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说“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荀子也有类似的思想,《论语》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荀在《劝学》里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古人告诉我们,环境对个人成长很重要,个人同样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才能等影响他人,改变环境。
作为担当中国复兴大任的有为青年,你对此是如何认知与理解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息;少于800字。
乘时代之境雄风,青年试翼促国兴
闻芳芳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在环境的沃润之下,朽木方得生花,枯树乃以转荣。而今乘着新时代盛大环境裹挟而起的一股雄风,我辈更应以鹰隼试翼、虎啸山谷之气势,在复兴图卷上浓墨重彩地挥毫一笔。
躬逢乱世,时代之境,葳蕤方兴,我辈生而啜以青春,作可为青年。
“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诚哉斯言。环境对人之影响,非浪非潮,而是春风慈雨,涓滴入海,沃润于心。生于两个一百年交际之时,青年吾侪所处之环境乃是百年之未有,机遇与挑战所并存,这教会我们迎接风浪,不惧未来;生于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氛围里,我辈常记“当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教诲,这教会我们矢志报国,赤子爱国;生于世界格局动辄巨移,全球性危机屡屡冲击之秋,我辈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之必要,这教会我们视野长远,不囿于笼。躬逢盛世,与有荣焉。时代环境为青年所铺的路正急待着我们踏足深入,正如冰心所言:“时代正浩浩荡荡翻着书页,青年人,请你着笔!”
青春正好,青年吾侪,智谋两合,我辈当承先人之青灯,赓续薪火,书时代华章。
史公在牢狱,屈子在放逐,觉民在写《与妻书》;嗣同在抗诉,鲁迅在呐喊,勾践在卧薪尝胆。无数的先人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时代环境孜孜以求。而今悠悠红船已然行过,巍峨巨轮正在驶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我辈展锋芒。无论是抗疫一线“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小孩儿了”的誓言,抑或抗毒战士蔡晓东与毒贩抵抗,英勇早逝,还是奥运赛场上风华正茂、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青年选手,正在向整个世界舞台宣告,我们青年有能力改变着环境以致于更好!
个人与情况相互影响,青年与时代休戚与共,青年与情况相长,使青春腾飞,国家复兴,时代飞扬。
复兴大业尚未成绩,这是先人的憾事。青年朋友们,让我们握紧相互的双手,(共同)汇聚万人成城之伟力筑就华夏复兴之大厦。待到山花烂漫时,我辈谨递一封逾越时空的书,对祖前辈道声:“这乱世,如您所愿。”
“青春如朝雾,如初阳,如春花之萌动”,处于时代环境中,我辈当拥一份“我自长缨在手,即日以缚苍龙”的豪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终致万世太平,赤县如梦。
心怀“少年感”,强国有我行
斯言不谬,环境固然重要,但个人同样可以通过自身修养、才能等影响他人,改变环境。
林清玄曾写道:“振衣于千仞之岗,长啸于万海之滨,我仿佛还是那身穿蓝衫的最初的少年。”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磨折随之而来,多少人保持不住向生活低头,选择了同流合污,了此一生;可我们身肩中国复兴的大任,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充满少年感,保护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营建昂扬向上的情况,为强国之路增辉添彩。
真正的少年感,不是青衫落拓也不是朱唇柔膝,而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李白面对前途渺茫的未来,没有气馁,而是豪情万丈地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勇敢面对生活的激浪,杜甫在登山时,望天下茫茫,墨笔一挥,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孟郊考中进士后的激昂快意;苏轼面对坎坷的仕途,没有消沉,而是执伞烟雨中,感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与自己达成和解……面对人生的磨难,古人们却能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在时光长河中,他们的生命虽已消逝,但他们的少年气永不散,少年感永不消;身为当代有为青年,我们亦不能随波逐流,于时代的裹胁中泯然众人,碌碌无为。
愿君长似长少年时,初心不忘乐相知。我们正处在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少年期,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亦不能失了这份少年气。王德顺79岁仍赤膊走秀,须发皆白,神采奕奕,引爆全场;樊锦诗先生一生所走是文化苦旅,一腔爱,一洞画,与敦煌结下永世情缘;若宫雅子退休后,自学成才,成了连库克都夸赞的苹果APP开发者……他们都是历经沧桑的老人,可他们都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待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燃烧年轻的灵魂。
“你是哪样,中国便是哪样”,朋友们,永远不要熄灭内心的火焰,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冲破情况的桎梏,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影响别人,共同营建昂扬向上的情况。
望吾辈共勉,在强国之路上,“像风吹过八千里,不问归期”!
正己之心,引他之行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修身养性,以自身的修养去影响别人。正所谓正己之心,引他之行。
《陋室铭》有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见环境对个人成长远没有修身养性所带来的影响大,君子立身处世,皆以才能、修养为先,因而君子可以担负起家国重任,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人,改变环境。而生于华夏盛世的我们,更应做有为青年,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
修养为光,青年为花,唯有以光育花,才可繁花似锦。董卿曾言:“一个人的气质,来自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你每多读一本好书,你的灵魂就会澄澈一分。我辈青年,当耀九州,不该沉溺于假造世界,寻求享乐之死,而是分明明白自身之责任,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充实自己的大脑,砥砺前行,方能登高望远
行动为土,青年为木,唯有以土滋木,才可结出累累硕果,顾往昔,王阳明在先人的经验和自身的领会中,并提出“知行合一”,看目前,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的理论。一个人的辞吐,言行举止都流露着自己的才能。叶嘉莹知晓古文化,任教名校,却仍然不慕名利,将终生所学贡献给文化;季羡林学贯中西,才高八斗,却愿主动摘下头上桂冠。他们都做到了让自己的行动去更好影响别人,而吾辈青年就需修正自己的行动,克己守礼,才可致远
责任为水,青年为茶,唯有以水冲茶,才可散出迷人的清香。新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新时代的青年也需谨记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们要接过时代的接力棒,用自己的才能去书写美丽的华章。新时代的青年也须知道,责任不是负担,而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助推器;责任不是困难,而是航船前行的方向标我们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主动担责,福享八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