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读《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的一点心得体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0:07:45
文档

读《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的一点心得体会

觅得语文千百度,改革遥看近却无。九天研讨开宫殿,万家学子拜冕旒——读《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的一点心得体会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老师在《中国考试》上发表了《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这篇论文,对近期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做了详细而精准的阐述。这其中对我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学还是有点启示的。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评价体系,不外乎“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推荐度:
导读觅得语文千百度,改革遥看近却无。九天研讨开宫殿,万家学子拜冕旒——读《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的一点心得体会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老师在《中国考试》上发表了《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这篇论文,对近期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做了详细而精准的阐述。这其中对我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学还是有点启示的。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评价体系,不外乎“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觅得语文千百度,改革遥看近却无。九天研讨开宫殿,万家学子拜冕旒

——读《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的一点心得体会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老师在《中国考试》上发表了《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这篇论文,对近期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做了详细而精准的阐述。这其中对我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学还是有点启示的。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教育的根本问题。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评价体系,不外乎“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既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又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给出了答案,也对包括语文在内的各科命题工作清晰明确地提出设计目标和研制路径,提供了基本遵循。

有了基本遵循,工作就有了明晰的思路,尤其是对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学科技能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我们的基本抓手当然是教育部的指导文件。对此,我们要贯彻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中。

2.语文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张开老师提到,“从外显功能看,阅读和表达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领域”,“语文关键能力是语文科外显功能的集中体现”。这里我最大的疑问是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到底有什么区别?是侧重点不同?表现方式不同?实施路径不同?长远意义不同?希望各位同仁赐教。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外显功能是语文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之间的一座桥梁,将二者融为一体,或者,关键能力是学科素养向具体实施阶段过渡的一个必备步骤?

关键能力分为两个方面: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近几年来对语文教学的最精准概括,为我们实施一线教学提供了清晰而简洁的方向。在本文中,张开老师对这两项能力做了更为具体的解读。

(1)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信息性阅读能力、文学性阅读能力和古代诗文阅读能力。

这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内容,但是从具体实施来看,难度不小。

信息性阅读能力中“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的能力如何培养?只是做几篇阅读可以解决吗?我们讲课文可以解决吗?是不是要调动各种活动,如辩论、演讲、课堂评价等等?

文学性阅读能力中“涵养性情,滋润心灵,从而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评价”。这样的能力如何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展开?这可能是千千万万高中语文教师共同面对的难题。如何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师的定位是什么?值得我们长久深思。

(2)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包括语言策略与技能、写作能力2个方面。

此处清晰明确,无疑问。不再赘述。

3.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

按照上述启发,我将重点突破三方面的工作。

(1)提升信息性阅读能力。加大课堂思考、课堂评论的比重。通过问题引发思考,通过思考展开评价,通过评价实施辩论,在辩论中培养思辨能力、分析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概括能力。

(2)提升文学性阅读能力。这一部分困难重重。突出体现在,加大阅读力度,但是如何保证高效而有针对性?课堂分析小文章,小故事,小案例,但是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阅读后如何总结?读书报告会、课堂研讨、课前演讲……可行吗?还有更好的方式吗?

(3)提升写作能力。我一直把写作当做语文教学之首(尽管与诸多同仁意见相左)。得写作者得天下。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把语文教学的重点和考试训练的重点都放在写作上。反复抓,抓反复,作文能力的提升虽非一日之功,但考试作文的提升可以通过突击实现。快餐与营养餐要紧密结合,不可偏废。

再次重申我对语文一贯的观点:语文教育包括素养提升和考试训练两个方面。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既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爱上语文,又能让学生考出高分,让语文成为学生的骄傲。

文档

读《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的一点心得体会

觅得语文千百度,改革遥看近却无。九天研讨开宫殿,万家学子拜冕旒——读《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的一点心得体会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老师在《中国考试》上发表了《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这篇论文,对近期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做了详细而精准的阐述。这其中对我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学还是有点启示的。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评价体系,不外乎“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