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TCL进入IT产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优势:
(1)TCL在国内应经具有了广泛影响力的著名品牌。尤其是在家电和通讯已经在国内被人们认可。进入IT可以借助已有的市场,就像海尔当初一样,用空调做明星效应。
(2)它作为间接支持系统的遍布全国各地的家用电器销售网络。IT如果做大则可以借助已有的销售网络渠道,节约成本。
(3)有营销、销售经验和企业文化基础。在以往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可以在变化的市场中寻求机遇、应变挑战。
(4)GVA在技术、产品、制造、采购等方面的有力条件和支持。
(5)特色服务体系——“星光使者”。建立服务网点,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将服务产业化作为长远发展目标。
劣势:
(1)TCL主要是做家电产业的,进军IT这个陌生的产业,可能会因为路不熟而导致跨范围经营而对公司不利。
(2)对人才的需求短缺,TCL主要是做家电,若要进军IT,则对IT人才的需求比较大。而人才的转型则是很困难的。在李东生成立了TCL-GVC的时候,不能群龙无首,对于总经理的位置无人坐镇,充分显示了TCL面临的人才问题。
(3)与合作伙伴的不协调,导致IT成本投入过大。它所制造的电脑成本居高不下,这与其他的电脑比起来自然面临着市场压力。
(4)对于技术方面,TCL同样缺乏IT所需要的技术,犹如鱼儿离不开谁一样,这样的实际与需要相脱节,这将会让TCL面临着其他IT行业的激烈竞争的压力。
(5)组织结构方面,TCL是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职能经理和经营单位之间具有重叠的而且矛盾的权利和责任,成员的接受双重的领导,再就是这样的组织运作起来比较的复杂,
2.TCL以PC为切入点进入IT产业是否正确?它没有在原来的体系上发展PC ,而是与外资合作另起炉灶是否正确?
答:正确,在97年PC全国销售350万台,而PC机就占了92%的份额,并且仍以91.2%的速度在增长,但是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厂家并不是很多,可以说市场潜力仍然是很大。家用PC也是作为家用电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连接家电与IT是的一道桥梁,也就是说PC的先行者可以为以后的家电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打下基础,两者可以互补,相互促进,但是现在必须以现有的家电市场做铺垫,就目前来讲是有很大的前景.TCL以PC作为IT的切入点是在97年,附表图2会发现中国计算机市场是在逐渐的下降的增长率的增长过程,因此是可行动的。
与外资和作是正确的,当他在与Juko合作的时候,只是参股了5%,就成立了寿华科学园,这样(1)可以利用外资来撬动杠杆,充分的利用了资源.(2)另外一个方面可以降低经营的风险(3)可以利用外资的技术资源。
3.TCL进入信息家电的时机是否成熟?若成熟,应该如何进入?
4.TCL应在IT产业中全线发展,还是专注于某一领域?
应该在专注于某一领域之后,把某一领域做大做强之后,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拥有了足够的资本,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之后,在以以这一产业为支撑,继续在IT产业中全线发展,这就像是一棵树,首先要把主要枝干先长齐了,有了能够抵抗狂风暴雨的能力的时候才能枝繁叶茂,海尔当初就是这样发展壮大起来的。再者,如果一开始就从事全线的发展,IT就像是投石问路,难免会有风险。TCL目前情况是在缺乏人才、技术困难、结构不健全以及合作伙伴方面的缺陷都成为了TCL在IT方面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因此应当以原定家用PC为切入点,创出品牌、建立好销售渠道,形成局部优势,这样能够以较少的资源,形成比较规模的产业群,比较好管理。因此还是以专注于某一领域比较好。
5.TCL的IT产业组织构架该如何设计?
TCL的目前的组织架构目前组织结构方面,TCL采取的是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职能经 理和经营单位之间可能有重叠的而且矛盾的权利和责任,成员的接受双重的领导,再就是这样的组织运作起来比较的复杂,应当最好是改造成事业部型的组织架构比较合适。
对于TCL公司与其他TCL的IT企业采取一企两制的模式,自己的公司采用内部管理的方法,而对于兼并的企业采用控制股权、自制管理的方式去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