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0:02:39
文档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练习题。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③忽
推荐度:
导读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练习题。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③忽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练习题。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③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④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________    凶猛—________    镇静—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①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②远处天空中的云朵像是大海里翻起的几朵浪花。

(3)请用波浪线画出第②自然段里表示时间的词语。    

(4)第②③④自然段说明火烧云的特点是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手法,说明了火烧云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1)清晰;温顺;慌乱

(2)不是;是

(3)一会儿、两三秒钟

(4)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多。

(5)排比;颜色变化很多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①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②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天空中的云朵(本体)比作大海里翻起的几朵浪花(喻体)。

 (3)此题较容易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连用三个以上(一会儿……)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突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很多。

 故答案为:(1)清晰、温顺、慌乱 (2)不是;是 (3)一会儿、两三秒钟 (4)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多。(5)排比、形状变化很多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对时间词语的掌握。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①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②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它们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啧吧啧吧地吃了起来。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继续吃起来。

(1)从语段中选择恰当的拟声词填空。  

________地跳着    ________地吃起来    肚子饿得________叫

(2)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Ⅰ句①写出了妈妈出现在树下以后,“我”的心情变得有些________。

Ⅱ句②“我有点儿高兴”是因为________;“又有些失望”是因为________。

(3)猜一猜,妈妈背着一大包好吃的东西过来,她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答案】 (1)嗵嗵;啧吧啧吧;咕噜噜

(2)紧张;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没被妈妈识破;妈妈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孩子

(3)天黑了,妈妈引诱“我”回家。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结合语境恰当搭配。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嗵嗵2、啧吧啧吧、咕噜噜 (2)①紧张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没被妈妈识破、妈妈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孩子 (3)天黑了,妈妈引诱“我”回家。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运用,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花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  )有绿色的(  )那茎很嫩(  )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  )

    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多层花瓣的更是那么俏丽,真让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1)从文中找出与“洁白如玉”的“如”意思相同的三个词写下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普通________    洁白________ 鲜艳________

(4)短文先写太阳花的________,再写太阳花的________,接着写太阳花的________最后写太阳花的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喜欢太阳花?把原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边界战争”

    一班的小瑶和二班的小军,因为清洁区里的一个小纸团争吵了起来。

    “什么?在我们这边?”小瑶把眼一瞪,右脚一跺,右手一指小纸团:“你可要看清楚。”说着,跑进教室拿出粉笔,在走廊里画了一道“边界线”,这样纸团就到二班去了。

    “不行!边界线不是这样画的。”小军边跑边嚷也拿出粉笔,在地上画了一道“边界线”。当然,小纸团又被分到一班这边了。

    “不对!”“不对——”

    正在这时,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看了看画得乱七八槽的地面和纸团,没说什么,只在本子上的一班、二班的卫生栏中都扣了分。

    “战火”熄灭了,小瑶、小军望着地上的纸团和一道道的“边界线”,呆呆地站着。

(1)找出第二自然段中表示小瑶动作的词。    

(2)“战争”本来是指武装斗争,这里指________和________。因为一个纸团发生的矛盾。    

(3)“战火”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4)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来叙述事情的。    

(5)你认为小瑶和小军的做法对吗?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做呢?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亮出你自己

    每到黄昏,住在河岸边的动物们都会来河岸遛弯。

    戴着眼镜的山羊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还思考着什么;花猫和鸭子边走边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大象背着手,脚步重重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小兔子最快乐,跳上跳下……整个河岸,热烈、快乐而又充满着诗情画意。

    生活在河里的小螃蟹这会儿就趴在河边上,一动不动地看着河岸上的一切。

    “嗨!小家伙!在看什么呢?”一只乌龟跟小螃蟹打招呼。

    “看河岸上遛弯的人!他们真有趣!”小螃蟹说,眼里流露出羡慕。

    “喜欢是吗?走!我们这就去加入遛弯的队伍!”乌龟说。

    “可是我……我走路是横着爬的,别人会不会笑话我。”小螃蟹说出了他的担忧。

    “哈哈……”乌龟笑了,“怎么会呢?你横着走,那是你的独特之处。你看,小兔走路(AABB式)________________,鸭子走路(AABB式)________________,花猫走路(ABB式)________________,我走路(ABB式)________________……各有特色哦!别担心,亮出你自己!”

    小螃蟹终于鼓起勇气爬上了河岸。

    “你好!小螃蟹!”大家都热情地与小螃蟹打招呼,没有一个人在乎他是竖着走还是横着爬!

    河岸上留下一长串小螃蟹带着泥浆的脚印,就像一个个小音符,很美!很美!

(1)动物们走路有怎样的特点?请你根据提示在短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完整。  

你看,小兔走路(AABB式)________,鸭子走路(AABB式)________,花猫走路(ABB式)________,我走路(ABB式)________……

(2)小螃蟹一开始为什么不敢去河岸上散步,后来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怎样的?    

(3)对短文最后一段理解正确的是(    )            

A. 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走路很好看

B. 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心情很愉快

C. 把小螃蟹比成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心情很愉快

(4)读了这个故事,请你写出对短文题目的理解。    

6.【答案】 (1)老祖宗、各种花样、高明等;一齐咳、四重奏、盖住等;林第一的咳嗽更有特点;特别、野风、奥秘等

(2)原指音乐发出的声音节奏。本文指我们四人一起咳嗽发出的声音。;从“好像咳嗽也要休息”,体会到了林第一的咳嗽是装出来的,写出了有趣,突出了他的调皮性格。

(3)①眨巴着眼睛,可怜巴巴地。②死死拉着绿裙子老师的袖子。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3)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1)老祖宗、各种花样、高明等;一齐咳、四重奏、盖住等;林第一的咳嗽更有特点;特别、野风、奥秘等

 (2)②原指音乐发出的声音节奏。本文指我们四人一起咳嗽发出的声音。②从“好像咳嗽也要休息”,体会到了林第一的咳嗽是装出来的,写出了有趣,突出了他的调皮性格。

 (3)①眨巴着眼睛,可怜巴巴地。②死死拉着绿裙子老师的袖子。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7.【答案】 (1)瞪、跺、指、跑、画。

(2)小瑶;小军

(3)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

(4)语言;动作

(5)不对。我会把纸团捡起来。   

【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小瑶动作的词即可。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描写方法概括为: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结合短文分析即可。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瞪、跺、指、跑、画。(2)小瑶、小军 (3)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4)语言、动作 (5)不对。我会把纸团捡起来。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掌握能力。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描写方法的掌握能力。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类文阅读。  

曾 子 杀 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于是曾妻骗孩子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傍晚,曾妻回来了,看到曾子在猪圈里举着菜刀,曾妻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曾妻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的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吗?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曾妻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曾妻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人所尊敬。

(1)判断题。  

①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诚信。________

②曾子的妻子说给孩子杀猪吃,是为了不让孩子跟着去集市。________

③曾子被后人所尊敬是因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________

④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让孩子吃到了猪肉。________

(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子是在教育妻子做人要诚信,用横线画出来。    

(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试着写下来。    

【答案】 (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2)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中午”改“傍晚”。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2)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文房四宝

    古代人写字主要用毛笔,用毛笔离不开墨、纸和砚(yàn)台、他们把笔墨纸砚叫作“文房四宝”。以前、全国有很多地方出产这几样东西,以安徽的产品最为出名。古代的文人、画家如果得到安徽的笔墨纸现、就会高兴得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安徽的“文房四宝”是:宣纸、徽墨、宣笔、歙(shè)砚。

    安徽泾(jīng)县是宣纸的故乡。泾县在古代属宣州管辖(xiá),所出产的纸就叫宣纸。宣纸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造出来的纸又白又光又薄、而且结实,卷、折都不怕、保存几百年也不会变色,被人们称为“纸中之王”。

    徽墨有很多品种。它的特点是色泽黑润,写起字来特别流畅、能分出浓淡层次。徽墨做得也很精美,上面刻着山水花草图案,是难得的工艺品。

    学宣笔和宣纸一样,也是泾县出产,它以选料严格、精工制作著称。

    用来制歙砚的材料很稀有,镌刻时很不容易。一块歙砚。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才能制成,所以显得来之不易、异常珍贵。

(1)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主要是绕第________自然段写的。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横线上。  

①好像得到极珍费的宝物。________

②得到它非不容易。________

③喜爱得舍不得放下。________

(3)“宣纸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这句话中的“一年时间”说明________;“一百多年”说明________。    

(4)根据短文中的介绍,纸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徽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宣纸制作精美,是难得的工艺品。

②歙砚珍贵的原因是材料稀有,制作不易。

③安徽泾县是宣笔和宣纸的故乡。

【答案】 (1)6;2

(2)如获至宝;来之不易;爱不释手

(3)造纸时间长;宣纸工序多

(4)又白又光;又薄很结实;不会变色;色泽黑润;写起字来特别流,能分出浓淡层次

(5)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解析】【分析】(1)第一空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第二空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是第二自然段。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短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文内容,比较判断。

 故答案为:(1)6;2;(2)如获至宝、来之不易、爱不释手(3)造纸时间长、宣纸工序多 (4)又白又光、又薄很结实、不会变色、色泽黑润、写起字来特别流,能分出浓淡层次。(5)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点评】(1)第一空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第二空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10.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啊,你在推究哲理?”

河流回答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旱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河流的话果然应验。

河流至今长流不断,

而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淤塞,

整个让青苔铺满,

又让芦苇遮掩,

到头来完全枯干。

(1)“河流”遵循着的这条“自然规律”是指________。    

(2)“河流”为什么会受到尊敬?(    )            

A. 因为河流不顾自身的安逸,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B. 因为河流不在乎名气,淡泊名利,甘愿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

(3)读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这句话中“应验”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

②“河流的话”指哪句话?用“________”在语段中画出来。

(4)“池子”和“河流”的结局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请用语段中的词语填空)    

【答案】 (1)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2)A

(3)原来的预言得到证实;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4)完全枯干;长流不断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①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②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2)A(3)①原来的预言得到证实②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4)完全枯干、长流不断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①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②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文档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练习题。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③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