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常见面料疵点预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0:03:06
文档

常见面料疵点预防

常见疵点的形成及预防面料基本概念:1、经向、经纱、经纱密度:经向:面料长度方向;经纱:经向纱线称做经纱;经纱密度:经向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纱密度。2、纬向、纬纱、纬纱密度:纬向:面料宽度方向;纬纱:纬向纱线称做纬纱;纬纱密度:纬向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纱密度。一、断经在经纱循环中,缺少一至数根经纱使布面正常纹路改变,呈经向稀条状的疵点,称为断经。1.产生原因:1断经自停装置失灵,经纱断头后未能及时停车。②停经片内有积花、回丝等缠绕,使断经后的停经片不能下落,或经纱断头后被邻近经纱缠绕
推荐度:
导读常见疵点的形成及预防面料基本概念:1、经向、经纱、经纱密度:经向:面料长度方向;经纱:经向纱线称做经纱;经纱密度:经向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纱密度。2、纬向、纬纱、纬纱密度:纬向:面料宽度方向;纬纱:纬向纱线称做纬纱;纬纱密度:纬向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纱密度。一、断经在经纱循环中,缺少一至数根经纱使布面正常纹路改变,呈经向稀条状的疵点,称为断经。1.产生原因:1断经自停装置失灵,经纱断头后未能及时停车。②停经片内有积花、回丝等缠绕,使断经后的停经片不能下落,或经纱断头后被邻近经纱缠绕
常 见 疵 点 的 形 成 及 预 防

面料基本概念:

1、    经向、经纱、经纱密度:

经向:面料长度方向;

经纱:经向纱线称做经纱;

经纱密度:经向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纱密度。

2、    纬向、纬纱、纬纱密度:

纬向:面料宽度方向;

纬纱:纬向纱线称做纬纱;

纬纱密度:纬向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纱密度。

一、断经

在经纱循环中,缺少一至数根经纱使布面正常纹路改变,呈经向稀条状的疵点,称为断经。

1.产生原因:

1断经自停装置失灵,经纱断头后未能及时停车。

②停经片内有积花、回丝等缠绕,使断经后的停经片不能下落,或经纱断头后被邻近经纱缠绕,甚至被邻纱带入其它综眼,织入布面。

③综丝耳环被损坏,在综上下滑动过程中将经纱挂断。

④导剑钩磨损,在经纬相互交织时,将此处经纱磨断。

⑤半制品质量较差,如经纱上有棉织、杂质、飞花、回丝及并头、绞头等。

⑥工艺参数配置不合理,后梁位置过高,吊经状态不好。

2.预防办法

2加强巡回检查经纱,及时清除纱上有害疵点。② 合理调整工艺参数,使吊综状态正常。③校正停经机构,使其作用灵敏。

二、断疵

经纱断头后,其纱尾织入布面内,称为断疵,其形成原因和预防办法同断经织疵。

三、经缩

由于经纱张力不一致,在经纬交织过程中,布面上呈现出有条状或块状的凹凸不平的绉纱状疵点,称为经缩。经缩又称经缩浪纹或经缩波纹。

1、产生原因

①经纱毛绒过长,经纱上有棉球、大结头,回丝附着织轴上的倒断头、绞头等半制品疵点,造成经纱之间紧紧的纠缠,使经纱张力呈现忽紧忽松现象而产生经缩。

②有少数经纱张力松弛,特别是了机松纱。

2、预防办法

①提高半制品质量,大力减少经纱上有害纱疵。

②合理调整经纱张力,使其大小适当。

四、吊经

因紧经纱造成的经纱无屈曲、破坏、织物丰满度的现象,通常称为吊经织疵,形成原因及预防办法同经缩织疵。

五、松经

部分经纱张力小于其它正常经纱时,张力小的经纱在布面上呈现松弛现象称为松经。

1、形成原因

①织轴中经纱的小辫子(气股)、倒断头以及脱头现象。

②断经自停装置失灵,当经纱断在停经片前后时形成机前一段经纱松驰。

③处理绞头或对接结头时,个别经纱张力调节不当,造成松经。

④准备车间、整经工操作不慎,造成经轴卷泡,形成连续松经。

2、预防办法

①提高各工种挡车工的操作水平。②校正停经机构,使其灵敏。

六、跳花和跳纱

三根及以上的经纬纱相互脱离组织,并列跳成规律和不规律的浮在布面上呈网状的称为跳花;三要以下的经纱或纬纱跳过五根及以上的纬纱或经纱浮现布面呈线状的称为跳纱。

1、产生的原因

①经纱毛羽过大,经纱上有竹节、羽毛纱、大结头、经纱小辫子、飞花、回丝、杂物附着,造成经纱开口不清产生跳花和跳纱。

②绞边器位置不正、挤边纱、综丝或综丝夹脱落、前后综框上的综丝夹位置交叉不齐,都易产生有规律的跳花和跳纱。

③停经装置失灵,当经纱断头后不能立即停车。

2、预防办法

①清除经纱上的有害纱疵;②校正绞边器及综丝夹位置,使其正常。③使其作用灵敏。

七、星跳

一根经纱或纬纱跳过二至四根纬纱或经纱,在布面上形成星点状的疵点,称为星跳。

1、产生原因

①经纱棉球、大结头、竹节、飞花、回丝等有害纱疵使1根经纱或纬纱跳过2—4根。②导剑钩磨损,使1根经纱顶在导剑钩上,无法规律的织入组织形成星跳。③吊综状态不良。

2、预防办法

①消除有害疵点。②加强机械维修。

八、破洞

经纬在一处共断三根及以上或单断三根及以上的现象称为破洞。

1、产生原因

①纱剪、机件及其它硬锐工具撞击布面,这种情况往往会造成经纬纱均断的严重破洞。

3操作不认真,一处有多根断头,不做对接处理,仍继续进行织造。

     ③硬性杂物织入后未及时取出,当杂物通过边撑刺毛辊或导布辊时造成破洞。

     ④表面不光滑的杂物织入后,由于摘取方法不当,拉断经纱或纬纱,造成破洞。

     ⑤刺毛皮损坏或刺毛辊上铁钉脱出。

⑥落布工操作不慎砸碎布面。

     ⑦比较大的纱疵织到织口时,影响了纬纱的正常轨道,使纬纱引入织口后呈弓形,钢筘打纬时如不能使织口中的纬纱与下面组织密接而出现高出面的纬纱起圈,纬纱虽未断,但布面上有形似破洞现象。

2、预防办法

①挡车工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处理好附在经纱上的杂物和飞花。

②有关工种操作要谨慎,以防碰破布面。

九、纬缩

织造过程中,纬纱未能平展的与经纱交织,纬纱扭结织入布内或在织物中或布面上出现纬纱起圈现象称为纬缩。

    1、产生的原因

①纬纱捻度过大,纬纱回潮低,定捻不足。

②纬纱张力过小。

4吊综松紧不当或歪斜。

5边纱上附有棉杂、飞花、竹节、硬杂物或有羽毛纱、大结头、

棉球造成边纱开口不清,使纬纱受阻而产生纬缩,

    2、预防办法

①及时摘出经纱上的飞花、杂质、竹节、回丝。②增加车间湿度。

③适当增加纬纱张力。④调节吊综松紧程度,使吊综状态正常。

十、拆痕

由于拆除织疵时,操作不当,或后整理不良,而留在布面上的拆布痕迹,称为拆痕。

1、产生原因

①拆布方法不当:梳于梳纱角度不对,造成拆布处经纱起毛,或一段布多次出疵点,重复拆除疵布,造成经纱发毛或经纱拆断。

②后整理不良,拆布开车后,因后整理工作不认真,经纱虽不发毛。但织口内却留有纬向整幅的所拆纬纱的毛绒,造成拆痕。

2、预防办法

①提高拆布技术水平。②加强巡回检查,力求不出或少出疵布。

十一、油渍

并列3根及以上的经纱,纬纱油污,以及布机各工种造成的单是经纱油污和布面浮油、深色油等疵点,称为油渍。

1、产生原因

①修机工和档车工在处理机械故障或织疵时,手或工具的油污沾到布面或纱纱上。

②清洁工在打扫机台或车间顶棚时,造成布面或纱纱油渍。

③加油工加油不慎或加油过多,造成油渍。

2、预防办法

①各工种工作要谨慎,尽可能不要将油沾在布面或纱上。

②面机挡车工要加强布面及经纱检查,布面上出现单根油经是一节换一节,是一根换一根。

十二、边撑疵

边撑装置出故障、边撑作用不良或操作不慎造成的边撑部位的布面起毛轧断经纬纱的现象,称为边撑疵。

1、产生原因

①边撑盒盖把布面压得过紧。②边撑刺辊的刺尖弯曲,将经纱或纬纱钩断。③边撑刺辊绕有回丝或飞花,使其回转不灵活。

2、预防办法

①调整边撑盒盖,使其高低适中。②清除边撑刺辊上的杂物。

十三、双经

在一个经纱完全组织中,不改变原工艺设计的组织风格,但并列多出1根经纱的现象,称为双经(并头)。

1、产生原因

①穿筘工操作不慎,将两根经纱同穿一个棕丝眼内。

②多头随经纱织入布内。

2、预防办法

①提高穿筘工的操作水平。②加强红纱检查;

十四、粗经

多于原织物经纱股数或直经偏粗的经纱,称粗经。

1、产生原因

①原纱质量不良,有竹节。②上道工序操作不慎。

2、预防办法

①加强经纱及布面检查,及时发现粗经及时更换。

十五、脱纬

一织口内织入三根以上纬纱,其纬向长度在12厘米以上称为脱纬。

1、产生原因

①机械状态不良。②纬纱回潮不足。

2、预防办法

①控制车间温湿度,均匀纬纱内外层回潮。②正常机械状态。

十六、稀密路

单位长度内,纬纱密度小于标准要求的织疵,称稀纬。纬纱密度大于标准要求的织疵称为密路。

1、产生原因:

①挡车工未掌握看管机台的性能,对停车不回牙或回牙过多不了解,或处理断纬碰头后不松布面,或放松过多,易产生开车稀纬或密路。

②平纹织物断纬后,未继续关车又继续织造,会形成稀纬。

③卷起机构发生故障,如刺毛辊打滑、卷起弹簧力不足,易产生密路。

6送经机构对经纱张力调节不灵敏。

    2、预防办法

①加强送经机构及卷起机构的维修工作,使其作用正常。

②提高自身素质,处理断纬停台动作要规范、正确。

十七、云织

布面上连续出现有规则的明显通幅,一段稀一段密的疵点称支织。

1、产生原因:机械故障。

2、预防办法:加强机械维修。

文档

常见面料疵点预防

常见疵点的形成及预防面料基本概念:1、经向、经纱、经纱密度:经向:面料长度方向;经纱:经向纱线称做经纱;经纱密度:经向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纱密度。2、纬向、纬纱、纬纱密度:纬向:面料宽度方向;纬纱:纬向纱线称做纬纱;纬纱密度:纬向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纱密度。一、断经在经纱循环中,缺少一至数根经纱使布面正常纹路改变,呈经向稀条状的疵点,称为断经。1.产生原因:1断经自停装置失灵,经纱断头后未能及时停车。②停经片内有积花、回丝等缠绕,使断经后的停经片不能下落,或经纱断头后被邻近经纱缠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