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4.13
任课教师:***
任课班级:高三(三)班 文科
高三(四)班 文科(艺体生)
一、试卷分析:
本次模拟考试为“哈师大、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从难度上说要高于“一模”试卷的难度,考查知识点细致而全面,除了注重基础和词汇方面的考查之外,更着重测试了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题能力,在淡化语法的同时强调的是语言学科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在语篇的选材方面涉及生活、学习、文化知识各个方面,四篇阅读覆盖面广,也对考生的综合知识的理解进行了全面的考查。难度适中,但个别题考查的是对细节性信息的筛选和理解,难度较大,也对考生的能力提出了较大的要求。
个人觉得模拟考试不仅仅是一次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是对信心和意志的考验,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听力题
因为本人参加了教师的模拟考试,所以对各个题印象都比较深刻,听力带的语速适中,效果也不错,对于学生说的听不清,绝对不是音质的问题,而是个别学生对文段的理解、知识欠缺的问题。
经过分析,对于听力题答题情况不理想可能是由于第一部分的前五道题,出错的比率比较高,
例如:2. On which day will the man probably see Professor Kent ?
A.Next Thesday B.Next Wednesday C.Next Thursday
各个选项在听力的文段里都有出现,这就需要考生对所听信息由精准的判断,准确把握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才能够做的准确。第3和5题也设置了干扰项,在无形中提高了判断的难度。
(二)单选题:
| 虚拟语气 | 时态 | 冠词 | 情态动词 | 形容词 | 动词短语 | 复合句 | 非谓语动词 | 情景交际 | 状语从句 | 连词性短语 | 特殊用法 |
| 26 | 33 30 | 21 | 23 | 29 | 25 | 27 32 | 24 | 35 | 22 | 34 | 33 |
(三)完型填空
文段的选材是“孩提时的趣事”轻松幽默,题材是记叙文,贴近生活易理解,无难词生词,考查的是上下文逻辑,固定搭配,词义辨析等。文段自然流畅得分情况可以,但失分率较高的出现在38题,45题,51题,究其原因:1.对词汇掌握不到位,37, 46
2.习惯性搭配短语理解不精准
3.未能很好的结合语境和语篇去理解文段
4.对文段中的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不到位
(四)阅读理解,知识面广,文段容量与高考持平,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任务型阅读就这两次模拟来说,难度都不大,找关键词是个很好的判读方法。纵观阅读的各题答题分析失分率较高的出现在57题,63题,题,69题,70,题72题。原因是:1.对文段细节性知识理解不准确
2.平时训练时欠缺的有效阅读,缺乏精读和精析能力
3.对文章整体理解不到位
(五)改错和书面表达
存在的问题是:1.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以至于影响得分
2.由于完型和阅读分配时间不合理而影响改错和书面表达的时间。
3.基本功不扎实,出现了较多的语法错误,甚至有用拼音带写的情况。
4.很多学生对于英语作文常常是无话可说,平时应多加训练
二.教学和复习策略
1.在进行综合训练的同时,穿插专题限时训练
2.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心里调节,及时与学生沟通,发现问题,避免学生懈怠,
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注意他们情绪的变化。
3.精选试题,三班和四班的备课内容应该有所侧重,精选试题,适应他们的
不同程度,贴近学生实际,精练试题。
4.适时的复习被遗忘的词汇和短语应用,避免丢了芝麻捡西瓜。
5.听力部分,要选择有代表性的题去点评方法和技巧。
6.阅读部分要进行筛选,对于基础差的同学,选择性的做阅读,并鼓励他们谈
体会和做题方法。
7.书面表达,背诵范文是最现实的方法,但要注意分析句式为我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