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中国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0:02:07
文档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中国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产教融合型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中国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产教融合型企业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2019年2月,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各级可按规定给予适当支持。”这是对
推荐度:
导读产教融合型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中国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产教融合型企业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2019年2月,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各级可按规定给予适当支持。”这是对
产教融合型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中国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学科分类: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关键词:产教融合型企业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2019年2月,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各级可按规定给予适当支持。”这是对企业和社会力量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地位、作用的新认识、新定位。举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仅仅依靠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调动一切积极的社会因素,特别是要推动企业成为重要的办学主体,建设多元办学格局,这是提升职业教育活力之源泉、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之根本。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赋予了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新的内涵,这是职业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2019年4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发布《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我国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原则、条件和支持等。

  XXX公司是国家先期重点建设培育的24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在集团公司未来几年的战略思路中,环保业务是最主要的增长极,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到2020年,环保业务营收要达到850~1000亿元的规模,环保工业园要达到40个以上。环保业务的飞速发展、环保工业园的批量投建,迫切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以便跟上公司快速发展的步伐。而环保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美丽中国”的国家战略环境下,人才供给矛盾将更加突出,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公司高质量、快速发展的瓶颈。如何深化产教融合,解决技能人才短缺问题,选择怎样的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是公司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2、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什么是产教融合型企业?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日前印发的《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根据《实施办法》,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指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行为规范、成效显著,创造较大社会价值,对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具有较强带动引领示范效应的企业。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诞生于工业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学校职业教育的出现。同时,随着工业的到来,传统学徒制逐渐趋于瓦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学校职业教育与学徒制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现代职业教育实际上是沿着两条主线发展的:一条是学校职业教育,另一条则是职业培训。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究竟应该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还是应该以职业培训为主,在二战后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前者以巴洛夫为代表,他认为,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学校可以根据的经济发展计划和长期性的人力资源预测,通过职业化的学校课程培养一定数量训练有素的后备人力资源。相反,福斯特提出著名的“职业学校谬误说”,强调现代职业教育应该以职业培训为主,以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职业化的学校课程不能决定学生的职业志愿,也不能解决失业问题,简单的人力资源规划不能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依据。

  实际上,两种理念孰优孰劣,很难做出绝对判断,世界各国根据本国需要,逐渐形成学校本位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企业”综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此而言,我国是典型的学校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即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新世纪以来,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学校—企业”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青睐,尤其强调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重要主体作用。

  国内学者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也做了大量研究,如:2019年第22期《教育现代化》郑志红、卢文涛所著《高校产教融合与探索》,针对当前产教融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探索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应用对策;如2018年第19期《教育与职业》徐畅、解旭东所著《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政校企协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提出的五个机制:构建互利共赢的需求动力机制、共享共荣的资源配置机制、规范有效的动态协调机制、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行业组织深度参与的协同机制,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了具体分析。如2018年第2期《教育与职业》苏华所著《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中,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相关国家及法律还不够完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不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不够、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此,要深入研究国内外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保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各项权益,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增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以上这些研究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目前,XX校和大型央企XX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也成立了环境工程专业“绿园”订单班,产教融合型企业——XX公司如何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共同培养高素质的环保技能人才,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企业与社会意义所在。本课题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在借鉴以上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校与企业实际,开展专题研究和实践。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选题的意义在于:

  (1)有利于加快企校融通、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资源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素。在企业发展中,生产技术创新和生产的升级是企业持续进步的源泉,而这些都需要企业具备技术转化能力。企业不仅仅需要技术和设备升级换代,更需要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经验的人才,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质量即人力资源优势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积累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储备将是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将能够有效改变企业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质量,为企业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奠定必要的人力资源基础,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XX公司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发展模式持续升级,带来新业态、新技术、新岗位的不断涌现,传统职业教育育人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呈现“两张皮”的现象。为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企业需求产业侧之间的高度契合,培养企业“用得上、信得过、留得住”的技能人才,迫切需要学校创新发展模式,深化产教融合,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探索产教融合型企业如何基于工作任务构建专业知识体系以及企校如何分工实施教学与相关实践,为企业如何参与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如何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实践研究途径。强化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为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协调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提供参考。

  2、研究内容

  (1)产教融合型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如何搭建?企业如何参与到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中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评价机制中企业的主导性如何体现。

  (2)实习实训基地的搭建:如何通过企校双方,建设好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为环保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3)“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多措并举建设好一支能满足新时代新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企业的师傅如何参与到队伍建设中来,真正建立起复合当前职教改革背景下互职互薪互岗互通的校企人才融合的机制。

  (4)对我省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开展与企业转型升级对接的实践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总结其规律。

  3、研究重点

  产教融合型企业如何基于工作任务构建专业知识体系以及企校如何分工实施教学与相关实践。

  4、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的平台是企校合作成立的学院平台,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校企联合成立的现代学徒制订单班,通过两年时长的研究,以订单班学生个体群体作为案例实例,探讨产教融合型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通过调研,了解产教融合型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现状,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找到突破口,并采取措施,建立一套适合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体系,减少各企业在这些方面各自探索的支出,做到事半功倍。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及时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进程,全面掌握相关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研究导向。

  (2)调查研究法:采用进入企业生产一线、问卷调查、现场考察、个别访谈等方式,调查研究企业所需技能人才的现状、人才培养不足、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

  (3)个案研究法:抓住典型学生,针对课题实施前后其技能素养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4)跟踪反馈法:对输送到企业的毕业生调研跟踪,根据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体会,让他们来对课程设置和教学中的不足提出建议。

  3、实施步骤

  (1)起步阶段(2019年6月-7月)

  成立课题组,收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资料,查阅各种文献,整理课题资料,完成课题申报。

  (2)构建体系和实施阶段(2019年7月-2021年6月)

  课题立项,召开开题报告会:课题组成员分工、确立课题研究内容,逐步构建一套产教融合型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并在我校进行实践。

  (3)验收成果阶段(2021年6月-10月)

  通过在我校进行培养模式的实践,对所建模式体系进行补充、完善等动态调整,做好课题结题鉴定的准备工作,完成研究报告。

  四、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

  课题组成员教科研能力较强,各有专长,优势互补,年龄结构合理

  本课题负责人xx,52岁,环境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大学本科、副教授、主持过多门环保类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涉及学科面广,同时该同志科研能力比较强,公开发表了多篇论文,主编过2部教材,主持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主持过多个省级课题研究,有较强组织能力,目前没有主持和参与其他课题研究,科研时间有充分保证。

  课题组主要成员:xx,52岁,大学本科、教授。科研能力强,主持了多个省级及大型央企的课题,发表多篇论文和专利。

  课题组主要成员:xx,38岁,xx学院XX二级学院院长,讲师,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科研能力强,科研时间有充分保证。

  课题组主要成员:xx, 34岁,有丰富的教育管理及培训管理经验,科研时间有充分保证

  课题组主要成员:xx xx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政工师、44岁,有丰富的选人、用人、育人经验。

  课题组主要成员:xx xx公司总经理助理、经济师、47岁。从企业需求角度,对课题研究提供帮助。

  课题组主要成员:xx,48岁,副教授,硕士,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科研能力强,科研时间有充分保证。

  课题组主要成员:xx,36岁,研究生,讲师,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科研时间有充分保证

  课题组主要成员:xx,27岁,研究生,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科研时间有充分保证

  2、已取得相关研究主要成果

  课题组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专利、课题、论文和编写教材如下:

  1)实用新型专利:2017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权。名称:一种用于实验室的便携式溶液搅拌装置(专利 

  号201720555486.4)

  2)课题:

  (1)2015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济新常态下高职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5GB318, 目前已顺利结题

  (2)2016年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 ZJGB201541,目前已顺利结题

  (3)2014年12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高职国际贸易实务 专业实行“双证书制”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03-61)顺利 结题,并荣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二等奖”

  (4)2015年湖北省省级课题《武汉市鲁湖、汤逊湖污染防治规划》

  (5)2015年湖北省省级课题《武汉市重点江河港入河排污口调查 研究》

1.论文:

  (1)《经济新常态下高职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途径》发表在《劳动保障世界》 杂志(2017年 9 月)

1.《有机化工废水处理应用》发表在《山东青年》2018.11

  (3)《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分析》发表在《东方教育》2017.10

  (4)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5)论高职高专工科学生进行经济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6)高职高专工科学生经济学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教育》 2015.05

  (7)《浅谈实现班组安全生产的五大条件》

  (8)《劳动保护是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发表在《中国公共安全》

  4)教材:《新编管理学》副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2017年1月 

  ISBN978-7-5044-9448-1

  五、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刘群,元梅竹.现代学徒制的几种基本模式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2]赵彩侠.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与科学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教授专访[J].中国教师,2014(15).

  [3]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6).

  [4]翟海魂.实施现代学徒制 深化工学结合[J].职教论坛,2008(1).

  [5]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

  [6]李梦卿,杨妍旻.现代学徒制发展的诸种背景要素支撑功能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3(16).

  [7]王启龙,徐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8]文育林.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J].高等教育研究,1983(2).

  [9]周远清.质量意识要升温 教学改革要突破——在全国普通高校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高等教育研究,1998(3).

  [10]钟秉林.努力开创高职高专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在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辽宁高职学报,1999(3).

  [11]王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12]谢培苏.对高等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1(4).

  [13] 冯科 姚莹.《现代学徒制国内外研究现状》[J]. 管理视窗RS -2015-3061

  [14] 杨道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J]. 学科探索2018年第20期7月

  [15] 蓝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状况调查》 《调查》

课题编号:7560

文档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中国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产教融合型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中国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产教融合型企业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2019年2月,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各级可按规定给予适当支持。”这是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