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让孩子作文不再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0:05:39
文档

让孩子作文不再难

让孩子作文不再难——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不知从何说起,从哪写起。为了完成习作任务,学生或者把各种作文选作为他们取材的仓库,编造一些诸如让座、帮别人推车等并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者从早上起床写到晚上睡觉,东一言,西一语,不知到底写的是什么事;或者凑合行、一二百字,由教师评改。这都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攻克这个难点?我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体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作
推荐度:
导读让孩子作文不再难——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不知从何说起,从哪写起。为了完成习作任务,学生或者把各种作文选作为他们取材的仓库,编造一些诸如让座、帮别人推车等并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者从早上起床写到晚上睡觉,东一言,西一语,不知到底写的是什么事;或者凑合行、一二百字,由教师评改。这都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攻克这个难点?我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体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作
  让孩子作文不再难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

  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不知从何说起,从哪写起。为了完成习作任务,学生或者把各种作文选作为他们取材的仓库,编造一些诸如让座、帮别人推车等并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者从早上起床写到晚上睡觉,东一言,西一语,不知到底写的是什么事;或者凑合行、一二百字,由教师评改。这都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攻克这个难点?我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体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很明显,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不可分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注意渗透写作教学,许多小学语文教材,不仅能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思想教育,从写作角度来讲,还是很好的写作范例或写作训练材料。因此,教师要在透彻理解教材基础上,合理地凭借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使学生从中有所收获。

一、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潜在的力量,它本身不是具体的写作技术或技巧,也不是材料或构思,而是一种对事物的爱好并引起注意的心理现象。兴趣是推动人们学习或工作的内动力,而三年级的学生有些兴趣是朦胧的,因此缺乏目的性和持久性,具有易迁移的特征,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进行正确迁移。

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内容篇幅增长,好词佳句特别多。在语文教学中,我借助课文中描写大自然的句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体会文章好在哪里,有的吧学生说:“我感觉描写大豆和高粱的句子很美,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梁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的演唱。”还有的孩子说:“流云也很美,它们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学生都能通过好词好句把文章好在哪里说出来。我想,在他们对优美词句深刻体会和产生美感享受的一刹那,一定有人会怦然心动、跃跃欲试,写作冲动和热情会油然而生吧!

  同时我还让学生通过比较句子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懂得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形象,让人们乐于读,读了印象深刻。如还是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时,我出示了这样的两组句子让学生比较:

  ①小河的水非常的清。

②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①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

②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学生通过比较,一致认为每组的第二个句子写得更形象、更具体。这时,我提出:“在写作文时,我们也应该写这样形象、具体的句子。这样优美的句子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打动读者。”

二、在阅读教学中指导积累语言。

有人说:阅读是吸收,习作是释放;阅读是根,习作是果实。是啊,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优美的词、句、段,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词句是文章的砖瓦,长期积累,久而久之,词汇丰富了,写文章就下笔有神了。如《庐山的云雾》把天空中的流云写得非常生动,我让学生朗读、背诵、默写并摘录相关的语句,学生在读写中受到启发,明白要抓住颜色、形状去写云,还可展开想象,利用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去描写。在学会了写云的同时还积累了“银灰”、“血红”等描写颜色的生动词语。课后我叫学生以“美丽的云”为题写了一段话,发现他们自然而然地就用上了文中的一些优美词句和修辞方法,而且还写得较为生动,不至于提起笔来没写的。

三、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写作技巧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在写法上有一定的特色,是学生很好的范例。

例如,对于写人的作文,多数学生只是把事例泛泛的叙述,不会抓住细节进行具体的描写,致使人物特点不鲜明,文章内容展不开。于是,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力求通过相关文体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写作上的感悟。第六册中《花瓣飘香》是抓住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所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反复朗读、分析、琢磨,感悟到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要想很好的表现人物的特点,抓住语言的描写是很重要的。而后,让学生说说还学过哪些写人的课文?学生马上想起《军神》一课。这篇课文又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军神》一课,文章的主人公是刘伯承,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沃克医生的动作、神态、语言,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会自然联想到这样描写是为了突出刘伯承那钢铁一般的意志。进而老师再告诉学生文章运用的是侧面描写,使学生不断丰富自己对写人文体的认识。这样经常将同类课文前后结合,进行比较,既抓住了阅读的训练点,又使学生在写作上进一步明朗写人的方法。再将课上所悟进行拓展,让学生找一找以写人物为主的文章读一读,从而与自己平时的作文相比较,找出差距。

再如《赶海》这篇课文,以歌曲开头,结构上自然引起下文,又以歌词结尾,呼应开头,结构圆合谨然,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在教学时完全可以结合这个典型,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体会它们对增强课文表达力、感染力的作用,学习到不同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一篇文章要写得生动形象,必须要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所以在理解课文时,要趁机指导学生怎样把文章写得更美。如《庐山的云雾》这篇优美的散文中有很多打比方的句子,要引导学生用“犹如”、“仿佛”、“宛如”“像”说话,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比喻句,用比喻句有什么好处和怎样打比方。

除此之外,立意,选材,顺序……都是阅读教学中值得学习的写作方法。

四、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练习

1.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进行模仿说写,也可进行创造性说写。   

如《孙中山破陋习》一课第一节中写姐姐很能干,它是这样写的“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洋洋活儿都干。”我们可以让学生仿说一段话,把一个人的一种爱好或特点说清楚,说具体。

  ① 小英真的很喜欢读书。不管是童话、寓言、诗歌、小说、散文……只要是______,她都_______。

  ② 我真的很喜欢体育运动。不管是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是____,我都_________。

③ 语文老师的知识非常丰富,                            。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清晰了,语言丰富了,写的句子也具体了,这为习作作好了铺垫。

2.指导模仿学到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练习说、写新的内容。 

如《北大荒的秋天》描写原野时采用了总分结构,先总写出原野的特点是热闹非凡,然后从大豆、高粱、榛树几个方面来具体写出这里的热闹。指导学生仿写时,教师可出示总述部分,让学生围绕总起句,写分述部分。例:①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②课间十分钟真是热闹非凡。

再如《庐山的云雾》二、三自然段之间是并列结构段,它从个不同方面写了庐山的美景。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可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美丽的花园》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

3.指导模仿特别的描写和表达方式,练习说、写新的内容。

如在学习《第八次》时,文中有段描写蜘蛛七次织网的话,前两次描写较为具体,后面几次用“就这样……一连……都”的好句式一笔带过,这就叫有详有略。教师趁机告诉学生,如果要叙述相同内容时,可详细描写一到两次,其余可用这个句式概括介绍,然后让学生围绕“投篮”、“学骑车”等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事件进行仿写。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既加深了阅读教学中的理解,又加强了运用,使作文训练真正落实在了平时。那么,“作文难教”、“作文难写”,的问题,必然得到有效的解决。

文档

让孩子作文不再难

让孩子作文不再难——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不知从何说起,从哪写起。为了完成习作任务,学生或者把各种作文选作为他们取材的仓库,编造一些诸如让座、帮别人推车等并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者从早上起床写到晚上睡觉,东一言,西一语,不知到底写的是什么事;或者凑合行、一二百字,由教师评改。这都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攻克这个难点?我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体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