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解读会计分析报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0:10:34
文档

解读会计分析报表

问1:公司财务报表应如何分析呢?问2:资产负债表有些什么内容呢?问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又有什么内容呢?问4:这两个表结合起来该如何分析呢?问5:那又该如何从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呢?问:公司财务报表应如何分析呢?答:公司财务报表既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也是公司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因此,通过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就能对公司财务状况及整个经营状况有个基本的了解。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可以掌握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一系列基本指标和变化情况,了解公司经营实力和业绩,并将它们与其他公司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对
推荐度:
导读问1:公司财务报表应如何分析呢?问2:资产负债表有些什么内容呢?问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又有什么内容呢?问4:这两个表结合起来该如何分析呢?问5:那又该如何从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呢?问:公司财务报表应如何分析呢?答:公司财务报表既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也是公司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因此,通过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就能对公司财务状况及整个经营状况有个基本的了解。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可以掌握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一系列基本指标和变化情况,了解公司经营实力和业绩,并将它们与其他公司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对
问1:公司财务报表应如何分析呢?

问2:资产负债表有些什么内容呢?

问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又有什么内容呢?

问4:这两个表结合起来该如何分析呢?

问5:那又该如何从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呢?

问:公司财务报表应如何分析呢? 

答:公司财务报表既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也是公司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因此,通过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就能对公司财务状况及整个经营状况有个基本的了解。

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可以掌握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一系列基本指标和变化情况,了解公司经营实力和业绩,并将它们与其他公司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对公司的内在价值作出基本的判断。

按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应将其中期财务报表(上半年的)和年度财务报表公开发表。这样,一般投资者可从有关报刊上获得上市公司的中期和年度财务报表。

公司中期报表较为简单,年度报表则较为详细,但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两个基本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问:资产负债表有些什么内容呢? 

答:资产负债表是一张静态报表,反映了该报表截止时间时公司的资金来源及分布状况。对该 表的基本分析内容包括了解分析公司当时的财务结构、经营能力、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

a、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坏帐准备、预付货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和其他流动资产。

b、长期投资,一年期以上的投资。

c、固定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原值及折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d、无形及递延资产。

e、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收票据、应收帐款、预收货款、应付福利费、未付股利、未缴税金、其他未缴及应付、预提费用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其他。

f、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及其他。

g、递延税项及其他。

h、股东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含公益金)、未分配利润。 

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又有什么内容呢? 

答:该表是一张动态表,反映了公司在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中期报表反映上半年,年度报表反映全年)。

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增长率可看出公司自身业务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理想的增长模式应呈阶梯式增长,这样的公司业务进展稳定,基础扎实。大起大落的公司则不够安全稳定。 

问:这两个表结合起来该如何分析呢? 

答:对财务状况的分析不能静态地看一个数据或一张报表的内容,而应将各种财务数据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看出问题的实质。投资者尤其应重视以下指标:

反映获利能力指标包括: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平均余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

股本收益率=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普通股股本金额×100%

       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

  每股盈利=-----------------------

         普通股股本总数

净利率=税后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注: 资产收益率是公司资产获利能力的综合反映, 它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 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股本收益率和每股盈利的高低, 反映了公司分配股利的能力, 也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指标。净利率反映了主要经营业务获得净利的能力。

反映经营能力的指标包括:

         销售成本

  存货周转率=--------------

        存货平均余额 

            销售收入

  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销售收入

  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平均余额

以上三个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公司经营能力的高低, 这些指标及公司上期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平均水平相比越高越好。

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

自有资产比率和资产负债比率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自有资产比率=资产净值/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比率=负债额/资产总额×100%

自有资产比率高,说明公司经营资产中举债的比例低,偿债的安全性较高,反之则结果相反。但是对股东来说,该比率过高并非是好现象,因为借款利率如果低 于资产报酬率,则股东可以因公司“低息举债经营”而获得更多的报酬。当然,自有资产比率过低,公司经营扩张过度,将来资金周转有可能出现困难,这对股东来说也并非是好事。

流动比率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用来衡量公司清偿短期负债的能力。流动比率高表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强,但过高则可能是流动资产过剩,形成资金浪费。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1较为适当。过低说明偿债能力不足,过高则说明资金没有有效地利用。

速动比率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只是流动资产中的一部分,包括现金、存款、短期证券、应收帐款等很快 能转变成现金的公司资产。该比率显示公司即期偿债的能力。一般认为1:1的比率 是较为合适的。

每股净资产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每股净资产=资产净值/普通股总数

每股净资产反映了每股股票所含有的现有价值含量,该指标在对公司进行股本扩张和清 算时显得非常重要。对股东来说该指标自然是越高越好。

反映市场价值的指标包括:

       每股市价

市盈率=-------------------------

     每股前一年净盈利

在把握公司经营实绩中, 应依据财务报表的分析并结合对公司其他方面的了解, 如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和重大项目情况等, 做出综合分析判断。 

问:那又该如何从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呢? 

公司所在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 对它们的分析主要是关注动向和结论,同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全面把握是相当复杂的, 但一般通过了解及日常报告和分析它们的主要经济指标, 便可基本认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报告是工作报告、指标是行业总产值 或国民生产总值。

通过分析报告和公告,我们可以了解国家整体形势、发展方向,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点和扶持行业。

通过分析行业总产值增长率以及与其他行业增长率的比较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变化情况, 我们对行业或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就有大致的了解。当然, 进一步的认识还需分析其他有关指标, 如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和国家的通货膨胀率等。

一般而论, 当行业总产值连续稳定增长, 且增长速度和行业平均利润率高于其他多数行业较多时, 表明该行业增长较快, 前景也较好; 反之, 行业前景就不太妙。 当国民生产总值连续稳定地较快增长且通货膨胀率又较低时, 表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前景较好;反之, 则情况就不妙。

以上所提的这些指标情况从国家或行业发布的统计报告中即可获得。

另外, 为了较全面地认识行业或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 尤其是发展前景的预测, 还应结合对行业周期和国民经济发展周期, 特别是目前行业和国民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

对国民经济所处发展阶段及其前景的分析应注意国家重大经济的变化和国家经济 计划的安排。

总之, 公司所在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前景看好, 将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和其股票价格的上升; 反之, 则不利。

通过对公司经营实绩、所在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基本分析, 我们对公司股票的实际价值就能有个基本的判断。当然, 股票的市场价格并非只取决于其实际价值, 它同时还要受其他种种因素, 尤其是直接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 从长远看, 股票实际价值的高低终将会在市场价格上体现出来

财务分析是企图了解一个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真实面目,从晦涩的会计程序中将会计数据背后的经济涵义挖掘出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基础。由于会计系统只是有选择地反映经济活动,而且它对一项经济活动的确认会有一段时间的滞后,再加上会计准则自身的不完善性,以及管理者有选择会计方法的自由,使得财务报告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不恰当的地方。虽然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状况,但审计师并不能绝对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恰当性,他们的工作只是为报 表的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所以即使是经过审计,并获得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财务报表,也不能完全避免这种不恰当性。这使得财务分析变 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比较分析: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 

2.趋势分析: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3.因素分析: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上述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实际工作当中,比率分析方法应用最广。 

二、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消除规模的影响,用来比较不同企业的收益与风险,从而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理智的决策。它可以评价某项投资在各年之间收益的变化,也可以在某一时点比较某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由于不同的决策者信息需求不同,所以使用的分析技术也不同。 

1.财务比率的分类 

一般来说,用三个方面的比率来衡量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1) 偿债能力:反映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2) 营运能力:反映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 

3) 盈利能力: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上述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例如,盈利能力会影响短期和长期的流动性,而资产运营的效率又会影响盈利能力。因此,财务分析需要综合应用上述比率。 

2. 主要财务比率的计算与理解: 

下面,我们仍以ABC公司的财务报表(年末数据)为例,分别说明上述三个方面财务比率的计算和使用。 

1) 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 

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信,增加今后筹集资金的成本与难度,还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 产。一般来说,企业应该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而不应靠变卖长期资产,所以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数量关系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以ABC公司为例: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 1.53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 流动负债 =1.53 

现金比率 = (现金+有价证券)/ 流动负债 =0.242 

流动资产既可以用于偿还流动负债,也可以用于支付日常经营所需要的资金。所以,流动比率高一般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如果过高,则会影响企业资金的 使用效率和获利能力。究竟多少合适没有定律,因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特点,这使得其流动性也各不相同;另外,这还与流动资产中现金、应收帐款和 存货等项目各自所占的比例有关,因为它们的变现能力不同。为此,可以用速动比率(剔除了存货和待摊费用)和现金比率(剔除了存货、应收款、预付帐款和待摊费用)辅助进行分析。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比较安全,过高有效率低之嫌,过低则有管理不善的可能。但是由于企业所处行业和经营特点的不同, 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利息与本金的能力。一般来说,企业借长期负债主要是用于长期投资,因而最好是用投资产生的收益偿还利息与本金。通常以负债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数两项指标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以ABC公司为例: 

负债比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 0.33 

利息收入倍数=经营净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32.2 

负债比率又称财务杠杆,由于所有者权益不需偿还,所以财务杠杆越高,债权人所受的保障就越低。但这并不是说财务杠杆越低越好,因为一定的负债表明企业的管 理者能够有效地运用股东的资金,帮助股东用较少的资金进行较大规模的经营,所以财务杠杆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很好地利用其资金。一般来说,象ABC公司这样的 财务杠杆水平比较合适。 

利息收入倍数考察企业的营业利润是否足以支付当年的利息费用,它从企业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方面分析其长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这个比率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从这个比率来看,ABC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强。 

2) 反映营运能力的财务比率 

营运能力是以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周转速度越快,表明企业的各项资产进入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的速度越快,那么其形成收入和利润的周期就越短,经营效率自然就越高。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指标: 

应收帐款周转率 = 赊销收入净额 /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17.78 

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存货平均余额 = 4996.94 

流动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净额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 1.47 

固定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净额 / 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 0.85 

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净额 / 总资产平均值 = 0.52 

由于上述的这些周转率指标的分子、分母分别来自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而资产负债表数据是某一时点的静态数据,损益表数据则是整个报告期的动态数据,所以为 了使分子、分母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就必须将取自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折算成整个报告期的平均额。通常来讲,上述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但数量 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在进行分析时,还应注意各资产项目的组成结构,如各种类型存货的相互搭配、存货的质量、适用性等。 

3) 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 

盈利能力是各方面关心的核心,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只有长期盈利,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持续经营。因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对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视。一般用下面几个指标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再以ABC公司为例: 

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 销售收入 = 71.73%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 / 销售收入=(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销售收入 = 36.% 

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 35.5% 

总资产报酬率 = 净利润 / 总资产平均值 = 18.48% 

权益报酬率 = 净利润 / 权益平均值 = 23.77% 

每股利润=净利润/流通股总股份= 0.687(假设该企业共有流通股10,000,000股) 

上述指标中, 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分别说明企业生产(或销售)过程、经营活动和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越高则获利能力越强;资产报酬率反映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投入 资金的盈利能力;权益报酬率则反映股东投入资金的盈利状况。权益报酬率是股东最为关心的内容,它与财务杠杆有关,如果资产的报酬率相同,则财务杠杆越高的 企业权益报酬率也越高,因为股东用较少的资金实现了同等的收益能力。每股利润只是将净利润分配到每一份股份,目的是为了更简洁地表示权益资本的盈利情况。 衡量上述盈利指标是高还是低,一般要通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水平相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就一般情况而言,ABC公司的盈利指标是比较高的。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其发行的股票有价格数据,一般还计算一个重要的比率,就是市盈率。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它代表投资者为获得的每一元钱利润 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它一方面可以用来证实股票是否被看好,另一方面也是衡量投资代价的尺度,体现了投资该股票的风险程度。假设ABC公司为上市公司,股票 价格为25元,则其市盈率= 25 / 0.68 = 36.76倍。该项比率越高,表明投资者认为企业获利的潜力越大,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购买该企业的股票,但同时投资风险也高。市盈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 为股票市价是一个时点数据,而每股收益则是一个时段数据,这种数据口径上的差异和收益预测的准确程度都为投资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会计、行业特 征以及人为运作等各种因素也使每股收益的确定口径难以统一,给准确分析带来困难。 

在实际当中,我们更为关心的可能还是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即成长性。成长性好的企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更能吸引投资者。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企业在过去几年中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净利润等指标的增长幅度来预测其未来的增长前景。 

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 = 95%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100% = 113% 

净利润增长率 =(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 83% 

从这几项指标来看,ABC公司的获利能力和成长性都比较好。当然,在评价企业成长性时,最好掌握该企业连续若干年的数据,以保证对其获利能力、经营效率、财务风险和成长性趋势的综合判断更加精确。 

三、现金流分析 

在财务比率分析当中,没有考虑现金流的问题,而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因此,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看一看如何对现金流进行分析。 

分 析现金流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方面是现金流的数量,如果企业总的现金流为正,则表明企业的现金流入能够保证现金流出的需要。但是,企业是如何保证其现金 流出的需要的呢?这就要看其现金流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了。这方面的分析我们在前面已经详细论述过,这里不再重复。另一个方面是现金流的质量。这包括现金流的 波动情况、企业的管理情况,如销售收入的增长是否过快,存货是否已经过时或流动缓慢,应收帐款的可收回性如何,各项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等等。最后是企业所处 的经营环境,如行业前景,行业内的竞争格局,产品的生命周期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能力。 

在部分一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指出,ABC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令人担忧,但从上面的比率分析中却很难发现这一点,这使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深刻认识到现金流分析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小结 

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主要通过比率分析实现。常用的财务比率衡量企业三个方面的情况,即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使用杜邦图可以将上述比 率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了解企业的整体状况。对现金流的分析一般不能通过比率分析实现,而是要求从现金流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并据此判断其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能力。比率分析与现金流分析作用各不相同,不可替代。

1.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之一:浏览报表,探测企业是否有重大的财务方面的问题。

  拿到企业的财务报表,首先不是做一些复杂的比率计算或统计分析,而是通懂三张报表,即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看看是否有异常科目或异常金额的科目,或从表中不同科目金额的分布来看是否异常。比如,在国内会计实务中,“应收、应付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其他应收款过大往往意味着本企业的资金被其他企业或人占用、甚至长期占用,这种占用要么可能不计利息,要么可能变为坏账。在分析和评价中应剔除应收款可能变为坏账的部分并将其反映为当期的坏账费用以调低利润。 

2.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之二:研究企业财务指标的历史长期趋势,以辨别有无问题 

  一家连续赢利的公司业绩一般来讲要比一家前3年亏损,本期却赢利丰厚的企业业绩来得可靠。我们对国内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必须看满5年以上才基本上能看清楚,如果以股东权益报酬率作为绩效指标来考核上市公司,那么会出现一个规律,即上市公司上市当年的该项指标相对于其上市前3年的平均水平下跌50%以上,以后的年份再也不可能恢复到上市前的水平。解释只有一个:企业上市前的报表“包装”得太厉害。 

3.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之三:比较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与其现金流量水平一致 

  有些企业在利润表上反映了很高的经营利润水平,而在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方面却表现贫乏,那么我们就应提出这样的问题:“利润为什么没有转化为现金?利润的质量是否有问题?”银广夏在其被暴光前一年的赢利能力远远超过同业的平均水平,但是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相对于经营利润水平贫乏,事后证明该公司系以其在天津的全资进出口子公司虚做海关报关单,然后在会计上虚增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方式吹起利润的“气球”。而这些子虚乌有的所谓应收账款是永远不可能转化为经营的现金的,这也就难怪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此贫乏。 

4.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之四:将企业与同业比较 

  将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指标的标准进行比较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更深阔的企业画面:一家企业与自己比较也许进步已经相当快了,比如销售增长了20%,但是放在整个行业的水平上来看,可能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行业平均的销售增长水平是50%,那么低于此速度的、跑得慢的企业最终将败给自己的竞争对手。 

一般企业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是为了满足管理层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做为其对企业管理、决策的依据。企业中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是要符合管理者的需求、便于其快速获取企业的经营状况...

所以,财务人员应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企业的经营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以满足管理层的需求。

以下,是我们公司比较常用的一些分析公式,希望能帮到你!

一、 净利润增减变动及原因分析

差异及变动百分比计算

1. 某项目增减差异=某项目报告期数值-前期数值

2. 某项目增减差异变动百分比=某项目增减差异÷前期数值×100%

二、 营业利润主要项目的因素分析

1. 产品销售数量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

销售数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基期产品销售利润×(销售数量完成率-1)

销售数量完成率

=∑(报告期产品销售数量×基期单价)÷∑(基期产品销售数量×基期单价)×100%

2. 产品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

①.在生产环节上

销售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

=∑【报告期产品销售数量×(基期产品单位生产成本-报告期产品单位生产成本)】

②.在销售环节上

销售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基期销售费用-报告期销售费用

3. 产品销售价格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额

=∑【报告期产品销售数量×(报告期产品单位售价-基期产品单位售价)】

三、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财务比率

1. 资本金收益率=净利润÷资本金总额×100%

其中:在本期实收资本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应取期初期末平均值,否则可直接以期末数计算。

2.企业经营与利润比率(这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业绩的最佳指标)

总资产利润率(又称总资产报酬率或总资产收益率)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额)÷平均资产总值×100%

其中:“利息支出净额”使用息税前利润2. 毛利率

=毛利润÷销售收入×100%

销售成本率=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毛利率

3. 营业利润率(又称销售利润率)

=(营业利润+利润支出净额)÷销售收入×10%

其中:“利息支出净额”一般用息税前利润

4. 销售净利率

=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5. 成本费用利润率

=营业利润÷(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00%

四、 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3、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100%

其中:有价证券一般为短期投资和短期应收票据。

五、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分析

1、资产负债比率(又称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全部资产总额×100%

3、权益乘数=1÷所有者权益比率

4、产权比率(又称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5、有形净值债务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100%

6、利息保障倍数(已获利息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100%

7、营运资金与长期负债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100%

8、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负债总额×100%

六、资产结构比重分析

1、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100%

2、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资产总额×100%

3、非流动资产比率

=(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递延及其他资产)÷资产总额×100%

=(资产总额-流动资产)÷资产总额×100%

=1-流动资产比率

4、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固定资产×100%

七、资产管理效果分析

资产周转速度分析

1. 总资产周转率(次数)=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是指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折扣、销售折让、销货退回等后的金额。资产总额即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实为资产净值。

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次数)

2.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其中: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

※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

3.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其中: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 流动资产周转率(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

4.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5. 存货周转率(次数)=一定期间的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

=(存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销售成本

6. 营业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

八、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股东(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总资产利润率×权益乘数

其中:总资产利润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

股东(所有者)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我不知道你分析财务报表的具体用途,我的意见是用指标去分析下,这里有点些指标,希望对你有所用。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 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投资净额+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5.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 ①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② 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1-资产负债率)

3.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 利息偿付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其中: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5.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本比率=长期债务÷(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6. ① 固定支出偿付倍数=(税前利润+固定支出)÷固定支出

   ② 固定支出偿付倍数=(息税前利润+租赁费中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租赁费中的利息费用+优先股股息÷(1-所得税税率)]

三、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1.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

2.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

3.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固定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

4. 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

       其中:长期投资平均余额=(期初长期投资+期末长期投资)÷2

   长期投资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长期投资周转率

5. 其他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其他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其他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其他资产+期末其他资产)÷2

   其他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其他资产周转率

6. ①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②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

7. ①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②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

其中:存货平均净额=(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

   ①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

   ②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

四、获利能力分析

1. ① 销售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② 单一产品毛利额=销量×(销售单价-单位销售成本)

单一产品毛利率=(销售单价-单位销售成本)÷销售单价

   ③ 多种产品毛利额=∑单一产品毛利额

或=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综合毛利率

综合毛利率=∑(某产品销售比重×该产品毛利率)

2. 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②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其中:贡献毛益=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成本=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3.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4.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5. ① 经营杠杆系数=营业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②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贡献毛益÷基期营业利润

6. 总资产收益率=收益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收益总额=息税前利润

7. 长期资本收益率=收益总额÷长期资本额×100%

       其中:收益总额=息税前利润-短期利息

                   或=税前利润+长期资本利息

             长期资本额=长期负债平均余额+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期初长期负债+期末长期负债)÷2+(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

五、投资报酬分析

1. ①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② 财务杠杆系数=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变动前的税前利润

2. ①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平均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

   ②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其中: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所以:

   ③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④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1-资产负债率)

   ⑤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负债利息率)×(负债÷净资产)]×(1-所得税率)

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率=资产收益率的变动率×财务杠杆系数

3. ① 简单资本结构的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② 复杂资本结构的基本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增发的普通股股票+真正稀释的约当股数)

   ③ 复杂资本结构的充分稀释的每股收益=(净利润-不可转换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普通股股票等同权益)

4. 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场利得)÷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其中:每股市场利得=期末股票市价-期初股票市价

5.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6. 市净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其中: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优先股权益)÷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六、现金流量分析

1. 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

2. 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长期负债)×100%

3. 偿还到期债务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负债×100%

4. 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

5.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100%

6.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

7. 现金流量适合比率=一定时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期资本支出+同期存货净投资额+同期现金股利)×100%

8. 现金再投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利息支出)÷(固定资产原值+对外投资+其他资产+营运资金)×100%

9.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额

10. 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100%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七、业绩计量与评价

1. 净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2. ① 净现金流量=净收益+非现金费用

   ②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现金流量-流动资产增加额+流动负债增加额-非经营活动收益

   ③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投资支出

3. 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营收益-使用的全部资金×资本成本率=税后经营收益-使用的股权资金×股权成本率

   基本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营利润-报表总资产×资本成本率

4. 市场增加值=总市值-总资本

5. 经济收益=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现值-净投资的现值

6.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主要是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比如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

求出这些比率后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较,就可得出企业大致的偿债能力了

分析这些指标主要是对企业的营业水平进行分析对比啦

这些比率可以上百度百科查找如何计算,里面的解说更详细!

文档

解读会计分析报表

问1:公司财务报表应如何分析呢?问2:资产负债表有些什么内容呢?问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又有什么内容呢?问4:这两个表结合起来该如何分析呢?问5:那又该如何从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呢?问:公司财务报表应如何分析呢?答:公司财务报表既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也是公司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因此,通过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就能对公司财务状况及整个经营状况有个基本的了解。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可以掌握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一系列基本指标和变化情况,了解公司经营实力和业绩,并将它们与其他公司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