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附属梧桐湖学校承办梁子湖区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
四月,百花的芳香足够浓郁;四月,百鸟的歌喉越发婉转,四月,人们总会凝眸别样的风景;四月,人们总会领略异样的精彩。在这最美人间四月天里,我们相约在这春意盎然的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梧桐湖学校的校园里。
这是一所新兴富有国际气息的校园,这是一所浓郁具有人文情怀的校园,这里你看到的,无论是橱窗里绽放的七色花还是墙壁上彰显个性的师生心愿,你听到的,无论是偶遇迎面而来的问候声还是校园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声,都透出博雅的个性和淡淡的书香。一年多来,学校坚持立足"堂堂有趣有效,人人收获成功"的互动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华师附小专家老师到校的专业引领、赴华师附小跟岗学习、赴武汉名校观摩名师现场教学课、校本培训里磨课上课反思再上课等多种手段努力提高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养,本校老师在全区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斩获多个第一名。
踏实的做法起到了示范一方、引领全区的作用,为了全面提高梁子湖区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区基础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使我校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交流并在全区范围内得到推广,4月8日,梁子湖区首次课堂教学改革现场研讨会在华师附属梧桐湖学校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是由梁子湖区教育局主办、华师附属梧桐湖学校具体展示的一次大型教研活动 ,来自全区各乡镇教育界的领导,各中小学骨干老师代表共计150多人参与这次研讨会议。
4月8日上午7:30,区分管教育的文明区长、教育局柯水田、柯春明副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区各乡镇的与会代表陆续进入会场。会议分四个板块进行:一是校长报告,二是研修团队课例展示,三是华师专家点评课例,四是梁湖区领导总结活动 。
8:20华师附属梧桐湖学校叶枫岚校长首先作主题报告,她以《用互联网思维 重构乡村学校教育新格局》为题,向大会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理念、目标、思路和策略。针对本次研讨会主题,强调本校《互联网+互动研学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本着以“国家课程强基础,校本课程显特色”的原则,以儿童的视角构建自己的校本课程体系,重点对本校课程改革的进程、经验、成果、课堂教学的变化及取得的成果作了详细的说明。《互联网+互动研学课堂》课题研究数学组的老师将书上例题的某个知识点放在班级群里,让学生随时可以用手机客户端进行课前预习,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学生将任务单提交给老师客户端,老师根据学生的疑问与易错点进行二次备课。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讲解,实现师生之间课外的互动。,这一做法在华师附属梧桐湖学校数学组已经得到推广,也引起在场一线数学老师的极大兴趣。而语文等其它学科的课前指南方法的运用,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时间的设定这些充分体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更是给与会的老师带来了值得借鉴的法宝。在听完叶枫岚校长的报告后,欧小飞、谢琛、翟星星三位老师代表分别展示语、数、英三堂精彩的汇报课。三位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研修团队更是群策群力,力求在课堂教学中,环节紧凑,节奏适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双基落实。在课堂上,学生是活跃的,思维是开放的,学习是自主的。这样的课堂让人感觉到是真正的课堂,是思维碰撞与呈现的课堂,也是思维纷呈语言精妙的课堂,这更是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实践,充分展示,充分合作的互动课堂。接下来华中师范大学陈佑清、蒋立兵两位教授对这三堂课进行了现场的点评,这样直面课堂一线,所有与会老师直接感受专家的专业讲座,受益匪浅。 本次教学研讨会最后由教育局柯春明副总结,他认为华师附属梧桐湖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同时也促进了梁子湖区域内的教改步伐,真正起到了依托名校、带动一方的示范作用。
在活动开展之余,与会领导和老师在学生小导游的带领下还有序进入学校各功能展示室,欣赏着学生的书画作品、陶艺设计、棋社吧、轻音乐社团、习作文集等,在这充满着春意盎然的梧桐湖校园大家细细品赏着乡村孩子的作品,想象着乡村孩子取得成绩的喜悦,探寻着乡村孩子成长蜕变的足迹,别有一番感动在心头。
12:20分,这次教学研讨现场会结束,本次活动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内容之丰富,安排之到位获得了全区领导和老师的肯定,得到了柯水田及其他领导的高度评价。
春的绚丽是每一朵花的点染、每一片叶的勾勒,而课堂教学改革的纷呈,是一位校长的崭新视野,是每一位教师的点滴汗水,是每一堂课的精打细磨,我们梧桐湖人一直执著并一直行走在教改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