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整理)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0:02:12
文档

(整理)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

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   为保证保留岩体按设计轮廓面成型并防止围岩破坏,须采用轮廓控制爆破技术。常用的轮廓控制爆破技术包括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所谓预裂爆破,就是首先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预裂爆破孔药包,形成一条沿设计轮廓线贯穿的裂缝,再在该人工裂缝的屏蔽下进行主体开挖部位的爆破,保证保留岩体免遭破坏;光面爆破是先爆除主体开挖部位的岩体,然后再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周边孔药包,将光爆层炸除,形成一个平整的开挖面。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在坝基、边坡和地下洞室岩体开挖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一)成缝机理 
推荐度:
导读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   为保证保留岩体按设计轮廓面成型并防止围岩破坏,须采用轮廓控制爆破技术。常用的轮廓控制爆破技术包括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所谓预裂爆破,就是首先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预裂爆破孔药包,形成一条沿设计轮廓线贯穿的裂缝,再在该人工裂缝的屏蔽下进行主体开挖部位的爆破,保证保留岩体免遭破坏;光面爆破是先爆除主体开挖部位的岩体,然后再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周边孔药包,将光爆层炸除,形成一个平整的开挖面。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在坝基、边坡和地下洞室岩体开挖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一)成缝机理 

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
 

    

为保证保留岩体按设计轮廓面成型并防止围岩破坏,须采用轮廓控制爆破技术。常用的轮廓控制爆破技术包括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所谓预裂爆破,就是首先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预裂爆破孔药包,形成一条沿设计轮廓线贯穿的裂缝,再在该人工裂缝的屏蔽下进行主体开挖部位的爆破,保证保留岩体免遭破坏;光面爆破是先爆除主体开挖部位的岩体,然后再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周边孔药包,将光爆层炸除,形成一个平整的开挖面。 

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在坝基、边坡和地下洞室岩体开挖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一)成缝机理 

    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都要求沿设计轮廓产生规整的爆生裂缝面,两者成缝机理基本一致。现以预裂缝为例论述它们的成缝机理。 

预裂爆破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其特征是药包和孔壁间有环状空气间隔层,该空气间隔层的存在削减了作用在孔壁上的爆炸压力峰值。因为岩石动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因此可以控制削减后的爆压不致使孔壁产生明显的压缩破坏,但切向拉应力能使炮孔四周产生径向裂纹。加之孔与孔间彼此的聚能作用,使孔间连线产生应力集中,孔壁连线上的初始裂纹进一步发展,而滞后的高压气体的准静态作用,使沿缝产生气刃劈裂作用,使周边孔间连线上的裂纹全部贯通成缝。 

(二)质量控制标准 

    1)开挖壁面岩石的完整性用岩壁上炮孔痕迹率来衡量,炮孔痕迹率也称半孔率,为开挖壁面上的炮孔痕迹总长与炮孔总长的百分比率。在水电部门,对节理裂隙极发育的岩体,一般应使炮孔痕迹率达到10%~50%;节理裂隙中等发育者应达50%~80%;节理裂隙不发育者应达80%以上。围岩壁面不应有明显的爆生裂隙。 

    2)围岩壁面不平整度(又称起伏差)的允许值为±15cm。 

    3)在临空面上,预裂缝宽度一般不宜小于1cm。实践表明,对软岩(如葛洲坝工程的粉砂岩),预裂缝宽度可达2cm以上,而且只有达到2cm以上时,才能起到有效的隔震作用;但对坚硬岩石,预裂缝宽度难以达到1cm。东江工程的花岗岩预裂缝宽仅6 m m,仍可起到有效隔震作用。地下工程预裂缝宽度比露天工程小得多,一般仅达0.3~0.5cm。因此,预裂缝的宽度标准与岩性及工程部位有关,应通过现场试验最终确定。 

    影响轮廓爆破质量的因素,除爆破参数外,主要依赖于地质条件和钻孔精度。这是因为爆生裂缝极易沿岩体原生裂隙、节理发展,而钻孔精度则是保证周边控爆质量的先决条件。 

(三)参数设计 

    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参数设计一般采用工程类比法,并通过现场试验最终确定。 

 (1) 预裂爆破参数 

    1)孔径  明挖工程为7 0~165mm;隧洞开挖为40~90mm;大型地下厂房为50~110mm。 

    2)孔距  与岩石特性、炸药性质、装药情况、开挖壁面平整度要求和孔径大小有关。孔距一般为孔径的7~12倍。爆破质量要求高、岩质软弱、裂隙发育者取小值。 

3)装药不偶合系数  不偶合系数指炮孔半径与药卷半径的比值,为防止炮孔壁的破坏,该值一般取2~5。 

4)线装药密度  线装药密度是单位长度炮孔的平均装药量。影响预裂爆破参数的因素复杂,很难从理论上推导出严格的计算公式,以经验公式为主,目前国内较常用公式的基本形式为 

       

式中,QX—预裂爆破的线装药密度,kg/m; 

     σC—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MPa; 

     a—炮孔间距,m; 

     d—钻孔直径,mm; 

     K、α、β和γ—经验系数。 

随岩性不同,预裂爆破的线装药密度一般为200~500g/m。为克服岩石对孔底的夹制作用,孔底段应加大线装药密度到2~5倍。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2) 光面爆破参数 

   1)光面爆破层厚度 即最小抵抗线的大小,一般为炮孔直径的10~20倍,岩质软弱、裂隙发育者取小值。 

   2)孔距 一般为光面爆破层厚度的0.75~0.90倍,岩质软弱、裂隙发育者取小值。 

   3)钻孔直径及装药不偶合系数  参照预裂爆破选用。 

(2)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4)线装药密度Qx   一般按照松动爆破药量计算公式确定 

除了房地产市场外,在不同职业和地点的工资差别中也可以发现类似的情形。                             

D.环境影响研究报告式中q—松动爆破单耗,kg/m3; 

A.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范围,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a—光面爆破孔间距,m; 

3.不同等级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W—光面爆破层厚度,m。 

(四)装药结构与起爆 

(3)是否符合区域、流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1) 装药结构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1)堵塞段  堵塞段的作用是延长爆生气体的作用时间,且保证孔口段只产生裂缝而不出现爆破漏斗,对深孔爆破该段长一般取0.5~1.5m。 

2.早期介入原则;    2)孔底加强段  段长大体等于堵塞段。由于孔底受岩石夹持作用,故需用较大的线装药密度。 

    3)均匀装药段 该段一般为轴向间隔不偶合装药,并要求沿孔轴线方向均匀分布。轴向间隔装药须用导爆索串联各药卷起爆。为保证孔壁不被粉碎,药卷应尽量置于孔的中心。国外一般用炮孔中心定位器定位,国内一般是将药卷及导爆索绑于竹片进行药卷定位。 

2.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    (2) 起爆 

为保证同时起爆,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一般都用导爆索起爆,并通常采用分段并联法。 

    由于光面爆破孔是最后起爆,导爆索有可能遭受超前破坏。为保证周边孔准爆,对光面爆破孔可采用高段延期雷管与导爆索的双重起爆法。预裂孔若与主爆区炮孔组成同一网路起爆,则预裂孔应超前第一排主爆孔75~100ms起爆。

文档

(整理)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

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   为保证保留岩体按设计轮廓面成型并防止围岩破坏,须采用轮廓控制爆破技术。常用的轮廓控制爆破技术包括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所谓预裂爆破,就是首先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预裂爆破孔药包,形成一条沿设计轮廓线贯穿的裂缝,再在该人工裂缝的屏蔽下进行主体开挖部位的爆破,保证保留岩体免遭破坏;光面爆破是先爆除主体开挖部位的岩体,然后再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周边孔药包,将光爆层炸除,形成一个平整的开挖面。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在坝基、边坡和地下洞室岩体开挖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一)成缝机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