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10:13:10
文档

浅谈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

浅谈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摘要谚语丰富多彩,生动隽永,反映了每个民族追崇的重要而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谚语简单通俗,精辟凝练,尤其以朗朗的口语形态承传沿用,渐渐成为民族主流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浅析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力求使读者能够了解谚语在生活当中的基本应用以及重要作用,并使人们达到熟练使用的效果。关键字英语谚语、起源、特征、修辞综述英语谚语(Englishproverbs)以生动形象、通俗简洁的语言总结和概括了广大英语国家人民的经验和智慧而有广泛流传于群众中间,是英语语言的
推荐度:
导读浅谈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摘要谚语丰富多彩,生动隽永,反映了每个民族追崇的重要而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谚语简单通俗,精辟凝练,尤其以朗朗的口语形态承传沿用,渐渐成为民族主流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浅析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力求使读者能够了解谚语在生活当中的基本应用以及重要作用,并使人们达到熟练使用的效果。关键字英语谚语、起源、特征、修辞综述英语谚语(Englishproverbs)以生动形象、通俗简洁的语言总结和概括了广大英语国家人民的经验和智慧而有广泛流传于群众中间,是英语语言的
浅谈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

摘要

谚语丰富多彩,生动隽永,反映了每个民族追崇的重要而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谚语简单通俗,精辟凝练,尤其以朗朗的口语形态承传沿用,渐渐成为民族主流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浅析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力求使读者能够了解谚语在生活当中的基本应用以及重要作用,并使人们

达到熟练使用的效果。

关键字

英语谚语、起源、特征、修辞

综述

英语谚语(English proverbs)以生动形象、通俗简洁的语言总结和概括了广大英语国家人民的经验和智慧而有广泛流传于群众中间,是英语语言的精辟。正如英国伟大的哲学家、作家培根所言:一个民族的天才、智慧和精神寓于它的谚语之中。

谚语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是我们了解英语民族国家社会、地理、风俗、历史、文化的一把不可多得的钥匙。下面这则简短的对话中包含了七、八个谚语(如:My dogs are barking.[我的脚走的都痛了];point the town red[狂欢];out of blue[出其不意];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face the music[负责任] 等),对于一个英语不大熟悉的人来说,恐怕就很难理解了。

A:Hi,B. There you. My dogs are barking. I want to tell you a good news.

B: Is it that we will point the town red?

A: Yes, I would have told you of blue. We know you have green fingers, so we want you to look after some flowers.

B: It’s a piece of cake. I will face the music.

一、英语谚语的来源

英语谚语大多起源于民间口语,也有一部分源于文化典籍或宗教文献。他们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里兼收并蓄,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经过千锤百炼,最终成为简洁生动、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的英语的精华。

(一)民间口语

言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英语谚语绝大多数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生活经验的总结,凝结着人民大众的智慧。

英语谚语中有大量关于农业生产、气象、渔牧、狩猎的谚语,如:气象谚语、节令谚语、农事要诀等,通常称为 “农谚”。如:Evening red and morning grey are the signs of a fineday.(晚霞红、晨雾蒙、天会晴)。还有反映气象常识的,如冷热的交替,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先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对天气的认识。如:Better at home than a mile away from it.(在家万般好,出门事事难)。早期的人类势单力薄,无论是农耕或狩猎,都以群体出动、集体协作为主,有些英语谚语正是反映集思广益、共同协作这方面的。如:So mand heads so many wits.(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由于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印欧语系的原创性文化传承于古希腊文化。而古希腊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居于尼罗河、两河、小亚细亚和南欧之 “要冲”,生活在希腊半岛和爱琴海主导的先民从海中取食、靠海吃海,久而久之形成了海洋性文化的特点。如: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在平静的海上,人人都是领航员)。

源自民间口语的谚语,以世态人情为材料,以经验知识为依据,市人民大众生活和生产的缩影,也是他们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解释了他们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感悟,也表露了他们的心理诉求和祈望。

(二)文化典籍

流传于民间口语的谚语,伴随着文字的产生,开始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中。英语谚语有一部分来自书面文献,主要出自希腊罗马神话、寓言故事、莎士比亚戏剧以及一些名家作品中。这些源自文化典籍的言语,有些是在民间口语说法的基础上提炼打磨而成,而有些则属独创,有着鲜明的文化色彩、语言特色和教育作用。如:There were brave men before Agemenmnon.(阿伽门农之前也有勇士);Don’t kill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不要杀死下金蛋的鹅);All cats love fish but fear to wet their paws.(所有的猫都爱鱼,但又怕湿了猫爪)。

源自文化典籍的谚语,很好的反应了西方社会普遍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如崇尚与个性,崇尚理性,退从平等观念以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

(三)宗教文献

教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超出了狭隘的宗教意义,形成了一种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现象。教教典《圣经》,是西方文化的另一个源头,对英语的影响堪比莎士比亚的著作,对英语谚语的丰富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如: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贪财是万恶之源)。

二、英语谚语的语言特征

英语谚语是英语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相沿成习,在英国人民当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英语谚语语言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具有在语音上韵律优美、在结构上简练紧凑、在意义上表现深刻等特征。

1)语音。许多英语谚语读起来音调和谐,节奏感强,主要采用下列押韵形式:

⑴头韵(alliteration)如:Waste not, want not.(不浪费就不匮乏)

⑵元韵(assonance)如: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水滴石穿)

⑶尾韵(end rhyme)如: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⑷头韵兼尾韵(alliteration and end rhyme)如:Well fed, well bred.(吃得饱,懂礼貌)

2)语法结构。英语谚语是一种口头语言形式,它的句式结构较一般文字来说,具备自己独特的特征,具有结构紧凑、间断、多使用完全陈述句、省略句、多使用平行对照举行的特点。如:

⑴It做形式主语。如:It is easier to fall than rise.(学坏容易学好难)

⑵比较级。如:What greater crime than loss of time?(有什么更大的罪恶能比上浪费时间呢?)

⑶其实局表示劝告、祈求、命令或禁止。如:Give him an inch, and he will take an ell.(得寸进尺)

⑷定语从句后置。如:They must hunger in frost that will not work in heat.(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⑸省略句式。如:One man (is meant) no man.(个人是渺小的)

⑹平行对照句式。如:A lazy youth, a lousy age.(少来懒惰老来苦)

⑺古英语句式。如:Who shows mercy to an enemy denies it to himself.(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三、英语谚语的辞格特征

修辞学是有效使用语言的艺术。修辞手法在英语谚语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是修辞美化和人化了英语谚语。正因为人们在英语谚语中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才使得英语谚语民人而令人难忘,才使得谚语精确表达事物的本质的深奥的真理。英语谚语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段来表达思想,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语义修辞

⑴明喻(simile):英语谚语中明喻用的很广泛,指把一种事物用另一种性质不同的事物来比拟,常见的比喻词有“as”, “like”.如:Time flies like an arrow.(光阴似箭)

⑵隐喻(metaphor):隐喻不用比喻词,而通常用动词to be 把文体直接说成是喻体。如:Union is strength.(团结就是力量)

⑶借喻(analogy):借喻根本说不出本体,或不在本句说出来,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如: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说魔鬼,魔鬼到)

⑷换喻(metonymy):换喻是借与某事物密切相关的东西来表示该事物,因此亦称之为“借代”。如:Even Homer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⑸拟人(personification):拟人实际也是一种比喻,是把无生命的食物或者抽象概念等当做人来描写,给语言增添生动感。如:Lies have short legs.(谎言总是站不住脚的)

⑹夸张(hyperbole):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做夸张。如:One single slip brings eternal regret.(一失足成千古恨)

2)结构修辞

⑴排比(parallels):英语谚语也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成分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段来加强语义。如:Work while work; play while play.

⑵倒装(inversion):倒装是利用语序的颠倒来颠倒来去的修辞效果。如:A colt you may break, but a horse you never can.(小驹可驯,老马难教)

结束语

综上可述,可以看出英语谚语在英语国家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文化发展的符号与象征。英语谚语来源非常广泛,是各阶层人民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通过生动简洁的语言形式概括表现事物的发展规律与现象,通过浅显的话蕴含博大精深的道理,是英语语言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赵荣辉,普通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张复星,英语典故成语用法译法举隅,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汪榕培、卢晓娟, 英语词汇学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文档

浅谈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

浅谈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摘要谚语丰富多彩,生动隽永,反映了每个民族追崇的重要而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谚语简单通俗,精辟凝练,尤其以朗朗的口语形态承传沿用,渐渐成为民族主流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浅析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力求使读者能够了解谚语在生活当中的基本应用以及重要作用,并使人们达到熟练使用的效果。关键字英语谚语、起源、特征、修辞综述英语谚语(Englishproverbs)以生动形象、通俗简洁的语言总结和概括了广大英语国家人民的经验和智慧而有广泛流传于群众中间,是英语语言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