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理解性默写
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的句子是: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的词句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赏析选择题:
1、下面对这首司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D )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
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解析】D 此诗作者在最后表达的是消极和无奈,旷达和解脱没有。
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A.这首词以回忆洛中旧游起笔,首句写聚会英才,作豪爽语,为全诗奠定悲壮的基调。
B.“长沟流月去无声”一句,造语更为生动、奇巧,巧妙地唱叹出令人难忘的往事。
C.“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画面清丽,宛如目前。
D.“二十余年如一梦”,既指洛中旧游之美如梦,也指国破家亡带来的空幻之感。
【解析】 A 上片写昔日群英聚会,月下弄笛,长夜畅饮。这种快乐不仅来自朋友的欢聚,也来自故土洛阳的美景,与眼下一人对比,愈发加重了词人此刻的惆怅和怀念,抚今追昔,徒增伤感。
三、 简答题
1、结合全词,试分析“闲”字流露出的词人的情感。
答:词人在作品开头回顾了往日豪酣欢乐的生活,而现在只剩此身,这个“闲”字正表达了中的孤独和对北方故土的怀念之情;词人面对山河破碎的现实,无可奈何,这个“闲”字看似悠闲,实则是历尽磨难的自我解脱。
2、“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