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_曹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0:09:16
文档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_曹越

一、研究背景作业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环节,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发展学生智力及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进生活中,解决现实的语文问题,了解语文的意义,体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在大部分的语文作业还是沿袭着传统的作业观,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了思维力和创造力的进步,也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的语文
推荐度:
导读一、研究背景作业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环节,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发展学生智力及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进生活中,解决现实的语文问题,了解语文的意义,体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在大部分的语文作业还是沿袭着传统的作业观,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了思维力和创造力的进步,也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的语文
一、研究背景

作业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环节,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发展学生智力及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进生活中,解决现实的语文问题,了解语文的意义,体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在大部分的语文作业还是沿袭着传统的作业观,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了思维力和创造力的进步,也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旧式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语文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笔者采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现行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探索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相应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语文作业现状分析

笔者经过对100位来自不同小学、不同年级段的小学生(18人为1 ̄2年级,30人为3 ̄4年级,52人为5 ̄6年级)及21位小学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初步得出现在小学语文作业存在如下问题。

1.作业量普遍过多。为了“检测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往往会采取题海战术,类似于《每课一练》、练习卷等,让学生叫苦连天。在调查中发现,有76%的中高年级小学生反映每天要用30到40分钟来完成语文作业,而部分基础不好或是写字慢的学生则用时更长。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能力有限,作业则相对较少。

2.题目质量偏低。①内容局限,形式单一,没有趣味。调查结果显示,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口头作业少,动手作业更少。内容中大部分是带有简单记忆性质的

知识巩固题,应用实践题寥寥无几。最常见的题型有:抄写、默写,组词,造句,填空,背诵等,有些学生甚至一听到“回家作业”,就说:“又是先看‘拼音写词语’,然后‘比一比,再组词’、‘选词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照样子改写句子’……”学生对题型倒背如流的现象也折射出现今语文作业的单调和重复,这些机械枯燥、要求简单且有标准答案的作业不仅加重学生负担,日复一日地消磨掉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文的热情,而且也是一种事倍功半的低效劳动。很少有学生能通过这样的作业练习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技能。②作业布置一刀切,缺乏相对层次。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差异,不管是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天赋较好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都要求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分量、同样内容、同等难度的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少,得不到符合自身实际的锻炼和提高。③作业内容多为现成的。86%的学生反映目前所做的作业主要是教材和练习册上的;95%的教师平时会布置配套练习册上的作业,只有10%左右的教师经常会自编习题。现成作业虽然为教师省时省力,可对于学生来说,并非始终有益,首先市面上的教辅或练习册质量良莠不齐,当中的题目时常会出现过难题、过易题,甚至错题、超纲题等;其次设计作业必须做到结合重点、结合难点、结合学情,而现成题形式单一呆板,无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量身设计,不能预计和满足个性化需求;另外这类题基本都是学生做,学生互动交流、分工合作的机会不够。④应试教育色彩浓,传统作业观根深蒂固。受调查的21位小学语文教师几乎都承认,他们的作业都会涉及到需要考试的知识点,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和解题能力,69%的学生认为做作业就是为了考试能考好一点。当然练习设计是应该考虑考试要求的走向,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完全以应试的标准对待作业的观念实在需要改变。另外根据观察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曹越

(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具有多项功能。但当今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存在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笔者采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初步研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简要探讨了优化的策略,尝试为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作出一些努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39-03

268-271.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4]高盘良.与时俱进,实现物理化学教学的创新[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6):76-78.

[5]林树坤,赵剑曦,陈建中,等.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授课方法和手段[A].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17-419.

----------------------------------------------

【高教研究】和访谈发现,尽管小学生对于传统的作业感到厌倦,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做这类作业,当笔者设计了一些新式的题目,如实践活动题、续写故事等,学生纷纷表示不理解、不明白,带有较强的消极、抵触情绪,从他们的完成质量上看,也是非常的不如意,鲜有出彩的作品。天真活泼的孩子沦为没有个人思想的“做题机器”,要扭转这种畸形的态势,需要长时间不懈的努力。综合来看,小学生的语文作业量大,内容乏味重复,缺少创造活动和思维训练,缺乏针对性、趣味性、探究性和互动性,应试色彩浓厚,学生厌烦,教师无奈,失去了作业本真的意义和效果。

三、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针对以上调查、观察结果及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了几条策略,以提高目前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1.精简作业量。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老师布置太多的作业,调查结果显示,有81%的学生会因为作业过多而产生烦躁情绪,做作业也是应付敷衍,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有51%承认不能坚持认真专心地完成作业。著名的学者洛克曾说过:”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对于作业也是这样,做得越多,效果却不一定越好。因此,要求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适当、适量,单科作业不要超过15 ̄20分钟,同时要注重学科间相协调,以保证达作业总量的适度。特别地,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在保证他们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使他们易学、乐学,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加学习的信心。

2.提高作业的质量。①形式要多样化。整合多学科,具有趣味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和学习的持久。因此,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所以要从单一的“写”中走出来,把听、说、读、写、做、唱、画、演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将多学科的知识渗透于语文作业之中,同时将单独作业与合作作业相结合,这样既符合儿童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又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陶冶了情操。讲究发展性。40分钟所学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课后作业应引导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阔的生活,可设计延伸阅读:如读完叶圣陶的《荷花》,可以去读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比较两篇文章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可创编课文:教师可依据课文特点,设计续写、改写、仿写等小练笔,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又开拓了思维,丰富了想象力。如笔者将《小鹿的玫瑰花》课后作业设计为改写故事,导语是:假设小鹿没有把脚跌伤,而是亲眼看到了栽种的玫瑰花开放,那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你可依据课文描述,也可凭自己的经验描绘一下玫瑰花怒放时的样子,并想象小鹿此时的心情、感受、行为等,写一段话。②作业设计要突出层次性。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是一个个生动的、独特的个体,知识基础、学习需要、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等都各不相同,学生之间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教师可把作业分等级:A类作业比较基础,浅显易懂,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属于必做题;B类作业相对较难,可设计一些观察探究、动手操作方面的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体现学生个性和能力,鼓励创新,是探究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做,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③教师最好能亲自参与设计作业。因为只有教师能准确地了解和认识授课情况、学生特点,所以任何教辅、练习册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给学生布置作业,也决非从教材和练习册上随便找几道习题让学生做做而已,笔者认为,教师最好能亲自参与设计作业,认真地自编题目或是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精心选择。教师应充分注意作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重点选择那些能够紧扣教学重难点和极易被学生忽视或做错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一道或几道题而掌握一类题,尽量减少同类题的重复,提高作业效率。④巧妙改变应试类的传统题。由于目前考试依然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的最关键标准,所以增强学生的应试解题能力还是非常必要,而且学生也无法立刻适应新式题型。所以也要关注传统题的设置,但要注意与素质培养相平衡,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尝试。常规作业与特定作业相结合。常规作业意图在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完成时间可灵活安排。内容是每天花一定时间阅读课外书并做好词佳句的摘抄,背诵几条格言警句或谚语、歇后语,每周能至少熟记一首古诗或词。特定作业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进度布置的配套练习。两者相结合,若能长期坚持,集腋成裘,必有丰硕的收获。改变传统题的展现方式。比如造句,一直以来的形式都是直接给出某个词语,学生常常会为理解词义或创造一个怎样的语境而想破脑袋,所以造出来的句子过于简单或是干脆使用错误的现象屡见不鲜,像“忽然,天下雨了。”(用“忽然”造句)“我家门前开过一辆火车,况且况且况且。”(用“况且”造句)等类似的例子让老师捧腹的同时也颇为无奈。笔者觉得可以将造句题做一些改良,如: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的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四、结语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升华,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小学语文作业的改革,是长期而艰巨的,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在此,笔者仅提出了个人短期的一些观点,其中许多不足之处,期待能有更多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于永正.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语文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

【高教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中的核心问题[1]。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明提升无不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机构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特别是能否培养出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高水平人才[2]。改革开放30年来,当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连续的高速度增长之后,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就更为迫切,体现在高等教育中就是社会开始强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需求不仅推动了很多高等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进行各种教学研究和改革[3],而且正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理论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不断创新[4]。像我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上的跨越,必须以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为依托,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基础。本文试从大学生认知水平与创新能力关系探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涉及的基本问题,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认识上的参考。

一、人的认知水平具有层次性与可培养性,大学阶段是提高人的认知水平的关键阶段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其显著区别就在于人具有理性,即人的行为不仅受制于其本能,更重要的是受其理性所控制。一个人的理性及认知水平能够通过学习知识而不断累计增强,即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是具有层次性与可培养性,因而人们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人生的基本任务来提倡,但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对知识的学习、接受和掌握都不能均匀地分布于其人生的每一阶段,而是根据其生长发育过程把学习知识主要集中于青少年时期,即其人生的中小学和大学阶段,并且在其大学阶段,由于一个人日趋成熟,理性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也成为该阶段的最关键时期,因而注重大学大学阶段理性和认知水平的培养就成为大学或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终其一生并非一个匀速上升的过程,而是在总体上呈现一个慢-快-慢-停滞的态势,其中成年前后是一个人认知发展最快、最佳也最易提高的时期,而这个时期恰好处于一个人进入大学前后的一个阶段,因而接受大学教育为一个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既是大学毕业生从总体上认知水平较高的原因,也是一个国家普及大学教育的基本依据之一。抓住时机很好地完成大幅度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的培养任务,既是一个大学的基本职责,也是其魅力所在。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认知水平是其理性与知识的综合体现,是建立在充分掌握较多、较深知识基础上之后而对知识的有机融合,整体上的把握和理性的运用。虽然不能说理性和认知水平的高低是学习知识的自然性结果,一个人学到了很多知识就具备了较强理性,其认知水平就得到了相应提高,但理性和认知水平确实是以掌握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就谈不上理性,也谈不上认知水平,而且理性和认知水平也不等同于知识本身,而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理解程度、如何运用的度量。故而培养理性,提高认知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就是在其掌握一定量知识的基础了锻炼其将知识运用社会生活的能力,运用其掌握的知识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从而对人生和生活有深刻的把握和认识。掌握有一定量的知识,才能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然而,如果认知水平不高,也难以在理性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因为人的认知水平直接代表了其对事物的最基本和最本质的认识,这同时也决定了人在干任何事时所怀的目的、所持的态度、所采取的方法。与动物所不同的是,人因有理性而使其行为具有目的性。这样的目的性是为满足其低层次的需求,还是去满足其高层次的需求,既决定于其需求的急迫性,也决定于认知水平的高低。特别是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是否再为满足其高层次的需要而采取有目的的行动,就完全取决于人的认知水平。纵观人类文明的进步历程,就是人类认知水平整体不断向深度与广度发展的进程,虽然在此进程中会经常出现局部反复和倒退,但不断发展的总趋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所以,不断提高人的认知水平,才能持续不断鞭策人向满足其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努力奋斗。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源动力,更是教育和教育者,特别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与历史责任。同时,人的认知水平当然

大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刘成良,刘可慧,李天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本文初步讨论了大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作者认为认知水平不高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发挥的思想基础。如果从提升大学生认知水平入手,可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以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以创新实践能力的增强为标志,才能真正实现增强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认知水平;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41-02

版社,2007.

[3]罗小芳.新课程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策略研究[EB/OL].(2010-12-11)[2011-08-28]http://scpx.cersp.com/article/browse/83839.jspx.

[4]张鑫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教育科研论坛,2010,(12):5-6.

----------------------------------------------

【高教研究】

文档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_曹越

一、研究背景作业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环节,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发展学生智力及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进生活中,解决现实的语文问题,了解语文的意义,体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在大部分的语文作业还是沿袭着传统的作业观,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了思维力和创造力的进步,也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的语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