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中作文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0:03:17
文档

初中作文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半命题作文审题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如:《当我面的时候》《难忘的》《的肩膀》结构形式 1.命前半题:如《____是一把双刃剑》《____也美丽》 2.命后半题:如《走近____》《藏在心中的____》又如: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许多多:亲情、友情、幸福、快乐、成功、善良、丑陋、烦恼……总有一些触动了你的心灵。请你以“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_的一封信》《生活因____而精彩》4.
推荐度:
导读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半命题作文审题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如:《当我面的时候》《难忘的》《的肩膀》结构形式 1.命前半题:如《____是一把双刃剑》《____也美丽》 2.命后半题:如《走近____》《藏在心中的____》又如: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许多多:亲情、友情、幸福、快乐、成功、善良、丑陋、烦恼……总有一些触动了你的心灵。请你以“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_的一封信》《生活因____而精彩》4.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半命题作文审题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如:《当我面          的时候》 

    《难忘的             》

    《              的肩膀》

结构形式

 1.命前半题:如《____是一把双刃剑》《____也美丽》

 2.命后半题:如《走近____》《藏在心中的____》

又如: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许多多:亲情、友情、幸福、快乐、成功、善良、丑陋、烦恼……总有一些触动了你的心灵。请你以“      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_的一封信》《生活因____而精彩》

4.命首尾部分:如《____,别再让___我》,《____阅读____》。

半命题作文在选材、立意上的自由度一般都比较大,写此类作文的第一步在于补充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补题时,先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拟定完整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于“命题作文”。

什么是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

立意的要求:

  ①要正确  

立意要力求正确,不正确的“意”是站不住脚的。

例:我们有些同学常常这样立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错误)

  “我们应该尽量帮助别人,这样你有困难时,别人才会帮助你。”(功利)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以便将来能找到轻松的工作,过上舒适的日子。”(自私)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社会上没有一个好干部,全是坏东西。”(偏激)

  ②要新颖

立意要求新颖,要紧扣时代脉搏,力求新的角度,独到的见解。

  例如:有一位学生写一篇反映 “近年,一系列惠农的实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大主题的文章,却选取了妈妈对远在云南亲人的思念——通过“写书信 打手机,发E—mail”三个小片段来写,可谓是“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立意、选材的方法:

结合现实,多角度、多层面地展开联想与想象。

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相关或相类、相似、相对的事物的心理现象。

步骤:1、审题   

      2、联想(发散思维)选材(比较分析 )  

      3、聚合

立意练习

①“书”:

有字的书:一般意义上的书籍:新华书店的书、书包里的书等。

古代:竹简、木牍;现代:磁盘、光盘。

无字的书:社会之书、人生之书。

②“桥”:

有形的桥:水上桥、独木桥、石拱桥、长江大桥、陆地桥(立交桥)等。

无形的桥:心灵之桥、友谊之桥。

③“读”:

读书→读人→读社会、读人生。

以上这些联想出来的材料、立意不一定都符合题意,要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适当的来写,这就是 聚合的过程。

构思(立意)独特

一个作文题目到手,我们要学会从多种角度去构思,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选择最满意最切合自己的一种,这才是最正确的构思态度。

作文构思应当力求避熟求新。只有新的东西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一题到手,不能满足于一种构思,要尽可能的避熟求新,设计出有个性的独到的思路来。

构思的大敌是思想的懒惰,是因循守旧,只捡最方便的最习惯的路走。省力则省力矣,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难以有出彩的好文章。

构思训练

作文试题:你一定收到过许多礼物,也一定送出过许多礼物。哪些礼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礼物弥足珍贵?

请以“____的礼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珍贵的礼物

第一种构思:把“礼物”理解为物质的东西,如生日收到的纪念品、老师送的名著、同学送的钢笔……只要是真实发生的、有真切情感体验的,都应当鼓励并乐于表现。

第二种构思:把礼物理解为精神的“礼物” 。如母亲对“我”的理解是“我”15岁生日时收到的珍贵的礼物;父亲的一句赠言是“我”成长道路上的精神支柱,是给“我”的珍贵的礼物……

第三种构思。把礼物理解为 “我赠送的礼物”。如我以优异的成绩作为献给母亲的礼物,我以我的执著努力作为献给“五四”青年节的礼物,我们献出爱心表达了我们对贫困少年的希望,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第四种构思:在“珍贵的礼物”统帅下,并列叙写三份珍贵的礼物,如在我生日时,我收到了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的三份不同的礼物,表达了他们不同的美好祝愿和希望;又如在我争取入团的日子里,我献上了三份礼物:第一份礼物,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第二份礼物,团结同学,一起完成重要任务;第三份礼物,勇于进取,克服自满自足心理。

第五种构思。把一份礼物理解为蕴含着几份含义的礼物。如一同学写到在她15岁时收到了一位男同学的充满感情的信,在被妈妈发现后,她给了我含蓄的微笑。这是她在生日那天收到的两份珍贵的礼物,一份代表着同学的友情,一份代表着长辈的理解和信任。

第六种构思。这份礼物还可以从更悠长的历史中去寻找,写古人送给我们的礼物。一小作者把“珍贵的礼物”选择为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唐诗、宋词、元曲。这是一份“凝聚万千灵魂与思想,将历史不朽与辉煌带向现代的通道的一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

《我的好老师》

第一种构思:选取了自己求学生涯中的一位优秀教师作为写作的对象。

第二种构思:以父母作为“我的好老师”,记叙父母教育自己孝敬爷爷奶奶、关心比自己更艰苦的同学;以同学作为“我的好老师”,反映他以模范行动告诉我做人要诚实、热忱。

第三种构思:把词典、书、甚至名言作为“我的好老师”,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是她的好老师;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她人生道路上的好老师。半命题作文常见问题

中考作文题

例1:请以“当我面对              ”为题写一篇文章。

补题方法:

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

《当我面对那座荒山的时候》--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

《当我面对她的唠叨的时候》--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 

《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记叙失败的心情

《当我面对“A”、“B”、“C”的时候》——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    

例二:请以“让心灵在          中憩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主确定立意;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

让心灵在压力中憩息

让心灵在忙碌中憩息

让心灵在工作中憩息

让心灵在快乐中憩息

让心灵在喧闹中憩息

让心灵在忍让中憩息

让心灵在平静中憩息

----误解“憩息”,不合

让心灵在生活中憩息

让心灵在蓝天中憩息

让心灵在平凡中憩息

让心灵在草原中憩息

让心灵在感恩中憩息

让心灵在感情中憩息

----切入点大而空洞,虚而不实。

  方法点拨:小,就是切入点要小

所补词语宜“小”不宜“大”,力求“小”中见大,“小”中见深。

让心灵在亲情中憩息

让心灵在音乐中憩息

让心灵在书本中憩息

让心灵在花香中憩息

让心灵在唐诗中憩息

让心灵在大自然中憩息

让心灵在清茶淡酒中憩息

----切入点较小较具体,容易把握。

失误例子:

                  让心灵在家中憩息

见过许多人的问候,却不及母亲的一个眼神,忙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事,却不及说说快乐;看不完的楼,坐不完的车,却不及走在田间的路上自在……原来,疲惫不堪的心灵,只有到了家中,才重新焕发活力,让心灵在家中憩息。

文章要写出心灵疲惫的表现,才能自然引出下文“XX中”为什么能让心灵憩息,心灵是如何憩息的。

方法点拨:立足材料,就是要看题目的

问题二:文章要侧重写哪些时代的人的心里疲惫

                    让心灵在大自然中憩息

    人总在成功与失败中徘徊,心灵也随之起伏。灯红酒绿的生活已不再让人感到放松,反而让心灵在喧闹中不得平静。何不放情于山水,寄情于田园,在大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憩息地呢?

   面对喧闹的生活,陶渊明选择了大自然……

   面对生活的失意,李白选择了大自然……

   面对仕途的坎坷,苏东坡选择了大自然……

   让心灵在大自然中憩息,撇开喧闹的城市,即使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失意面前,生命同样能够绽放光彩。

审题:有些考生只是大谈古人如何在山水中憩息的,完全不管材料中的。要认真理解材料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既是题目的背景,又是题目的,也是一定要立足现实,关注当下。不能光谈古人是如何让心灵在XX中憩息的。

方法点拨:立足材料,就是要看题目的

让心灵在宽容中憩息

    在社会这一个高速运转的大涡轮里,许多人都会时不时地感受到疲倦,但是疲倦得不到舒缓,便演变成了烦恼。在烦恼的交错折磨下,心灵便得更加疲惫,这样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我们何不让它停下,让它去寻找宽容作为憩息地呢?

   宽容是一种美德…… 

   宽容彰显了你的大度…… 

   宽容能使你的人生更成功……

   宽容为你搭起了一块最真切的心灵属地,在你烦恼,疲惫之时,别忘了让心灵享受一番宽容的洗礼和沐浴!

文题说明:

      很多同学的关键词的填充还是符合题旨的。问题主要是对三个关键词合在一起的理解不到位,以致套作现象非常突出。比如“山水自然”只谈山水自然如何的美,比如“文学艺术”,只谈“文学艺术”的益处。不能写出山水自然、文学艺术是如何让疲累的心灵得到憩息的。有些考生只是将平时写过的有关话题当作关键词套进去,根本不顾及题目是由三个关键词组成的一个特定的语境,是一个有机的构成。

方法点拨:全,就是全面理解新生成的命题作文题目

总结:材料+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补题前:1、“三审”(审要求、审材料、审题目)

        2、“咬文嚼字”(对每个关键词语逐一分析)

补题时:1、合(合乎材料要求,合情合理)

        2、小(切入点要小)

3、新(题目新颖)

4、美(充满诗意,令人赏心悦目)

5、选(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来写)

补题后: 1、立足材料(要看题目的)

         2、全面理解(全面理解新生成的命题作文题目)

美文欣赏

让心灵在音乐中憩息

  人有时很累,累了的心特别的脆弱、孤独。 

  想去看大海,看潮涨潮落,惊涛拍岸的壮观,可又怕海鸥的声声啼鸣,把受伤的心揪的更紧,更疼。 

想去看流星,皓月当空,繁星闪烁,可又怕刹那间的美丽,犹如易逝的青春,不留痕迹。 

想独自伫立在风中,看满地的黄花随风飘起,可又怕秋风细雨带不走丝丝缕缕的愁绪,更添新愁。 

于是,把疲惫的心灵放入音乐的怀抱,静静的聆听,默默的感受由七个简单的音符演变的那么多美妙的旋律。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犹如贝多芬多磨难的一生,也会在心头掀起巨大波澜,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他在完全失去听觉以后还写出了不朽的名作《第九交响乐》,这又怎能不让人感动,不让人为之而振奋呢。 

静谧的夜晚,当寂寞之心悄悄袭上心头,坐在黑暗一角,静听如泣如诉的二胡独奏,仿佛看到了细雨朦胧中,双目失明,流浪卖艺的阿丙,忧伤而悲愤的乐句,怒号而憧憬的旋律,不知不觉中已是满面的泪水,怎一个“断肠之感”了得。 

  夕阳西下,独依阑干,云中谁寄锦书来,暗黯神伤时,一曲缓慢,悠扬的《秋日私语》道出了心中满怀的忧伤,烟波浩渺的江面扬起的风帆,仿佛也要把这一江的愁绪带到远方。 

  累了,我爱把心灵放在音乐的怀抱,随着强烈,震撼人心的节奏,我的心犹如波涛狠狠的摔打在岩石上,把所有的怨恨,苦涩,惆怅一起释放出来。累了,我爱把心灵放在音乐的怀抱,把欲语还休的满腹话语全留在乐曲中,让泪水如小溪般的畅流,带走我所有的哀伤。累了, 我爱把心灵放在音乐的怀抱,把自己绻成一团,在甜蜜舒缓的《摇篮曲》中静静入睡,梦中我看到了满园盛开的玫瑰和翩翩起舞的彩蝶…… 

《祝你一路平安》的音乐把我从睡梦中找回,金色的阳光撒满了整个屋子,也撒满了我的心灵,我又开始迎接了崭新的一天,阳光下的我,不由得也轻轻为自己哼起了一首《宝贝,为你祝福》……         

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总结

半命题作文获得高分,固然像其它形式的作文考题一样,取决于考生的作文是否有多个“亮点”,是否张扬了个性,而拟一个切旨、切体,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

拟标题,是考生遣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补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补题技法:

①具体事物拟题法

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___》,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___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此外,像《我好想早点结束这堂课》、《我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寻找爱的猪》等,均为具体事物拟题法。 

②抽象事物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当我面对___的时候》为例,可以《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可以《当我面对她的唠叨的时候》为题,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感悟___》则可以《感悟初三生活》为题,抒写对紧张、忙碌的“冲刺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种种体验;可以《感悟春天》为题,豪情满怀地谱写充满勃勃生机的春的乐章。此外,像《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解》、《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③特定情景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寒风凛冽的时候》、《我梦见范进参加中考》、《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的效果。

④殊符号拟题法。

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以《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此外,《我好想得到一个“A+”》、《感悟8—1>8》、《明天,我飞向β行星》等,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⑤条块分割拟题法。

这种拟题法是从形式上来说的。为避免半命题作文拟题或内容上的严重“撞车”,不妨依据所选的体裁,将内容“裁”成几个小“条块”,犹如裁缝剪布料一样,样式剪裁得新颖得体,穿起来就会赏心悦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如某考生的半命题作文《寻找失落的昨日》,将“昨日”一分为三,用小标题“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逐一“回放”给读者。

另一考生的《感悟生活中的美》,则是先设一“题记”,下拟三组小标题:“母爱之美”、“劳动之美”、“运动之美”,截取生活的三个画面,表现对美的热爱和感悟。再如《关注我们的家》这一关注大自然、抒写环保之歌的半命题作文,巧妙借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写秋景的名句做小标题,这种拟题形式富有创意,实在是新得“逼你的眼”。此外,“病历杂文体”、“几何证明式”、“访谈体”、“日记体”等体裁形式的作文,在拟题上也是大有文章可作。

                                 

 

文档

初中作文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半命题作文审题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如:《当我面的时候》《难忘的》《的肩膀》结构形式 1.命前半题:如《____是一把双刃剑》《____也美丽》 2.命后半题:如《走近____》《藏在心中的____》又如: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许多多:亲情、友情、幸福、快乐、成功、善良、丑陋、烦恼……总有一些触动了你的心灵。请你以“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_的一封信》《生活因____而精彩》4.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