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小学期听了一些关于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知识,不可否认,我确实从这次的讲座中学习到一些,而且我也找到了自己将要去努力的方向和自己感兴趣的方面。
医疗器械是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的新兴产业,其产品聚集和融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大胆成就,许多现代化产品是医学与多种学科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物,在世界发达国家中,近十余年来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年增长率.被誉为朝阳工业,是2l世纪十分活跃的新经济增长点,其发展态势,已成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经济、技术实力与水平的里要象征。
作为一个寒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8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高端材料、光机电、民生用品、装备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从20世纪中叶开始,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于医疗器械产业,以光学、电子、超声、磁、同位素、计算机为基础.包括人工材料、人工脏器、生物力学、监测仪器、诊断设备、影像技术,信息处理、因伤重建等多方面内容,在医学各领域得到了J”泛应用。
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衰退,但医疗器械产品仍然看好。在该时期,美国医疗器械工业增长6%一7%,超过问期2.7%一4.4%的总体经济增长率,西欧整体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但欧共体的医疗器械工业增长率聊持在3%以上,日本经济增长率仅为3.5%左右.而医疗器械工业增长率达8%。与此同时、医疗器械市场也颇景气:美国市场销售增长率为5.1%,欧共体为6.1%,日本为8.3%。医疗器械经济的活跃还反映在企业兼并、风险投资市场的活跃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
而我国现在正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尤其是社会中下层的人们,这不仅需要的积极,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看病难,看病贵?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医疗器械的问题。
一.中国医疗器械发展现状
根据新出炉的《2009~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调查及发展预测报告》显示,在发达国家,医疗器械产业和制药业的产值大体相当。而在我国,前者产值只是后者的1/5,这种比例的严重失调,一方面显示了我国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漏洞,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医疗器械产业在我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问题重点在于科技的革新。
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科技的新型医疗器械的产品,类似于CT仪、磁共振仪与高端质谱仪等等相比,我国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有七成都是从国外进口,而它们也垄断了全球绝大多数的市场。
近十年来,我国社区医院和基层医院的蓬勃发展,说明我国正在经历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的第二阶段。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确定了未来10~15年医疗器械的需求将快速增长。随着新的医改方案的推进,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将随着医疗投入的增加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而加速发展。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口众多,但人均医疗器械分配额与美国309.77美元,日本111.53美元,欧洲122.59美元相比非常低,仅为5.46美元;其次,医疗资源发布不平衡,占全国70%的农村人口仅有医疗器械资源的20%;再次,医疗支出占GDP比例偏低,2006年为4.73%,而美国为13.9%,日本为7.1%。值得关注的是,我国70%的在用设备是上世纪80年代前的产品。从这些数字不能看出,我国目前的医疗器械市场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不过,这也显示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
全球市场上器械和药品的比例为1:1,而我国器械和药品的比例约为2:10,医疗机构医、药投入结构失衡,医疗器械上升空间非常大。根据新医改方案,2009~2011年3年投入8500亿元,其中2/3将投入基层医院。3年内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在新医改8500亿投资和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推动下,2009~2011年,基层医疗市场的医疗器械需求有望增加1000亿元;在出口低迷的2009年,医疗器械行业出口依然保持同比的正增长;2009年12月,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将推动市场向规模化优势企业倾斜。
问题总结下:
1.无法掌捏高新技术,没有有项目开发优势;
2.完成了原始积累,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性差.品种单一、同质化、分散,技术储备少.技术力旦弱等)的中型企业;
3.掌握一定新技术的新建小型企业和众多弱势企业,没有资金支持;
4.大量中间类型企业的主要困难是技术、人才,资金,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
二.发展及个人期望
根据以上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激励,加大投入资金,加强该方面人才的培养,努力借鉴国外的发展经历发明自己的产品。
我国的战略目标
生产及组装医疗器械应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流方向之一。通过生产及组装,使我国的医疗器械达到国际水平,从而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生产及组装医疗器械对环境无污染,也是它的一个亮点。
未来几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每年增长20%,其中在中低端医疗器械方面的增长率更达30%,随着新医改方案推进,主要针对基层甚至是农村医疗市场,无疑将给拥有价格优势且有成熟渠道和网络的国内企业提供了进入的时机。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联合其他5部委,发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卫生部同时印发了《关于确定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对于加强医疗服务的说明,意味着医疗器械将是其中的一个重点。
目前,我国医院调整了药物价格,因此,药厂的销售额及利润下降。而医院为了维持及增加收入,目前已经开始重视增加新的检验设备——即医疗器械。因此,我国生物医药的一个快速发展方向是医疗器械的产业化。如建立一个小型医疗器械厂,投资低(500~1000万元),时间短(1~3年拿到药监证),收益高(30%纯利润);建立一个中型医疗器械厂也仅在2000~5000万投资。只要管理恰当,生产及组装医疗器械应成为我国生物医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之一,以便快速占领医疗器械制高点,使我国成为世界医疗器械生产的战略基地。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一些展望,例如医疗器械的微化与普及,或是在我国十二五期间,通过的大力支持,打造出一条几千亿的医疗器械产业链,培养出数十个以上的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为我国高技术GDP增添份量。我们可以将医疗器械结合医学预防将这些概念普吉岛人们的日常生活,真真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此处我举几个例子,如将普通的手表进行改装,来测量人的脉搏,使其可以对于一些心率不齐,脉搏不稳定的患者进行随时随地的检查与监控。将医疗器械结合软件再借助手机平台服务于更多的人,通过传感,图像,生物识别等手段进行操作。其实类似于这样的设想很多,可能那就是我们未来世里,取代这些巨额巨型机械而存在的,实惠,方便易携带,随时监督我们的健康状况的新一代医疗器械。
如果说真的有一天我上面说的这些设想都变成现实的话,我相信那不仅是帮了一个大忙,更重要的是缓解了人民的疾苦。那么之前的那些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参考文献
2010-2013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运行态势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手机平台上的生物医学工程学——原理及应用
生物医学科研——基本知识和技能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
2009~2012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调查及发展预测报告
现代生物医学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