投资的项目,从项目前期调研、咨询,到筹建、动工、投产等各个环节都由市招商办和行政服务中心全程代理,进行跟踪服务,实行“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办结。全面落实“三优一诚信”,即优化环境、优质服务、优惠和打造诚信,努力营造优惠透明的环境、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严明的法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了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社会事业

界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不断巩固。科技教育计生等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累计获国家授权专利418件;2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连续3年超额完成民生资金配套任务,连续3年获阜阳市民生工程一等奖。积极改革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扎实推进医疗、养老、失业三条保障线建设,加大了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完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已建群众拆迁安置房6.56万平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1.34万平方米,在建廉租房1.6万平米;同时,注重解决群众关心的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等突出问题,扎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界首彩陶闻名全国。界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彩陶之乡,同时又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界首彩陶,又称三彩刻花陶,其工艺传承于隋唐时期的民窑,绵延流传于宋、元、明、清及时期。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家韩美林先生、雕塑艺术家闫玉敏女士等一批享有盛名的陶器制作名家,曾多次到界首指导陶器生产,设计制作了大量精美陶器艺术作品,产品出口到波兰、捷克、保加利亚等10多个国家。界首彩陶具有“器型古朴厚重、刻花简洁生动、釉色流光溢彩”等基本特征,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实用功能。2005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界首民间艺人卢山艺制作的“刀马人”刻花彩陶获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和民间工艺奖金奖。

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谱新曲,继往开来续华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确立,为加快界首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界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中国再生资源基地、皖豫边界创业家园”的战略构想,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目标,突出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打造循环经济品牌,有序延伸产品加工链条,稳步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和核心竞争力,2010年,力争规模工业超过100家,产值超过100亿元,引进外资10亿元以上,努力把界首打造成全国“金属之都”、“塑料之城”、“绳网之乡”。到“十一五”末,力争把市工业园打造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的高新技术园区,把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建成全国最大的再生铅加工基地,把光武循环经济工业区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塑料收购加工集散地,进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把西城循环经济工业区建成全国最大的再生铜铝收购加工基地,把鸭王循环经济工业区建成全国最大的绳网加工集散地,使循环经济的从业人员达到8—10万人,做到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同时,在市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一个占地336亩、总投资13亿元渔具产业园,基本形成产业配套、功能齐全、协作紧密、运转顺畅的渔具产业发展格局。

物华天宝聚人气,天时地利蕴商机。界首是一方充满希望和寻求发展的热土,、市以最优惠的、最优良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为八方来客提供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界首人民,正诚挚的期待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真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商贸洽谈,把座落在皖西北大地上的再生资源基地、艺术彩陶之乡——界首建设得更加美好! 

文档

界首市情简介

走进界首--------界首市情简介区域位置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边陲,地处东经东经115°15′—115°32′,北纬30°00′—33°00′。南北长48至58公里,东西宽10至25公里,总面积6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城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77.2万,辖18个乡、镇、街道,是皖西北重要商埠和门户。历史沿革界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夏商开始,就是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东汉时王莽、刘秀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刘秀的千古史话,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此划沟为界,始称“界沟驿”;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