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康复理疗科职责及管理制度】
康复理疗科职责及管理制度
康复理疗科工作制度
一、 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由科护士长配合,负责科室全面工作, 完成门诊、住院病人的诊疗、科研、教学任务。
二、 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科主任每周至少查房一次,住院医师每 日查房二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
三、 各级医务人员要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开 展业务。
四、 坚持核心制度,如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提高医疗质量。
五、 护士长负责病房管理,达到整洁、卫生、规范化,力争为病人 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
六、 严格无菌操作,针灸器具必须严格消毒,按规定使用一次性无 菌针灸针,防止交叉感染。
七、 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取针 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
八、 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
九、 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 据病情,选用适当强度。治疗完结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至零位。 十、经常检查针灸器具是否完好,如有问题时应及时修理、更换。 十一、针灸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发生意外。 十二、加强医患沟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所患疾病的诊疗情况、重 要检查目的及结果,病情的转归及其预后等等,做好医疗告知并获 得患者的有关授权,尊重患者知情权,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康复理疗科查对制度
一、 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 间、皮肤。
二、 高频治疗前,应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物。
三、 低频治疗前,应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四、 针刺治疗前,应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出针时,应检查针数和 有无断针。
五、 进入组织的诊疗器具操作前,应检查灭菌效果及有效期。
康复理疗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二、进行无菌操作及接诊每一位患者前后要洗手,擦手毛巾专人使 用,定期消毒。
三、进入人体的诊疗器具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必须消毒。
四、接触传染病人的诊疗器具必须进行双消毒。
五、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在有效期内使用。
六、定期更换各种消毒液,并监测其浓度。
七、坚持每日清洁诊室,地面湿式清扫,定期消毒。
八、废弃的针灸针放人锐器盒内,棉签等医疗废物放人黄色塑料袋 内,交回收。
康复理疗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必须衣帽整齐,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 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要洗手。
二、保持室内清洁,物体表面每日用 500mg / l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 毒,地面湿式清扫,定期消毒。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
三、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应重新 灭菌。
四、针灸针用后在 500mg /l 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 30 分钟并清洗后, 送供应室高压灭菌处理。
五、火罐用后用 75 %酒精擦拭消毒,清洁干燥备用。
六、接触传染病人的诊疗器具必须先消毒,后清洗,再进行消毒或 灭菌。
七、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要定期监测浓度,并做好记录。 按摩室工作制度
一、医师 (士)应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填写病案,明确诊断,严格掌握 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对病员施行手法时,应辩证施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 生意外。
三、严格执行卫生消毒隔离制度,每治疗 1 个病人后,医生应洗手, 方能对下一个病人施行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篇二:康复理疗科工作制度】
康复理疗科工作制度
一、凡需理疗的病人,由医师检诊后,确定治疗种类与疗程。
二、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待注意事项;治 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有记录。
三、 深入病房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对不易搬动的病员,可到床边 会诊及治疗。
四、 疗程结束有小结,需继续理疗时,应与临床科室联系,因故中 断治疗,应注明原因。
五、 爱护仪器,用前检查,用后擦试,定期检查维修,避免震动或 其它原因人为损坏机器,每次使用机器后应有数分钟的休息。
理疗治疗室制度
一、 治疗室技师(士)接到治疗单后,应仔细阅读,严格遵照医嘱 和操作常规进行治疗。如有疑问,应向医师询问清楚后再行治疗。 每次治疗前,均应进行查对。
二、 治疗应尽量做到定人、定机、定时、定床,以提高治疗效果。
三、 在进行治疗前,必须告诉患者治疗时应有的感觉及注意事项, 如不要触动机器、变换体位、阅读书报及入睡等。对患者的贵重物 品应妥善保管。高频治疗部位附近如有金属物品、寻呼机、手机等 应先去除。使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四、 开动机器前,应严格检查各机钮是否均在零位,机器有无故障, 准备是否完善,治疗时,应按操作规程使用机器。
五、 治疗室工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应经常询问患者感觉,观察反 应,如有异常,应及时检查处理,必要时暂停治疗,报告医师。
六、 毎次治疗后按开始操作的相反顺序关闭各机钮,取下电极,检 查局部反应。按规定填写治疗记录,并预约下次治疗时间。
七、 治疗室应保持整洁,安静,工作人员态度和蔼,并经常征求患 者的意见,提高服务质量。
首诊科室与首诊医生负责制度
一、首诊科室是指预检护士或挂号人员分诊后,第一个接诊病员的 科室。实行首诊负责制,是为了杜绝各科推诿病员。首诊科医师应 从病员的利益出发,积极主动为了病员解除病痛,不得推诿。
二、 医院应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分诊工作,遇到疑难病员 可请医师协
助。如出现明显分诊错误,首诊科室医师可及时与预检护士协商, 酌情更改其他科室。
三、 首诊医师接诊病员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合理 辅助检查,
综合分析,拟定初步诊断,做出恰当处理,同时按病历要求书写医 院,急诊病历。
四、 首诊医师如怀疑病员患有其他科疾病,完成所有医疗文书后, 应先请示科
内上级医师会诊,再决定请有关科室会诊。会诊后不需转科的病员, 仍由首诊科室负责治疗。
为避免病员往返于科室间会诊,首诊科室医师可针对病员的病情酌 情给予合理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德规范
一、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 百计为病人
解除病痛。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 地位,财产
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三、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 和体贴病人。
四、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五、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六、互学互尊,团结协做,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新知识,提高技术水
平。
【篇三:理疗科、康复科工作制度】
理疗科工作制度
1、努力继承、挖掘和开展中医传统的理疗方法。凡需理疗者,经理 疗医师检诊后,确定治疗种类与疗程。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待注意事项,治疗 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
3、了解病情,观察疗效,介绍理疗方法,更好的发挥物理治疗作用 对不能搬动的病员,可到床边会诊及治疗。
4、疗程结束后,应及时作出小结,记入病案供临床科参考。需继续 治疗时,应与理疗科研究后确定。因故中断理疗,要及时通知临床 科。
5、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病员身上一切金属物,并注意地面与病 员的隔离。治疗时病员和操作者切勿与墙壁、水管或潮湿的地板接 触。超高频治疗器材,使用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良好,极板有 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大型超短波禁用单极法。 6、要爱护 理疗仪器,定期维修保养,下班时要切断电源。
7 、体疗病员由体疗医师及技术人员根据病情决定体疗种类。并对病 员介绍体疗作用及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执行医院休、请假、 绩效工资发放等制度,工作时间不准擅自离岗、吸烟、打闹、喧哗。
2、康复科收住病人以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包括行动困难或卧床 患者、脑血管后遗症期老人、慢性病人等。医务人员及护工应急病 人之所急,帮病人所需,以极大的爱心,最大的限度的帮助他们恢 复身心健康,照顾好日常生活饮食超居。
3、贯彻医院工作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拒收红包,不开大处方, 不欺瞒病人,加强科室各室之间的协作。同志间的团结,以大局为 重,不搞小团体。
4、坚持专业学习、三基训练和三基考核制度,每月组织业务交流, 专人主讲,每半年进行一次三基业务考核,以患者为本,不断提高 科室医技人员业务水平。
5、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消除火、电隐患,各治疗室明确责任人,出 现意外事故,按医院奖惩条例追究当事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1、严格无菌操作,针具必须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取针时 注意防止漏针、断针。
3、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
4、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 病情,选用适当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至零位。
5、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如有不锐利及弯曲时应及时修理、更换。
6、针灸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发生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