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隧道施工总交底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0:05:09
文档

隧道施工总交底书

开    挖一、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好状态,并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的石块应先予以清除。 二、风钻钻眼时,应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子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钻孔堵塞现象,湿式凿岩机的供水是否正常,不合要求的应予修理或更换。 三、带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必须将支架安置稳妥。风钻卡钻时应用板钳松动拔出,不可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 四、在工作面内不得拆卸、修理风钻,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推荐度:
导读开    挖一、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好状态,并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的石块应先予以清除。 二、风钻钻眼时,应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子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钻孔堵塞现象,湿式凿岩机的供水是否正常,不合要求的应予修理或更换。 三、带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必须将支架安置稳妥。风钻卡钻时应用板钳松动拔出,不可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 四、在工作面内不得拆卸、修理风钻,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开    挖

一、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好状态,并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的石块应先予以清除。  

二、风钻钻眼时,应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子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钻孔堵塞现象,湿式凿岩机的供水是否正常,不合要求的应予修理或更换。  

三、带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必须将支架安置稳妥。风钻卡钻时应用板钳松动拔出,不可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 

四、在工作面内不得拆卸、修理风钻,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爆    破

    一、装药与钻孔不宜平行作业。

二、爆破作业人员严禁穿化纤衣物。  

三、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全断面开挖时,其安全距离不应小于500米。  

四、洞内装药离放炮时间不得过久。 

    五、装药前应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应吹洗干净,刚打好的炮眼温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

   六、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用明火照明。  

七、爆破后必须经过15分钟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及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可进入工作面。  

九、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员按规定处理。 

      

支    护

  一、隧道各部开挖后,必须按设计要求和技术交底采取有效的及时支护。  

二、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会同有关人员对支护各部位定期进行检查。在不良地段每班应设专人随时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整修和加固,当变形情况严重时,应先将施工人员撤离现场后,再行加固。  

三、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米;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时,应尽量缩小支护工作面。 

四、不得将拱架置于废碴或石头上。喷锚地段支护时,危石应清除,脚手架应牢固可靠,机械各部位应完好正常,压力应保持在0.2Mpa,注浆管喷嘴严禁对人放置。喷射手应配戴防护用品。 

五、发现已喷锚区段的围岩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时,应立即在该区段增设加强锚杆,长度不应小于原锚杆长度的1.5倍。 

六、当发现测量数据有不正常变化或突变,洞内位移值大于允许位移值以及喷层出现异常裂缝时,均应视为危险信号,必须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制定处理措施并及时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

锚 喷 支 护

     

 一、施工前,应认真检查和处理锚喷支护作业区的危石,施工机具应布置在安全地带。  

二、锚喷支护必须紧跟开挖面。  

三、施工中,应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的电器部件,确保用电安全。  

四、喷射手、水箱、风包、注浆罐等应进行密封性能和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喷射混凝土作业中,要经常检查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等有无磨薄、击穿或松脱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五、处理机械故障时,必须使设备断电、停风。向施工设备送电、送风前,应通知有关人员。  

六、喷射作业中处理堵管时,应将输料管顺直,必须紧按喷头,疏通管路的工作风压不得超过0.4Mpa。  

七、喷射混凝土用的工作台架应牢固可靠,并应设置安全栏杆。 

八、向锚杆孔注浆时,注浆罐内应保持一定数量的砂浆,以防罐体放空,砂浆喷出伤人。处理管路堵塞前,应消除罐内压力。 

九、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正进行施工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头和注浆管前方严禁站人。   

    

施 工 机 械

一、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离岗位,不得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合的机械,不得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

 二、操作人员必须按本机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A:工作前检查:  

(1) 工作场地周围有无妨碍工作的障碍物;  

(2) 油、水、电及其他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条件是否完备;  

(3) 安全操作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4) 油温、水温是否达到正常使用温度。 

B:工作中观察:  

(1) 指示灯和仪表、工作和操作机构有无异常; 

(2) 工作场地有无异常变化。

 C:工作后检查保养:  

(1) 工作机构有无过热、松动或其他故障; 

(2) 进行例行保养作业; 

(3) 做好下一班的准备工作; 

(4) 填写好机械操作履历表。  

三、驾驶室或操作室内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故障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四、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关闭好驾驶室(操作室),要拉上驻车制动闸。坡道上停车时,要用三角木或石块抵住车轮。  

五、对用水冷却的机械,当气温低于0℃时,工作后应及时放水,或采取其他防冻措施,以防冻裂机体

。       

洞 内 运 输

一、各类进洞车辆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严禁人料混装。通过弃碴场10KV高压线时应注意观察,及时落斗,以防刮断高压线。  

二、进出隧道的人员应走人行道,不得与机械或车辆抢道,车辆在弯道行驶时应减速慢行。  

三、在洞口和施工狭窄地段,应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安排专人指挥交通。 

 四、会车时,空(轻)车让重车,重车减速行驶,下坡车让上坡车,两车厢安全距离至少为50厘米。所有运载车辆均不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以防碎石滑落车体外,损伤道路两侧行人及机械设备。  

五、同向行驶车辆,前后两车距离至少为20米,洞内能见度较差时,应加大间距。  

六、洞内车辆相遇及发现洞内有行人时,应关闭大灯光,改用小灯光或近光。  

七、车辆起动前,应进行瞭望与鸣笛,进出隧道口应鸣笛,但不得使用高音喇叭。

照    明

一、电线接头应牢固,并用绝缘胶带包扎。 

二、保险丝应按用电负荷装设。 

   三、隧道内的照明灯光应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 

四、隧道内用电线路,均应使用防潮绝缘导线,并按规定的高度悬挂牢固,不得将电线挂在铁钉和其他铁件上,或捆扎在一起。开关处应加木箱盖,采用封闭式保险盒。如使用电缆应牢固地悬挂在高处,不得放在地上。 

五、隧道内各部的照明电压应为:  

(1)开挖、支护及衬砌作业地段为12-16V, 

(2)成洞地段为110-220V。  

六、隧道内的用电线路和照明设备必须设专人负责检修管理,检修电路与照明设备时应切断电源。  

七、在潮湿及有水地段电灯应使用防水灯口。          

通 风 防 尘

   一、隧道内的气温不宜超过28℃。  

二、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职人员管理。  

三、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

 四、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员不得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和管口上。 

五、放炮前后应进行喷雾与洒水, 

六、出碴前应用水淋透碴堆和喷湿岩壁。 

 七、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应采用个人防尘用具。          

防     火

  一、在隧道施工区应设置有效而数量足够的消防器材,放在明显易取的位置上,并设立明显标志。施工人员应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各种器材应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不得挪作它用。  

二、各工区应组织受过训练的人员担任义务消防员。  

三、火源应距洞口至少30米以外。库房20米以内严禁烟火。

 四、洞内及各洞室不得存放油料和其他易燃物品,清洗风动工具应在专用洞室,并设置外开的放火门。  

五、洞内机电洞室、料库、皮带运输机等处均应设置有效的消防器材。  

六、洞口20米范围内的杂草必须铲除干净。在林区施工时,应按林区规定设置隔火带。

  七、洞内严禁明火作业与取暖。

电 气 设 备

 一、场内架设的电线应绝缘良好,悬挂高度及线间距必须符合电业部门的安全规定。 

   二、现场架设的临时线路必须用绝缘物支持,不得将电线缠绕在钢筋、树木或脚手架上。 

   三、电工在接近高压线操作时,其安全距离为:10KV以下不小于0.7m,20-35KV不小于1m,44KV不小于1.2m,否则必须停电方可操作。  

四、各种电器设备应配有专用开关。室外使用的开关、插座应外装防水箱并加锁,在操作处加设绝缘垫层。  

五、各种电气设备检查维修,一般应停电作业,如必须带电作业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派专人监护。 

 六、工地安装变压器必须符合电业部门的要求,并设专人管理。

 七、现场的变(配)电设备处,必须备有灭火器材和高压安全用具,非电工人员严禁接近带电设备。  

八、移动式电气设备应用橡胶电缆供电,并经常注意理顺,跨越道路时,应埋入地下或做穿管保护。 

   九、能产生大量蒸汽、气体、粉尘等工作场所,应使用密闭式电气设备。  

十、电气设备的检修必须由电工进行,他人不得任意操作。        

电     焊

一、电焊机应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点,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二、电焊机应设置单独的开关箱,操作人员作业时应穿戴防护用品。 

   三、在潮湿地点工作,电焊机应放在木板上,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操作。 

 四、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五、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焊接前必须清冼干净,将所有孔口打开,保持空气流通。  

六、把线、地线不得与钢丝绳、各种管道、金属构件等接触。

 七、更换场地、移动电焊机时,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现场,清除焊渣。  

八、在高空焊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焊接周围应备有消防设备。           

气     焊

一、乙炔发生器必须备有灵敏可靠的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 

二、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不得同放一处,距易燃易爆品不得少于10米。严禁用明火检验是否漏气。氧气、电石应随用随领,下班后送回专用库房。  

三、氧气瓶、乙炔发生器受热不得超过35℃,防止火花和锋利物件碰撞胶管,气焊点火时应按“先开乙炔,先关乙炔”的顺序作业。  

四、乙炔发生器不得放在电线的正下方,焊接场地距离明火不少于10米。  

五、氧气瓶应设有防震胶圈,并旋紧安全帽,避免碰撞、剧烈震动和强烈阳光曝晒。  

六、点火时焊不得对人,正在燃烧的焊不得随意乱放。 

七、施焊时,场地应通风良好。施焊完毕,应将氧气阀门关好,拧紧安全罩。

文档

隧道施工总交底书

开    挖一、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好状态,并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的石块应先予以清除。 二、风钻钻眼时,应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子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钻孔堵塞现象,湿式凿岩机的供水是否正常,不合要求的应予修理或更换。 三、带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必须将支架安置稳妥。风钻卡钻时应用板钳松动拔出,不可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 四、在工作面内不得拆卸、修理风钻,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