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案例背景及课题的确定
活动产生的背景:针对于学生们近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公共场所存在很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带小孩的人们让小孩随地大小便等等。针对于这些不文明行为班上的学生都很感兴趣。所以我们选择了《公共场所陋习调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谈举止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2、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并通过调查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能及时地改正,在校园里形成的讲文明、倡礼仪的良好氛围。
3、通过公共场所陋习调查的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分工合作、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搜集各种陋习资料并对他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各种陋习,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合作能力;通过陋习调查这一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二、准备阶段
课题产生后,我们为课题的实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确定主题
在本环节学生很感兴趣,也想把本次活动做好,人人都积极的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
2、组建活动小组
这里我先给学生说清楚分组的时候要注意:男女生的搭配、“强”“弱”组合、“优”“困”组合。但是组合下来后还是出乎我的预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出现了我预想到的结果:生和女生一组、男生和男生一组、优等生和优等生一组、后进生和后进生一组、玩的好的同性伙伴在一组。在此,我又作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调整,让每个小组得到最好的组合。让他们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使他们每个人都带者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
3、指导学生将活动主题《公共场所陋习调查》进行分解,小组参考的小课题有:学校陋习调查、医院陋习调查、车站陋习调查、小区陋习调查、菜场陋习调查、食堂陋习调查六个小课题。
学校陋习调查小组成员有:何雨心 陈佳丽 龚丽
胡贵香 赵银 杨小静 张露 刘国 郭家洪 陈浩
聘请的指导老师是:何正贤。
4、指导学生聘请指导老师
在这里给学生说明,聘请很乐意接受而且对小组有帮助的老师或者家长为小组指导老师。但是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大部分老师意识不到位,在学生去聘请的时候都被拒绝了。在此,我又做了这些老师的思想工作,才让学生们很顺利的聘请到小组想聘请的指导老师。
5、拟定小组活动方案
为了使《公共场所陋习调查》这一课题有序地开展,我引领学生拟定小组活动方案,指导学生分阶段进行,要写清楚每个阶段的时间、任务、目标等,然后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拟定各小组的方案,经过细致认真的筛选、修改,学校陋习调查小组的方案。(见下表)
三、活动实施阶段
1、在本阶段中,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具体操作。
在活动中,学校陋习调查小组主要采取了“观察记录——调查记录——访问调查——集体讨论——小组活动——集体交流总结。”的方法来对周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的。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为重点,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联系、调查、采访、收集资料、写体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去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和研究,真正使他们“活”起来和“动”起来。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为学生提供信息,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排除障碍,总之,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学生在本环节学生制定出调查计划,根据调查计划进行各项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活动调查记录;访谈记录;照了相关的陋习图片等。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学生做得最好的是人人都参与了,并且还作好了的一次活动总结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记录。下面是学生设计的调查计划表和交流讨论表:
四、活动总结阶段
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取得了不少收获。
附录:学校陋习调查小组成果展示计划及部分成果:
学 校 陋 习 调 查
调 查 卷
姓名: 调查时间:
调查目的: 想了解不文明行为情况, 把这些陋习该掉。
1、您对不文明行为有什么看法?( )
A、讨厌 B、视而不见 C、一般
2、您赞成乱丢垃圾或者随地吐痰吗?( )
A、赞成 B、不赞成
3、您有损坏公物的现象吗?( )
A、有 B、没有
4、您看见别人乱丢垃圾,您要做些什么?( )
A、阻止 B、视而不见
5、您乱丢过垃圾吗?
A、有 B、没有
6、您觉得我们应该改掉这些不文明行为吗?
A、应该改 B、不改 C、随便
告别陋习 走向文明诗歌
校 园 美
教学楼,真热闹。
杨柳青青花儿俏。
同学们,蹦又跳。
讲文明,懂礼貌。
见老师,问声好。
见同学,问声早。
爱环境,出新招。
有垃圾,专人管。
见废纸,弯腰捡。
护环境,人有责。
校园美,齐欢笑
校园文明行为准则
一、服饰整洁 仪容端庄举止文雅
二、说话和气 待人有礼乐于助人
三、尊敬师长 友爱同学诚实守信
四、遵守纪律 关心集体爱护校园
五、勤奋学习 刻苦钻研努力上进
六、讲究卫生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七、男女交往 文明礼让举止得体
八、涉外活动 以礼相待不卑不亢
总之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交流中提高,活动中我们大家都深深体会到,随手乱扔垃圾,不仅危害到自己,还会危害整个社会。这一活动的展开,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接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认知,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创造。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最终每个小组都完成了一份详实、极具说服力的活动成果,并将这一成果在同学中进行了展示,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