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0:02:32
文档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教学目标: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三、培养关心他
推荐度:
导读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教学目标: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三、培养关心他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三、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重点、难点:

一、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二、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教师范读。(演示文稿1,音效,配乐)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然后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3.研读第一节。

第一节写什么内容?(生答)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秋风破屋)

这节中,你认为哪一词用得比较好?理由是什么?(怒,卷,飞)指名朗读第一节,师生评议。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你能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生齐读)

4.研读第二节。

指名朗读第二节。这节写了什么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群童抱茅)

你认为群童抱茅的原因是什么?(修自家房屋,烧火,铺床)

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的是什么?(叹息自己遭天灾人欺,更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

(提示:不为困穷宁有此?《又呈吴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陕西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课堂上来不及提这些了,关于叹息什么,只以诗人究竟叹息什么,读完全诗,大家自然会有全面的理解带过。

5.齐读第三节。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

请概括这节内容。(长夜沾湿、长夜难眠)

诗的前三节写出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和沉重悲苦的心情,让我们再齐读前三节,体会诗人的感情。(生齐读)

6.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

7.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可选环节: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饱含感情地朗诵全诗。)

三、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演示文稿:杜甫像)

四、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可选环节:欣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诵。)(演示文稿:杜甫诗意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书法作品,链接瞿弦和朗诵录音)

五、作业:课下背诵这首诗。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文档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教学目标: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三、培养关心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