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汉文字学考试知识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9:55:16
文档

汉文字学考试知识点

1.“汉字”更早的时候只称“书”、称“名”、称“文”、称“字”。2.广义的“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三个部分;狭义的“小学”,则仅指文字形体之学。3.汉字学:以汉字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汉字的起源、性质、结构和发展规律,探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以及汉字之书写、正字法等为内容。4汉字的历史功绩是什么?(5点)1)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一个方面,表现在它扩大了汉语的交际功能,促进了人类的文明。2)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二个方面,表现为对汉语日益丰富和精密的促进。3)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三个方面,表现为它对维护汉
推荐度:
导读1.“汉字”更早的时候只称“书”、称“名”、称“文”、称“字”。2.广义的“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三个部分;狭义的“小学”,则仅指文字形体之学。3.汉字学:以汉字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汉字的起源、性质、结构和发展规律,探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以及汉字之书写、正字法等为内容。4汉字的历史功绩是什么?(5点)1)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一个方面,表现在它扩大了汉语的交际功能,促进了人类的文明。2)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二个方面,表现为对汉语日益丰富和精密的促进。3)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三个方面,表现为它对维护汉
1.“汉字”更早的时候只称“书”、称“名”、称“文”、称“字”。

2.广义的“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三个部分;狭义的“小学”,则仅指文字形体之学。

3.汉字学:以汉字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汉字的起源、性质、结构和发展规律,探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以及汉字之书写、正字法等为内容。

4    汉字的历史功绩是什么?(5点) 

1)    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一个方面,表现在它扩大了汉语的交际功能,促进了人类的文明。

2)    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二个方面,表现为对汉语日益丰富和精密的促进。

3)    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三个方面,表现为它对维护汉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所起的积极作用。

4)    汉字历史功绩的第四个方面,表现为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影响。

5)    此外,在文字创制方面,汉字对其他民族也有深远的影响。

5.学习汉字学的意义是什么?

1)    识读古籍的需要

2)    研究语言、文化的需要

    汉字字形对研究汉语史有独特意义

    有助于研究中国的文化习俗

3)    汉字教学与改革的需要

6. 论述: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一、    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语言是客观存在的,是文字反映、记录的对象,是第一性的,而文字是对语言的反映、记录,是第二性的。

二、    基本适应又存在矛盾的关系

(一)    基本适应的一面

?    汉字一字一音一义的特点与汉语以单音节为语素基本形式的情形相适应。

?    以形表意为基础的构字方式与同音词多的情形相适应。

?    单音节汉字与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相适应。

?    汉字的超方言性与汉语的多方言状态相适应。

?    字和词的矛盾

?    一字数义和一义数字的矛盾

?    言文不一致的矛盾

?    汉字“超方言”特性与汉语规范化的矛盾

7.汉字的性质?

就汉字的整个符号系统而言,汉字应属于表意性质的文字,确切地说,汉字是音节的表意文字。

8.几何线条刻划可以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所出的为代表,图形符号刻划则可以山东吕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所出的为代表

9.文字从开始产生到形成体系,大体上要经过几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是个别符号的创造。

2)    第二阶段是约定俗成的原始文字。

3)    第三阶段是经过统一整理的成体系的文字。

10. 象形的定义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这是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所下的定义。

11.指事的定义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这是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指事造字法所下的定义。

  12.会意的定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会意造字法所下的定义是“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13.假借的定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给假借所下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4.形声的定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给形声所下的定义是“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15. 亦声是指一个会意字取了其中一个表意偏旁的读音作为整个字的读音,即这个偏旁出了表意之外,还兼有标音作用的现象。例如,“娶妻”之“娶”

16. 右文说,是认为形声字的声旁都有表意作用的一种学说,由于形声字的声旁大多在右边,所以称作“右文说”

17.转注的定义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18. 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宋代郑樵、戴侗所倡导的六书之学,清代戴震提出来的“四体二用说”和近人唐兰等提出的“三书说”。

19.“四体二用说”将具备自身特点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同不具备自身特点的转注、假借加以区分,对于汉字结构的研究,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戴震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造字之法而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则未免失之偏颇。

20.“三书说”是唐兰1935年在《古文字学导论》中首先提出来的。

21.汉字形符的分类,从形体特征及表意功能着眼,分为象形性形符、示意性形符、文饰性形符、组合性形符四类。

22.简化的手段,从形体方面着眼,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一)    把图画式的符号线条化、笔画化

(二)    删去字中重复的或不重要的部分

(三)    替换繁复的偏旁

23.声化的表现?

(一)    声化的第一个表现是假借的普遍使用。

(二)    声化的第二个表现是形声字的创造和大量增加。

(三)    声化的第三个表现是纯表意字向形声的转化。

     规范化工作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一)    偏旁形体的划一

(二)    偏旁构成的划一

(三)    偏旁位置的划一

24.讹变,是指文字演变过程中,由于使用文字的人误解了某些字的字形与原义的关系,而将这些字的某些部件误写成与它意义不同的其他部件,以至造成字形结构上的错误的现象。

25.甲骨文的特点

(一)    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

 首先,甲骨文所见不重复的4600多单字,肯定还不是当时使用的文字的全部,规模这样庞大的一个文字系统,绝不可能是原始的文字系统。

 其次,汉人总结的汉字造字法---六书条例,除转注外,都已相当发达。

 再有,是方块汉字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二)    甲骨文保留不少早期文字的特征。

第一,    象形成分仍相当重,会意字主要是靠部件间的图画式组合来表意的,偏旁观念还比较薄弱。(后半句可简写为会意字多 )

第二,    构字方式多样,字形很不固定。

第三,    书写形式十分自由

第四,    由于刀刻难于填实,遇有肥笔,多以钩外廓表示,且多以横直线条代弧曲线。

第五,    甲骨文中,假借字已大量使用,形声字亦已产生,不过,整体上仍以象形字、会意字占绝大多数,形声字所占比例,顶多不过28%(可简写为形声字所占比例小,不过28%)

26.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主要指铸(或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把铜器上的文字成为金文或钟鼎文。

27.战国文字的特点

(一)    文字异形现象非常突出

(二)    讹变现象十分激烈

(三)    新的近似形符的发生与细腻的区别标志

(四)    组合形符的增减与变换

(五)    作为简化的形式,兼体式合文大量增加

(六)    组合声符的变换

28.秦始皇用以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小篆,它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秦系文字为基础,吸收各国文字的优点整理而成的。

29.篆隶之交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而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过渡,就是通过秦隶来实现的。

30. 汉隶的定义

  秦隶结构的日渐简化,线条上日渐粗细停匀,笔势的波挑、起伏日具规范,必然导致一种新的规范字体的诞生,这种规范字体,就是汉隶。

31. 汉隶的特点或者说隶变的表现?

(一)    变篆书圆转线条为方折笔画,字形变得方正平直,再也看不出原来的象形面貌了

(二)    对一些繁复的字的笔画乃至部件加以省并、简化

(三)    部分偏旁因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形,分化为若干不同的形体,使字形结构再难从字面上做出满意的解释

(四)    偏旁的变形、省略与归并,使一些篆书形体不同的偏旁混而为一

32.     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今草则是楷书的草写。

     草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用笔的连和结体的简两个方面。

33.     古今字是指古今两个时代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两种字形。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两者即构成一对古今字。

     古今字的概念最早由东汉郑玄提出。

34.     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其一,古今字是历史发展中的异时现象,用古字的时候,今字尚未产生,今字产生以后,今字分担的意义不再用古字;通假字是同一历史平面上的共时现象,通假之时,本字与借字并存,在同一时期的作品中相替代。

     其二,古今字是在文字制定上有目的的分化,联系确定;通假字本字与借字之间属同音字的临时借用,联系时非固定的。

     其三,古字与今字在字义上有继承关系;通假字中的本字与借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联系。

35. 异体字是指形体相异,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其中最通行的一个称为正体,其他的称为异体(也称为“或体”)。

36. 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

     异体字是一个共时的概念,指同一个词在同一历史平面的不同写法,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而读音与意义都不发生变化。古今字是一个历时的概念,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古今字着眼于文字的分化,今字的产生,目的在于分担古字的某些义项,因此,古字与今字所代表的词的意义并不对等。

37.通假的定义

     “通假”是古书上出现的字形临时借用现象。一个汉字记录一个或几个词,通常是固定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人在写文章时,弃本字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通融替代。这种现象就叫做通假。

38.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关系

     “假借”是“本无其字”,是借用同音字来记录意义抽象、难以造字的词,是造字过程中的借用,借用关系确定之后,基本上就固定不变,人们按照约定俗成的习惯去读书,一般不会发生误解。而“通假”是“本有其字”,是用字过程中的借用,借用关系往往不固定,读书时容易造成误解或困难。

39. 同形字是指分别为记录不同的词所造的、在外形方面却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

文档

汉文字学考试知识点

1.“汉字”更早的时候只称“书”、称“名”、称“文”、称“字”。2.广义的“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三个部分;狭义的“小学”,则仅指文字形体之学。3.汉字学:以汉字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汉字的起源、性质、结构和发展规律,探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以及汉字之书写、正字法等为内容。4汉字的历史功绩是什么?(5点)1)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一个方面,表现在它扩大了汉语的交际功能,促进了人类的文明。2)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二个方面,表现为对汉语日益丰富和精密的促进。3)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三个方面,表现为它对维护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