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 理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共16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保持其他力不变,将其中一个力F1逐渐减小到零(方向保持不变),然后又将F1逐渐恢复原状,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 )
A.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
B.加速度减少,速度增大
C.加速度先减少后增大,速度增大
D.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增大
2.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着一个挡板,截面1/4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从柱心O1处对甲施加以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及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2,在此过程中
( )
A.F1缓慢增大,F2缓慢增大
B.F1缓慢增大,F2缓慢减小
C.F1缓慢减小,F2缓慢增大
D.F1缓慢减小,F2不变
3.一间新房即将建成时要封顶,考虑到下雨时落至屋顶的雨滴
能尽快地流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坡度,设雨滴沿房顶下
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且屋顶的底边长是固定的,
那么图中所示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 ( )
4.地球同步卫星离底薪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 ( )
A. B.
C. D.
5.物资做自由落体,代表动能,代表势能,h代表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右图(1)是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电场线上的两点,一负电荷q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速度图线如右图(2)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是
B.A、B两点的电势是
C.负电荷q在A、B两点的电势能大
小是
D.此电场一定是负电荷形成的电场
7.一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
示,匀强电场中有一带电粒子,在时由静
止释放,若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在开
始运动的4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时,带电粒子离出发点最远
B.在时,带电粒子离出发点最远
C.带电粒子将向一个方向运动
D.末带电粒子回到原出发点
8.“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动机关闭,轨道控制结
束,卫星进入地球转移轨道。图中MN之间的
一段曲线表示转移轨道的一部分,P是轨道上
的一点,直线AB过P点且和两边轨道相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卫星在此段轨道上,动能一直减小 B.卫星经过P点时动能最小
C.卫星经过P点时速度方向由P向B D.卫星经过P点时加速度为0
9.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的A、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
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A,使
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B与斜面的
动摩擦因数均为,为了增加轻线上的
张力,可行的办法是 ( )
A.减小A物的质量 B.增大B物的质量
C.增大倾角 D.增大动摩擦因数
三、解答题。本题共3题,共计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间隔1/10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0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表),则
| 8.20 | 9.30 | 10.40 | 11.50 |
(2)有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方法如下:
甲同学:
乙同学:
你认为甲、乙中哪位同学的计算方法正确? ,加速度值为 。
1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
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
钉,O为橡皮筋的细绳的结点,OB和
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
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 是为和的合力
的理论值; 是力和的合力
的实际测量值。(填“F”或“F’”)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12.如图(a)所示是一个实验装置,光滑斜面上高为的A处有一小球自静止开始滑下,抵达水平面时,立即遇到一系列密集悬挂,完全相同的条形布帘的阻挡,经过一定的位移x后停下。先保持高度不变,用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球做实验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再用质量一定的小球,从不同高处释放小球得到数据,如表2所示。
| 0.10 | 0.15 | 0.20 | 0.25 | 0.30 | |
| 0.15 | 0.23 | 0.30 | 0.37 | 0.45 |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
| 0.08 | 0.17 | 0.23 | 0.32 | 0.41 |
(2)在图象中,若小球质量为0.2kg,则布帘对小球的阻力= N。由此可推算出图象中的≈ m。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60分。
13.某校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土火箭,火箭离开地面时的质量。设火箭发射实验时,始终在垂直于底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作匀加速运动,经过到达离地面高处燃料恰好用完,取。求:
(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v为多大;
(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是多大;
(3)火箭上升时受到的最大推力F是多大。
14.如图所示,ABDO是出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AB是半径为R=15m的1/4圆周轨道,半径OA出于水平位置,BDO是直径为15m的半圆轨道,D为BDO轨道的。一个小球P从A点的正上方距水平半径OA高H处自由落下,沿竖直平面内的轨道通过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等于其重力的14/3倍,g取10m/s2。求:
(1)H的大小;
(2)试讨论此球能否到达BDO轨道的O点,并说明理由;
(3)小球沿轨道运动后再次落到轨道上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15.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长木板的右端施加以水平恒力F=8N,当长木板向右的运动速率达到v1=10m/s时,在其右端有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2=2m/s滑上木板,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2,小物块始终没离开长木板,g取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小物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
(2)长木板至少要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离长木板;
(3)上述过程中长木板对小物块摩擦力做的功。
16.喷墨打印机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墨盒可以发出墨汁液滴,此液滴经过带电室时背带上负电,带电多少由计算机按字体笔画高低位置输入信号加以控制,带电后液滴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偏转电场,带电液滴经过偏转电场发生偏转后打到纸上,显示出字体。计算机无信号输入时,墨汁液滴不带电,径直通过偏转板最后注入回流槽流回墨盒。
设偏转极板板长L1=1.6cm,两板间的距离cm,两板间的电压,偏转极板的右端距纸的距离=3.2cm。若一个墨汁液滴的质量为kg,墨汁液滴以=20m/s的初速度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此液滴打到纸上的点距原入射方向的距离为2.0mm。不计空气阻力和重力作用。求:
(1)这个液滴通过带电室后所带的电荷量;
(2)若要使纸上的字体放大,可通过调节两极板间的电压或调节偏转极板的右端距纸的距离来实现。现调节使纸上的字体放大10%,调节后偏转极板的右端距纸的距离为多大。
参
选择:1.D 2.D 3.C 4.A 5.B 6.ABD 7.BD 8.BCD 9.AB
实验:10.相同,2 11.1.1m/s2
11.F,F’ B
12.(1)
(2)1.33N、0.11m
计算
13.(1),
m/s=20m/s
(2)火箭能够继续上升的时间:
火箭能够继续升上的高度: m=20m
火箭离地的最大高度: 40+20=60m 1分
(3)火箭在飞行中质量不断减小。所以在点火起飞的最初,其推力最大。
=5m/s2 2分
2分
1分
14.(1)10m (2)能 (3)m/s
15.解:(1)小物块的加速度为2m/s2,水平向右 1分
长木板的加速度为: m/s2 水平向右 1分
令刚相对静止时他们的共同速度为v,以木板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对小物块有: 1分
对木板有: 1分
解得:; m/s 2分
(2)此过程中小物块的位移为:
2分
长木板的位移为: 2分
所以长木板的长度至少为: m 1分
(3)长木板对小物块摩擦力做的功为:
(J) 4分
16.答案(1)1.3×10—13C (2)3.6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