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备名称:合成氨罐(1—6#)
介质名称:液氨
理化性质:剧毒易燃气体;有刺激性恶臭;与氧、氯发生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渗入
健康危害: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可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可出现紫绀、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及水肿、呼吸率快、肺部罗音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喉水肿痉挛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致窒息,还可并发气胸、纵膈气肿。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死亡。眼接触液氨或高浓度氨气可引起灼伤,严重者可发生角膜穿孔。皮肤接触液氨可致灼伤。
急救措施: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维持呼吸功能。卧床静息。及时观察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片变化。给对症、支持治疗。防治肺水肿、喉痉挛、水肿或支气管粘膜脱落造成窒息,合理氧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支气管舒缓剂;
灭火方法:用水或蒸汽消灭明火,然后堵漏,切断气体来源。灭火剂,水、蒸汽、二氧化碳
泄露应急处理:隔离、人员出入,切断火源。防止进入地沟,回收或稀释。
防护措施:穿着隔绝式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直接接触液氨时,应穿着防寒服装,戴橡胶手套,罐装时将鹤管插入罐底,接地可靠。
重大危险源警示牌
设备名称:煤气柜
介质名称:一氧化碳
理化性质:CO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毒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CO可造成神经及心血管系统损害。
急救措施: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这空气新鲜处,保暖并休息,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应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
泄露应急处理:隔离、人员出入,切断火源。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接触时佩戴防毒面具。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罐装时将鹤管插入罐底,接地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