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健康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是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健康是人的第一状态.健康是什么?健康是生命的质量体现,没有健康就没有生命质量。健康从何而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道家养生,运动家说生命在于运动。中医,西医都有自己的理论,世界卫生组织对世界人民提出的“健康基石”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提倡运动,心理平衡。
健康的具体标准:1.精力充沛。2.处事乐观。3.思维敏捷。4.免疫力强。5.体重标准。6.眼睛明亮。7.头发光质。8.牙齿清洁。9.肌肤弹性。10.睡眠好。11.排泄规律。12.食色正常。13.饮水适量。14.运动得当。
疾病: 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仍很难对疾病的概念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目前一般认为,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损伤发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患者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人们对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和劳动能力减弱乃至消失。如感冒,常发生在疲劳或受凉后,感冒病毒乘虚而入,同时免疫系统被激活,出现鼻炎、发热等系列症状。 疾病是人的第二状态.
亚健康: 人的第三状态就是亚健康。(没有器质性病变指标,免疫力下降,生理功能下降,活力下降.适应力减退的生理心理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亚健康=次健康=中间状态=灰色状态=病前状态=潜病期=临床前期.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告“亚健康与爱滋病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敌人”。
目前,在全球60亿人口中,有60%以上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在中国约有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究其原因是没有建立很好的健康预防观念,5%是疾病状态,20%是健康状态,80%是亚健康和疾病状态。从医学理论上说每个健康的人都能活到120-150岁,但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人能如此长寿,这是因为从健康到疾病之间有个亚健康状态,或不完满状态即各脏腑的不完满及全身性的不完满,而人们没有重视这个状态,干预这个状态,慢慢地积劳成疾。
亚健康的检测方法:1.一滴血的检查设备.2.肿瘤初筛自查技术设备.3.总体能量测试仪.4.经络能量测试仪.5.量子检测仪.6.脑波压潜能分析仪.同康信息检测仪,等等.
我们祖国传统的中医在扁鹊时代就有认识,他的大哥哥就是专门治疗未病。就是我们今天的亚健康。方法有针灸,推拿,气功,刮沙。。。内外药物治疗等。重视疾病的共性,也顾及个体,重视治病,也治自然社会“人”。有些理论和联合国卫生组织很接近,合理饮食,调适情志,适度劳逸,谨慎起居。
亚健康&TDS:亚健康在临床上没有阳性指标,人们无法指出哪个部位是否亚健康,现有的医疗器械也无法测定。而TDS无需被检测者指明检查项目,在不干扰生命状态的前提下,动态把握多种亚健康信息,能准确地检查出人体实时机能状态,为动态地观察人体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提供诊断依据,继而针对性地对症调理,实现检测亚健康,干预亚健康,控制疾病发生发展,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原理&特点: 远程健康检测仪(简称:TDS)是一种无创伤、十分钟内全面准确检测人体健康状况的高新技术产品,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可对亚健康状态进行量化测定的医疗器械,有人形象地把它称作人体健康的“天气预报”。它对被检测者存在的倾向性、潜在性疾病作出判断,提出进一步检查或对症调理的防治建议,有利于被检测者把握健康主动权,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研发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为及时掌握宇航员的身体状况,前苏联科学院开始从事人体自动反射诊断的应用研究,他们结合中国传统人体经络理论,运用电子设备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测试,发现人体经穴的生物电值能够较准确的反映身体健康状况。于是集中了一批医学专家,进行深入研究,至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初步形成了自动反射诊断系统。贝斯生命科学研究所根据这一发现,在引进有关技术和成果后,组织中外医学和信息技术专家开展了大量研究和临床应用,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TDS。
技术原理: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经络能够产生和传导生物电流,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密切相关,经穴是人体经络生物信息之门,来自人体经穴的生物电流值能准确反映人体内部各脏腑部位的实时信息(美国FDA已将目前的体表电阻型经络测试仪列为合法产品)。TDS运用电子感应器对人体十二经穴生物电流进行测定,通过病例分析数据库来分析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病理实时状况,能准确显现人体体能、新陈代谢、免疫、植物神经、精神活动状态等人体综合机能指标及相关内脏器官生理病理状况,从而对主要疾病予以提示,对存在的倾向性和潜在性疾病作出初步判断或提出进一步检查和防治的建议,并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部分重点防治疾病作出早期诊断。
技术特点:
★ 安全:无创伤、无辐射、无痛苦、非侵入。
★ 全面:呈现人体体能、代谢、免疫、植物神经功能和精神活动状态,各系统、器官的生理病理状态;
★ 专业:TDS数据库的建立是大量病例资料的临床验证和统计分析的结果;
★ 超前:通过检测出的生物电流值的异常变化,提示人体的亚健康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 快捷:只需10分钟,即可完成检测;
★ 方便: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检测,并及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亚健康的转归:1.身心得到合理的调养--健康;2没有有效的干预--疾病.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认识亚健康,干预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1.躯体方面: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头部昏沉,胸闷心悸,胁腹胀满,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性功能减退.2.心理方面:精神萎靡空虚,情绪低弱,郁郁寡欢,烦躁易乱,惊恐怕事,神经质.3.社会适应方面:和同事,朋友,家人沟通交流困难.工作学习无兴趣.还有个体的不同病症的具体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亚健康的原因:先天不足,,后天"过用先天禀赋的厚薄,厚=强=机体免疫力强,反之则弱.过用可以导致亚健康,如形体过用,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神志过用,有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还有情志失调,正常不引起疾病,但是强烈而持久的情志,超越承受能力病从口入......。
看我们单位这次亚健康检测的情况:一共是36人。有20多人是在亚健康状态。1。颈腰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腰部疼痛,下肢部的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行走跛行。肌肉力量下降减弱或瘫痪,马尾神经压迫症状,型的椎间盘要出症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腰骶部、尾椎部、会阴部刺疼,下坠、麻木感,排便,排尿无力,困难等。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人,下肢部疼痛麻木无力更为加重,可出现间歇性、持续性跛行的临床表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
2。结肠功能减退或慢性结肠炎.本病病因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房事过度而致脾肝肾功能障碍。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肝主疏泄、肝气条达,则疏泄有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肾为先天之本,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而致泄泻遂成本病。脾胃虚弱型慢性肠炎?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纳呆食少,食后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3。精神,神经压力状态。心理应激、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和交感神经系统紧张还导致肾上腺、去甲肾上腺分泌增多,影响β受体,提高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从而使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及肾上腺素、ADP、胶原蛋白、凝血酶、5-HT(5-羟色胺)等增加。长期 精神,神经压力状态可以引发精神上的疾病:如抑郁、亚健康等,其表现是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后悔,对过去很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来,不愿见人,把自己封闭起来等。
★ 引发身心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
★ 会造成免疫体系紊乱。研究表明,极端和长期的压力会降低血液中的血小板,从而使人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如肺炎疫苗在长期压力下会失去免疫的效果。
★ 人常常感到精神紧张或失眠,同时大脑无法正常运转,最终会出现剧烈的头痛、记忆力丧失等不良反应。因为随着激素在身体里的急剧上升,会使人的大脑出现问题。
★ 损害皮肤。压力导致的激素在通过皮肤表层释放时会引起粉刺、皮疹和发痒的斑点等现象。其中一些人的皮肤会变红,变白,在极端压力下,还可能诱发麻疹或牛皮癣。
心理保健-放松心情的25个方法
1、如果您觉得力不从心,那么应停止任何额外的加班加点。
2、拥有一两个知心朋友。
3、犯错误后别过度内疚。
4、正视现实,因为回避问题只会加重心理负担,最后使得情绪更为紧张.
5、不必事事、时时进行自我责备。
6、有委屈不妨向知心人诉说一番。
7、常对自己提醒︰该放松放松了。
8、少说“必须”、“一定”等硬性词.
9、对一些琐细小事不妨任其自然。
10、不要怠慢至爱亲朋。
11、学会"理智"地待人接物。
12、把挫折或失败当作人生经历中不可避免的有机组成部分。
13、实施某一计划之前,最好事先就预想到可能会出现坏的结果。
14、在已经十分忙碌的情况下,就不要再为那些份外事操心。
15、常常看相册,重温温馨时光。
16、常常欣赏谐剧,更应该学会说笑话.
17、洗个温水澡,边洗澡边唱歌。
18、卧室里常常摆放有鲜花。
19、欣赏最爱听的音乐。
20、去公园或花园走走。
21、回忆一下一生中最感福祉的经历。
22、结伴郊游。
23、邀请性格开朗、幽默的伙伴一聚。
24、力戒烟酒。
25、作5分钟的遐想。
如果心态好,世界上一切都变得很美好。比如我今天很高兴,全心身都很轻松,走到马路上,看到阳光明媚,蓝天更蓝,空气很清新,满大街的人都很高兴,其实我个人高兴就感到世界很美好;我自己不高兴啊,心里很难受,就是山光水色你也欣赏不了,山珍海味也没有什么味道。因为躺上一张最好的床,高级席梦思床,一万多元钱一张的床,躺上床去翻来复去整夜地做恶梦也不行,心情不好,多好的东西都不行,实际上就是这样。心情好,一切都美好。缓解和消除精神压力呢?(知足)
4。紧张性头疼,偏头疼。5-HT 释放过多可引起颅内血管收缩,而出现先兆期症状。随即5-HT下降(因迅速降解反应),又导致颅内外血管扩张,引起偏头痛发作。此外,应激情况下的缓激肽、前列腺素、催乳素等神经介质增高和血小板聚集和释放,都有强烈扩张血管作用,进一步增强痛觉纤维敏感性,并引起脑水肿,促使发作进入血管扩张期(搏动性头痛期)和水肿期(持续性疼痛期),从而产生持续性剧烈头痛。此外,偏头痛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有关,50%以上有家族史。
10。心肌供血不足。11。心肌劳累状态。12。前列腺充血。13。肝脏脂质代谢异常。14。呼吸系统功能下降。肺是个很庞大的器官——全部肺泡面积被打开铺平大约100 平米,我们平时也就用到其1/3。肺功能可以支持我们活到120 多岁。但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肺部反复感染让我们的肺功能下降,因此不能小看感冒、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当肺功能下降30% 左右时,我们的生活也许不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功能一旦下降到40% 以上,其功能损失就会成倍地增加,青壮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国人的肺活力正在惊人下降。15 年来女性肺活量下降26%,年轻人更容易因久坐不动而出现气短胸闷、呼吸不畅的现象。呼吸是生命的根本。一呼一吸之间,能量转换完成。我们的呼吸越来越短浅——中国人的呼吸深度下降1/3.影响到了我们的肺动力。数据显示,与50 年前相比,我们的呼吸深度下降了三分之一。现代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少的体力劳动与运动,让现代人的呼吸也越来越“节省”——终日坐在写字楼里的我们,常常只是动口和动脑,无需调动全副力量就能应付生存的需要。而快节奏也让我们把深长呼吸变得短浅,久而久之,身体的携氧量降低,肺脏长期得不到锻炼,这也是肺动力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吸烟是对肺动力最大的损伤 ——临床发现80% 的肺癌与吸烟有关,其中包括二手烟。地球的绿“肺”缩减2/3,空气污染在不断加剧,全球每年有210 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当中;而原本用以置换这些气体的森林用地却减少了三分之二。想拥有健康的肺脏,需要我们从根本上开始绿色生活:少用一次性餐具、多种植物花草、减少开车旅行等,为营造益肺环境尽一份自己的力量。5。慢性呼吸道炎症。6。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溃疡病倾向)7。可疑泌尿道慢性病。8。尿路感染。9。脑供血不足。心理应激因素首先影响交感神经功能,使偏头痛发作前期先是颅内血管收缩,接着颅外血管扩张,头痛发作期出现搏动性头痛, 同时颅内血管亦扩张,脑血流量减少,从而产生神经功能及高级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包括烦燥、恐惧及发怒、悲观失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情绪改变,后者又影响交感神经功能。由于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严重时形成脑水肿,持续性头痛。头痛发作时血液流变学异常,具有“粘”“浓”“聚”的特15。甲亢,交感神经兴奋状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人类神经系统一对相互制约平衡的神经,当人活动、紧张或者兴奋的时候,交感神经就兴奋,加快心率,加快呼吸,升高血压,以适应这些活动的需要;此后,副交感神经开始兴奋,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以恢复人的正常状态。一般情况下,应急时,交感神经占优势;休整时,副交感神经占优势16。精神活动兴奋状态。17。胃消化排空机能异常。18。精神活动下降状态。19。免疫功能亢奋状态。T细胞、B 细胞、髓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黏附因子、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等九组.如在自身免疫功能亢奋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富士康常规体检267人,男211人,女56人。《35岁的占94%,血压高21人,正常高值49人。体重指数增高76人,其中12人达到肥胖标准。脂肪肝46人,血糖受损42人,(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比正常人高100倍)。血脂高33人(胆固醇+甘油三脂)。肝功能异常28人,乙肝五项呈大三阳1人,小三阳的5人。
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直接导致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造成死亡。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调查,目前在中国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代谢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在50至70岁人群中达到发病高峰,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据预计,患有代谢综合征的病人,在未来7年里,每8个人就会有1人因代谢综合征死亡,其中因糖尿病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发生数量是血糖正常者的4.5倍。
专家特别提醒那些还没有达到代谢综合征高发且易于干预的中青年人,必须提前进行生活方式重塑,如积极的运动、减轻体重,必要时进行调脂、降糖、降压等针对性药物治疗。
据悉,降糖干预一年,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约50%。另外,超重儿童的生活方式干预应当尽早进行。
代谢综合征,你该知道的
●你的血压是否超过140/90mmHg?
●你的空腹血糖是否超过6.1mmol/l?或餐后血糖超过7.8mmol/l?
●你的空腹血甘油三酯是否超过1.7mmol/l?或空腹HDL-C小于0.9mmol/l(男)?、1.0mmol/l(女)?
●你的体重/身高的平方是否超过25Kg/m2?如果以上4项中有你3项的回答为“是”,那么你就应当尽快去求医。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建议的诊断标准,你已是代谢综合征患者。(记者陈里予)
什么是代谢综合症
代谢综合症又称高血压代谢异常综合症,是包括高血压、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血脂升高等一系列异常代谢的疾病。
其实,代谢综合症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
1988年,美国人Peaven根据这一系列代谢异常现象,统一将其命名为代谢综合症。近年来,随着高血压患病率的逐年上升,它的初发年龄也在日趋年轻化,尤其需要关注是的是白领中的中年人。
代谢综合症发病的原因
当今社会上那些技术中坚、领导干部常常有中年人担任着,他们承担着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量,平时可能毫无感觉,但代谢综合症可能早已“潜伏”其身了。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机体处于神经兴奋状态(通常是交感神经为主),致使心率加快、周围血管收缩和血压上升;另一方面,久坐办公室,体力活动少,能量消耗不足,加之生活水平提高,糖、脂肪摄入过多,导致体重增加或肥胖。在这一系列代谢紊乱中,高胰岛素血症及糖耐量异常尤为引人注目。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及摄入热量过多的饮食习惯,使机体周围组织尤其使肌肉组织对糖的利用率减退,无奈之中,胰岛只能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代偿性的促进糖的利用,但这常常不能奏效,最终血糖会相对高于正常水平、即所谓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那么,代谢综合症与心脑血管病又是什么关系呢?医学研究表明,升高的胰岛素及血糖对血管壁及交感神经都使一种不良刺激,会引起大小动脉的收缩和硬化,产生高血压,并且还会发展成糖尿病。血脂升高,尤其使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会在高血压引起血管壁受损的基础上形成脂肪沉积,导致动脉粥样梗化。此外,代谢综合症还表现为血小板功能异常激活以及血尿酸升高等代谢紊乱,易引起脑中风和痛风。无怪有人形容代谢综合症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是“一根藤上的不同的苦瓜”。
上述代谢紊乱都是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有人会问,怎样才能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症呢?
可以从一下3个方面入手:
1、代谢综合症与艾滋病、吸毒并列为当代三大社会问题,并且是一种可预防、控制的社会问题。预防代谢综合症的核心是形成并保持科学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2、要想预防代谢综合症,首先要改变观念。应该认识到:代谢综合症是生活习惯病,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所以预防也应从自身着手。当出现肥胖时,在减肥的早期出现饥饿感时,可以用含热卡极低的食品(如西红柿、黄瓜等)来满足饱腹感,坚持一段时间后,饥饿感就会消失。至于改变旧的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就只有靠自己的毅力和信心来克服了。
3、预防代谢综合症必须坚持:一个信念——与肥胖决裂;二个要素——不多吃一口,不少走一步;三个不沾——不吸烟、不不熬夜;四个检查——定期检查血压、查血糖、查血脂、查血黏度;五六个月——减肥不求速成,每月减1-2公斤即可;七八分饱——饮食上要“总控制、结构调整、吃序颠倒”,即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以素为主,营养均衡。进餐时先吃青菜,快饱时再吃些主食、肉类。远离西式快餐。
富士康常规体检267人男211人,女56。血压偏高21人。超重人。肥胖12人,占30%。脂肪肝46,血糖受损42,都达到20%以上。胆固醇增高7+甘油三脂26=33人。近15%。
代谢综合症治疗的核心问题:
对于代谢综合症的治疗,减肥是核心。如果单纯的饮食与运动疗法治疗几个月后,仍难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疾病,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切记心存幻想,以为有了药物就可以放松饮食与运动的治疗。
「代謝綜合症」其實是由5個風險因素所組成,包括肥胖、血壓過高、血糖過高、三酸甘油脂過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過低。代謝綜合症的定義是患者必須有以下特徵:肥胖(男性腰圍超過或等於90cm;女性腰圍超過或等於80cm)
及以下其中兩項:
血壓過高(超過或等於130/85mmHg) 血糖過高(空腹血糖超過或等於5.6mmol/L)
三酸甘油脂過高(超過或等於1.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男性1.03/mmol/L 女性<1.29m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